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口音也不准。但是咱们的时代不同,老师读书的时候没有你们条件好,今天你们是小花朵小树苗,将来是栋梁,所以要高标准要求自己。现在,下一位同学,你们注意听,她的发音和安歌的区别。”
被这么注目着,下一位同学压力山大,结结巴巴读完,坐下时如释重负,长长呼出一口气,招得同学都笑了起来。
语文老师也笑,转眼看到程婷婷,点名叫道,“班长,给别的同学带个头,拿出点气势。”
程婷婷站起来,捧着课本照本宣科读完,蔫蔫地坐下。
语文老师看在眼里,这孩子一直是老师的小帮手,今天不知怎么了,课后得问问。她又点程婷婷旁边的同学,“你也是插班生吧,来,朗读课文,看你有没有掌握刚才教的生词。”
冯超毕竟是大孩子,发音清朗,普通话也标准,听上去比安歌的更好听。
语文老师暗暗点头,能够考进一班做插班生的果然都有两下。
等到下课孩子们又是一窝蜂般往外冲。有人逆流而上,在教室窗外对里面大叫,“方辉,你弟弟跟人打架了!”
方辉拔腿往外跑,安歌追在后面,有些好事的同学也跟了上去。
一年级教室过道里,大群孩子围在一起。
看到方辉过来,他们让开路,露出里面打架的几个。
方旭哭得花了脸,站在一旁。
扭打成一团的是徐蘅和一个高壮的男孩,另一个瘦猴在旁边叫好,“打死斜眼!打死她!”
一团小身影朝瘦猴冲去,一头把他顶翻在地。
第四十七章 俩油灯
新学期第一天, 身为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谢老师特别忙, 见缝插针批改试卷。
上午还有节课, 她含着口热水保养嗓子,把程婷婷的找了出来。
小姑娘这份卷子的成绩不太理想,估计被陌生的题型吓住。
谢老师再把其他几个班委的批了, 总体差强人意, 学习委员的马马虎虎,其他的看不下去。也是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孩子们习惯常规题目, 猛一看到别的路数摸不到头脑。
这些孩子已经算好的,还有学生只做了第一题,大概傻乎乎的从一加到一百, 不够时间看别的题目。
等拿到方辉卷子,谢老师眼前一亮,总算有张看上去得体的。而且方辉还是个实在孩子, 除了最后一道大题,别的都对了, 不过那道大题他有摸到一点边, 只是没往深处再想想。
不愧是方亮的弟弟, 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谢老师知道方家父母是五十年代大学生,老牌大学生的底蕴还是深厚。
随手拿起下一张,这张更出色。思路明确, 字迹清秀, 最后一道大题还写了两种解答。
安歌!
谢老师又惊又喜, 自己班上又要再出一个天才?!方亮也是她的学生,曾经她以为这辈子也就只有一个这样的学生,没想到竟有更出色的,安歌才多大!
她赶紧连喝了几口浓茶定定神,不行,不能给孩子太大压力,不是所有孩子都经得住瞩目,得缓缓引导,小心谨慎,让小天才顺利度过成长阶段。
“怎么了?”坐她对面的刘老师问。
谢老师直接把卷子递过去,这张卷子出自刘老师。
刘老师快退休了,身体也不好,平时只教一个班。看同事们工作繁忙,他过意不去,主动接下一些常规外的教研工作,比如从名校淘题目。
刘老师的大学同学分布各地,有些进了教育厅,收集卷子可以说举手之劳,但不是看在老同学面上,谁会帮着别的地区出成绩。
他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遍,“孩子的思路很清晰。”
“就是,找到思路后一点也不难。可惜大部分孩子看到题目就害怕,没有多想。”
两人正在赞叹,程婷婷冲进来,喘着粗气,“老师,安歌跟人打了起来!”
谢老师,“……”
“怎么回事?”她一路小跑,边跑边问身边的程婷婷。
可怜的班长上气不接下气,“好像是……别人跟她姐姐打架……她上去帮手……”
“方辉呢?”谢老师立马想到方辉,小皮猴不能让小同桌吃亏。
“他也在打架。”程婷婷闻讯后从教室跑到一年级那里,又从一年级教室跑到四年级教研室,这会又跑,嘴里都有血腥味了。她停下脚步,双手扶膝弯着腰,喘道,“跑不动了……”
谢老师来不及管程婷婷。她心急如焚,刚发现两棵好苗子,没想到这俩油灯不省事,开学第一天打群架,下周一的当众检讨没得逃。肯定是别人招惹的,但即使事出有因,也不能够一撩就上啊,得讲文明!
“女生跟男生打架-”
“住手!”
“毛毛!”
