他的口吻甚是温柔,可季清菱听来,却不禁有些为自己的大言不惭而脸红,道:“其实不是很厉害,只是想着多一个人,也许就瞧出来问题了呢……”
顾延章见她脸微微发红,十分羞涩的模样,看得心都醉了,把人搂进怀中,轻轻地拍着她的背,道:“我知道,你是心疼我。”
又道:“以后的事情,莫要担心,如今夜深了,你今日忙了许久,早早睡了,莫要去想其他。”
一面果然抚摸着她的背,低声哄她睡了。
季清菱果然不再去想,渐渐地也就进入了梦乡,只心中好似有什么东西,模模糊糊的,摸不着,又想不起来,总觉得应该是很重要的。
等到次日起来,才在洗脸,就见到角落里又堆着一丛那些个蛾子,这一回倒是安静地很,没有再扇翅膀。
季清菱见过一次,此时到没有第一回那样范怵了,她掉头就要去打铃,让人来收拾,可没走两步,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第263章 不及
季清菱停住脚步,重新回过头去,半蹲在地上认真端详了那一丛虫蛾。
一二十只蛾子团在一处,大小不一,却均有着长长的口器,尖端圆钝,口器的颜色比起土黄还要亮一些,另有星星点点的黄白缀在褐色的双翅上。
尽量忽略自家身上那泛起来的鸡皮疙瘩之后,仔细回想一番,这些个小蛾子,看起来倒好似有些熟悉。
是在哪里见到过?
应该是偶然之间得见的,是以没有太深的印象。
季清菱绞尽脑汁想了半日,还是记不起来。
她这一头在认真想事情,不知不觉就有些忘了时间。
外头顾延章却是留心起来。
人是进去梳洗的,可外头早食都已经上齐了,怎的还在里头,竟没了动静。
他轻声唤着季清菱的名字走进了里间,道:“豆浆饮子就要凉了……”
正正瞧见人蹲在地上。
顾延章一惊,连忙上前几步,问道:“这是怎的了?是头不舒服,还是哪里疼?”
就地要去扶她。
季清菱这才醒过神来,忙道:“无事,头不疼,也没有哪里不舒服,是我在琢磨事情。”
说话间,顾延章已经走到了她面前,仍旧是不信,伸手去摸她的额头,又去试她的肚腹。
季清菱只得按住他的手,无奈道:“当真无事!”
她指着地下的虫子,问道:“五哥,你可曾是见过这虫蛾?不知怎的,我总觉得看着眼熟。”
顾延章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也跟着蹲下身子,皱着眉头看了一会,这才摇了摇头,道:“未曾见过,看着丑怪丑怪的,你离得远些,小心有毒,莫要被咬了。”
又问道:“昨夜门窗都关着,哪里飞进来的?”
季清菱指了指窗棂外头。
透过窗棂间薄薄的纱纸,自上往下望去,是绿意盎然的叶子。
“昨晚洗澡的时候便在里间见到了,我去请了客栈里的人来收拾,说是外头女贞树上的,这虫蛾自三四月就开始有,初时乃是卵子,如今成了蛾,不多时便会死了,也不咬人,只看着有些瘆得慌。”季清菱把昨日那妇人的话简单复述了一遍,眉头也皱了起来,道,“五哥,我总觉得在哪一处见过,一时却又总想不起来。”
顾延章见她这模样,忙牵着她的手走了出去,道:“不是什么要紧事,不若先放一放,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想起来了,你此时使劲想,反倒是越想越想不到。”
又道:“已经不早了,快些把早食吃了,上回你不是说此间的豆腐花、豆浆饮子做得好?今日我叫他们送了刚做好的来,莫要等得凉了,味道就要不好了。”
季清菱便将那事放下,不再去想。
两人吃过早饭,坐在桌前一处整理顾延章寻访得来的会昌县文稿。
季清菱很快把一部分草稿给抽了出来,又简单做了记录。
顾延章便寻了李劲过来,同他说了自己的打算。
李劲激动得只差原地打转。
跟着一州通判做活,同自家开一个小小的茶铺比起来,傻子也晓得哪一个有前程!
“我定会竭尽全力!”他像捧宝贝一样捧着那一叠纸,旁的话也不会,只来来回回说些感谢的话,拿着稿纸就退了出去。
一踏出门,还站在过道里,李劲就开始掏钱袋。
平常出门,他带的铜钱都不会很多,偏这一回,因是来寻救命恩人,他总觉得该要多带一些,若是有什么能用到的地方,无论如何自己也要主动,是以居然带了一小粒成色中等的银子。
这等时候,这等机会,若是不抓住了,将来他进了坟包,都要骂自己蠢!
