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无忘告乃翁——芒鞋女
时间:2020-05-15 09:45:31

  在平州时陆甘通就对谭盛礼心存怨怼,土匪抢劫,恶行昭昭,谭盛礼心慈手软为他们说情,全然不顾他的感受,想到平州知府大人在谭盛礼面前的态度,他心里火苗窜得更甚,以往抓不住谭盛礼把柄,可不得拿他不借书之事可劲说?
  出发前明明说好互相照顾赴京赶考为绵州增光,眼下就变了,队伍分成了三拨,背后说谭盛礼坏话的,敬佩谭盛礼为人而虚心学习的,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气氛怪异,经常能听到陆举人阴阳怪气的声音,还有孙婉娘,求而不得,性情阴郁,两人看谭家人的眼神活像看杀父仇人似的,谭盛礼不计较,谭振兴是忍了又忍,恨不得与之对骂三百回合,骂得他吐血中风,谭振学还不了解他?每次经过陆举人身边,谭振兴就歪着嘴嘀嘀咕咕自言自语。
  他劝谭振兴,“道不同不相为谋,犯不着事事论个对错输赢。”
  “我就是看不惯他因嫉妒而面目全非的嘴脸,别以为我看不出他嫉妒父亲聪慧明哲虔诚正直受人敬重,就他那德行,再读几十年书都比不上父亲。”离开平州境内,他们又遇到很多人,有黎民百姓,有官府官员,无不请教谭盛礼学问,百姓问农事问父母之道子女之道,官员问为官之道,他们问什么谭盛礼答什么,但克己复礼从不越矩,不像陆甘通,仗着年纪大就摆出副指点江山的架势,看得人反胃。
  谭振学提醒他小点声,传到陆举人耳朵里终归不太好。
  然而还是被陆举人听到了,他们原本明早启程的,上楼后不久,就听到外边传来动静,说陆举人他们决定马上就走。
  “走就走呗,眼不见心不烦……”谭振兴小声嘟哝了句,很小声,只有他自己听得到。
  队伍里少了几辆马车没什么不同,住客栈时也清静多了,有两个举人过来找谭盛礼时松了口气,他们和陆甘通认识十几年了,碍于陆甘通的态度,不好明目张胆的和谭盛礼走太近,此番是来向谭盛礼赔罪的,这桩事里,他们觉得陆甘通过于偏激了,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陆甘通是白读了。
  尽管他们承认陆甘通不对,却不敢表现出来,只有等人离开后敢和谭盛礼道明实情,送走他们,谭盛礼叹了口气,乞儿不懂,“他们心里是向着谭老爷你的,谭老爷为何还叹气呢?”
  “只是略有感慨罢了,此事哪有什么对错,陆兄曾被土匪欺负,我为他们说话,陆兄难免认为我有益包庇纵容,和我生分乃情理之中,他们这般隆重的说来给我赔罪,倒是有些不妥……”
  跟着谭盛礼这么久,乞儿看得明白,在土匪这事上谭盛礼没有做错任何事,谭盛礼没有官身,决定宽恕土匪的罪行还是格杀勿论都是朝廷的命令,谭盛礼和知府大人说的话是建立在饶恕土匪罪行上的,君子做事不偏不倚,那些土匪确实罪不至死,倒是陆举人无故迁怒谭盛礼心胸太过狭隘,心里格局远不及谭盛礼,至于眼前这几人,乞儿道,“他们或许不是陆举人真正的朋友吧。”
  真正的朋友,敢于规劝友人的不足,他们明面不说,背过身和谭盛礼交好,确实不妥。
  听他唉声叹气,老气横秋的,谭盛礼忍俊不禁,“走吧,回去接着练字。”
  大丫头她们也开始写字了,许是姑娘家手巧,大丫头刚开始握笔写的字比乞儿那时候好看得多,二丫头力道不够,比起写字她更喜欢画画,弯弯曲曲的线条更好把握,谭盛礼坐下,她就把面前的纸推给谭盛礼,“祖父看,是树。”
  “好。”谭盛礼表扬两句,二丫头笑眯眯地拿回纸再往上边画,姐妹两节省,每张纸都占得满满当当的才舍得换新纸,尤其是大丫头,她喜欢小字,用的纸是乞儿练过大字的,要是找出乞儿练过的大字纸张,你会发现大字周围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姐妹两每天都会抽时间练字画画,别人家赴京赶考是何情形谭盛礼不知,谭家老少都在学习,等到京城时,大丫头已经读完两本书了。
