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何我对这篇记得那么清楚。这几句话当时就震了我一下。你父亲在子女面前那么威严的一个人,竟然说‘肝肠腐烂为其遮掩’。这是一个父亲保护孩子的拳拳之心。我是知道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可是我没生过孩子,我写不出这样的句子。这要不是真心体验过做父母的那种心情,怎么写的出来?你说你父亲不在意你吗?”
曹叡听了,内心震动,不过还是有疑虑:“但是那是以前。父亲如今待我……况且……况且还有诸多传言……”那时候父亲很喜欢曹叡的弟弟京兆王礼,有过传闻好像有立他为太子的倾向。
“传闻又不是什么准数。再说,这股传闻在去年刚封曹礼做京兆王时是热闹过一阵。可如今你由我抚养,还有那么多人传吗?你弟弟他才几岁的小孩子,还看不出好歹,非嫡又非长,你父亲怎么会贸然这样立太子?还有,你只说你父亲待你与过去不同,你可曾想过,你对你父亲也与过去不同?”
一句话问的曹叡哑口无言,郭皇后便继续说道:“你毕竟是他的血脉,并且长到十几岁还是个独子,那时候你父亲管教你读书,带着你骑马,领着你行军,你看看你父亲现在忙的,你那些弟弟们哪一个能得父亲这样照管?亲眼看着长了这么大的儿子,忽然有一天,对你的心意就变了?你为你母亲心里有坎这不怨你,但是,你父亲与你母亲之间是他们的事情,你父亲与你之间是另一回事情。你光说你父亲疏远你,你怎知他不觉得你为你母亲排斥他?你父亲既然下令要皇后教养你,难道不是关心你?他并未弃你于不顾。你父亲已经主动迈出这一步了,接不接就看你了。你若真的还想得你父亲认可,你就听我一句劝,拿出态度来主动服个软。君父在上,你父亲也有自己的尊严和颜面,你为子为臣,承欢膝下、忠君爱国乃天经地义之事,你在父亲面前主动低个头示个好不丢人。你母亲是可怜,所以我也不辩解你父亲的苦衷,但你若是认真恨上你父亲,不肯回应他的善意,那也只能好自为之了。”
曹叡低着头,沉默不语。
郭皇后看着他,叹了口气道:“这世上唯有人心是勉强不得的。今日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说透了。今后该怎么行,全凭你自己吧。”沉吟半晌,又说:“我与你母亲毕竟也相处了几年,知道她的为人。一样是在你父亲身边的人,看到她的结局,未免有些兔死狐悲。想你母亲辛苦半辈子,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你和你妹妹。别让她失望。”一席话说得曹叡泪流满面。
过了几日,平原王府后花园的果子成熟了,曹叡亲自拿剪子去挑选了又大又好的摘了几个,清洗干净,一盘赠给郭皇后,一盘呈给了他父皇。
你说,曹叡心底对他的父亲就彻底释怀了吗?没有。但他向父亲的示好,也并不都是假意。该如何说呢?人心都是复杂的,况且,曹叡也是个男人,那个时代的男人,一屋子姬妾的男人。他对那一堆莺莺燕燕的看法,不会比他父亲高明多少。女人嘛,都是些娇弱、可爱的小动物,甚至有时候看她们之间互相攀比、耍心机、为自己争风吃醋也是有意思的事情。只要她们没闹出格,他就不会太在意谁对谁错,也不会过于计较什么公平不公平,见哪个不开心了,就哄一哄,也是情趣。但是,倘或她们有谁贪心跨过了边界,妄图染指不该她得的,亦或是违逆了他的意思、冒犯到他的利益,那就别怪他翻脸无情。
再者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他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对君父有天然的臣服感,再加上作为君主的儿子,那个位置自然是他人生最高的追求,而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获得父亲的垂青,因此他对获得父亲爱与认可的渴望,超过母亲之死带来的怨念。他虽然怨父亲对母亲下手太无情,但是抛开母亲的结局不提,只说父母失和这件事,他比谁都了解母亲的性格,也见过父母之间的矛盾,“母亲有些事情处理得不好啊”,他心里默默地想,说句冒犯的话,母亲这样的性情,换他在父亲的角度看,也不会喜欢的,更何况,“你在家已经备受礼遇了,还有什么不满?你既然以贤德自居,何必计较父亲宠谁信谁?你若计较,身段放柔软些讨父亲些好啊,若不肯,安分守己不比什么都好?冒犯父亲有何好处?横竖最受父亲信赖的郭氏没有孩子,影响不到你我,你若圆通一些,与郭皇后结盟,像如今这般,岂不两全其美?”他偷偷地叹息,并不能体谅他母亲作为一个女子被丈夫冷落的痛苦,反倒更理解起父亲的立场来。于是后来他夫妻失和时,他就将他的妻子往邺城一丢,不闻不问,一如他的父亲对待他的母亲。