想到家中离这会昌县城甚远,李劲索性就不回去了,他咬一咬牙,直接在这间客栈里头开了个房间,住了进去,又自添钱买了笔墨纸砚,果然照着顾延章交代的法子,将那文稿摊开在了桌面上,没日没夜地整理起来。
他起初觉得应当不是很难,满腔尽是豪情,想着这百来页纸,不用一两日便能整完,熬上一个夜晚,立马就能把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届时拿去顾延章面前,只求叫人晓得,自家当真是个能干活的,虽然考不中进士,可做起事情来,也是拿得出手。
然而他只简单把文稿看过了一小半,心中就开始打起鼓来。
李劲跟着顾延章寻访过一两处地方,可以说是听过、见过对方是如何问询的,当时他便佩服得五体投地。
原来话可以这般问,事情可以这般做!
他当真以为,自家这一个救命恩人,赣州城马上要新任的通判,是来体察民情,将来好在任上干出一番大事来,走得这样辛苦,就是为了了解此地风土人情,好在任上不被人所惑,更得心应手。
直到见了这一部分文稿,又见了给到的赣县寻访小记已经成文的部分作为参照的示范,他才察觉,原来自家是这般的眼浅。
李劲开始有些发慌了。
他能做到不过是把原稿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将有用的内容挑出来,又把不同人说的矛盾的地方单独列出来,用于总结当地情况。
可他实在做不到像那一份示例一般,通过一个农户骂儿子的话——其实不过是提了一句“某某你个狗杂种,老子昨日才把菘菜卖得钱,你今晌午就把隔壁娃儿打了,叫我活生生赔了只鸡!半日工白做!”而已,就能结合当时菘菜、仔鸡价钱,推测出其人方才所答最近日子甚是不好,每日才得多少钱米,乃是低报,又通过其人所答问话中许多蛛丝马迹,算出真正的大致收入。
而在示例最后,靠着一样物什的采买价格、卖出价格,减去人力、铺子钱等等,来计算商人究竟从中能牟利多少,其人上的税赋,又瞒下了多少,更是神来之笔。
李劲做不到。
他不是没有这个耐心,实在是没有这个意识。
他看到农户骂儿子的话,只会当做无用的东西,以为乃是顾延章不问好歹全数收纳,要到后期再删减整理,绝不会想到从中也能得到什么内容。
而对后者,他更是全然没有那样一根弦。
第264章 忆起
李劲活到这把年纪,从前是读书人,如今将将算个茶铺老板,从来循规蹈矩,该缴的税赋,一文钱也不会少,只怕被户曹官派了衙役找上门来,丢了读书人的体面。
他知道寻常商人都会躲避赋税,却半点猜不到有哪些法子,自然更不晓得居然还能通过这个方法,来倒推。
足足花了将近四天功夫,他才把文稿给整理完。
对比着顾延章给的示例,李劲心中惴惴不安。
他甚是珍惜这一次机会,实在不想搞砸了,然则如今花的时间已是太长,实在不能再拖下去,免得被怀疑做事太慢。
他战战兢兢地把自己的成果上交了。
结果立马就被打发去休息。
而在屋内,看完李劲做出来的成稿之后,顾延章忍不住叹了口气,又把另一份给出去做参考的赣县文稿拿了出来。
赣县寻访的文稿是季清菱做的。
两相对比之后,他将文稿都放在了桌上,有些发愁。
季清菱自然留意到了他的动作,笑问道:“这是怎的了?”
一面说,一面把两份东西拿了起来,也看了一回。
“做得有些浅了。”
她点评道。
顾延章点了点头。
单独看还没有这般明显,可两份放在一起,简直是一目了然,高下立判。
“不过五哥,你本是打算请他做桑田赋税之事,李大哥做事认真,一板一眼,虽然见识有些浅,却也并不碍事罢?”季清菱看着顾延章面上的表情,不由得又问道。
本是意料中事,为什么五哥却要做出这样一副可惜的样子。
“不碍事。”
顾延章答道。
他看着季清菱,心中叹息。
好的幕僚实在是难找,真正有才能的,并不拘泥于一处两处,无论进士科、术科等等,哪里寻不到一条好出路,实在不至于落到给他一个初入宦途的新进做幕僚。
又不是宰辅,也不是权臣,有才干的人,凭什么跟着你?