  京城繁华,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热闹,城门威严庄重,守城的官兵们庄严肃穆,让人望而生畏,车里的谭振兴望了眼城门,心不自主的沉淀许多,“父亲,咱们到京城了。”
  “嗯。”谭盛礼侧着身,透过撩起的车帘,清晰的看到了京都二字,石刻的城门,黑漆的大字,整洁大气,他定定地仰头望着,面上罩了层似曾相识的愁绪,这种愁绪,谭振兴看到过,在他翻阅旁人归还的谭家书籍时就是这般,除了难过悲伤叹息还有许多情绪交织,谭振兴说不上来,亦不敢说话,找出备好的路引和文书递给外边赶马车的谭生隐,让他给守城的官兵。
  城门宽敞,不多时马车就进了城,谭盛礼偏着头,认真打量着街上的行人,时过境迁,都不是他记忆里的模样,不知让其欢喜忧愁的是否还如以往相同。
  “停车罢,我下车走走。”他朝谭生隐道。
  双脚踩地的刹那,他轻轻摩了磨脚底,脚下的石板路更为平坦宽敞,他往前走到岔口,竟找不着方向了,还有街道两侧的商铺,外墙新灿灿的,在阳光下散发着锃亮又陌生的光,耳边喧嚣,行人光彩明艳,都和他记忆里的京城不同。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他站在岔口,像个迷路的老人左右张望着,还是谭振兴提醒他,“父亲,我们先找地方安顿好吧。”
  为鼓励天下读书人科举,朝廷专门设有酒楼安顿赴京赶考的考生,考生凭文书可免费住宿,随行家眷住宿也极为便宜,来的路上就和其他举人约好去那住,那有很多读书人,有益于探讨学问,谭生隐赶着马车,顺着街道往前,过两个路口后往右,酒楼在湖边,非常醒目的匾额,大学。
  两侧竖有石碑,风雨飘摇中,石碑上的字不如匾额醒目,“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正也”,字迹恢宏磅礴,谭振兴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这字迹,太过眼熟了,侧目望向旁边的谭盛礼,只见他神情恍惚,鼻尖颜色微红,眼眶隐有水光闪烁着,他顿觉酸涩,伸手扶住谭盛礼,“父亲。”
  这是老祖宗的字,字迹和土匪归还的书字迹相同。
  “父亲……”
  “振兴可认识这字迹?”太多年了,进城后所有的陌生都在这石碑重新熟悉起来,他挣脱谭振兴的双手,慢慢走上前,这是他父亲的字迹啊,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
  阳光炙热,照在石碑上透出些许耀眼的光,谭盛礼就站在那,许久许久……
  大学是朝廷的,有负责接待各地考生的下人,看几辆马车停靠,主动迎了出来,看到个穿着青衫的老人颤巍巍立在石碑旁,隐隐猜到他们身份,招呼他们去里边,谭振兴笑笑,笑容腼腆,让谭振学陪着谭振兴,他去里边瞧瞧。
  大学分前后院,前院安置读书人,后院安置家眷,前院类似于书院房舍,两人一间房,后院是单独的小院,每间小院都是独立的正厅厢房,住多少户人家根据随行的家眷多少来安排,许是依先来后到的顺序排的,谭佩珠她们和孙氏在同个小院,孙婉娘也在其中,见着谭佩珠她们,鼻孔哼了哼,手挽着手走了。
  汪氏想和她们打招呼,见其态度冷淡,硬生生把到嘴的话咽了下去,谭佩珠牵着谭世柔,盯着孙婉娘的背影看了两眼,漫不经心道,“大嫂,我们先进屋收拾行李吧。”
  前院,缓过神来的谭盛礼进了房舍,谭振兴跃跃欲试的要和谭盛礼同房,奈何谭振学说他夜里打呼噜影响谭盛礼休息,让他和谭生隐住隔壁,他和乞儿则挨着谭盛礼,为此,谭振兴怨念不小,他怎么不知道自己打呼噜,明显是谭振学想挨着谭盛礼故意说的。
  “振兴哥,振学哥没冤枉你。”谭生隐说公道话,就谭振兴的呼噜声,能震得地动山摇。
