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佛钟余音散去,曲贵妃搀着老太后站起身来,外命妇们方陆陆续续站起身。
大佛殿中散落进明媚的春光,佛堂方正宽敞,佛像后有数十名尼姑敲木鱼诵经的声音。
老太后轻声唱了一句,“阿弥陀佛。”
身后诸人紧跟其后,齐声唱道,“阿弥陀佛。”
含钏其实是不信这个的,求佛不如求己,只是人在此处,心也要跟着虔诚起来才好。
曲贵妃扶着老太后转过身。
含钏这才看清老太后与曲贵妃,这两位活在别人话语中的人物究竟长什么样儿——老太后身量娇小,许是常年念经的缘故,后背有些驼,瞧上去与市井里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无异,可含钏仍从老太后明亮的双眸与尖尖的下巴猜测她年轻时候必然是位风华绝代的美人儿;曲贵妃就很漂亮了,直白的、富有冲击的、不设悬念的漂亮,明艳妩媚的漂亮。
含钏将头低下。
所以,三皇子的长相极富欺骗性,大概也是继承了母亲的好相貌吧。
再一想想尖嘴猴腮的二皇子...龚皇后,或许长得很抱歉?
“蒙太后恩典,为诸位夫人在大佛殿后安置了数间休息安养的小憩室,夫人太太们可剪花烹茶,亦可探寻佛法。”老太后身边的嬷嬷声音宏亮清韵,“食过晌午后,小娘子们可在庭院内做冷糕、攒缘豆,另有太后娘娘设下的词条局,彩头为一支白玉簪,小娘子若有此意,也可争一争。”
含钏在听见做冷糕、攒缘豆的时候,眼神都亮了——这适合她,她必定如鱼得水。
等了一会儿,听见了词条局...
嗯...
是大魏朝闺阁女儿们凑在一起比较热门的消遣游戏。
所谓词条局,就是行令者唱词条,参与者说出词条内义,谁快谁准确便将词条给谁,一局结束,彩头归手捏最多词条者。
一般都是考校参与者的诗书大义的。
含钏的文化水平,掖庭倒数,唯一能考过阿蝉...
白玉簪,她是不要想了。
“这样,咱们仨到时候组成联盟。”用过晌午素食斋,左三娘兴致勃勃,“谁手里的词条多,另外两个就把自己获胜的词条给谁,到时候一并算,谁拿了白玉簪,就得请另两位吃清凉粉!”
含钏和齐欢都愣了愣。
齐欢迟疑道,“这...这是作弊吧?”
这不是以三敌一吗?
左三娘不在意地摆摆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赢才是目的!”
左三娘这该死的胜负欲...
早在上午的竞走比赛,她们就应该有所察觉才对...
含钏与齐欢对视一眼,再看了看左三娘眼中熊熊的烈火和杀机,非常懂事地不约而同道,“我们一定不负所望!”
为了左三娘...含钏放弃了熟练工种做凉糕和攒缘豆,领了号牌与贴纸,投身到了词条局这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场中。
“咚——”
锣鼓一声敲。
上午在老太后身侧说话的老嬷嬷手里攥着一摞词条,站在庭院的大柏树下,笑盈盈地朝这群穿红戴绿、言笑晏晏的官家姑娘们福了福身,说了两句客套话,便扬起词条笑道,“...待锣鼓声落,诸位胸有成竹的小娘子均可扬起手中的号牌进行答题,若第一人未曾答全,待奴婢判‘错’后,可再次举号牌作答。”
含钏偏过头,看左三娘盯着那面锣鼓,像盯着一只待宰的羔羊。
含钏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
“咚!”
锣鼓声响!
老嬷嬷张开手中的词条,大声念出词条上的词儿,“假煎!”
诶?
含钏一下子背挺得笔直笔直。
什么玩意儿?
不考诗词歌赋?
考...
考这?
含钏身边的左三娘口中呢喃,齐欢埋头苦想,满院子十来位俏生生的小姑娘被这词儿闹得峨眉紧蹙。
含钏颤颤巍巍地举起手中的“四”号牌。
老嬷嬷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曹家的贺姑娘请说。”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投向了含钏。
含钏站起身来,脸上发烫,低头看了看左右。
左三娘恨铁不成钢,做了个凶狠的口型,“说啊!”
含钏努力抬起头来,先是声音小小的,越说越顺畅之后,声音就变得大了起来,“豆腐皮、豆粉皮儿裹素馅儿,油炸后可做各色菜肴。用素菜做成假荤菜的样子,被称之为‘假煎’,此为斋供!”
含钏想了想,再加了一句,“咱们今儿个中午吃的餐食,就是‘假煎’!”
老嬷嬷有些惊讶,伸出左手做了判定,“回答,全对!”紧跟着便有小宫人攥着那张词条,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含钏手中。
含钏止不住的笑意。
没有开天窗!
