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艰辛路(科举)——卷六一
时间:2020-07-14 10:59:43

  
  他无愧爹娘兄长的期待,无愧夫子同窗的关怀,六七年的苦读生涯,终于让他尝到了甜头,他县试中了!
  
  周围的榜生见谢行俭便是榜上的一甲第二名,纷纷上前寒暄道喜。
  
  谢行俭快速的收拾好情绪,笑盈盈的回礼、道贺。
  
  知晓自己排第二,他心里虽然很开心,但仍有些不知足。
  
  这次的考卷他自认为答的相当不错,怎么就没拿到案首?
  
  他特意看了案首的名字,泸镇人氏罗郁卓。
  
  现场转了几圈,他愣是没找到这个叫罗郁卓的人,当然也就没法一睹其风采。
  
  只隐隐听旁边的人议论,说案首罗郁卓的家人是在京城做官,罗郁卓作为罗家子孙这次为了童生试特意从京城回到泸镇。
  
  只不过从放榜到现在,罗郁卓本人都没有出面。
  
  出了礼房左廊,赵广慎高兴的是又蹦又跳,“我县试竟然中了,我中了!俭哥儿,我太开心了,我本以为我这辈子就止步在此,没承想竟让我中!”
  
  谢行俭笑的颌首,“你小子运气一贯好。”
  
  顿了顿,他试探的问道,“你这回拿了第四十名,童生的名头搏一搏,应该问题不大,倘若中了童生,那院试你可还下场?”
  
  赵广慎笑容一敛,复而扬起,摆摆手叹道,“不考了,接下来考完府试就不再往下考了,我自己几斤几两我心里有数,能拿个童生就已经到了我的极限。”
  
  “何况这回还是侥幸通过的县试,能不能把童生名头抓到手都不好说,更别提我接着考秀才,那下场肯定会败的一踏涂地。”
  
  “你想清楚就好。”
  
  谢行俭觉得他没权力干涉赵广慎的人生选择。
  
  赵广慎今年才十五岁,虽名次挂在榜尾,但他总感觉赵广慎的运气不错,四月份得个童生是不成问题的。
  
  一旦是个正经的童生,以后不管是娶妻还是做小生意,别人看在他童生的份上都会给他三分薄面。
  
  只要不走出雁平县,哪怕是府城,赵广慎今后的日子说不定过得比他还逍遥快活。
  ......
  
  谢行俭让他爹和大哥先回去,只说还有同窗在里面没出来,等出来了他们可能还要去酒楼聚一聚。
  
  林邵白中了第五,另外两位找韩夫子作保的,也都中了,一个排在二十,一个排在十七,相差无几。
  
  五人一碰面,皆是满面春风,扬眉吐气,至酒楼的路上,一行人谈笑声不断。
  
  中二十名的姓宋,十七名的那位姓李,两人年纪都过了二十且已婚配育有子嗣,巧的是两人还是连襟。
  
  宋永为十八岁那年娶了李增琪的长姐,如今姐夫/舅兄都过了县试,两人当然欢喜不已,拉着谢行俭三人不放,笑说他两年纪大,这场酒席钱他们掏,三个小的只管放开了吃,他们不差钱。
  
  一旁的林邵白听完脸色有些不自然,扯着腰间泛黄钱袋子的手指微微紧缩。
  
  谢行俭则有些郁闷,他竟然忘了带钱!
  
  平时他总会揣上几两银子在怀里放着,以防遇到什么突发急用钱的事,然而今天早上他一心想着早点去看榜,一下把钱袋子搁在床板上忘了带出来。
  
  这下丢脸丢大发了,他竟然空手来赴约。
  
  谢行俭斜眼觑赵广慎,赵广慎苦着脸摇头,悄悄的做口型说他也忘了带。
  
  好吧,他俩难兄难弟是吃定霸王餐了。
  
  宋、李两人毕竟年长经验多,一下看出了几人的窘态,二话不说往柜台上丢了锭银子。
  
  叫来跑堂的选了一间二楼的包间,又命上一些特色的菜肴外加一壶清酒。
  
  柜台边站着的掌柜贼有眼色,见五人做书生打扮,冁然而笑,再联想到今日是县试放榜的日子,掌柜的立马凑上前笑问,“几个客官可是打县衙那边来?”
  
  “掌柜的好眼力!”
  
