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当燕王妃那些年——鱼七彩
时间:2020-06-12 09:56:01

  次日,二人一同进宫面圣,秦王夫妻和晋王夫妻也都在。
  帝后得知徐青青突然临时决定不打算同朱棣一起去凤阳,都很惊讶。
  “怎么,跟老四吵架了?”皇帝马上问徐青青,并让徐青青有什么委屈尽管说,他都可以为他做主。对于四媳妇儿,皇帝可是喜欢得紧,不管是家世还是性情才艺,方方面面都让他很满意。除夕夜她用唢呐演奏的那曲《衣锦还乡》,他至今都在回味,秦王和晋王夫妻一听说他们有可能夫妻吵架了,马上看向朱棣和徐青青,老规矩:幸灾乐祸,看热闹。
  徐青青看向朱棣,这种宣布喜事的任务便交由他来,刚好可以让他更多地感受到为父的喜悦。
  “刚诊脉确认,她有喜了。”朱棣道。
  马皇后怔住,脸上洋溢起特别喜悦的笑容。皇帝也反应过来,拍了下腿,哈哈大笑此乃大喜。
  “陛下,却可苦了这孩子,才有身孕便要与夫君分离。”马皇后本欲求个恩典,让皇帝允准朱棣多留京些时日,陪一陪徐青青。
  徐青青忙表示不必如此,“若因照顾儿媳而耽搁了王爷历练大事,儿媳会愧疚难安。养胎而已,儿媳一个人小心些就是了,再说身边有许多人照顾着,都很周全。”
  “还是这孩子懂事。”马皇后欣慰不已,对皇帝感慨道。
  皇帝本也没打算因这事就耽搁儿子去凤阳历练,若不然被那些御史知道,不知会被说出什么花样儿来。其实皇后也懂这个道理,说那番话也不过是为了体恤儿媳一下,让她有个宽慰。谁知还是四儿媳大气,早就想得通透了,没有半点小女儿的情态,倒是难得。
  殿内其他人纷纷恭喜徐青青和朱棣。
  朱棡却有些不爽了,太扫兴了,又只有他们三个干巴巴的爷们。他们这回去凤阳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继续留在平安观放鹅放牛了,要去别处历练,还要学着在凤阳府管理政务。本就日子越发没趣儿了,这最有趣的人还不在了。
  “陛下,胡丞相请求觐见。”太监传话道。
  皇帝宣人觐见后不久,穿着一身大红官袍的胡惟庸便迈大步,匆匆进了大殿。他叩首之后忙向皇帝表示,他此来也是为了送行三位王爷。更因为上次在燕王府拜见燕王时,眼见着燕王累晕过去,特来关心一下燕王爷的身体可恢复没有。
  “累晕过去?”皇帝疑惑地看向朱棣。
  “听说是为了给皇后娘娘彻夜抄写经书所致。”胡惟庸再道,“不过臣倒是奇怪了,这并非什么年节,也没到皇后娘娘的寿辰,燕王爷怎生突然要抄经书为皇后娘娘祈福?臣还听说,昨晚燕王府失火了。”
  徐青青挑眉瞥向胡惟庸,觉得这老匹夫怕是在脑袋里脑补了一出大戏,很可能还是她和燕王本人都不知道的大戏。就怕这出戏不是真的,他还能编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说得像真的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卡、卡文了。
 
 
第51章 分别
  “胡丞相表孝心, 分年节?”朱棣冷淡地反问一句胡惟庸。
  胡惟庸讪笑一声, 忙拱手向朱棣道歉, “是老臣浮泛了,远不及燕王爷敦本去华。”
  胡惟庸随即向皇帝和皇后表示,燕王爷此等孝心感天动地,实乃天下最孝顺的儿子, 理当嘉奖。
  徐青青禁不住斜睨一眼胡惟庸,这老匹夫果然坏得很。先提出质疑, 质疑不成被反驳之后,便开始捧杀。
  在场可不止燕王一个人是帝后的儿子,还有他的两位兄长秦王和晋王在。胡惟庸一句‘天下最孝顺的儿子’, 把在场的秦王和晋王置于何地?