谢老师到的时候,现场就是如此混乱。
学生们挤在一起看热闹;王老师和另一个一年级的班主任大声喊住手,但地上打得滚来滚去的四个孩子完全听不进;方旭和徐蘅呆呆站在旁边,完全没明白,自安歌冲出来顶翻瘦猴后,方辉接手徐蘅那头的“战斗”,没他俩什么事了;而徐蓁也在,她生怕安歌吃亏,叫得声嘶力竭。
谢老师迅速在围观者中锁定一班的学生,“罗建军,荀真,帮忙把人拉开。”她当先过去,弯下腰按住扭打中的方辉和高壮的男孩。
见到是她,方辉连忙停手,对方趁机挥拳砸在他脸上。
鼻血溅在脸上、手上、衣服上。
谢老师火了,也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拎起那个高壮的男孩,厉声骂道,“什么名字?哪班的!”
另一个班主任连忙上去打圆场,“谢老师,他是我们班的。”
那男孩被谢老师吓住了,嘴巴一瘪,“姑姑,她骂我……”
毕竟是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谢老师只能装没听见,把他往那边一推,转身把学生赶回教室,“老师会处理的,你们别站在这里。”
那边罗建军和荀真也已经拉开安歌和瘦猴。安歌虽然一头卷毛蓬乱,蓝布裤上也许多灰迹,但没受伤,比下巴还在滴滴嗒嗒淌血的方辉好多了。
“程婷婷,带他俩去医务室。徐蓁,罗建军,荀真,你们快回去上课。”已经打过铃,幸好这会是眼保健操时间,“你们四个,跟我回办公室。”她看向王老师和另一个班主任,“你们要来吗?”
王老师抢先道,“谢老师,这事拜托你处理。今天事多,万老师你那边也忙吧?”
万老师怕侄子被训,但被王老师用话一堵,只好接下,“是啊今天事多。麻烦谢老师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她看了看徐蘅,意味深长地说,“是不是有人进了学校还是惹事生非。”
谢老师点头,“我会问清楚。”
到了办公室,高矮胖瘦四个孩子站在面前,谢老师挨个看过来,最后站在方旭面前,“你最小,你先说。”
方旭虽小,却口齿伶俐,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得清清楚楚。
徐蘅用的文具盒设计很巧妙,按下去能依次弹出笔、橡皮和尺。课间他俩凑在一起玩,被邻班那两个看到,也想玩。
他俩拒绝了,瘦的那个就骂徐蘅,说她是小偷强盗白痴疯子,文具盒肯定是偷的。
徐蘅听了抓住瘦的不放,要他道歉,高壮的那个一把扯住她头发开始打人。
方旭不能看着他俩打徐蘅一个,上去加入战团。他和瘦的扭打一会就因为没力气停了,剩下徐蘅和高壮的对打,瘦的呐喊助威。这时安歌来了,重组战局。
他说的过程中,高壮的那个几次想插嘴,被谢老师的眼神吓住。
等方旭一说完,高壮男孩连忙说,“老师,是她先打我,一拳打在我肚子上。”
徐蘅呜呜说了两句,方旭做翻译,“他扯得她很痛,她才还手。”
谢老师看了下,果然徐蘅头顶被拉秃了一块,有五分硬币那么大小,难怪要发急。
瘦的那个倒是不敢诡辩,垂头丧气站在那,一会眼泪掉得前襟被打湿了。
事情已经很清楚,谢老师让他们一人坐一个位写检查,“哪个先写完可以先走。”徐蘅刚要张嘴,谢老师眼明嘴快道,“你也是。只要你是我校的学生,同样要遵守校规。”
“他们先骂我,先扯我头发!”徐蘅呜噜呜噜。
谢老师跟她讲道理,“他们骂你打你是他们不对,但是有更好的办法处理,而不是打回去、骂回去。”
见徐蘅纠缠不清,高壮男孩理直气壮地嚷,“跟她没法讲,她是惯偷,我们这片哪个不知道!”
谢老师瞪他,也不说话,瞪得他讪讪地低头写检查。谢老师这才继续跟徐蘅讲道理,“无论是谁,在学校都要遵守校规,往大里说要遵纪守法。定这些规定是为保护每个人,不然你力气比他大,打赢了,他去找个力气比你大的,怎么办?你要写检查,一会安歌和方辉也要写,拳头不能解决问题。”
徐蘅别的不懂,听到妹妹和方辉也要写检查,安心了。她对谢老师笑,谢老师回了一笑,“快写吧。”
唉一群不省心的孩子,谢老师讲得嘴都干了,抓起杯子咕咚、咕咚喝完茶,突然僵在原地。
天!她还有堂课!
