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穿之白锦——紫墨海
时间:2022-03-12 07:08:06

  小胖子的娘更是一个字都不敢多说,生怕太后训斥的谕旨紧随而至——她虽然盛宠在身,但出身寻常,底气不足,也没啥大的野心,就她儿子恶作剧到了陛下和太子的头上,没把她名分撸了把她儿子撵了,已经充分体现了那两位大佛的心胸宽大了,她哪敢有半点不满?反正她也不像姓卫的那个装模作样的贱人,她自己的儿子什么样,她很有自知之明,根本就不是那块料子,还不如想办法受封一块富饶的封地,在陛下的庇护下,只管享受荣华富贵得了。
  皇子们安分了,整个大汉朝的上层金字塔也稳定了。
  一个没有任何势力的太子的回归,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瞬间稳住了原先暗潮汹涌的朝局,说出来都没人信,但事实就这样发生了。
  不过短短一旬,太子便折服了一群心眼和窟窿一样多的老狐狸们——内勤政务,外善武事,无论多么麻烦的问题,到他手中,三言两语抽丝剥茧便给抓出了解决方案,轻轻松松举重若轻,更把一群身份地位差不太多的弟弟□□得服服帖帖,再不敢不逊,唯一有一争之力的二皇子,早早就被他斩断后路,连最有力的靠山都转投了他,就凭这手段,只要他不出意外,大汉江山就不可能落入别的皇子之手!
  明明太子没有任何出格的动作,可就是吸引了朝里朝外无数人的眼光,崇拜的,算计的,探究的,审视的,敌意的,一夕之间无数利益联盟瓦解,又一转眼,无数新的利益联盟崛起,所有的变故,都来自于这位低调却光芒耀眼的太子。
  转投了二皇子的墙头草们后悔得捶胸顿足,恨不得时光倒流,他们也是这时候才发现,本该是二皇子坚定支持者的长平侯和冠军侯,居然都围绕在太子身边,是太子的坚定维护者!
  他们无语泪凝——怪谁呢?只能怪他们自己不够眼明心亮,没看那些真正的大佬一直保持着沉默,就从来不曾走偏过半步!可是陛下也忒不厚道了,你们天家的家务事我们搞不懂,也别坑我们啊!!!!
  白锦顺顺利利地住进了建章宫,他是无所谓住哪边,但阿娇却很高兴,她所接受的所有认知告诉她,太子,理所当然就应该住在符合身份的宫殿里,堂堂正正地昭告天下自己的身份,名正,方能言顺!
  刘彻若不让阿锦住进建章宫,那才是不符合常理的。
  汉朝的建筑以深沉肃穆为美,而建章宫基调虽依旧是深色,但因为坐落于上林苑内,周边荡漾的太液池碧波,衬得整个建筑群别有一番轻盈灵动的美感,每日清晨雾起,烟云飘渺,若隐若现,便宛若瑶池蓬莱一般,也难怪后期刘彻将这里当作求仙问道的场所,常驻于此。
  不愧是千门万户的宫殿群,比起庄严肃穆的未央宫,以及远在城郊的甘泉苑,人间仙境不过如此。
  这也是白锦住进建章宫,众文武百官集体震惊却没有反对的原因了,看到太子殿下之后,众人就明白陛下的意思了,除了太子,还真没有人配得上这仙台玉阁的建章宫。
  建章之奢华,无一能及,甚至远在未央宫之上,而未央宫是历来帝王办公之所,余下的,唯有建章宫,才配得上大汉的第一位嫡太子!
  白锦仿佛没有感觉到任何围绕着他展开的风雨暗潮,他的生活按部就班,朝堂,未央宫,长乐宫,长门宫,建章宫,规律得一丝不苟,就仿佛他从来不曾离开汉宫十几年,而是一直在这里长大一样。
  刘彻当真是如获至宝,他对这个儿子的实力早有心理准备,但事到如今却发现还是低估了这小子,长得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模样,却对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了然于胸。
  “好!中央集权?这个词说得精准!你是如何想到的?”
  白锦翻着栾大呈上来的奏折,花团锦簇,可惜毫无实质内容,口中道,“这几年我在外面行走,各诸侯国也都去过,我以为集中皇权的时机已经成熟,只是不知道父皇准备从何处下手,如今的诸侯王都还挺知情识趣,缩在封地上自娱自乐,丁点违反乱纪的事都不做,像淮南王那样有点本事的,治下的百姓日子过得也还不错,父皇想要推行政令,只怕要另辟蹊径,这栾大,就是父皇准备的另一条路吧?”
  “你这小子,那你倒是说说,朕该怎么做?”
  “钓鱼执法。”
  还能怎么办,一看到栾大,白锦心里就有了几分猜测,看现在刘彻对他的推断并不意外,说明他原本就是打算钓鱼执法,利用栾大的身份做文章。
  栾大的身份是什么?栾大曾是诸侯王太后的情人,然后通过朝中勋贵的牵线,出现在刘彻面前,并“获得”了刘彻的宠爱和信任!
  光是这一层身份,刘彻就能借着他狠狠地撕开一道突破口,彻底将诸侯国收入彀中!