  徐青青再去看秦王晋王的反应,俩人的脸色果然都不太好。关键这俩傻子关注的重点不在于胡惟庸是否挑刺儿, 而在燕王为何非要在年节的时候抄经书‘鹤立鸡群’,又把他们给比下去了。
  帝后此刻只顾着高兴四儿子孝敬, 竟因为抄孝经抄到晕倒,自然是想要顺应胡惟庸的话, 欲嘉奖朱棣。
  徐青青觉得这祸有一半责任在自己, 如果她当时如果扯别的谎,而不是抄经书, 可能就没有现在的麻烦。当然以胡惟庸的性子,也存在着她扯别的理由,惹来更大祸端的可能。
  “王爷性子冷淡,不及太子、秦王和晋王等兄弟们随和善谈, 故才会抄经表情,聊表歉意。王爷此番尽孝,不在为名,而在为己,胡丞相这一说,倒让王爷失了本意了。”
  这种时候,朱棣自己不管怎么解释都显得不合适,反倒是她以在旁旁观的妻子身份来说,最合时宜。
  胡惟庸没想到徐青青居然在这时候会插话,不仅坦荡地为燕王解释,甚至敢大胆地指责他。若非彼此立场不对,胡惟庸倒真有点喜欢上这丫头了,若是让他大儿子将她娶回来当儿媳,他定然会非常满意,即便她是自己死对头徐达的女儿他都不会介意。
  徐青青的解释很完美周全了太子、秦王和晋王三位兄长的面子,不仅消除胡惟庸的捧杀之意,还提醒大家注意到胡惟庸故意提及此事,似有挑拨离间之嫌。
  秦王和晋王的脸色都好看了些,也意识到了胡惟庸别有目的,所以都不再计较此事。
  胡惟庸直接被燕王妃指责了,自然还是要道歉,“因见着王爷有如此大孝,老臣就禁不住想赞扬,老臣这张嘴可真该打了!”
  晋王朱棡睨一眼胡惟庸,哼笑一声,“胡丞相说笑了,是谁刚进殿就质疑我四弟抄经书不在年节?那会儿可没见你有赞扬之意。”
  “嗯。”秦王撇了下嘴,附和一声。
  “老臣心中确有这疑问,得了王爷解释之后才知是老臣自己浮泛了,比不得燕王爷孝心诚挚。知错当改,老臣才想赔罪,敬赞燕王,并向他学习。”
  “胡丞相果然有一张好嘴,辩才了得。”朱棡再度哼笑一声,俊朗的眼眸弯成了月牙形,笑得模样灿烂又好看。
  他这副样儿,倒是没人敢质疑朱棡刚才的话是讥讽,虽然听起来他那句话确实是讥讽。
  晋王朱棡于皇帝来看,真没什么长处,唯独长得好看。长得好看也确实顶用,三儿子或一笑或一装可怜求饶,他便容易心软。谁让这孩子偏偏就挑了他和马皇后所有的长处长,连女人都没他好看。看见他,皇帝就莫名心情愉悦,感觉自己也长得英俊了,不然怎会生出这样漂亮的儿子。
  “老三说的不错,胡卿今天似有些针对老四,嗯?”皇帝换了个坐姿,看似一派慵懒样儿,但盯着胡惟庸的那双眼却分外凌厉。
  “臣冤枉,臣万万不敢。”胡惟庸连忙惶恐地跪地赔罪,“臣也是今晨从中城兵马司那里听说,燕王住所昨日失火,又有刺客偷袭,心中担心不已。又想起臣昨日去探望燕王时,遇见燕王因抄经书而晕厥事儿来,才会格外关心燕王,多问几句。”