  谢行俭笑的甩了甩长袍袖子,对于这些做买卖的商人,他着实佩服他们谨慎细微的观察力。
  
  “和你说话的可是本场县试的一甲第二名!”李曾琪性子随和大咧,上前一步笑的介绍起谢行俭身份。
  
  掌柜的眼睛一亮,笑的拱手,“小老儿眼拙,小公子尚幼便有如此成就,可喜可贺。”
  
  谢行俭好久没被人在外这么恭维过,当即羞红了脸,拱了拱手便借口进了包厢。
  
  后头林邵白四人皆是一愣,反应过来后都笑的前仰后俯。
  
  掌柜的后一打听,方知二楼包厢的客人全中了县试,且有几个排名挺靠前,童生基本上毫无悬念。
  
  掌柜的一思索,心下想沾沾喜庆,便叫人给那桌免了一半的酒钱,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包厢不大,一套红色八仙桌立在正中央,对门的风口竖起一张浅浮雕屏风,西南墙壁拐角还摆放着一口莲花缸,整个环境看上去分外的雅致。
  
  不一会儿,几个人点的菜式井然有序的上桌。
  
  县试理论上算是科举入门前的一场小试,遂官场不安排任何庆贺宴席,不像乡试、会试,文有鹿鸣、琼林,武有鹰扬、会武。
  
  但这不妨碍他们这些考中的县试生员自行安排酒筵呀,一起嘻哈玩闹一番再收收心好好面对接下来四月中旬的府试。
  
  大酒楼做生意不像小饭馆随意,各式的菜肴名字起的那叫一个好听、漂亮。
  
  比如刚上桌的这道辣炒猪舌头,小二管这叫‘舌战群儒’,旁边的五花肉蒸盖菜,它的名字更了不得,叫‘虎扣龙躲’。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一品官燕’的鸽子汤,‘凤尾大摆翅’的鸡翅尖等,谢行俭刚听到这些附庸风雅的菜名时,原以为会是些没吃过没见过的珍馐,待端上桌才恍然大悟。
  
  都是一些家常菜罢了,不过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酒楼的菜味确实比小饭馆要好上几分,摆盘也讲究,称的上色香味俱全。
  
  饭桌上,大家聊得火热朝天,照顾到谢行俭三人尚未弱冠,宋李两人叫小二的将清酒换成鸡蛋米酒,米酒不易醉人,五人便敞开了喝。
  
  一顿饭吃完,稍微休息了会,五人才出了酒楼各自打道回府。
  
  谢行俭和赵广慎漫步走回他哥的铺子,刚拐进街口,他便察觉到气氛不对劲。
  
  他哥的铺子打烊了!
  
  “爹,大哥。”谢行俭快步跑上前,望着整装待发的牛车,问道,“咱们现在就回去么?”
  
  谢长义笑道,“是啊,你县试中了是大事,咱们得赶紧回去把消息和你娘说一说,让你娘跟着乐一乐。”
  
  “爹早就让我把铺子给关了,就等你和山娃散席回来,他恨不得立马回家跟娘唠嗑呢。”谢行孝咧着嘴,乐的屁颠屁颠的,“娘要是知道咱小宝中了,定是高兴的找不着北。”
  
  “小宝,你可真厉害,才读了几年书就能考中,还是第二名,我瞧着比大伯家的文哥儿都要强。”谢行孝比了个大拇指,与有荣焉的称赞不停。
  
  赵高头在一旁跟着夸赵广慎。
  
  夸过一遍后,接下来,就是三个家长各自抬高对方的儿子的时刻。
  
  谢行俭与赵广慎面面相觑,尴尬的不得了,到后来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上了牛车叫嚣着赶紧回家。
  
  回去的路上,牛车依旧颠簸,此时的谢行俭却感受不到一丁点的不适。
  
  牛车晃晃悠悠的驶进林水村,一些忙完农活的汉子媳妇们见是谢家二房的人,想起前些日子王氏在村里谈她小儿子和山娃考县试的话题,如今见他们大下午的突然回来,心想难道已经考完试了?
  
  不怪林水村的百姓不知道县里已经放榜,主要是童试考中官衙是不派人上门报喜的,他们不知道他和赵广慎考中是意料当中的事。
  
  “中了?”有人八卦。
  
  “定是中了,你没看到谢老二笑的嘴都歪了么!”
  
  “小宝中了,还是第二名!”谢长义颇为自豪的宣布。
  
  赵高头跟着笑,“家里祖宗保佑,我家山娃也中了。”
  
  “两个都中了?我的天!”人群中顿时一阵骚动。
  
  “咱们村这是要起来了,两个小童生,再加上谢家大房的文哥儿,不得了咯——”
  
  “还不是童生,莫要瞎说。”车被人堵着走不了,谢行孝只能下来开道,听大家喊小宝童生,他赶紧张嘴解释。
  
  “四月份还要考的,去府城考,考过了才是童生。”
  
  人群中又是一阵唏嘘,“这咋考个童生这么难?还要考两次?”
  
