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错过与没错过——华砚刘
时间:2022-04-01 08:57:39

  宏川集团广州分公司的邹总经理给我来电话了,他用滑稽的语调说:“你小子发神经病了吧?又编发了两本书,害得我们天天晚上要组织学习,出去喝酒都没空,还有,每次去总部开会,老板一讲话就是半天,屁股都坐痛了,还不敢挪窝,你不知道每次把讲话稿写短一点啊?”
  我调侃他说:“不是你把我招进来的吗?要不我去找老板说说,你对我相当不满意,准备退货?”
  “妈的,又胡编乱造。说正事,秦总怎么调到我这边公司了?”他问。
  有些内部矛盾,我不便细说,万一说不清楚或是被人添枝加叶四处传播,于人于己都不好。我回答说:“听说北京公司的一件事办黄了,老板骂她后,她自己要回广州的,怎么啦?”
  “哦——这样啊,搞得我这段时间,酒都不敢出去喝,还以为是老板安排过来的‘监军’呢,那就好办了。你有时间过来广州玩啊,别没事干,天天瞎写。”
  构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这是好事。但如果出现“歪嘴和尚念歪经”,那就使“学习”变成了“娱乐”。浦生集团的史总裁很会揣摸柯董的心思,率先在集团掀起了学习的高潮,并且三天一小考六天一大考,还美名曰:我们要把老板的每一次讲话、每一篇文章,学通弄懂吃透,不达目的不罢休。
  史总裁能说会写,有人评价他是“忽悠”型干部,但“忽悠”也是要水平的,这一点他具备。一次,集团召开中层干部学习会,史总裁特地邀请了何老师参会,说是请董事局领导现场指导学习。史总裁在开场白上说:“董事局是我们的上层建筑,我们的学习要以上层建筑的思想和观念为中心,扎实学认真学,掏心窝子地学,学习他们的灵与魂,以此促进我们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欸,说到这里,我有个疑问,咱们公司发了两本书,有一本叫啥来着?哦,叫《永远的浦生》,我咋觉着有点‘跑’过头了的味道呢,像是纪念的意思了。”
  史总裁的话引来一阵哄笑,何老师听了觉得有些“刺耳”,接过话头说:“史总,你是高级政工师,我想分析语句不至于这样极端吧?任何一句词语都有其本义和衍生涵义,我们应该从它所处的语境来解读。比如说,他走了。可以理解为他去世了,也可以理解为他离开了某个地方或场合,还有,例如,党永远在我心中!能按你的思维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这句话吗?”
  史总裁的肤色偏暗,是否红脸了,看不出来,表情不自然倒是一瞧便知。他“呵呵”笑说:“不是、不是,我看大家一学习就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不就想活跃一下气氛嘛。”
  何老师的语气有些严肃:“我认为,学习老板的讲话不是照本宣科,或者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老板的每次会议讲话,都对各项工作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关键是我们如何领悟和执行。前一段时间,老板的会议讲话主题是:明确自己的定位,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工作。这里面就包含了如何定位?怎么集中精力?抓好哪些生产经营工作?围绕这个主题,我们还要深入讨论的是:为什么重点工作迟迟不能落实、为什么出现消极对待工作的现象、为什么要把工作上的失误和矛盾总往董事局推脱。”
  史总裁可能忘记了何老师是师范学校毕业的,他的一句话给自己带来了难堪,何老师也毫不客气地对会议学习作了指导。可想而知,这种局面对史总裁那种久经江湖的心灵是有“伤害”的,但这怨不得别人,“忽悠”不好,自己掉沟里了。
  以上事件是集团新的行政办主任找我借资料时,绘声绘色讲述的,过后我又找他要了当时的会议记录,知晓了何老师在学习会上的具体指导意见。我在想,如果我事先知会史总裁:书名已报给何老师审看过了。他还会不会开如此不严肃的玩笑呢?
