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的荣光(科举)——骆兰亭
时间:2021-06-28 10:03:46

  魏停云借了梁家的马车,在田地里人多的时候,装作装货的样子,连着走了两天,其实只有上面一层是西红柿,下面都是梁家的货物。
  饥饿营销见了些成效,陆续有人怕尝不到稀罕好吃的果子了,开始托关系想要买几斤回去,魏家人按照魏停云的嘱咐,为难的“偷卖”一些……
  有食肆坐不住,不顾联合压价的口头契约,同行本就是仇家,偷偷询价,但仍不敢明目张胆大量购买。
  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魏停云觉得需要另寻市场。
  他不好意思再麻烦梁家,所以,打算自己背一篮果子,到州里去推销看看。
  青阳府是三省交界,又是运河码头、由江南到京城必经的一个大站,很多商船都会停靠修整,所以,经济繁华、人口众多,客栈、商铺、酒楼、食肆林立……
  三更天,天还未蒙蒙亮的时候,魏停云就起床,到厨房揣了两个窝头,背上竹筐,轻声走出家门。
  三河村到青阳府,约有四五十里路,按一小时十里地,估摸着走到那也得晌午了。
  但魏停云却是高估了自己,果子只装了半筐,但足有几十斤重,走了几里路后,就勒的双肩发痛了,但他不能歇,所以还是咬牙坚持。
  而太阳的太阳也越来越毒辣,又累又晒了。
  “停云!”
  身后有人喊他,是梁登库的声音。
  魏停云猛地转身,差点被摇晃不稳的竹筐带倒。
  两匹马的双驾车上,坐着梁登库和梁若琼,魏停云算是看到了救星,上到车上的凉棚下,咕咚咕咚喝了半葫芦水,躺倒休息:“你们怎么来了?”
  梁若琼说:“去府州的铺子送绸缎,捎你一程而已。”
  梁登库一笑,毫不留情的拆穿阿姐:“其实一般下旬才去送,这不是我姐听说有个傻小子,自己背着货去府州卖果子~”
  梁若琼嗔了他一眼:“臭小子,别胡说。”
  魏停云打了个滚,捧住自己的小白脸:“姐姐心疼我不奇怪,毕竟我可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可爱。”
  “反了你们了!再消遣我,都滚下去。”
  两个人立即噤若寒蝉,朝对方做鬼脸。
  唇语吐槽。
  梁登库:“母老虎。”
  魏停云:“河东狮。”
  魏停云坐起来,道:“若琼姐别生气,驾车辛苦了,我给您捏捏肩、捶捶背。”
  魏停云只顾狗腿子,全然忘了礼数。
  车子一颠簸,他还顺势搂靠到了梁若琼身上:“哎呦我的娘,差点把我闪出去。”
  梁登库都看呆了:“男女授受不亲!魏停云!你给我死开!”他维护着姐姐,揪着魏停云的头发把他拉过来。
  魏停云嗷一声举起双手投降状:“我、我,不是故意的。”
  梁若琼倒是没说话,只驾着马车。
  看梁若琼好像没责怪他,他才舒了一口气,坐得离远一些。
  马车驶入城门。
  魏停云自然是第一次来青阳府,恍若觉得是不是到了大昭的京城了。
  城内商铺林立、摊贩走卒熙熙攘攘;
  拐角处热乎乎的大包子出锅,混沌摊的汤底也煮开了,客栈内说书的惊堂木落下,座下一片叫好;
  不时有衙役巡逻经过,与百姓互不干扰……
  这就是古代的大城市了吧。
  马车停在了一家名叫广绣罗衣的绸缎庄,朱红的六间临街门面,十分气派。
  “若琼啊,怎么今日来了,不是下旬才出货吗?”罗掌柜招呼着。
  “罗叔,你上次说缺两匹粉缎子,我正巧来州里,所以捎来了。”
  梁登库和魏停云一人抱一匹,乖巧的喊:“罗掌柜。”
  罗掌柜看这俩小伙,长得可真精神,不过看着不像梁家的家丁,倒像是读书人。
  “这是舍弟,和——”梁若琼停顿了下:“他的学友。”
  这个罗掌柜在青阳也算数得上的富豪了,早年在江南倒腾绫罗绸缎,和身为转运使的梁家大伯-梁万鹏是好友。
  饮茶的功夫,罗掌柜听说梁若琼有稀罕的果蔬需要倾卖,问他有没有什么门路。
