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这一次,满朝只有刘晔提出了与他想法相反的意见,如若他不是皇帝,他倒很想跟刘晔分辩分辩为何自己如此做决定。但是他不能。这背后牵扯了太多利害得失,是不易太直白的。于是他把前因后果说给女王,问她:“对我的决定,你怎么看?”
女王便笑:“陛下,朝堂上的事,照说我不该置喙的。”
“无妨,我们只是私下里闲聊,圣旨都已经拟好了,又不影响到什么。”
女王听了,深深叹了一口气,边思索边开口道:“妾不懂得军事,但也听过‘上兵伐谋’、‘主不可怒而兴师’。这意思不就是说不可逞一时之勇,要有筹谋。刘晔的建议乍一听仿佛有理,但未免太心急了些。陛下要考虑的事情远比这复杂。陛下乃天子,要考虑治天下的问题,不是一顿带兵杀过去逞一时之快就行的,还要考虑世道人心、长治久安。这不是陛下与孙权两个人的事情,陛下身后有多少人看着,那东吴上下又有多少人看着,就连蜀国的人也看着。如今东吴称臣,你反杀过去,令江南上下作何感想?令天下人心作何感想?令外面匈奴、鄯善、龟兹等诸部又作何想?从西汉时候朝廷就要削藩,陛下怎会不知?否则也不必矜束那些封了侯的兄弟们。到了孙权这里,陛下难道会不知他有兵马在手,又隔着天险,并不容易收伏?只是他既然面上称臣,陛下难道要面上不接受别人认你为天子吗?就算要翻脸,也要他那边先露出真面目,并非真心臣服,我们才有依凭。至于立他为王,也没什么,不过就是个形式。封他个侯,那东吴还是在他手里,没有差别,说不定还给他借口说陛下怠慢他。刘晔这想法迂腐了。那没实力的,如当年袁术,自封天子也没用。那刘备,没人封他,他还自己称王为帝呢!这头衔限制不住人,时势才能限制住。再说既然是陛下封他的,他就须得效忠,否则就是他不义,陛下把诚意做到最足,到时候他若有二心,那是他有失道义。这是其一。”
“那其二呢?”
“其二,那蜀地说是易守难攻,为何?山势险峻,路途艰难。既然进艰难,同样道理,出也艰难。当年刘备他们为何费尽心机要将荆州弄到手?因为有了荆州,他的势力出蜀才有了踏脚石。如今失了荆州,他龟缩于蜀,大部分地方贫瘠,只能困守,不能壮大。试问天下英雄,有谁会去投靠?时日一长,定然人才凋敝,到时候,刘备年纪也大了,他们困也就困死在那里了,解决他们不费多少力气。再说若蜀国之主姓王姓赵,与之瓜分东吴,或许可行。可偏偏他姓刘,打着汉的旗号,凭这个就能煽动不少人。当年许县、邺城等三番几次有人图谋不轨,哪一次背后没有刘备的影子?陛下从践祚至今还未满一年,根基尚浅,禅让之时,朝中不乏有人背地里给汉室戴孝。如若此次灭了东吴,必然两家瓜分,荆州定然又落回刘备之手,他还能再吞下一片。单只荆州在他手之时,他就惹出多少事来,更别提再多一片。封孙权为王未必是为虎添翼,但放刘备势力出了蜀,定然是纵虎归山。到那时,他自称汉帝,又有地盘,怎知朝内有些人不会起二心?到时候乱子从内部发起来,防不胜防,才是我们的大麻烦。而刘备向来以‘贼’称我,并未与我结盟,此时放着称臣的去攻打,反助刘备,他就算是得了便宜也不会说我们好,到时候反倒指着这件事说我们并非良主,我们热脸贴了冷屁股,最后失了体面人心,给他人做了嫁衣。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陛下背负着诺大的朝廷,定然不肯为了贪一时之利而冒动摇根基之险,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今坐山观虎斗,他两家自相消耗,对我们才是最有利的。刘备前番伤了元气,此次勉强出征,本就难讨便宜,更何况又有我大魏在后方坐镇,定不可能让他再夺荆州。而东吴吃过他们的亏,以后也定然不会轻易再将荆州拱手相让。如此一来,刘备就被困住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刘备就算有天大的本事,没有地方施为,也成不了气候。过个三五年,我朝内人心也就安稳了。而东吴即便有荆州,其实力也不足以与我大魏抗衡。只要我们朝政安稳,保存住实力,便有时间寻找机会慢慢解决南边的事情。”
一席话听得曹丕连连点头,好似将他在朝堂上不能说尽的话一一吐露,并且还更周到些:“是的,有时候谈军事,不能只看军事,背后有太多错综复杂的利害干系,军事只是最浅显最表面的,是背后各种厉害都考虑好以后的最后一环。忽略其他,只谈军事,想得再好,也不过是水中捞月,没有看到根本。臣子们可以片面,而我必须通盘考虑。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若是两家联合对付东吴是那么容易的事,东吴就不会存在到如今了。”
说到此处,曹丕心中感慨,摩挲着女王的脸颊,喃喃道:“女王啊女王,你托生为女子,可惜了……不过,吾得汝在身边,幸甚!”