  七十四
  我在家乡曾听一位领导朋友讲过一个笑话,八十年代初期,社会治安形势不是太好,有些小年轻“混混”无所事事,整天东游西逛打架斗殴,除了互斗之外,拳脚还会挥向无辜的行人,无辜的行人有时会不解地问:我又没有撩你,你干嘛打我?小年轻“混混”就会说:听你的意思,如果你一直不撩我,我就一直没机会打你咯!我讨厌你在我前面走路的样子,就能揍你。
  所以,流氓的行为逻辑,我们不能以常人的心态去对待。对于职场,类似的故事同样也会发生,你无意中碰了人家的手臂或擦了人家的衣袖,你可能歉意地微笑之后马上忘却了。但对方如果是“混混”,他就会一直盯着你的背影,要么冷不防地扔块砖,要么偷偷地跑到你前面挖个坑。
  浦生集团科技公司获得了一笔市级财政扶持资金,柯董比较满意,朱总很有成就感,决定乘势而上申报省级项目。申报材料送给集团盖章,史总裁不同意,意思是需要董事局分管领导签字才行。材料又报给了何老师,何老师认为,以往怎么办的就怎么办,没必要多此一举。见两方僵持不下,朱总不乐意了,因为有前面的“成就”作托底,于是理直气壮地向柯董申诉,柯董对公司利益当然是异常重视,迅速召见了何老师和史总裁训话。
  何老师强调说:“科技公司先前申报项目,是集团全程协助办理的,现在却要董事局签字了再盖章,明显人为地增加了一个流程,从工作效率上来说,这是没有必要的。”
  史总裁辩解说:“我考虑这次是申报省级项目,材料盖章是次要的,主要是请董事局分管领导对材料把把关,看看是否符合相关政策,以便保证项目顺利申报。”
  何老师说:“当时送材料给我,只是说需要签字了再盖章啊,没有提到材料审核呢?”
  史总裁说:“我特地让人呈报给董事局分管领导签字的用意,就是对材料不放心啊,我以为你会想到这一点的,我们平时盖章,没有动不动就请示吧?”
  “……”
  史总裁打的是有备之仗,何老师猝不及防处于下风。柯董发毛了,狠狠地骂了何老师一通。这起事件是史总裁与朱总的“联合行动”,还是史总裁的“个人谋略”?无从考证,但据平总分析,这肯定是个“坑”,谁挖的不知道。
  何老师遇上“混混”了,“混混”不可能大度,他们的信条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何老师无意中成了“穷寇”。
  秦总“被贬”之后,王副总裁接任了浦生股份公司的总经理,王总上任之后,想急于做出点成绩,拟定了一份关于独立组建股份公司销售团队的方案。她依据“鲶鱼效应”的原理,拟定了“鲶鱼计划”,也就是通过自建销售团队,刺激宏川集团的销售积极性,两边开展竞争和比赛,达到提升销售业绩的目的。
  应该说,这份方案的出发点没有问题。问题是在具体实施中,如果一味地顾及到柯董的爱憎好恶,方案就会“变味”了。王总与史总裁是老乡,又在浦生集团一起共过事,于是王总拿着方案与史总裁一起磋商。史总裁给王总的建议是:销售团队就从整个浦生集团内部挑选组建。理由是:其一、重新扩招人员会造成人工成本增加,这是老板不太乐意的;其二、新人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需要时间成本,但老板是急性子,这个因素要考虑;其三、采取优胜劣汰机制,可以借此机会把集团的一些不老实不听话的员工组建进去,行就留,不行就淘汰掉,这样减少了集团的劳资纠纷,这应该符合老板的想法。
  此方案报送给了何老师审核,何老师持保留意见。他的理由有两条:一是宏川集团的主营业务是药品营销,他们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机制,现在突兀打破这种格局,有没有必要?如果出现恶意竞争,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不良影响和结果,怎么办?二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产品销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营销经验,才能立足市场打开局面,如果采用简单省事的内部调剂和拼凑的办法,人员素质势必参差不齐,这既不利于团队管理和建设,又可能会影响市场拓展。
