韫玉——可乐牛奶君
时间:2022-03-29 08:11:50

  后来魏氏诞下梁仲瑄,原本出身低微的她不能亲自养育皇子,可梁淮太过宠爱魏氏,不忍看她母子分离,便下旨将梁仲瑄留在他身边由他亲自教养,这样魏氏就不用和梁仲瑄分开,而威北王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感觉到了一丝威胁,只因梁淮那么一个冷血的人,为了魏氏真的做了太多。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威北王开始了自己的准备,可他从一开始就认为魏氏夺得圣心不过是晚年的梁淮□□熏心被魏氏迷惑,却不知梁淮喜爱魏氏,从不是因为魏氏姿色出众,见过魏氏的人都知道,魏氏容貌并不出众,后宫美女如云,她在其中甚至可以说是极为普通。
  ‘聪慧玲珑,绝世无双。’
  也许是天妒英才,魏氏在武侯二十年逝世,梁淮亲笔写下这八个字形容魏氏,可魏氏因身份低微,生前未能被册封死后也无名分,但梁淮偏偏要给她这么一个区区官女子以皇后之礼下葬。
  “魏氏生前言官天天给朕谏言,甚至连册封都不能够,如今她死了,朕只要给她一份哀荣,就让言官安分些吧!”
  御史对于魏氏以皇后之礼出殡很不满,掏出古今典故苦心劝谏,关于此事的奏章堆满了梁淮的案头,可梁淮只是语气冰冷的丢了这么一句话。最终力排众议为魏氏举办了风风光光的葬礼。
  可据传闻这场风光的送葬只不过是送葬了一件魏氏的衣冠,因梁淮为了兑现死能同穴的诺言,一直没有安葬魏氏,而是待自己死后才将魏氏的遗体和自己合葬他的皇陵之中。
  这么一个死都没有得到名分的商贾之女,一生荣华不过是仗着梁淮的宠爱,死后便一切都没了,她那同样卑贱的儿子又有什么资格夺得那至尊之位?至少在被擒之前威北王都是这么认为的,其实一开始他也没想过起兵造反,所以才会在凉州刺杀梁仲瑄,真正让他起兵的理由还是梁淮毫无预兆的册立梁仲瑄为太子,这才彻底激化了梁亭的夺嫡之心。
  “皇叔作为燕州安抚使私自屯兵,当真觉得父皇一无所知?”
  “我去凉州城仅仅是因为想要看看凉州的人土风情?皇叔既然派人刺杀,就应该顺便看看我去凉州都见了什么人,那样皇叔就会知道我曾私下里见过西凉的四皇子宗颜,还会发现我回平京城时所选的路线。”
  “皇叔觊觎皇位,就应该看清敌人是谁?我可是从皇叔开始屯兵之时,就将皇叔的每一步都算计清楚了。”
  “皇叔以为自己是掌棋人,却不知自己早就是棋中子。”
  威北王梁亭被擒,被贬为庶人赐毒酒,在地牢中梁仲瑄对梁亭说了这些话,算是让梁亭死的明白,从一开始他就小瞧了梁淮,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威北王认为魏氏的盛宠是因为梁淮□□熏心,可后宫女人有多少美若天仙,为何偏偏魏氏能独得圣心?