  谭振兴:“……”
  大学共五楼,谭盛礼他们住的四楼,据说五楼是留给江南和鲁州读书人的,初来乍到,谭盛礼不放心谭佩珠她们,收拾好后,就请了个丫鬟领着去后边看看她们,男女有别,横冲直撞去后边不好,有丫鬟领路自在得多,穿过走廊,两侧是假山水榭,假山有凉亭,里边有男有女,笑声不断,谭盛礼看了眼就收回了视线,再往里是座半圆形的拱门,里边是花园,姹紫嫣红的花,香味扑鼻,走过两座花园才是女眷住处,然后就看到了孙氏姐妹,她们坐在院里石桌旁聊天,看到他,两人不自然的别开脸。
  谭盛礼拱手,由丫鬟领着进了屋,屋里有座落地鲤鱼跃龙门的插屏,里边安置了张圆桌,圆桌旁摆放着四张椅凳,再往里靠墙是张柜子,大丫头姐妹两仰着脑袋看柜子上放的花瓶,四个颜色不同的花瓶,插有不同的花,两人够不着,只能踮着脚看。
  听到脚步声,两人转过身来,看到谭盛礼,呜呜呜地抹泪,边抹泪边跑向谭盛礼,“祖父。”
  “怎么了?”谭盛礼蹲身,“好好的怎么哭了?”
  “大丫头住这是不是看不到祖父了啊。”这只有两间睡房,母亲住了左边那间,小姑住了右边那间,都没祖父他们的了。
  谭盛礼以为多大的事,说道,“能看到的,大丫头要是想祖父了,就给这位姐姐说……”谭盛礼看向身侧的丫鬟,丫鬟诚惶诚恐,“奴婢碧儿,老爷唤奴婢碧儿即可。”
  她已经知道这些是帝师后人,哪儿担得起姐姐的称呼,要知道,谭家人还没进京,京城已有很多他们的故事了,都说来年会试,谭老爷极有可能连中三元,那样光风霁月的人,碧儿不敢乱攀关系,她恭恭敬敬的朝大丫头请安,大丫头不好意思,忙学谭盛礼以往给读书人拱手的模样还礼。
  谭盛礼好笑,“大丫头忘记祖父教的了?”
  男女行礼各有不同,在来京的路上他教过大丫头她们的。
  大丫头吸了吸鼻涕,要给碧儿还礼,碧儿忙屈膝,“别折煞奴婢了。”她是下人,担不起这般厚礼,传到主子耳朵里会被责罚的,谭盛礼也反应过来,拉过大丫头,叮嘱她别到处跑,听母亲和小姑的话。
  “好,祖父,以后我们就一直住在这里了吗?”大丫头望了眼屋里摆设,远比她们在绵州的家要华丽,但她不喜欢。
  谭盛礼道,“找到宅子了就搬出去。”
  人多嘈杂,大丫头姐妹两年纪小,安静的环境更适合成长。
  见他们有话说,丫鬟站去门外,谭盛礼只交代了谭佩珠几句,让她们有事记得让丫鬟送信,刚来京城,总会有些不适应的。
  “父亲不必忧心我们,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谭佩珠拿着蒲扇,为大丫头她们扇风,京城比绵州热得多,大丫头脸蛋红扑扑的,谭佩珠要她坐着别乱动,和谭盛礼道,“父亲,我问过了,这儿有浣洗院,到时候问人领个木盆,贴上名字,你们把换洗的衣服放进盆里,端到浣洗院那头放好,我每天过去拿。”
 
 
第95章 
  尽管刚来,谭佩珠已经问清楚了诸多事儿,只为照顾他们让他们腾出时间读书,谭盛礼心里暖暖的,柔声道,“前院有浣洗院,衣服你大哥他们洗,京里热,小心别中了暑。”
  秋老虎正厉害,谭盛礼叮嘱她们好好待着,有什么事等适应京城气候再说。
  坐了小半会谭盛礼就回了前边,天气炎热,谭振兴坐在镂空雕花的窗户边,用力摇着蒲扇,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湖上有画舫,五颜六色的,顺着水荡来荡去,谭振兴看得心神荡漾,绵州北上至京,不曾看到大江大河,无法领会太白“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返”的壮阔,此时居高临下,竟有点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伤感来了。
  京城的湖,在他眼里可与江水比肩,看谭盛礼回来,他问,“父亲,我们能坐船游湖吗?”