人家用自家的本事做敲门砖,哪怕不能为货与帝王家,也能随心所欲地在权贵之家进进出出,将来靠着主家的背景,自然更容易出头。
李劲虽然能力不行,可他胜在稳重踏实,交办的事情,即使知道自己做不到,也不喊苦,不喊难,能硬着头皮做完了。也许质量上不能全然满足他的要求,可放在普通人当中,其实已经不算差了。
顾延章一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有着清醒的认识,也从未对能有的幕僚班底有太高的奢望,哪怕是李劲这样,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的人,他也一样要用起来。
无他,实在没有人手。
如果自己与清菱家人、族人、亲缘尚在,这一些就要简单太多。
寻常士子在读书时说到任人唯亲,总是不屑,可当自己也做官的时候,才会真正体会到这一个词的意义。
比起外头招徕过来、被人引荐过来的幕僚,自然是自家的亲戚更值得信赖,好歹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坐在一条船上,比起其余生人,要亲近太多倍——毕竟血缘就是天然的联系纽带。
越是想,顾延章越是可惜。
如果清菱是个男子……
以她之能,旁的不敢说,管辖一州,是绰绰有余的。
如果能有这样的幕僚……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从桌上拿起季清菱整理到一半的文稿,粗略地看了看。
如果能有这样的幕僚,当真是太舒服了……
见微知著,逻辑清晰,说高瞻远瞩有些夸张,可说胸中有丘壑,绝不过分。
若是叫自己来整理这样一份寻访,因为是他从头到尾跟下来的,对其中理解与把握,自然不是清菱能比得上,出来的成果定然会更深刻,也更贴近事实。
可要论孰高孰低,却也实在难分。
清菱做的文稿,另辟蹊径,别有一番见解,有时叫他看起来,都不禁想要叫绝。
明明当年逃难的时候才八岁,岳丈、岳母大人,是怎的养出来这样一个妙人的!
如果清菱是男子,想来如今……
堪堪想到这里,顾延章立时就觉出不对来。
怎么能是男子!
若是清菱是男子,他怎的办?没了媳妇,可不是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他忙把脑中那莫名其妙的念头甩掉,将手中的成稿放回桌子上,问道:“清菱,这一处,你是怎的想到可以用来算钱谷赋税?”
“我也不晓得,想到就想到……”季清菱老老实实地道。
其实当真是想到就想到了。
算起来,归根到底,这真的是一个眼界的问题。
前世季父乃是三司使,为朝廷管财计,其中难度比起这小小的一处上州,不知道要高上多少倍。
季清菱从小长于其手,又跟着兄长受着同样的教引,接触到的内容与手段,自然不是普通人能见识的。
聪明厉害的不是季清菱本人,而是她自前世承袭的季父。
“原是我爹……”季清菱话才说到一半,却突然停住了。
她脑中闪过一幅幅零散的画面。
前世兄长的书房里头,散乱的书册、摊开的画卷、蘸饱了墨汁的笔、磨得只剩下半截的徽墨,还有桌上那一封才回复到一半的书信——
当时自己在做什么来着?
是了,自家嫌弃外头写的戏本子不好看,同爹爹抱怨了,爹爹特叫二哥给她写几本有新意的。
好似是二哥着人去唤她,说戏本子写好了,请她过去瞧一瞧,若是有哪里不好的,才方便改。
她当时恰好撞见三哥在向二哥问话。
“这是什么虫子,光看描绘,还未见着,就觉得难看得紧!”
“亏你都十八了,自诩博览群书,竟连白蜡虫都不懂!自家翻书去!幸好问的是我,若是叫爹爹知晓了,怕不要你明年去养一回虫子!”
她好奇之下,特意伸过头去看了一眼。
那是二哥在与远在川蜀的大哥通的信。
她很快找到了三哥说的描绘“虫子”的语句。
其虫大如虮虱……口器长而端圆,双翼若蝍蛉,生眼越十,色橙……
……如今十中有九产自川蜀,每岁得蜡甚多,去岁共计四十余万担,色白、无烟,比之蜂蜡,耗钱不过五十之一,燃光稳而亮。
……正请旨推行,川蜀、广南、赣荆之地,均可蓄养,不耗田地,独孵于女贞、白蜡树……
季清菱脑中的字句越发清晰。
其虫大如虮虱,芒种后则延缘树枝,食汁吐涎,黏于嫩茎,口器长而端圆,双翼若蝍蛉,生眼越十,色橙……
是白蜡虫!
如果此地在川蜀,她想必早该记起来了!
偏生这是在赣州,历史上,这一处根本就不是白蜡虫多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