  因为轻视,所以他从来未将梁仲瑄当做自己的敌人,因此凉州刺杀就只是一场单纯的刺杀,成了固然好,失手也便小小这个毛头小子,他完全没有想过要调查他的行踪,现在想来梁仲瑄之所以选择那时去凉州恐怕都不是偶然。
  百年前西凉和南镜本是一体,后因争夺单于之位一分为二,因此西凉和南镜一直水火不容,为争夺牲畜子民更是常年爆发战争,梁仲瑄将南镜打算出兵凉州之事告知西凉四皇子,让四皇子带领自己的部族去偷袭南镜腹地,如此正好可以为自己争取军功,在日后争取单于之位时便多一分胜算。虽然西凉和大楚也是敌对之势,可比起进攻强大的大楚,显然突袭南镜腹地对当时的四皇子宗颜更有利,于是四皇子欣然接受了梁仲瑄的建议。
  而梁仲瑄在返回平京时,更是在陇西□□停留数日,研究其中路线,他知道如果威北王要北上,陇西□□是必经之路,他和顾南天多次探查演习,最终确认了一处隐秘之所,这才有了后来李安献的偷袭。
  威北王辛辛苦苦谋划了十几年的夺嫡之路,就因轻视最终断送在梁仲瑄手里,他的失败也为梁仲瑄带来了资本,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太子,摇身一变成了平定威北王之乱的大功臣,这让原本摇摇欲坠的东宫之位得以稳固。
  平定了威北王之乱,梁淮怒不可解的展开了残忍的杀戮,但凡与威北王有牵连的都受到了株连,武侯二十四年梁淮亲自下令处死的人恐怕不下千人,加之受到株连之人,那真是血流成河。
  相比于梁淮的杀伐果断,梁仲瑄却趁着这个时候收买起了人心,他多次提出□□政策,阻止无畏的杀戮,认为那些与梁亭熟识却不知他谋反之事的将领,应该念及其血战沙场的功勋而宽厚处置,不应一味屠杀,更为皇族宗室说话,认为他们只是被威北王所祸,并不是真的想反。
  面对血腥残忍杀伐果断的梁淮,这个太子似乎更有人情味,所以当初看不起他身份的大臣、皇族甚至将领都对他投以赤诚,希望能在梁淮的刀下留得性命,原本无依无靠的东宫太子,就在这个时候逐渐丰满了羽翼。
  经历了威北王之乱,梁淮对待宁远侯顾枫便更加忌惮,明明是顾南天拼死救下了梁仲瑄,明明是顾枫派遣副将阻截了威北王的进军之路,为梁仲瑄在京畿附近排兵布阵争取了时间,可梁淮根本看不见,斥责顾枫玩忽职守的圣旨隔三差五的送来凉州,梁淮认为是顾枫的失职才导致了威北王反叛。
  常年征战让顾枫本就有顽疾在身,加上梁淮不断的施压,让这位年迈的老侯爷身心疲惫,原本顾枫于威北王叛乱是毫无关系,燕州从不受凉州城管辖,再者一个侯爷如何去监察一个王爷?但凡在此事上有人上奏替他分辨便有分说,可当时正值梁淮清扫威北王余孽之时,谁都害怕受到牵连,除了太子梁仲瑄还会为顾枫说话外,竟无人敢言语。
  最终顾枫请旨,准他解甲归田,希望自己交出兵权,能让梁淮放下对他的成见,可那时原本就对顾枫有所猜忌的梁淮,又经历了威北王之乱,如有惊弓之鸟再不敢相信,在他眼中凉州城已然成为顾家的地盘,顾家军只知顾枫,不知皇帝,所以即便兵权不再顾枫手上,梁淮还是不安心,他迅速整改了顾家军,并下旨让顾枫速速返回平京城。
  而等待顾枫的并不似安度晚年,而是梁淮无止境的刁难和奚落,顾枫返京是将整个顾府家眷从凉州带回,而侯府自打太夫人去世就只有顾南天一人居住,一下回来这么多人,肯定是要修葺一番,可梁淮当朝质问顾枫为何要在此时修整庭院,更是斥责其奢靡无度。
  顾枫明明被梁淮召见入宫,却在烈日下站了整整两个时辰仍不得面圣,只因梁淮忘记自己曾经召见,如此事情常有发生,一生浴血拼杀却抵不过平京城的尔虞我诈,最终一代贤将顾枫郁郁而终。
 
 
第9章 第八章
  顾枫死后顾南天本应承袭爵位,可顾枫却迟迟不下旨授爵,梁仲瑄为此事多次请旨,可直到梁淮病入膏肓不能上朝都没恩准,直至太子梁仲瑄监国才代为下旨完成此事,不但让顾南天承袭爵位,更肯定了顾南天在平定威北王之乱的功劳,让已故顾枫配享太庙。
  武将配享太庙这在大楚是第一次,将是手染鲜血脚踏白骨之人,戾气太重,如武将入太庙恐惊扰皇族宗亲的清静,所以从未有一个武将能配享太庙,而梁仲瑄竟然以太子的身份下了旨意。
  比起梁淮的狠辣,显然梁仲瑄的□□政策更加收买人心,一时间希望太子登基的浪潮铺天盖地已成鼎沸之势,武侯二十八年梁淮病逝,梁仲瑄登基为帝,年号永安,一切都好像进行的很顺利,少年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巩固了自己的政权,民心所向群臣归心。
