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晓得就不要来此处了!
他心中恨恨地想。
旁边的一个从人喃喃道:“这样多人,顾通判怕是走不掉了……”
许继宗面色一凛,连忙召来一个兵士,吩咐道:“报我的名字,骑了快马,去张舍人府上,快将此地情形同他说一声,请他做好安排,莫要闹出乱子来!”
今日乃是休沐,按着惯例,州衙之中只会有寥寥数人轮班,并不像平常那样,人人都各在其位上,等着调派。
许继宗还记得前几日送行宴后,张待很快就发了痰咳之症,休假在家都有两天了。好似舍人府中那一个小祖宗,也跟着患了病,只有张瑚在家中照料。
本来这回顾延章回京,张待应当要来相送,不是十里,也该送个五六里,才是同衙搭手之谊,然而因着病,他好似只是一大早派人给顾家送了些仪礼过去,并没有亲自来送行。
张待身份高,一个通判,不送也不打紧,哪怕失了礼,只要理由稍微说得过去,也没人会去同他计较。
可若是州城之中百姓为了留人,闹出事来,他作为一州之长,却是无论如何也脱不开这个责任。
许继宗是宦官,不能也不必讨好朝臣,就算出了事,也与他无关,最多写份折子,将事情来龙去脉报给天子而已。
可张待却不是普通的臣子,而是太后的伯父。
他可以不理会田绍祖的死活,却不能不管张待的好歹,若是当真起了踩踏,出了人命,他明明就在场,却没有派人去知会一声,将来被宫中那一位知道了,自己焉有命在!
那兵士听得他说完,也晓得厉害,立时下了城墙,骑着马,朝舍人府飞奔而去。
见人走得远了,许继宗才松了口气,回头一看蟠桃路上,吓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原本还算安分的人群,此时已经开始缓慢而焦急地动了起来,一个接着一个往前挤,而远处有一行人,正分开道路,往城门处而来。
虽然看不清脸,可许继宗却是猜想,这十有八九就是顾延章带着家眷了。
那一行人里头有人有马,还有车队,走得极慢,所过之处哭声渐起,不是震天的哭,而是低低哑哑的哭,许多人的哭声汇集在一处,传上了城墙,里头的压抑之意让许继宗恨不得把衣襟给撕开,好透上一口大气。
莫名的,他心中沉甸甸的,转过头,对着一名守城的兵士问道:“这一位顾通判,在赣州就如此得人心么?”
那兵士本也望着下头,眼眶都红了,听得他问,哽了哽才道:“多少人得过他的好处……自通判来了,便是我们守城的兵,月俸都涨了一半还多。”
这等守城门的兵丁并不属于平戎、保安等军,而是州中自管,就地征发,每月的饷银也由州中自付。
孟凌从前并不管事,都交给下头人去乱折腾,胥吏们、头领们从中渔利,并不在少数,兵丁们虽只能拿到一半,却也不敢随意说话。
自顾延章来了,他整理州中事务时实在是看不惯,正好孟凌乐得做甩手掌柜,只把事情一扔,半点也不操心了。
兵丁们名义上是归知州管,却人人知道,事情其实是通判在做,见得饷银一涨,数一数,正是原本少的数,哪里还不知道内情,自是个个将好处记在心里。
听得那兵士这般说,许继宗心中也叹了一口气。
顾延章整顿州衙的事迹,他上回过来的时候就听人提起过,回到京城,还当做趣事同天子学了一遍。
然而直到此时他才真正察觉,这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多大的事情,对兵丁们来说,竟会有这般重要。
什么叫做会做事,这便是了。
州中并没有多出半文钱,可却让这些个兵丁人人俯首帖耳,感恩戴德。而胥吏们固然恼火,固然恨得牙痒痒,只是半点没奈何,还要巴着这一位“顾通判”不放,毕竟攀上了他大腿的,从此风生水起的,可是还有一个黄老二作为现成例子。
那兵丁还在继续往下道:“谁没长眼睛?以往哪一年冬日里头不冻死二三百个,偏偏通判来了,再没听说冬天路边再有死人的。”
“去看城西的安济坊、安乐庐,住着的那些个孤寡老人,少说也有上千,这一年里头有了施药局才能救得活命的,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通判活了这样多人的命,下头自不会是忘恩负义的……”
“往年有灾民经过,总要闹出好事来,今岁这十来万人,竟是没听到什么犯事的信,全托顾通判的福,还把福寿渠给修了,前一阵下了那样一场雨,放在从前,水都要积得一尺深,如今半点事都没有……”
“这渠修了这样久,大家只出了点银钱粮米,州中连服役的人都不用抽……”
