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金笔帛书
时间:2022-02-11 08:44:22

  “你说的何尝不是呢?”曹丕点点头。为了曹洪之事,这几日朝廷上下议论纷纷,曹丕也有顾虑。

  “陛下,我听闻他们在传说陛下因为当年借钱不成而对曹洪怀恨在心,故而如今不肯放过他。”

  “这都是哪辈子的老黄历了!”其实曹丕也听说了,想起这个说法他就着恼,“我日理万机,哪有这心思老惦记那么久远的事情。况且我若怀恨在心,那一开始给他封个差不多的说得过去就行了,何必给他优待,还赐他位特进,何苦呢?给自己找不痛快吗?一出了事情,不知自省,先找我的不是,以前对他的好处倒是一笔勾销了!”

  “他如何想目下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臣下皆是这么传。”

  “这些朝臣们也糊涂了不成?贪赃枉法竟然还觉得我处罚的不对?那律法里难道白纸黑字没写清?我的圣旨难道没下过?”

  “陛下,这王法王法,帝王之法。倘若别人依照王法重判了他,那是不畏权势、忠君爱国。若陛下来判,在众人眼里,那王法还不是帝王一句话?他们希望陛下秉公办理之时,陛下依律办了,那便是陛下圣明;他们希望陛下法外开恩之时,陛下如若不肯,便是冷酷无情。横竖都只不过是看他们的期望而已。”

  曹丕点点头:“是呀!偏偏这朝堂上皆是一众老臣,与他相熟,每人身后也皆是一本功劳簿啊。”

  “是的,陛下。事到如今,连百姓都知道他曾经不肯借钱了。百姓们哪懂陛下为天下的忧思?先入为主,他们认定了这个说法,就很难改变。如若真处死了他,陛下是真解释不清了。”

  “难道就这么放过他吗?”

  “陛下,经此一朝,他着实也被吓个不轻,那朝臣们也看到范例了,相信至少最近不敢太出格。效果已经有了。虽然对他来说是宽纵了,但是目下的情势,并不适宜依律条惩治他。天下谁也不在乎陛下的忧国忧民,他们只把这当个人恩怨看了。既然朝廷和百姓皆不想看如此结局,勉强无益。陛下,容妾斗胆说一句,即便是天子,也无法以一己之力与整个天下人心作对。”

  曹丕明白女王的意思。他点点头,又迟疑道:“你说的不无道理。只是现如今忽然改变主意,这……?”

  女王点头道:“是呀陛下,若突然转变,那些不知内情的还只当陛下心虚,畏人言,反为不美。我想了个主意,做个台阶,不知陛下意下如何……”便俯在曹丕耳边悄悄说了什么。商定之后,第二天一早,女王去给太后请安,又叮嘱了一番。

  到下午曹丕又在泰极殿的书房里忙公务。长秋宫就在泰极殿的后面,只见皇后带着宫女径直来到陛下书房前,说要见陛下。侍立的常侍见皇后气色不同以往,连忙进去汇报,皇帝听了通禀忙道“有请”。这皇后独自一人进来,也不管还有侍者在侧,径直普通跪下,口内喊着“陛下”就哭出声来。皇帝见如此,慌得来扶,口内问道:“梓童今日何故如此啊?”

  那皇后不肯起来,哭道:“妾今日去给太后问安,太后说倘若我不肯为曹洪求情,太后就要命陛下废我!还请圣上看在妾平日勤勉的份上,饶我这一遭,宽恕了曹洪吧!”

  皇帝便道:“哎呀,这些都好商量,你先起来。”说着便把皇后拉起来。两人说了一会儿,门外的常侍就见皇后出来时脸色好起来,带着人回去了。后来就传出圣旨,陛下抄没曹洪家产,将他废为庶人,但小命保下了。

  朝中众人便纷纷打听陛下因何故改变主意,不出半日都知道了。那边曹洪家人千恩万谢,少不得他夫人带着女眷进宫来谢恩。到了皇后那里,皇后说:“这也不必谢我。只谢太后即可。”那边满口答道:“要的要的!都要谢的!太后与皇后的大恩大德贱妾全家皆没齿难忘!”奉承一番才退去。朝中众人皆放了心。至于那苦主一家的冤屈、陛下当时要严办曹洪的缘由,谁在乎啊?横竖门客偿了命,算是有交代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史书上关于曹洪被救这件事的记录,大家不觉得不合理吗?既不符合郭女王的性格,也不符合卞太后的处境。我觉得有背后商量过的可能。