  可慢慢的众人发现,这个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的少年天子,似乎更加工于心计,曾经被他庇护的皇室宗亲,发现自己原本的权力尽数被梁仲瑄拿走,光景甚至比一心削弱宗亲势力的梁淮时期更差,原本让人安心的梁仲瑄逐渐展现出了他的可怕之处,甚至更加让人畏惧。
  其实当初的事是对是错,对于顾英歌来讲并没有过多怨恨,为人臣者勿已有己,顾枫至死都认为是自己心中失了君主才使君主对他产生了猜忌,父亲没有心生怨怼,英歌虽伤心,倒也无可奈何。只是经此一事,英歌对平京城更是失望,不愿再留在京内。
  顾南天心里明白妹妹的想法。可他已承袭爵位无法离开平京,凉州城也回不去了,于是顾南天便与舅舅书信商议此事,正巧舅舅有一养子,比英歌虚长几岁人又上进,深受舅舅倚重,商议之下便想让两人定下姻缘,待日后借着出嫁的理由让英歌离开平京,去舅舅家生活,也算圆满。
  英歌虽与普通闺阁女子不同,平日里策马奔腾自由洒脱,可这姻缘一事,英歌觉得自然是要遵从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现下顾家已无长辈在世,英歌自然要听从兄长安排,便答应了这门亲事,就这样舅舅一家便启程上京,想着让两个孩子先见见面,再交换庚帖,算是正式定下这门亲事。
  可就在舅舅一家脚还未踏入平京城之时,朝中却因立后一事起了争执,梁仲瑄登基前太子妃沈氏便病故,如今后位空悬显然不合适,而对于皇后的人选也让刚刚归于平静的朝堂再起风波。
  逐渐被瓦解的皇室宗亲,已是风雨飘摇,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他们也是拼死一搏,极力争取让宗室之女即位皇后,梁仲瑄在此时上显得事不关己,为此他们开始游说太后,希望得到太后的支持,可偏偏太后也有私心,乔玉和太后祖上本是同族,但乔玉一脉早已败落,直至出仕后论起族谱才发现祖上与太后有些关系,可乔玉一向不愿牵扯这种外戚关系,所以也是讳莫如深。
  可比起乔玉的避讳,乔兰心却很懂得如何利用太后和她的关系,太后的孩子不幸早夭,膝下无子女,又因从未教养过梁仲瑄,所以母子关系淡薄,为此乔兰心经常讨好太后,并常常让元启去太后那里请安尽孝。
  名义上是借助她和太后的关系拉近皇帝和太后的母子情谊,实际上是希望太后成为自己在宫里的依靠,太后自然也很高兴的接受了这种关系,毕竟乔玉官拜丞相,太后也希望乔玉能成为自己有力的后盾,所以比起宗室女,太后私心里显然更偏向乔兰心。
  可乔玉显然就有些置身事外了,乔玉寒窗苦读数十载才出仕,比起权力斗争,乔玉更希望做纯臣,所以在武侯时期他能得到梁淮的器重,更能得到梁仲瑄的倚重,他打心里不希望自己被卷入宫斗之中而影响仕途,所以在立后一事上他始终置身事外,云淡风轻。
  就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中,梁仲瑄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仿佛对于御史上奏立后一事漠不关心,而是更急于召见各地安抚使入京,他的目的很简单,威北王之乱受到牵连的武将太多,导致军心不稳,虽然梁仲瑄登基之后一直想巩固军心,可他认为收效微乎其微。
  梁仲瑄想借安抚使入京之际,好好宽慰他们的情绪,更是煞费苦心的在宫廷内宴请众将,言语中一再表彰了顾氏一族的军功,顾氏一族世代忠烈守卫边疆,一向在将士中深受敬重,可顾枫郁郁而终,早就是将士心中的苦楚。
  酒过三巡将士们将深埋心底的不满表达了出来,他们认为顾氏一族在战场是抛头颅洒热血,都是铁铮铮的男儿郎,绝不会叛乱,更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效忠。梁仲瑄仿佛深受感动,当场表示要追封顾枫为荣国公,并再三重申自己绝不会对忠臣有所猜疑,只要他们忠诚必然会得到他的重用。
  这场酒宴得到了超乎预期的结果,顾枫被追封,这个爵位自然而然被顾南天承袭,梁仲瑄更将京畿地带的驻军交于顾南天,一时间顾家再次被推大风口浪尖之上,顾英歌与舅舅养子要定亲的消息也不胫而走,顾英歌的母亲是江南土绅,她舅舅是个举人,因无心仕途高中后在当地领了个闲置,没当两天就以生病为由辞去官职,这些年赋闲在家中管理家族生意。
  这么一个氏族如何能配得起顾枫的独女,那些在京安抚使之中,有不少人和顾枫有着同袍之情,眼看着顾枫逝去,如今独女要嫁入商贾之家,如何能安心,便将此事上奏给梁仲瑄,将士大部分是粗人,不懂文官那些弯弯绕绕,说起话来很是豪横,认为顾枫之女就算王侯将相也配得,如何能下嫁?