哈哈哈哈哈!
左三娘朝含钏比了个“再接再厉”的握拳姿势。
含钏顿感喜悦削弱,压力增大。
“咚——”
锣鼓声又响起。
老嬷嬷张开词条,高声唱道,“八关斋!”
含钏的号牌高高举起!
含钏“冲”地一下站起身来,同连珠炮似的,“食素,不屠割,去僧寮食用斋饭,被称为‘八关斋’!”
“佛水!”
“八关斋汲水后,可贮藏许久,被称为‘佛水’!”
“缘豆!”
“浴佛日吃五香豆,被称之为‘缘豆’,其中豆乃念佛之人所积攒,一声一豆,将豆攒满一石者,在豆中拌入香料,煮后布施给让他人,也称作一念一吞!”
.....
左三娘惊呆了。
她有想过,她可能许多都答不会。
却没想过,看上去如此渣的含钏,竟然全都会。
含钏越战越勇,愈渐杀红了眼,手里捏着厚厚一沓词条,坐也不坐了,一直站着。
老嬷嬷话说出口,她紧跟着高声回应。
这哪是什么词条局。
这分明是一对一考前指导。
当含钏把最后一张词条拿到手时,看四周惊讶的眼神,感受到寂静的声音,含钏脸上腾地一下从下巴升起了红晕...
这...
这...
她也没想到,考校的全是浴佛日的传统吃食呀...
这属于死耗子追着瞎猫求被吃呀...
第三百一十三章 裹蒸
云能寺大佛殿二楼,单辟出一间宽敞明亮的套间,窗棂朝南开,明媚如水的春光从微微敞开的窗框缝隙倾斜而下,微尘就在光晕中闪烁舞蹈。
庭院春深,小娘子们惊叫的喧嚣、热闹的快意、欢愉的笑声,显得张扬又青春。
宋太后眼眸微弯,眼神从移向窗棂外,将庭院的场景一览无余。
“如今的世道真好。”宋太后轻柔笑言,啜了口茶汤,“小姑娘想笑就笑,想闹便闹。我们年轻时候,女训、女戒还未全然废除,道貌岸然的‘大家’便将女子的自由禁锢在了小小的四四方方的天地里,不能笑不能跳,甚至不能动...”
身后的阿嬷年岁看上去也不低了,鬓发花白,腰也佝偻弯曲,笑着给宋太后奉上一碟用箬叶裹成小角的裹蒸,“您受过苦,便总喜欢设下这些个花会、词会、马会..好让这些小丫头片子假公济私地敞开玩一玩儿罢!”
宋太后乐呵呵的,“这些年京城世家的姑娘有几个好玩儿的,左家那姑娘长在市井乡野,很有股犟劲儿;定给英国公府的尚家姑娘也好,单纯可爱,没那么多脏心思;还有北国公家的,嫡母仁慈宽厚,把那三个庶女也养得很不错...”
小娘子们就像一茬又一茬的鲜花儿,四季常开,美丽生动。
京城喊得上名号的小娘子太多了,有几个往日瞧着很有些拎不清的,如今嫁了人倒显露出好处来。
比如素来与她有旧交的岳家太夫人,那个养着护着的七姑娘。
如今听说在福建夫家,也成了一位能干爽利的媳妇儿。
没丢北京城大姑娘的脸。
楼下庭院“咚”的一声锣鼓响。
宋太后站起身看。
曲贵妃安顿好寺外的皇嗣宗亲浴佛后,刚踏进里屋,便将宋太后笑盈盈地立在窗棂往下看,赶忙福身行礼后,笑着走过去搀扶,眼神扫了眼庭院——目光匆匆扫过,隐隐约约看见一个清灵的小姑娘手里攥着厚厚一沓词条,一张脸通通红地站在人群中,正大声地说着“豆子...香料...”这些个入口的吃食。
曲贵妃笑起来,“看上去,今儿个的彩头要落到这位面生的小娘子手里了。”
宋太后脸上的笑敛了敛,侧身招呼曲贵妃,“...还在比呢,不到最后一刻,鹿死谁手,谁也未知。”
听宋太后此言,曲贵妃笑得越发真诚,眉眼弯弯地顺着宋太后的目光看下去,如此倒是看得清楚了许多。
站着的这位小姑娘,算是今儿个相貌最漂亮的。
是个生面孔。
她细查了查,是如今风头正劲的曹家的姑娘。
身世有些复杂,年幼的时候被拍花子卖进了掖庭,在御膳房当差,前年蒙老太后恩典出宫放归,去年年底被曹家寻回,是位低调内敛的姑娘,未见久贫乍富的习气,也没听说什么恃宠而骄的跋扈事迹。
如今这姑娘站在人群中,可谓是出了大大的风头。
曲贵妃觑了眼宋太后的神色。
老太后看这位曹家姑娘的目光,十分温和亲切,想来是有些喜欢的。
最后一张词条出完,小姑娘如愿拿到所有的词条。
庭院中,气氛先是静了静,紧跟着那小姑娘身边两侧的小娘子涨红了脸“啪啪啪”地使劲儿鼓掌,没一会儿,所有人都一边鼓掌,一边叫好,气氛又重新热闹起来。
曲贵妃笑着,虚扶宋太后,“曹家姑娘后来者居上,如今出了个大风头。”又想起刚听见的词条名儿,不由笑得更明媚,“今日的词条倒是出得别具一格,全是什么‘缘豆’呀、‘糍糕’呀、‘佛水’呀,乍一听还以为是在报菜名呢。”
宋太后看了曲贵妃一眼,笑容和缓,“今日是浴佛日,不出这些词条出什么?都是四月初八的传统,无论信佛还是不信佛,来云能寺之前将浴佛日了解得透彻清明,是对咱们主人家的尊重,更是小姑娘的用心——人家该得的。”
就像去拜会大家,你却连大家所著的诗词歌赋都说不出来,谁会高兴呢?