他说着说着,嗓子也有些发涩,卡了好一会儿,才低低地道:“怎么就这样走了……旁的官,少说也要做三年,做得久的,四年也是有的……这样好的官,也不晓得被那一处走了狗屎运的地方给捡了去。”
这兵丁年纪不大,性子也憨,又兼此时此状,人人都憋着一股劲,他索性也不避讳了,说起话来直愣愣的。
许继宗原本也知道顾延章在此地做的各项事迹,可无论是见到文书上的奏报,还是听见旁人的介绍,都不如听到赣州百姓自己开口讲述来得让他动容。
一时之间,他竟是有种感觉,仿若如果自己生在赣州,也不会想要叫这样一个官员走掉。
从前听得人说,亲民官做得好了,离任的时候,自会有百姓送匾额、送万民伞,磕头送别,许继宗在宫中数十年,见惯马屁奉承,见惯虚情假意,只以为那些都是人编出来哄名声用的,直到如今才真正相信原来那些不全是假话,“父母官”三字,并不是骗人。
他心中正在感慨,却是忽听得下头不知为何,安静得可怕,连忙探头看去——原是顾延章已经快到得城门之下。
仿若被神仙施了法术一般,老人、妇孺、壮汉、孩童,都一言不发,拿极可怜的眼神望着城门处,有些实是忍不住,用手捂着嘴,无声地流着泪,连眼泪都来不及擦。
城门下,顾延章也没有出声,更没有下马,只回转过身,对着来给他送别的万千百姓,躬了躬身。
他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可人群里头已是再忍不住,爆发出一阵阵的哭声。
正在此时,不知是谁忽然大声喊了一句,问道:“官人,您这便是再不要我们了吗?”
声音里头带着哭腔,含含糊糊的,话音又悲又痛,听得人心口一抽一抽的,难受极了。
街道之上,登时哭声一片,成人压抑的哭声,同小孩不懂事的哭叫混在一处,更显得杂乱无章。
一人跟着喊道:“官人,如今福寿渠还未修完,辛辛苦苦做下的事情,竟是当真不再理会了吗?”
“通判不在了,谁还会去管安乐庐,这是让我们这些没用的干净死了得了!”一个半截袖子、半个裤腿空荡荡的老头拄在拐杖上,泣不成声地哭道。
“官人莫要走了!留在此处罢!”一人叫道。
这一句话,立时引起了众人的认同,一齐应和道:“官人莫要走了!”
叫声此起彼伏,比起来除了声势,更显哀伤。
众人还在哭着,却听城门“嗡”地一声,慢慢打开,是赣州城的官吏们带着衙役兵丁,从外头走了进来。
原来他们本是在城外营地处等候着,准备相送,不想等了半日,也没有见得人与车队出来,又因北门口人群太多,守卫的人担心生乱,已是将城门关了,消息晚了许久才送出去,使得他们此刻才回来。
有了这一拨人的加入,原本促襟见肘的人力终于得以缓解,还没等在城门下维持秩序的兵丁们松一口气,已是从蟠桃路后头传来一阵人声。
“官人且先莫走!”
随着人群分开,七八人簇拥着一把大伞朝前而来。
这伞比起寻常的伞要大上两三倍,伞面上一层又一层地贴满了纸条,上头写满了名字,按满了指印。
是万民伞。
兵丁们并不好拦,便把他们放了过去。
当前两人将那伞高高举起,也不说话,只红着眼睛看着马上的人。
顾延章翻身下马,行到前头,把那伞接了过来。
人群里头登时传来一阵掌声,又夹杂着哭声。
他举着伞,对着来送行的人群躬了躬身,再无一句话,只跃上马背,打马掉头,便往城外而去了。
随着城门的关闭,百姓的哭声也被留在了高高的城墙、厚厚的城门里头。
第358章 不公
车厢里沉默极了,没有一个人说话。
等到见得后头的赣州城门关上了,季清菱才慢慢地将车帘放下,倚回了座位的靠背上。
她此刻心中难过得很,不晓得是什么感觉,更是一句话都不想说,只闭上眼睛,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秋月坐在对面的小几子上,旁边挨着的则是秋爽。
这个从来面上带笑,心憨又心大的小丫头,此刻连手帕都忘了用,正拿手背擦着眼泪,而秋月更是把头转到一边,只恨不得找个地方好好哭上一通。
过了好一会儿,秋月才缓过神来,趁着眼下这一段路还算平坦,给季清菱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小声道:“姑娘润润嗓子……”
季清菱接了过去,把茶盏捧在手中,并没有喝,只坐着发呆,脑子里头空荡荡的。
她还没能从方才的情绪中脱出身来。
小半个时辰之后,马车停了下来,不多时,从外边传进来一阵隐隐约约的说话声。
是赣州城的州县大小官吏在半路给顾延章送行。
那些应酬声,全不同于方才在州城之中百姓们的字字带血,撕心裂肺,是得体的,规矩的,并无出错的。
听得那些个官场上惯用的话术,季清菱终于渐渐回过神来,心中却只觉得更是难过了。