  热心肠的罗掌柜立即给他写了个字条,让他去找仙炙楼的方老板试试。
  仙炙楼在州里,至少十几家分号,登县就有一家,向来人满为患,是个想实惠可以实惠,你想高档也可以做高档菜的地方。
  大昭朝的人,惯爱下馆子,尤其是县里、州里的人。
  魏停云和梁登库去的时候,刚刚午时——这才晌午十一点里面就有客人人了,有的在喝酒闲聊,有的在品茶听书。
  这家仙炙轩位于府衙和码头之间最繁华的街道,外面还是集市区。
  原木色匾额,工整隶字。
  窗明几净的大堂,跑堂的小二迎上:“二位公子爷,快请进。”
  魏停云拿出字条:“我们是城西绸缎庄罗老板介绍来,找你们方老板的。”
  魏停云没想到,仙炙轩的老板是个女的,看起来不过三十来岁年纪。
  以前听说仙炙轩的东家是宫里的老御厨来的,看来这位应该是继承者。
  魏停云说明了来意,方四娘放下算盘,上下打量了一下两个人:“既是罗老哥介绍来的,菜拿出来我看看。”
  魏停云放下背上的筐子,拿了两个品相最好的西红柿,递给方四娘:“大姐,这个东西叫番茄,也可以叫西红柿,酸甜口的,可以生吃,可以炒着吃、做汤底,还可以做成酱。”
  “大姐~”方四娘学着魏停云的口气,在手里掂量了下果子,又闻了闻,而后掰开,朱唇轻启,咬了一口,细细品尝。
  “倒是稀罕,没见过,你自己培育的?”方四娘又吃了一口。
  魏停云点头。
  方四娘让两人和她一起去后面,带着他们进了后院的配菜间。
  整个后院,满满当当不是食材就是人,北面的大通间,尽是菜板,还有七八口大锅,都已生起了火。
  魏停云切着番茄丁觉得干销售真不容易,还得自己炒菜推销。
  大厨和帮工们也都围了上来,看老板新寻得的稀罕食材。
  “白砂糖有没?”
  魏停云翻炒着伸手。
  大厨看了眼方四娘的脸色,毕竟砂糖价高,好菜才加得。
  方四娘示意给他。
  不一会儿,一盘红黄相间、色香诱人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出锅了……
 
 
第13章 复学契机
  “你有多少?”方四娘为人爽快,直接把一个十两银锭子放到了桌上:“我都要了,这是定金。”
  魏停云也不坑瞒她:“方老板,这个东西好是好,但是不禁放,采摘后很快就会熟透,放的时间长了会烂。”
  方四娘挑挑眉:“你倒是实诚,放心,不怕你多,就怕不够。”
  存货竟就这样都卖出去了,魏停云出了仙炙轩的大门,还觉得恍惚,本来以为还得到食肆推销、吆卖,果然人际关系很重要。
  回去的马车上,魏停云觉得全身都畅快了许多,躺着翘着二郎腿还哼起了小曲儿。
  梁登库却还在回想方四娘的国色天香:“停云,那老板娘长得真好看!”
  魏停云白了他一眼:“这话要让小桃听到,要气死的,人家头发盘上去的,嫁做人妇了,别想了。”
  “说的好像你不想似的,我看你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我才没有呢,我那是看到西红柿的条件反射。”
  “胡说,我看你还摸人家的手。”
  靠!魏停云觉得自己太冤了,是那方四娘,手滑没拿住西红柿,他赶紧去接,才误抓到的,每个西红柿,在他眼里都是钱!
  “驾!”
  梁若琼一招呼,马儿速度加快,又轧上一个土块,马车一个颠簸,两个人头嘭的撞一起,都疼的嘶哑咧嘴。
  “姐,你慢一点。”
  梁登库揉着脑袋。
  “色字当头,还怕疼?”
  梁若琼头也不回的说。
  ※
  听说西红柿园子里的货,被人包圆儿了,原来县城里压价的酒楼、食肆、想出新菜吸引客人的,现在也服了软,想买个百八十斤回去,还出了高价,魏停云憋了股气,是一个不卖。
  即使卖给仙炙轩八文钱一斤,他们出十文也不卖。
  仙炙轩的马车,每隔一日就会来拉一批熟好的,除了在各家店面卖,富余的全都按照魏停云说的方法,做了番茄酱,一部分即时售卖,另一部分封好放进了仙炙轩的地下冰窖。
  村里都在传:魏家发财啦!