  一头猛虎,哪怕是以慈父为形象,表现得和蔼可亲,也绝不可能转而吃素!
  而这个机会,刘彻很快就等到了。
  “谁?”白锦诧异地看着当利,又看看霍去病。
  当利不是自己掰开公主仪仗前来建章宫拜访兄长,而是通过霍去病,扮成霍去病的随从偷偷过来的。
  霍去病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当利说有紧急事情想告诉太子,需要避开耳目尤其是陛下和卫贵妃,霍去病跟当利认识多年,知道她不是个信口开河的人,想了想还是帮了她这个忙,若是真有急事就算是举手之劳,若不是,殿下也不是轻易被人哄骗的人。
  当利捏着手指,冷静地道,“栾大。此人常伴在父皇身边,我也见过多次,他常常背着父皇,若有似无地撩拨我,我原以为是我多心,直到我收到了这封信,他竟有本事买通我宫里的侍女,我不信他区区一个方士出身的所谓乐通侯,能手眼通天到如此地步。我想拜托皇兄帮我查一查。”
  “怎么不告诉父皇或者卫娘娘?”白锦温和地道,这就是当利,温柔但有自己的见识,有私心但立身求正,虽然谈不上十全十美,但比起如今那些毫无三观道德底线的公主们理智多了,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对“自我”的存在有更清晰的认知和需求,更像白锦最初来的那一世个个活得精彩的女孩儿们。
  “告诉了皇兄,不就等于告诉了父皇吗?皇兄疼我,有什么事也从不瞒我,可告诉了父皇,父皇会直接做决定,而这决定却未必是我能够接受的,我不敢赌。我母妃——我更不敢赌。”当利垂着眼眸,涩涩地一笑。
  正如当利所料,刘彻知晓此事后,果然提出了顺水推舟的想法,被白锦一口劝阻了。
 
 
第74章 汉武寻仙 第二十八章
  “集中皇权,君主□□——父皇,你将要做的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尝试,是在开启一个全新且先进的社会形态!嬴政结束了天下分裂,一统六国,方被尊为始皇帝,成就万古不朽之名。父皇,你同样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你将和始皇帝一起,并列于青史长空,永不坠落——而这些辉煌壮阔的荣耀,绝不应该以牺牲一个女儿的幸福为开端。”
  白锦语气十分平静,说出的话却恰恰掐中了刘彻内心深处最在乎的心事,刘彻从来不是一个愿意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但他被白锦说服了。
  成不了仙,难道我还成不了最圣明的帝王?最圣明的帝王,人生岂能有污点?
  刘彻内心还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念头,是不是越光风霁月、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将来成仙后的成就越高?
  虽然白锦从来不提自己如何修行,也天生自带修行之功法,但刘彻也不是傻瓜,他修行不了,不代表他不感兴趣,不去思索揣摩总结,一个天赋卓绝聪明绝顶的帝王,兴趣点也是宽泛的,别看他极少在白锦面前提“修仙”二字,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观察钻研,多多少少也被他总结了一些心得。
  显然,修仙之道,光靠苦修是不够的,要不然白锦也不需要抛下宫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生活,去外面游历行走,所过之处,也从不吝于帮助他人。
  当年黄河泛滥,白锦救灾济民,不惜露出神通,刘彻就隐隐有了这种想法,其后白锦的一系列行为仿佛是一种印证,自然也有敌视长皇子的人在他耳边谗言说长皇子在收拢民心,居心叵测,刘彻一个字都不信。
  刘彻看得很透彻,他的儿子从小便聪明通透,骄傲敏锐,如此大费周章尽心尽力为国为民,真的无所求吗?当然不,他也有所求,但所求并不是世俗之人以为的权势欲望荣华富贵,亦不是野心家臆测的民心民意,而是更高一层,更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东西——
  刘彻从浩瀚的经书中,找到了两个字——功德。
  功业与德行,评定一个人的根基,功德二字,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他隐隐觉得,儿子愿意回朝当一名优秀出众的太子,不是为了享受世间至高的权势,而是为了这个身份可以惠及更多的黎民百姓,可以做更多影响深远的善事,有助于他的修行。
  在野在朝,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修行,浪迹天下是为修行,深入市井是为了修行,而稳坐朝堂,亦是为了修行。
  这就是凡人和修仙之人,所求截然不同,天差地别,犹如天堑!
  这些都是他的猜测,但细细回想,白锦将要及冠,这十几年的功夫,大到抗洪救灾,教化民生,小到治病救人,植树还林,他竟不曾做过一件令人诟病非议之事,民间甚至为他悄悄建了生祠,亦是不争的事实。
  倘若成仙的条件是在人间积德行善,那他身为帝王,一怒能浮尸万里,自然也能一念之下造福苍生,而现在白锦说的这番话,也侧面佐证了刘彻自己发现的“真相”!
  刘彻觉得自己那颗曾被拒绝的凉透的修仙之心又恢复了火热——他居然找到了一条新的没有人发现并尝试过的道路!