  这话传着传着不知道怎么就变成顾枫之女皇后也当得,原本此事要是发生在平时,不过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可偏偏此时朝中正在议论立后一事,这无形中将英歌推上皇后备选人之列,而支持她的势力正是军方。
  顾英歌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舅舅一家抵达平京时英歌已不明所以的成为了皇后热门人选,他们一届商贾如何敢于天子争辉,一行人甚至不敢入住顾府,只在驿站停留几日便匆匆启程返回了江南。
  至此皇后的人选从原本的两个变成三个,起初太后并没有将顾英歌看在眼中,本想着乔兰心有自己和乔玉在背后扶持,这皇后之位已是囊中之物,可同样没有将顾英歌放在眼中的宗室也只是将乔兰心当做绊脚石,这双方为了自身利益逐渐形成了对立之势。
  然而这双方都小觑了将士们的决心,自打威北王之乱后,将士看到了顾枫的结局,难免唏嘘不安,觉得自己即便一心为国出生入死也不过是顾枫那样的结局,可梁仲瑄的登基之后一直在极力改变这种局势,不但优待将士,更加肯定了顾枫的功勋,甚至让他配享太庙。要知道在大楚以军功配享太庙之事是绝无仅有的,而梁仲瑄似乎在开创着一个属于他的新时代,这种气势大大鼓舞了将士的热血。
  太后和宗室争吵时,不经意的说起武将之女如何能做皇后这种言论,正在势头上的将士如何能善罢甘休,他们知道将英歌拱到这个骑虎难下位置的正是当初他们的口不择言,如果英歌没能成为皇后,那日后该如何自处,恐怕是再无人敢娶她了,于是他们是铁了心的齐齐上奏劝谏梁仲瑄册立英歌为后,甚至齐跪在雍德门前拼死请柬。
  就是在这种奇妙的氛围下,英歌莫名其妙的被册封为皇后,那时的英歌本也是无可奈何,她虽性格洒脱,少了很多闺阁之礼的约束,可作为顾氏之女,享受世代荫封,为了家族她自知无从选择,原本想着离开平京城,最终却被永远的困在这座皇城之中。
  英歌本以为梁仲瑄也是无可奈何之下才册立了武将之女为后,甚至有些同情他,她一个女子尚且要为了家族门楣奔波,那他身为帝王是否要承受的更多?直至梁仲瑄有一次醉酒中说出自己在凉州城初次见英歌时便一见钟情,自那以后为娶英歌他步步为营,如今终如愿以偿。
  但那时的英歌没有太明白梁仲瑄的步步为营指的是什么,直到后来隐隐听到了一些关于沈氏病逝的隐情,表面看似是乔兰心故意刁难,可背后却有着梁仲瑄的推波助澜,还有在那种微妙的时刻请安抚使入京,都是他的谋划,这不禁让英歌感到害怕,曾经在英歌眼中梁仲瑄是皇帝,但也是自己的夫君,可自从知道这件事情后,夫君二字英歌再不敢提,也是在那一刻起英歌仿佛明白了顾枫口中的君臣之道。
  细想这些都是梁仲瑄的计谋,顾英歌便觉得背脊发凉,她再见梁仲瑄时甚至恐惧的微微颤抖,也是自那以后她不断安抚自己以臣子之心侍之,再无夫妻情分,慢慢的英歌接受了这种关系,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英歌披上了皇后这身盔甲,扮演着皇帝的妻子,从此这世上便只有楚国国母,再无英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