  皇帝应承一声,但疑心未除,打量胡惟庸的眼神仍有不满之意。
  胡惟庸忙再道:“不瞒陛下,其实臣心里有点奇怪,燕王爷日日习武,威武勇猛,身子岂会因熬夜几天便就晕厥了?臣是担心燕王爷早在前一日就遭人算计,因身体有损才隐瞒不保,怕陛下和皇后娘娘担忧。”
  皇帝听了胡惟庸这个解释,才算消除疑虑,关切地看向朱棣和徐青青,问他们夫妻俩是否真的有所隐瞒。
  “昨夜确有刺客来袭,但晕倒一事属实因熬夜抄书所致。”朱棣解释道。
  徐青青跟着道:“这类晕厥其实跟身体强壮与否关系不大,有些人便是容易晨起时头晕。王爷因连日熬夜,废寝忘食,才会加重了这种眩晕,便更严重了些。”
  徐青青开始胡诌了,其实身体强壮确实不容易低血糖导致晕厥。但没得办法,面对胡惟庸的几番刁难,她只能用似道理的话来敷衍了,反正这是在古代,没有专业的医疗数据来证实她的话有错。
  “老四媳妇儿这话不假,我年轻那会儿,可不是比现在身子骨要好?却常有晨起时觉得头晕的时候。老四熬夜数日,会晕过去,倒极有可能。孝心虽好,但以后可不许在这么干了。别忘了还有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们先要爱惜自己身体才是孝顺。”马皇后嘱咐诸子道。
  朱棣和朱棡、朱樉忙应承。
  “陛下,刺客猖狂太甚,先是在青天白日之下,当街刺杀王爷。如今又夜刺王爷住所,肆意纵火。”胡惟庸当即请求皇帝严查此事,他十分气愤道,“臣听说那刺客竟还逃了!真不知那些守备都是干什么吃的,竟由着这些贼人来去自如地出入王爷的住所,连个衣角都抓不到!”
  徐青青听到这里终于听明白胡惟庸这番话的目的了,不及她深思该如何应对,就听上首位的皇帝突然怒声应和,欲从重处罚王府侍卫,更要揪着以丘福为首的几个千户的责任。
  这下有点危险了,甭管你怎么求情,如果不能改变‘刺客逃走’的事实,皇帝便会认定丘福等侍卫不作为,没用,肯定不会轻饶了他们。
  徐青青觉得这又是自己的锅,昨晚为了让书生相信她真的死遁,陪他私奔了,她特意让丘福安排烧了个草垛。若丘福等人因此受牵连降罪,徐青青一定会愧疚觉得对不起他们。若只是贬黜,多补偿一下,等回头再提拔,也还算能挽救一下。但若皇帝一怒之下揪几个领头的人砍头,没命了,那就再也挽救不回来了。
  徐青青见皇帝这盛怒的架势,很担心会是后一种,心急如焚,却越急越想不出办法。
  朱棣这时不疾不徐地出列,拱手请皇帝息怒,“是儿子故意让他们放那条小鱼回去,欲钓大鱼。”
  徐青青听到燕王这句解释直叹妙,同时也松了口气。
  胡惟庸面上不做表,但心里早前是得意的,以为自己至少能下一道绊子,令燕王死几个心腹侍卫。但万万没想到燕王一句话四两拨千斤,直接平息了皇帝的愤怒,不仅保住了侍卫们的性命,还显出了他的筹谋多智,真真可气!