  刘彻在发现新大陆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身为帝王的本职。
  栾大这颗棋子丧失了他应有的作用,刘彻也不打算放过他,以窥伺内廷为由将他处死,并问责推荐他的乐成候,远在封地的唐王太后得知此事,只当栾大行事不谨,连累了她们姐弟,还不等康王太后想到应对之法,新任康王便以不尊先王的理由,将她囚禁了起来,然而终究是慢了一步,陛下问罪的诏书已经抵达,从此拉开了中央和地方争权的序幕。
  只卫贵妃事后得知了当利的行为,也不知是为了当利有事只知道找白锦,还是因为当利拒绝成为刘彻棋盘中的一枚有用棋子,她失望透顶,打了当利一个耳光,母女两人,终究生了嫌隙。
  二皇子刘据,并非愚钝之人,他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眸和一颗冷静思考的头脑,他对皇兄刘锦不像姐姐那样熟悉并依赖,但并不妨碍他对皇兄抱有一定程度的好感,不管是白锦多年在外却年年不落地给当利及他们捎回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还是白锦在每一处走过的土地上都留下对当地百姓有利的帮助,皇家的孩子天然早熟,他除了是陛下和卫贵妃的儿子,他还是大汉的皇子,私心以外,他亦有公心。
  自从霍去病随着白锦远走之后,卫青的精力自然而然就转到了刘据身上,刘彻熟知卫青为人,默许了卫青对刘据的教导,而卫青天生的谦和仁让,气度宽广,也影响到了刘据,在刘据的心中,到底还是把大汉天下放在了首位,有大汉皇朝的富足强盛,才有他们刘氏皇族长久稳固的统治,皇兄的才能足以载入史册,他自认远远不及,又有什么理由去争夺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管卫贵妃内心是多么渴望再进一步,如同贫女出身的窦太后,二嫁之身的王太后那样,成为以舞姬身份成为大汉朝最尊贵女人的青史传奇,永永远远压在那些除了出身什么都比不上她的贵女头上——但她的野心注定只能深深埋在心里,她的儿女,却都做出了与她相反的选择,她一身荣辱皆依靠别人,当得不到这些人的支持时,她便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后宫女人,什么都做不了。
  这一年冬,董仲舒和东方朔同时进入太学,主持事务,董仲舒主持儒学,系统而契合时事,逐渐取得太学的主导权,东方朔并未喧宾夺主,一个天下,只有一种声音是不够的,但所有声音齐头并进,则杂乱无章,毫无益处,何况学他们这一道的,本就需要天赋资质,第一关就能筛掉绝大部分人,所以也没有什么高调的必要,他默默地打开了修行之门,只等着愿者上钩罢了。
  在白锦的坚持下,墨门、法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等,也遴选出了本门派的出众人物,陆陆续续驻扎进了太学,这些大家们既然是各自门派的顶尖人物,自然是谁都不服谁,整天乱哄哄十分热闹,董仲舒额头的青筋一跳一跳,但面对含蓄却强势的太子,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汉朝版的稷下学宫正式成立,从此成为贯穿整个汉朝的最高学府,后来又明确分成了各个学系,为大汉朝各阶层各行业输送了数不尽的人才,所谓三教九流,也渐渐模糊了分界线,尤其是工匠和商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75章 汉武寻仙 第二十九章
  汉武一朝,从锦太子回京后,就好像从慢吞吞的牛车换成了高速列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起来。
  有卫青霍去病坐镇大汉的武事,霍去病也不曾英年早逝,甥舅俩指挥着李广苏建等一群放在任何时代都威名赫赫的大将,打得四海咸服,无人敢犯,对外,大汉朝再无战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和平,且将继续保持下去百年内当无忧患。
  对内,陛下主持全局,牢牢地把握着所有政令的发展方向,锦太子则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民生基建中,第一步,自然是获得大量资源——大汉朝的西域开发起来格外顺利,匈奴被撵走了,丝绸之路打通了,曾在西域困守多年的张骞再次被委以重任,踏上了西行之路,而这次,他不再时孤胆英雄,浑身精力无处发泄的霍去病自请当了使团的副使,兴致勃勃地要去见识全新的天地!
  白锦倒没有阻拦,反正放他这一出门,就好似狼入羊群,对西域来说兴许是灾难临头,对汉朝来说,却无甚影响。
  倒是刘彻,眼见白锦对霍去病的纵容,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困惑,他不信以阿锦的聪明,想不到去病的目的,这一去,对西域来说,面临的就可能是生灵涂炭,战火纷飞,血流成河,可阿锦居然对此无动于衷,丝毫没有去怜悯西域诸国百姓的心——难道他猜错了?
  白锦虽然不喜战争,但却也不惧战争,当然更没有引发战争破坏修行的后顾之忧。
  刘彻对白锦的猜测,对也不对,功德对于常规修行例如东方朔而言,当然是好东西,是约束行为思想的紧箍咒,亦是积累修行的基石,但对于白锦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
  几世修行,渐渐深入,随着药王诀的层层进阶,从迷雾中露出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尤其是这一世目的明显的转世历练,白锦对自己药王庐也有了隐约的猜测,如果是他猜测的来历,那功德于他而言确是小道,他真正要做的,是突破自我,锤炼真我!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