见状,方旭起身,过去指给她看桌上的条子。
刘老师写的,“谢老师,安心处理,我帮你代课。”
谢老师心一安,跌坐在座位上,感觉刚才那一下,浑身汗都出来了。
她对方旭笑笑,这孩子难怪招人疼,真是耳聪目明。
得找徐家家长谈谈,不能因为徐蘅生理上的问题放低对她的要求。谢老师记得,安歌用的是一个铁皮文具盒,最简单的那种,怎么能够给另一个孩子用那种文具盒,会让孩子分心,根本不适合学生用。
等安歌和方辉从医务室出来,等待他俩的是:家访。
开学第一天就打架引来班主任家访,两小对看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出想法。
求……放过。
第四十八章
放学后谢老师领着五个孩子往大院走。
这种阵势, 哪怕红星小学的门卫见惯多孩家庭,仍然觉得声势浩大,忍不住出声,“谢老师,她又闯祸了?”
“她”指的是徐蘅, 从前老门卫严防死守, 仍然被徐蘅多次溜进校园,留下了心理阴影。
徐蘅翻着一双肿泡眼,送给他一个不整齐的大白眼。
谢老师笑道, “没有。家访而已,孩子们都挺好。”
安景云下班后去了新房子搞卫生。那边简单弄了下,拉好电线, 装好灯, 也买了一些家具。徐正则夜班连早班,下班刚到家,见老师来了, 连忙搬椅子倒水泡茶。
谢老师坐在过道中, 各家凡是认识的少不得跟她打声招呼,倒是寒暄了好阵子。
好不容易人散掉,她才让徐蘅把文具盒拿出来, 很诚恳地说,“徐蘅爸爸, 这个年纪的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 不适合用复杂的文具盒。包括笔、橡皮, 也要尽量选简单的,最好连图案都没有。”
徐正则端详着文具盒,疑惑不解,这不是卫采云送给安歌的吗?
卫采云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礼物,但对从小养在她身边的安歌难免给得多些。
他抬头看安歌,安歌解释道,“二姐想要,我已经有妈妈买的文具盒,就把这个给她了。”
徐正则暗叹口气,知道妻子又在重新分配孩子们的东西。从前还会跟他说,现在大概怕他啰嗦,连说都不说了。
这些事情不便跟老师讲,他只好道歉,“是我们想得不周到。”
谢老师也是有两个孩子的人,哪里看不出其中的缘故,但毕竟是别人的家事。她笑笑,“今天我跟徐蘅说过,既然她是我们学校的一员,那么必须遵守学校的奖惩制度。”
听到这里徐正则有些紧张,“她先天……”
谢老师温和地打断道,“她可以的,不然学校不会收她。实不相瞒,对于她的入学我们讨论过,也请你们带她去做过测试,达到标准才入的学。”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长处,相信徐蘅同学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让大家了解到她的优点。同样每个孩子难免有缺点,否则没有必要接受学校教育。学校教的不止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
“徐蘅爸爸,我理解你作为家长的心情,但你也要相信,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才是最好的教养。在她们这个年纪,忽高忽低的标准很容易产生疑惑,不知道该怎么做。至少,在我眼里她们是一样的。”
孩子们听得一愣一愣,谢老师向她们笑道,“放心,老师不是来告状。你们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不然天黑了不方便。”
还能干什么,挨个排队洗澡呗,洗完澡的自己去桌上拿碗粥。玉米小米大米搁一块煮的杂粮粥,一人半只咸鸭蛋,几根榨菜。旁边还有一大盆煮好的玉米,尽吃。
等孩子们走开,谢老师拿出安歌的试卷,“安歌爸爸,我这会说的话跟刚才的会有点矛盾,但安歌,真的不能用普通的教育方式,她是个特殊的孩子。”
徐正则是老高中生,认真读书的那种,看着试卷心潮起伏,“我知道,这孩子特别聪明。不要说小学数学,暑假里她跟着方家已经自学到高中数学。方辉爸爸再三叮嘱我,让我要多花些心思,她可能不输方亮。”其实方爸爸的原话是头脑比方亮还好,但徐正则哪能这么吹自己的孩子。
谢老师喜出望外,难怪,方家的教育是有一套的。在她看来,徐家教不出这样的孩子。没办法,有一个病孩的家庭负担肯定比别家来得重。徐家生活条件也一般,屋子又黑又小,家里人口又多。
她含蓄地问,“听说你们要搬家,新家离这里远不远?”
徐正则点头。
谢老师听到新家有半小时路,讶然道,“孩子们午饭怎么办?”
“中午她们妈妈回来做饭。没办法,我在厂里是三班倒的岗位,”徐正则搓了下脸苦笑着说,“她们妈妈在科室好些,但做成本统计,月底月初得加班加点,顾不上家。平时幸亏大的和小的很懂事,家里还有老太太帮忙张罗,不然真是……老二又有时……唉总之给学校和老师添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