这些都是后话了,只说如今,虽然母亲的死对曹叡来说是心中化不开的郁结,他面对父亲时无法像小时候那般心无芥蒂。但是随着郭皇后对他的开解,他意识到父亲不像他想象的那般对他排斥,更幸亏郭皇后从中千针引线,他便渐渐与父亲相处得自然一些了。于是心中更感念郭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曹叡的态度,我不知道我的解读会不会引起不同意见。因为我知道,自古就有同情甄姬的人寄希望于曹叡站在维护她的立场上仇恨他父亲,他们以此为出发点对一些历史事件作出解读,甚至有人编出他报复郭女王的故事来满足这种同情心。我作为女人也同情甄姬,但我觉得她最大的悲剧就在于她遭遇不幸之后,连她亲生的儿子也不能给她足够的理解与同情。曹叡后来把他老婆打发到邺城这一点,已经说明他的态度了,他甚至比他父亲还过分。
毕竟甄姬当年是住在邺城的,曹丕只是走的时候没带着她。而曹叡是把他老婆赶出皇宫,扔到邺城。这其实更让他妻子难堪,而且也很刻意。洛阳宫那么大,哪个旮旯不能当冷宫?非把她打发到邺城去,这是刻意效仿他父亲,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其实已经表明他对父亲当年的做法所持的立场了和态度了。
其实他的态度是有现实依据的。男孩子很容易受父亲行为的影响。甚至在生现实活中极端的例子家暴和出轨,在父亲有家暴或出轨行为的家庭里,男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有家暴或者出轨的行为。不是说绝对的,但是更容易有。善良的人天真地以为一个男人从小看着母亲在家庭里受到伤害,他会感同身受,他会保护女生。可实际上这样的人生经历给了他一个坏的提示,让他遇事多了一个坏的选择。
我觉得当一个人模仿别人的行为时,他就已经在心底里认同这种行为了。反正曹叡就对他父亲有样学样,这是历史书上明确记载了的。
男人不是只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母亲受到的伤害,他还站在男人的角度和立场。所以回到曹叡,我觉得他是很纠结的,一方面会为母亲难过,另一方面又没有办法全面否定他父亲,甚至有些方面是认可的。
第98章 为妻(五)
展眼到了黄初五年,这两三年天子时不常的就临幸许昌宫。这不,这次又过来了。曹丕来到这里就开始训练水军。他打算再次出征东吴。东吴虽小,但因为隔着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朝中不是没有异议,但是曹丕心中另有打算,全然不理,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他心中是何打算?东吴易守难攻他是知道的。他父亲在世时,就吃过多少次亏。到他父亲后期,重点也是伐蜀,东吴暂且放在一边。曹丕是帝王,他不能只考虑军事,他要通盘权衡所有的利弊。他也知道现在讨伐东吴时机不成熟。因此,他也没打算拼尽全力与东吴一战。但是出兵是必要的。为何?因为只有御驾亲征才能树立在军中的威信,扶持信任的将领。
权利的交接从来就不是先王过世太子继位那一刻就可以完成的。新帝要与旧臣互相磨合、建立信任、培植亲信和势力,直到建立起足够的威信掌控全局。而对像曹魏这样以战事起家、先王过世时还未完成战事的集团,不可能在曹操在世时趁着曹操的威望卸掉将领的兵权。于是年轻帝王所面临的,就是一个个战功显赫、军权在握的资深将领以及一个个老谋深算、颇有地位的谋臣。这些人对于曹丕来说,既是长辈又于先王有功,看在父亲的份上,他对他们就得存着几分客气,更何况以他们的资历,不会那么轻易对新帝心悦诚服。因此帝王的意见也许会被打折扣。这种气氛很是微妙,外人也许看不出来,觉得君臣一团和气,只有身处其中的曹丕才能深刻体会,这样的朝堂多难驾驭,带给帝王多少不安全感。
于是对于曹丕来说,他的当务之急便是稳定内部、收拢权利,却又不能做的太明显。上一次出征东吴,虽功败垂成,但在这方面却颇有收获。比如他当时任命的三路大军的主帅,除了他的族叔曹仁外,提拔的不是他从小玩到大的从兄弟曹真、曹休,就是他的旧下属夏侯尚。等到战后论功行赏,主要加官进爵的也是这几位统帅,下面的将领并未提拔。这就将军权逐渐向自己的亲信转移。不过这还不够。曹丕自有其聪明之处:比如说臧霸,当年也曾割据一方,青、徐就是他的势力,又为曹操屡立战功。上一次征东吴也是带兵在前方冲锋陷阵,但未获军职的提拔,后来让他去做执金吾,即护卫京城的官员。这样等于卸了他的军权。但曹丕对他很礼遇,为他增加封邑,日常有什么军事问题也谦虚向他请教,让他觉得自己颇受重视,在朝廷中颇有身份和颜面,不至于因失了兵权而产生太过寂寥之感。
这军权的收拢还没有全部完成,另外还有青、徐二州本就是割据势力,当年曹操逝世时青州兵就闹了一出解散,这可是臧霸手下的兵。如今臧霸高官厚禄养尊处优,当地的上上下下未必没有自己的小九九。那里既然不是铁板一块,就免不了吴、蜀会趁机挑拨此两地,此两地这几年时不时的就会传出不服的声音,暗潮涌动,如不解决,总是个隐患。但是曹丕不能明着针对这两州,否则内部矛盾就激化了。因此,东征还得继续。便留尚书仆射司马懿镇许昌,自己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