女王笑起来:“陛下,妾能侍奉陛下左右,妾亦幸甚。”
第89章 于禁之死(二)
曹丕觅得知音,一番畅谈之后心满意足地又去忙他的去了。眼前的大事已定,以后的事看时机和事态发展再做定夺。曹丕对自己的才能很自信,还抽时间著了兵书,未曾想后世对他的决策和能力有很多争议。
然而他的决定对吗?不知道。因为历史没有如果。如果他按照刘晔的提议去做,结果会怎样,谁也不知道。他需要去平定天下以证明他的能力。但是这是需要时机的,时机到了,方能顺势而为,而时机需要在时间里酝酿。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距离他过世,仅仅还有四年多的时间,他没有足够的时间证明他自己了。
想想当年,他的父亲,一世人杰,曹操。倘若那时曹昂没有及时救下他,结果会是如何?他的死会成为史书里一个不起眼儿的笑话,就不会有后来魏王操的一世威名了。曹操的一生经历过很多胜利,也经历过很多挫折和失败,有些是因为判断失误,有些是因为运气不好。然而因为他大的战略方向把握得到位,实际战术操作中赢面较多、失败较少,奔波了快五十年才有后来的局面。这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不乏很多挫折、试错与纠偏。功绩是需要时间来成就的。而世人大都势利而短视,就是因为他的成就,当盖棺定论时,他所有的狐疑、挫折、失误或者一时退让,就都不算什么了,人们就可以不顾客观条件地拿他的最终成就来做标准与别人比较。而曹丕从继承父亲王位到他过世,满打满算六年半的时间。这过程中还要花时间稳定局面、顺利即位、安抚住魏国上下,到后来筹划禅让。留给他平定天下的时间并不充分,而时势也并没有发展到马上就可以统一天下的地步。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证明他自己了。人世最遗憾、最无奈的,就是来不及。
送走了曹丕,女王又陷入了思索。这个刘晔,她这么些年偶尔听说过他的事迹。他是汉宗室近派枝叶吧?脉络比那个号称西汉中山靖王之后、需要汉帝扒族谱才勉强确认的刘备清晰多了。不过他倒是个审时度势为自己考虑的人啊,要不然从汉室一开始式微时,他怎么就没有一点匡济的心呢?他可是被人称为佐世之才啊。他的提议对刘备是有利无害的吧?可是对于大魏来说,却要承担风险的。瓜分了东吴,于他在眼前就是大功一件。最终无论是大魏胜还是刘备胜,对他都没坏处吧?大魏胜了,追根溯源,他当年提议瓜分东吴,就是大功一件;若战局失利,那都是眼前战术决策和前方将领的问题,与瓜分东吴有何干?若最终刘备胜了,对他一个汉宗室来说,也是乐见其成的吧?说不定他还可以去邀个功。反正有好处,谋臣可论功行赏;一切坏的结局,承担的都是君王,不是谋臣,谋臣还可以“循天道”,改去投靠辅佐“明君”。再说隔着天险,大魏出征东吴能得到多少好处说不准,只怕还会消耗军力,哪怕太-祖在时,亦多少回从江上铩羽而归。但大魏牵扯住东吴,对在西南的刘备来说无疑是大大的得利。
女王希望这是自己想多了。毕竟刘晔也是跟随□□多年的老臣了。也提过不少有价值的建议,也许这次没有那么多旁的心思。但是即便他以前有过好建议,也未必全然出于忠诚,也许只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不能保证他心里没有自己的小九九。女王摇摇头,有些自嘲,经历的事情多了,有些怀疑人性。