  “振兴想游湖?”谭盛礼语调平平问了句,谭振兴身躯一凜,忙讪讪地摇头,“不,不想。”
  也是他看入了迷不曾联系家里情况,从绵州到京城,他们最大的开销就是笔墨纸砚,衣食住行尤为节省,哪有钱花在坐船上,他站起身,替谭盛礼扇风,“父亲,天热,你有什么事吩咐我们去做罢。”
  从绵州到京城,谭盛礼不敢懈怠半分,现在到京城了,他绷着的神经能稍微放松了,谭振兴道,“你不放心小妹她们,我日日过去看看……”
  别的举人收拾好行李就约着外出闲逛领会京都繁华,唯有谭盛礼惦记着后边的谭佩珠她们。
  “好。”
  谭盛礼落座,自己拿了蒲扇扇风,待凉快些后,叫上乞儿出门逛逛,走前叮嘱谭振兴他们完成这两日的功课。
  谭振兴眼巴巴的送他们出门,回眸看桌边研墨的谭振学两人,“你们不想出去逛逛?”街上热闹,来来往往的人衣衫华丽,款式新颖,便是街边摊贩的衣服布料都比他们的好,可见其富裕到何种程度,他迫不及待的想上街开开眼界,心急程度不亚于等待院试成绩。
  但谭振学和谭生隐如老僧坐定,似乎对逛街没有半点兴趣,谭振学摊开纸,朝谭振兴道,“大哥,先完成功课吧。”做学问需静心,初到京城就被其浮华所吸引,欢呼雀跃乐不思蜀,迟早会被其他事物迷惑,他劝谭振兴先静心,左右已经到京城了,不急于这两日闲逛。
  谭振兴想想有道理,再看晚霞映红的湖面,轻轻吸口气,又慢慢吐出来,直到眼里的画舫如同那山林树木般寻常后才翻出自己的功课做。
  屋里寂静,只余笔落纸上的沙沙声,偶尔外间响起几声脚步,几句闲谈,聊的都是京城趣事,谭振兴却是没什么兴致,偶尔钻入耳朵里有刺耳的话他就听听,和顺的就算了,作为谭家长子,他致力于维护谭家名声,因此对旁人说的坏话更敏感。
  这厢谭振兴听读书人嘀咕他人坏话,那厢,谭盛礼带乞儿去了书铺,柳树成荫,离大学几十米外就有书铺,书有贵的有便宜的,相较而言,科举类的书籍文章更贵,其他书便宜些,沿街共有好几间书铺,离大学越远,书籍文章的价格变化很大,在离大学两条街的巷子里,书籍文章类的价格明显不同,科举类的书籍文章便宜,其他书籍反倒更贵,乞儿稀罕不已。
  其他地方,都是科举类的书籍文章贵,其他书放在犄角旮旯里,徐冬山开的书铺是他见过的最地道实惠的书铺,却不想京城也有人秉持着造福人读书的准则而开书铺,谭盛礼买了几沓纸,和掌柜聊起京中趣事,掌柜耳通目明,不止京里趣事,还知道很多读书人的事情,听谭盛礼口音偏南边,问他,“老爷听说过谭家人没?”
  谭家乃帝师后人,几十年前没落了,帝师子孙变卖书籍回了祖籍,偌大的府邸也卖给了旁人。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