  胡惟庸心里气得发狂,却必须憋着装淡定,以至于憋红了眼。
  其实行刺这件事令他很疑惑,他明明没有下令在近日对燕王动手,怎生还会有一拨人要刺杀燕王?不管怎么样,大家目的一致,便没必要想那么多了。
  一大早,就燕王这点事儿讨论了半天,倒是不好再耽搁时间了。帝后与三位王爷在嘱咐了两句话,便打发他们启程了。
  徐青青一直送燕王至承天门外,嘱咐燕王照顾好自己,便挥手跟他道别。
  朱棣骑上马后,便策马去了,没再回头。
  倒是晋王朱棡走的时候一步三候回头,让晋王妃谢氏感动地直掉眼泪。
  徐青青却瞧得清楚,朱棡回头瞧得并不是晋王妃,而是晋王妃身侧的那名婢女,鹅蛋脸,楚楚杏目,高鼻梁,姿色其实只是一般的好看,但身材特好,胸特别大。徐青青瞧一眼,都忍不住有想去揉一下的冲动。
  这婢女更是接受到了朱棡的情意绵绵注视后,羞答答地半颔首,脸颊红扑扑的,时不时地抬眼偷瞄朱棡所在的方向。
  二人互相眼神交流了老半晌,顺便把夹在中间的谢氏感动得一塌糊涂,朱棡才依依不舍而去。
  至于秦王妃和秦王朱樉,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妻自然是比徐青青和燕王还干脆,好歹徐青青在燕王走之前还嘱咐了一句,燕王应承了。秦王妃干巴巴地说一句道别后,朱樉连看都没看她一眼,更是当她的话若不存在一般,直接去了。
  三位王妃送走各自的丈夫后,就一起回宫,准备再次面见皇后。
  谢氏一边用帕子擦眼泪,一边脸上露出几分得意,“别瞧王爷平日里待人不冷不淡的,真到分别的时候,便显出情意了,这般不舍我,弄得我现在还心揪揪地难受。”
  谢氏说罢,看向徐青青和秦王妃,见二人都是一脸懵呆地看自己,无奈地摇头叹一口气。
  “瞧我,跟你们说这些作甚。瞧二哥和四弟走得那个干脆,你们俩自然是不懂我的心情。”谢氏抽了下鼻子深吸一口气,拍拍自己的胸口,又禁不住笑了一声。
  秦王妃听到谢氏的讥讽后,不禁低下头去,郁郁地往前走,不愿再抬头了。
  徐青青毫无感觉,倒是瞟了眼跟在谢氏身后那名鹅蛋脸婢女,此时正抿着嘴角,双手交叠在身前,有些小窃喜地迈着愉悦的步伐,那眉宇间透露出的春意十分显然。
  徐青青揣测她此般情态,琢磨着她跟晋王之间八成是已经成事了,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难为谢氏被蒙在鼓里,如今还在傻乐呵。等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不知会有多震惊和崩溃。
  但这种事儿徐青青不会多嘴乱讲,更不可能插手。以谢氏那性子,指不定你好心告诉她,她还会反咬你居心叵测,恶意看她笑话。
  至坤宁宫后,马皇后便笑着带她们一块去织布,嘱咐她们王爷不在的时候,也可多做些类似活计,体验农桑,保持俭朴的生活,不忘本才好。
  马皇后令谢氏和秦王妃可以先走,独留下徐青青,叫了御医来诊脉。得知她怀孕尚不足一个月,再三嘱咐她一定要忌寒凉,多卧床保胎。
  “织布的活儿便算了吧,你例外。”马皇后握住徐青青的手,问她第一次怀孕,丈夫又不在身边,心里有没有犯怵。
  “有一点吧,但不多。”徐青青开朗地对马皇后笑,反倒把马皇后刚引出来的严肃话题直接给带偏了。
  马皇后无奈笑道:“你这丫头倒是没心没肺,清和若知道你这般不惦念他,指不定会生气了呢。”
  “才不会呢,才刚他走的时候比谁都干脆。”徐青青解释道。
  “怎知他不是怕多看你一眼,便难走了,才选择不看?”马皇后低声调笑反问。
  徐青青顿时作茅塞顿开状,“噢,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
  马皇后噗嗤笑了,点一下徐青青的额头,“却不是‘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而是他本来便是这样的人。你们小夫妻在一起的日子还短,等你跟他过久了便知道了,清和这孩子就是外冷内热的。”
  “上次镇国将军府的老夫人过生日,儿媳去了,在那儿吃到一味很好吃的点心,叫带骨鲍螺。”
  徐青青说到这里就停顿了一下,看见马皇后笑着点了下头,表示她也尝过这味点心,确实好吃。
  “第一次吃的时候,还是当年清和拿回来的。”
  “老夫人说王爷小时候每次去沐府,最喜欢吃这味点心,可这点心是甜的,王爷曾跟说过,他不喜吃甜食。”
  徐青青想试着从马皇后的口中探知燕王的过去。毕竟燕王府的人都嘴巴太严了,没一个肯说。本来以为徐达会知道,结果几年他忙着南征北战,竟也不知道燕王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