但是女王不打算将自己的怀疑说给曹丕。毕竟刘晔的建议陛下没有听,影响不到结果,也就无所谓了。无凭据的怀疑,轻率地说给帝王,无缘无故地给君臣之间埋下不信任的种子,岂不搅乱朝局?如此一来岂不真成了挑拨是非的长舌妇了?自己只要暗暗的帮陛下留心就可以了。横竖以刘晔的现实,如果刘备起不来,他大约也就安分守己地去过自己眼前的日子了。毕竟他对汉室也不过尔尔,更别说这个远得不能再远的刘备了。
东吴的事情定下来了,曹丕又思量该如何处置于禁。提起这个人曹丕心里就不顺。当年父亲何其信任他,他在魏国可谓位高权重,整日摆出一副多么忠诚的姿态来,想不到变节比谁都快。否则以父亲见惯了风雨之人,怎么会急怒到流泪?被这么亲信的人这么轻易背叛,太窝囊也太丢人。故而魏朝上下对于禁皆有怨气,更遑论曹丕了。但现在魏朝初立,正是聚拢人心之时,只有既往不咎才能让那些与魏国敌对过的将领谋臣们对于归附没有顾忌,因此杀是不能杀的,但是也不能让他没事人一样,否者他大魏就成了笑柄,让人说背叛就背叛,想回来就回来,得不到一点惩罚,是不是以后谁都可以这样轻易判出?因此想到这个于禁,曹丕心里就泛堵,回来就是个烫手山芋,天下人皆等着看他如何处置于禁,治罪会说他没有雅量,不能投靠;若无其事又会嘲笑他无能,对变节者束手无策。但是不让他回来也不行,这事情必定要有个了断,朝廷不能躲起来当这事没有发生过,好似忘了于禁这个人一般让他在东吴自在养老,要不然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大家都看着呢,尤其是大魏上下曾殚精竭虑和浴血奋战的忠诚之士。于禁这事对于大局来说貌似是个小事,可偏就这种细节小事,格外麻烦,还要耐心细致去处理。没奈何,曹丕找了身边亲信臣工商量了一下,暂且还是先让他复职,不过圣旨措辞要拿捏有度,又要体现天子的宽容,又不能太和颜悦色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
于禁投降后的日子也不好过。毕竟当时天下人对气节还是非常看重的,越是乱世越强调忠诚,因为大家都是拿命去拼杀的,没有忠义的信仰,怎么维持己方势力的稳定。当然投降、叛出这种事情也时有发生,然而并没有每次都被人唾骂或嘲讽,是为何?比方说当年刘备背叛曹操,后来又策应袁绍,袁绍自然欢迎,而后刘备又有能力自立山头,不在别人屋檐下,谁还在乎他以前投靠过曹操又叛出?那吕布别人劝他反水的时候,用的理由都冠冕堂皇;当他还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去投靠别人,别人对他也客气,可是心里都记得他的过往,暗地里猜忌于他;到最后他被杀,也是因为这种猜忌。而后来曹操手下有守城将领与关羽暗中勾结,公然反叛,一是关羽此人讲义气,本来就善于收买人心,二是还能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叛将们有个光彩的借口,而关羽肯定乐见其成,对他们表面上态度一定好。因此,在那个混乱的时代,虽然类似改弦更张事件不少见,但是并不代表人们不崇尚忠义,只不过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会根据现实情况对此类事情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反应。但是在人的内心里,越是乱世,人们越希望有忠义之人,而且越往高层,越讲究气节。而真正有气节的人,宁死不降的也不少,比如受主公袁绍防备的沮授,比如与于禁一同被俘的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