 

 

104章 朝中那些事(六)

  这朝中的事情永远一件接着一件,没完没了。这事过去没多久,又有人出事了。谁啊?鲍勋。

  这鲍勋当年为皇后从弟之事得罪了今上,因过错被罢官。后来太-祖又启用了他。到今上继王位,他就为驸马都尉兼侍中。勋乃耿直之人,待今上践祚后,常直谏。如皇帝欲游猎,他便停车上疏阻拦,陛下手撕其表,继续走,并且问身边臣子们猎与音乐孰乐,侍中刘晔忙答道:“猎胜于乐。”鲍勋便严词抗辩,并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天子气得脸色都变了,也不打猎了,作罢回宫,然后就把他外放去做官了。后来又被人保举做了宫正,又因为直谏被贬官。

  那这次鲍勋出事又为何?原来去年陛下亲征回程时,路过陈留郡。太守孙邕去拜见天子,出来顺便去看望了鲍勋。当时营垒还未建成,但是营标已经立起来了。为了防止偷袭,军中的规矩是必须走正路经过营垒,不能从小道绕行,但他抄了小路,这就违反了军法,军营令史刘曜便要检举他。这孙邕毕竟是来看鲍勋的,鲍勋也抹不开面子,便出面,以营垒还没建成按下了此事。当时刘曜心说,这鲍勋在朝中传闻多么刚正不阿,原来也会做人情啊。不过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也丢下了。

  谁成想,等大军回到洛阳,刘曜犯了罪,被鲍勋上奏罢黜并流放。刘曜私下里不是没有求过情,但是鲍勋不为所动。刘曜心想你装出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给谁看,在军里你不照样卖人情卖得顺手?于是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干脆秘密上疏将前番鲍勋徇私一事奏给了天子。

  曹丕一看奏折勃然大怒。这事当时目击者不少,鲍勋也承认,曹丕便将他打入大牢,判了死罪。结果又有不少人劝,说鲍勋人品正直,求陛下宽宥于他。越说曹丕越恼,私下里跟女王抱怨道:“我也是傻,还真当他是刚正到有些古板。谁成想,他只不过是拿我做法赚名声!我平日忙碌异常,好不容易偶有时间想去打猎休息一下,你看看他那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好像我多么昏聩要做亡国之君一样!那打猎一是放松二来也可以练兵,偶然为之有何不可?我又不是沉迷于此荒废朝政!他恨不得拿个尺子比着规范我的一言一行。人总得张弛有度吧?日日年年有这么个人在身边,谁受得了?我也只当他就是这样较真的人,把他调开不理会便罢。原来,他只不过是严于律朕,宽以待己!有营标在立,绕过去就是不对!这有可能会是偷袭!他这个都不懂?他不是最刚正吗?他要是不徇私,就不该拦着检举孙邕。至于孙邕该不该判、当怎么判,自有公论,他有任何辩词,也该在公议中提出,怎么能私下放过?这就是他的刚正?这就是他的秉公?敢情都使在我身上了!当年他不肯卖我人情,转头他治下军纪又不严,我就应该明白他这个人人前一套背后里又一套!可恨我误信他这么多年,白白受他的气!这个虚伪小人!我如今要是放过他,难道又要等再出一个于禁不成?!”遂斩之。朝中众人,有认可鲍勋的,也有鲍勋得罪过的。故而有些人惋惜,也有些人看热闹。

  其实鲍勋整体来说还算个正直的人。只是人谁没有一点面子,谁没有一点人情?没有谁能够做到一百分的刚正不阿,因为他要跟人打交道。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不是有心的大罪过,无伤大雅的小小疏漏挨个较起真来,事情没有办法做,也没有人可以与你相处,到时候你做什么事情都寸步难行。鲍勋也不是不懂得,至少在孙邕这件事情他也确实这么做的。况且就是鲍勋自己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错漏,他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去掩饰。但是,你如果只能做到九十分的正直,你别摆出一百分的姿态,否则,在那些受过你气的人眼里,跟那些只有五十分正直但不伪饰的人比起来,你更虚伪、更可恨。

 

 

105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