  谢行俭跟着下车,一下车身边就被围上一群人问这问那的。
  
  谢行俭笑的一一回应,“朝廷定的考两场,考过了就是童生。”
  
  “那再考呢?”
  
  “再考就是秀才。”
  
  “秀才去哪里考啊?”
  
  “秀才去——”
  
  还未等谢行俭话落,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第 17 章
 
  “小宝——”
  隔老远,就听见他娘王氏放声大吼,声音大而粗狂。
  林水村的人见怪不怪,谁叫人家宝贝儿子如今有出息。
  “娘!”谢行俭急忙撇开人群跑过去,扶着王氏的手笑,“娘,您怎么过来了?”
  王氏止住脚步,因疾奔而沁出汗珠的脸庞红扑扑的,此时双手握住谢行俭的胳膊直哆嗦,整个人像失了魂一样激动,问出的话都略略带着哭意,“小宝,你真中了?”
  “恩!”谢行俭猛点头,小声挨着他娘的耳朵道,“县试第二名,反正童生名头到手应该没啥问题。”
  王氏征了会,紧绷的皮肤倏尔一松,脸上露出狂喜,尖叫道,“童......”
  “嘘!”谢行俭背着人群给他娘使眼色。
  王氏讪笑,忙捂住嘴。
  “谢老二家的。”有人好心科普道,“你家小宝还要再去府城考呢,考过了才是童生。”
  人家没恶意,王氏当然不会傻了吧唧的去怼人家。
  只眼神在人群中扫了扫,突然目光一骤停住,嘴角撇了撇,说话语气阴阳怪气起来,“打我嫁进谢家二十多年,又不是头一遭出钱供读书人。”
  “这考童生的过程我能不知道么?啧啧,这回不管是我家小宝还是山娃,都是好样的。不像某些人,光个县试就考了三四次才考中,简直丢脸丢到家了都。”
  男人们听了沉默不语,林水村老一辈的或是嫁进林水村有些年头的媳妇奶奶们,稍稍有点聪明的都知道王氏嘴里磕掺的是谢家大房。
  但下面的几个新媳妇不知内情呐,纷纷低下头八卦起来,一时间稀稀疏疏的小话说个不断。
  躲在人群中的刘氏咬着牙,气的想跺脚。
  王氏刚嫁进来的那年,正逢她当家的考童生,前几年当家的县试考了三次都没中,好在那年祖宗显灵,当家的第四次一举考过,还稀里糊涂的中了童生回来。
  年轻的王氏啥都不懂,唯唯诺诺的问刘氏,“大哥去县里考,又去府城考,那岂不是中了秀才么?”
  刘氏正是春风得意的空挡,眼看的王氏送上门来让她嘚瑟,当下哈哈大笑起来。
  她一边埋汰王氏没脑子、无知、愚笨,一边趾高气扬的将考童生的过程掰开说给王氏听,说完又耻笑王氏最好别做白日梦,童生可不是谁都能考的。
  王氏那时候脸皮薄,被她一顿话羞辱的差点哭出来。
  今天,王氏当着众乡亲的面,就差指名道姓的说她大房男人读书不行,可事实确实如此,不管是她男人还是她家文哥儿,读书都没那个小兔崽子强。
  赵高头不想掺和谢家的家事,和谢长义等人打过招呼后就拉着赵广慎往家走。
  天色渐晚,看热闹的人也慢慢散了家去。
  这头,王氏狠狠的唾弃大房一通后痛快极了,眼瞅着刘氏掩面落荒而逃,王氏裂开嘴笑的差点没牙。
  谢家父子三人相互看了对方一眼,摇摇头均是一笑。
  他娘/他婆娘历来和大房媳妇看不对眼,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便由着她去吧,只要不出大乱子就好。
  王氏就跟斗胜的公鸡似的,回去的路上叨叨不停。
  谢行俭没上牛车,和王氏并排往家走,一路上王氏问什么,他都是极为耐心的在那回应。
  家里,大媳妇杨氏早把饭菜端上桌等着。
  之前在村口是祥哥儿给王氏通风报信的,王氏丢下活赶紧吩咐大媳妇去杀只鸡,又从库房里取了块咸猪肉,交代杨氏好好的做上一顿,说完就火急火燎的往村口赶。
  杨氏捧着肉一阵眩晕发懵,扯过祥哥儿一问,才知道小叔子考中了县试。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