官吏们送了十里。
这已经是极亲近的亲朋好友才会送的距离了,从礼数上,当真是半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可季清菱总认为,这压根比不上方才在州城之中,百姓们的一声哭。
一整天的行路,从上到下,顾府中人都是郁郁的,连话都少说,歇脚的时候,也没人有心情好好吃饭。
晚间到了驿站,众人各自歇息,盥洗过后,季清菱偎在顾延章的怀里,抱着他的胳膊,只觉得对方的身体少见的有些硬邦邦的。
她也不说话,只拿右手去寻了被子里顾延章的手,与之十指相扣,轻轻拉了拉,又挨得近了,仰起头,亲了亲他的脸。
顾延章的身子终于慢慢柔软下来,长长地舒了口气,也不说话,只把季清菱抱在怀里。
两人静静地依偎着,直至半夜才次第睡去。
次日一早,季清菱一醒来,就见得顾延章睁着眼睛,一副早醒了的模样。
她有些心疼,也不晓得是在心疼对方睡不着,还是在心疼对方的难过,抑或是两者都有。
“五哥。”她轻声唤道,“我已是问过了,田通判官声并不差,是个板正君子,应会做个好官。”
顾延章把头点了点,只道:“我晓得的,只还是有些放不下。”
这日依旧是早起赶路。
因为出行时万千百姓相送之事,众人心中都有些提不起劲来,只一心行路,连话也少说。
直至过了潭州、鼎州,快到襄州的时候,一群人才慢慢恢复到了往日里头正常的状态。
季清菱心思细腻,很快便察觉出下头人的态度有了细微的变化。
顾府的规矩从来都很严,这是她刚开始的时候就立下的,哪怕原本只有秋月一人,也一般的是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赏得重,罚的时候也全按着规矩来。
因为这,仆从们行事一惯都非常认真。
可如今的丫头小厮们,却似乎在不知不觉的时候,莫名地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精气神在,甚至在规矩没有作出要求的地方,他们也极自觉地自我约束,自己给自己立下了规矩。
某日,她同秋月略略提了一句,却见对方脸上竟是红了起来,过了好一会,才有些腼腆地道:“咱们府上出去的,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了脸,总不能让人说,通判府的丫头小厮不晓事罢?”
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众人对顾延章的称呼,也由“少爷”,转成了“官人”,跟着便是在私下里头,也不再称呼季清菱“姑娘”,而是叫起“夫人”来。
季清菱看得暗暗纳罕,却也没有深究。
她虽然聪明,毕竟经历不多,自是不知道,世上有一种叫做“荣辱感”的东西,会让人自发地去维护。
都说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顾家的仆从们,衣食无忧,几乎个个识文断字,自然而然的就会在意起更高层级的东西来。
顾延章在赣州的作为,季清菱平日里的行事,都让仆从们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能“更好”。而城门外头,赣州百姓这一场送别,则是加快了这个过程而已。
一行人日行夜歇,大半月后,终于到了蔡州。
顾延章乃是受诏入京,为公差,连带着家人仆从,全都能入住官府驿站。
蔡州是上州,建了一处不小的官驿,这日抵达城外的时候天色虽然不早不晚,可因为半路有两辆马车的车轴都坏了,停下来修理了一番,耽搁了一阵功夫,此刻再要赶往下一个歇脚的地方,却也来不及了,顾延章便决定在此处暂歇一夜。
松香拿了驿券,跟着驿卒前去登记,不多时,便有几人上前来帮着提行李并安排马匹。
顾延章是八品朝官,虽然算不上高品,却已是数得上名字了,驿丞不敢怠慢,连忙给他安排了一间上房,又把下头的仆役们也一一安顿了,这才带头把众人往上边引。
一面恭恭敬敬地道:“官人,下官这便去给安排晚食,待您收拾好了,直接下来即可。”
所谓官府驿站,只要拿了驿券,便能吃喝行住,按着顾延章的官品,只能分得羊肉并酒食一两斤,松香便跟着那驿丞下了楼,另添银钱,请驿站里头将其余人的饮食一并准备了。
等到行李收拾好,季清菱换了一身衣衫,便同顾延章一起下楼准备吃晚食。
两人将将走到楼下,忽听得门口处一阵喧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