宋太后意有所指,“在哪处山头唱哪处歌,哀家看这位曹家姑娘是很有佛缘的。”
这个评价就很高了。
宋太后吃斋念佛了好几十年了,没有对宫中哪一位妃嫔表示过非常的喜欢,对公主郡主们倒是慈眉善目,若是哪家驸马做得不好了,这位宋太后很愿意站出来为宗室的女儿撑腰...宋太后有腰撑,也是因为圣人十分尊敬母亲,甚至先皇长子福王对这位养母亦是言听计从,从未有过忤逆。
儿子坚定不移地站在母亲这头,满后宫又有谁敢对宋太后说一句“不”字儿?
一个宫人,又不受先帝的宠爱,走到这一步,实在是祖坟冒了青烟,前世积了阴德了!
曲贵妃忙抿唇笑道,“是是,母后出一支白玉簪,臣妾也凑个热闹,赏曹家姑娘一支赤金流苏步摇!”
曲贵妃声音清脆,像二八少女。
宋太后笑一笑,眯了眯眼想将含钏看清楚点儿。
奈何人老了,看东西不称道了。
看起来模模糊糊的,只一团白白净净的瓜子脸在眼前晃。
上云梯的时候,看得倒是清明。
那么长的梯子,这丫头一口气儿爬上去,脸不红心不跳,还有精力去扶自家祖母和旁边的小尚姑娘——身子骨是没问题的。
如今这词条局一答一个准儿,纵然是御膳房出去的内门子,也不是个个儿都能答全对,这说明啥——说明,小姑娘做事认真,术业有专攻,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己摆得平。且在回应过程中,小姑娘语句清晰,不卑不亢,颇有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坦然大气,答到最后全对,也未见骄娇得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性情十分沉稳平和。
宋太后在心里,轻轻点了点头。
筹备龙华会的时候,福王就进宫来说道,请她一定给漕运曹家发张帖子。
那胖儿子笑得不着调,说是,若她觉得也没问题,曹家这姑娘,搞不好最后要入徐家门。
第三百一十四章 糕糜
胖儿子说得云里雾里的,细思又有几分灵性。
什么叫“也”?
谁也觉得没问题?
能叫胖儿子这么说的,这里头门路道道便有些深了。
有些人不能好说的话,只能叫胖儿子来说。
再想想看,孙辈里老大、老二、老三都有正妻了,曹家正当用,曹家的女儿不可能为侧室,成年皇子里便只剩下了老四。
她那个儿子,年少为帝,兢兢业业,喜爱谁不喜爱谁,从不形于色。
她却知道,她那个儿子对哪个孙辈更看重。
她懂,她都懂。
念及此,她在布置词条局的时候,便隐晦地同内务府说了几点,一要切合浴佛日,二要简单明了,三...三么,要重点考校考校姑娘们的庖厨之艺。
看着庭院中拿了满堂彩的曹家姑娘,宋太后不由自主地弯了弯唇。
不说别的,便只看在曹家为朝堂供奉疏通河道的功劳,这位年轻的姑娘也该出出风头。
庭院中,小娘子们纷纷涌上前去,探头探脑地去瞧含钏手中的词条,有的小娘子问了什么,只见含钏红着脸、眼睛亮亮地一板一眼答起来,听得一众小娘子愣愣呼呼的,直点头。谈笑着小娘子们笑着闹着渐渐散去,没有抢到词条的小姑娘们脸上也未见半分怨怼,抢到了词条的某一位小姑娘欢呼着转过身与身侧的两位伙伴手拉着手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