  但只有魏停云自己知道,把这两亩地一万多斤的西红柿全卖完,一百零六贯钱,五十三两银子,还完借梁家的五十两保金,再交完地租,也不剩什么了,但总算无债一身轻。
  魏停云忙着卖西红柿的时候,麦收也开始了,他赶上了个尾声。
  魏观林和魏栖木是不用下地的,魏停云如今却要去了。
  去了一天,魏停云就真切体会到了做农民的辛苦,也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白居易那首《观刈麦》。
  不过,经过这次西红柿种子后,他获得了梁万里的信任。
  所以当梁万里问他之前还有没有培育其他种子,农作物更好。
  魏停云兑换了玉米种子,大致说了一下玉米的产量,以及玉米芯和玉米杆都可以制作饴糖…梁万里立即去县里备案新粮食作物。
  只是一直报到京城的大司农寺,批复回来竟是两个月过去,已错过了耕种季……
  之后的日子,魏停云有时候需要下地除草、施肥,有时候跟着魏二风去镇上、县里做做小工,顺道观察下有什么挣钱的门道,晚上则埋头学习。
  魏停云本想制作方便面卖给运河码头的商船,但大昭是在宋朝之后,而早在北魏《齐民要术》中就有阴干的耨麴粥、切面粥了,可以携带存放,用水煮软就可以吃;
  而宋朝的棋子面更是已作为军粮用于军事战争。
  至于奶茶,早在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就将茶文化带去,并与羊、牛奶熬煮;
  此时的大昭并未盛行,可能问题之一就是一是白砂糖贵,二就是中原区耕牛用处大,很少有人会去养奶牛;
  另外从宋朝的《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就可以看出,香饮摊已然林立;
  不消说别的地方,每年夏日,义塾门口都有各种绿豆甘草冰雪水、蜂蜜红豆冷元子售卖,魏停云喜欢红豆口味的,梁登库则喜欢绿豆。
  至于火锅,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的新时器时代,上层煮物、下层点火的双层方陶鼎,再往后还有西汉青铜鼎、三国五食釜、唐朝的暖锅,在宋朝更是平民化,到了大昭,五原镇上的小酒馆都有铜火锅,甚至鸳鸯锅都有(注:1)。
  所以餐饮这种本钱低、回本快的赚钱方法,很多都被堵死了……
  在旁人看来,现在魏停云俨然变成了个小庄稼汉。
  只是他平日里劳作的时候,都是戴着草帽,穿着长衣,人没晒黑,倒是精壮了不少。
  直到中秋节的时候,朝廷发生了一件事,直接影响了魏停云的科举之路。
  今上——景治皇帝,在中秋群臣宴上感慨:“刑名之学久废,不有以优之,则其学绝矣。”(注2)
  于是想要复明法新科。
  以往只在京城国子监有律学生,府学、县学增置律学,并复明法新科,一度遭到儒学、经学、宗学卫道士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刀笔杀伐之道,不可提倡,有悖于先圣贤的仁义之道……
  当朝的国舅爷,时任大理寺卿的严敬,当庭怒怼:明刑弼教,德法本就相辅相成,何来相悖之说?
  强盗以刀杀尔等,尔谓强盗‘之乎者也’,可行乎?
  ※
  过了中秋节,县学就腾出了四间房子,加设了律学。
  与算学、书学、画学等同在西院,并号召各乡义塾和县里的各家私塾推举优秀学子,免学杂费,每月额外还给六百文钱。
  虽然魏停云已经辍学,但夫子第一个还是想到了他,还亲自跑到了魏家。
  师者父母心,魏停云不禁为自己之前经常和夫子斗嘴、气夫子而感到愧疚。
  对于魏停云重新复学,三婶胡巧翻着白眼说:“上什么律学,要我说呀,什么学也不用上,直接和县丞家的小姐成亲!以后咱们也有当官的亲戚了不好吗?”
  这件事,还要追溯到几个月前,王县丞家的三小姐在端午泅水大会上,不知怎么的,相中了魏停云。
  王县丞有二子一女,这个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魏停云出身农家,一没家世、二没功名的,他岂会同意,但受不住女儿央求苦恼,最后到底还是通过里正来传话。
  意思基本就是他的宝贝女儿不可能嫁到三河村,魏停云得去县里,三年之内需考中秀才等等…话里话外,基本也就相当于上门女婿了。
  魏泰本想让人回话:小门小户不敢高攀。
  但也怕弄太僵,得罪了县里的大人物,最后推说,已经有婚约了。
  那天,里正和夫子走后,魏奶埋怨老头子,断送了娃儿的好姻缘。
  魏奶说归说,但太了解自家糟老头子,倔驴脾气!
  那天晚上,魏停云躺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乘凉的时候,魏泰走过来,坐到了孙儿的旁边:“停云呐,你怨不怨爷爷?”
  魏停云摇摇头:“爷爷您不是从小就教育我们嘛,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人得靠自己的本事,才能活得踏实。”
  听得魏泰欣慰的直点头:“好、好,这才是我魏家的儿郎,咱们穷归穷,但自食其力,骨头是硬的。”
  如今胡巧又提起这件事,魏三青看老爹魏泰脸色不佳,赶紧在桌子下拽媳妇儿袖子,不让她再说下去。
  何玉香则说:“当时说好了的,谁考最末,谁回家干活,现在又去读书,还要去县里读,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咱魏家定的规矩都是说着玩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