  迈不过去何老师这道坎,影响了史总裁和王总的“高明计划”,他们没有放弃,直接绕过何老师找柯董汇报。史总裁站在集团的高度阐述了制定方案的“良苦用心”,柯董听了有所“感动”;王总从旁侧击,指出了干部之间有个人矛盾,不能影响工作正常开展。言外之意,何老师对史总裁有成见,所以不支持工作。柯董听了大为光火。
  柯董是急性子,他一向认为,没人敢在他面前编造谎言,他充分相信史总裁与王总的联合汇报。柯董这一点很容易让人钻空子,所以浦生公司有极少数管理干部“乐此不倦”,抓住一点小辫子或者听到一点小道消息,就会“上告”,被整的人挨骂了、受处分了,往往还摸头不知脑,一肚子问号。
  史总裁、朱总和王总的接连出招,使何老师蒙受的不白之冤产生了叠加效应,受到了停职反省的处分。我去何老师家里的时候,平总也在,从他们的聊天中,我得知了上述事件发生的大致根源。何老师向平总说了自己的打算:他妹妹和妹夫在武汉做房地产开发,现在规模越来越大,操控有点吃力了,已经多次催促他回去帮忙。何老师认为柯董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特别是当初走投无路的时候,得到了柯董的赏识,最终升任到董事局ZX特别助理的位置,所以一直拿不下面子提出离职。现在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正好回去辅助一下妹妹他们的事业。两天后,何老师搬离了浦生科技园生活区,回到了武汉。我对此愤懑不平,然爱莫能助。
  后面的事实证明,何老师的担忧是对的。股份公司的销售团队由集团内部员工组建是一个败笔,其间接纳了厨师、司机、物管员、保安等,大家一哄而上,结果串货、冲抵、挖客户等现象层出不穷,悟性高的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悟性差的销售了一点产品,但货款收不回,自个儿走掉了。当然不可否认,成绩也还是有的,听说有个司机和厨师借助一场全民防疫的势头,小赚了一笔,这仅是对个人而言,以集体来说,得不偿失,最后销售团队解散了。
  后来,柯董多次电话何老师,希望他回公司上班。无奈,何老师已接手了他妹妹那边的工作,脱不开身了,只能每次回浦海市探望岳父岳母时,再特地看望一下柯董。
  秦总与何老师有工作交情,她打电话问我什么情况?我说:“和你一样,被人从背后推了一把,很冤屈。”她说:“老板不听解释的,别人一说,他立马就上火,唉,性格改不了的。”
  秦总说她在广州的工作比较清闲,邹总没有安排她具体工作事务,每天去报个到就行了。她有些不高兴地问我什么时候去广州?我借口说何老师刚离开公司,我怎么着也要等段时间,不然柯董还以为何老师把我也带走了呢。
 
 
第21章 那些年的错过与没错过
  七十五
  在浦生公司工作期间,我有幸多次参加欢迎仪式,且近距离见到了好几位很高级别的首长,他们都是莅临浦生公司视察和调研工作的。“浦生”是浦海市的标杆企业,也是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它是浦海市财政收入的重大贡献者,也反映着浦海市阶段性的工业成就。
  柯董的事业起步于浦海,他对这一块“吉祥宝地”,有着很深的“风水”情结,加上还有地方政府对浦生公司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帮助,这是柯董把公司总部设在浦海市的主要原因。
  柯董的梦想是远大的,他要打造巨型的“工商业航母舰队”。正如他屡次在会议上提到:做出了选择,确定了方向,就要矢志不移,坚定向前,把事业做实做强做大。柯董是一位做事高调的老板,他十分注重企业的公众形象建设,他追求“浦生品牌”尽快走向全国,并以此迅速拓展事业多元化发展。
  为此,柯董提出与Y视合作,在浦海市举办一场当时最为红火和知名的歌舞类品牌节目“同歌共唱”晚会。根据他的指示,公司即刻成了工作专班,我名列其中,负责外联宣传工作的对接和落实,具体工作是负责制作公司系列电视广告片、省卫视台的活动宣传造势、浦海市周边县市新闻媒体的广告宣传策划。
  “同歌共唱”晚会虽是Y视的半公益性歌舞节目,但因为涉及到明星出场费、舞台设备租赁费、演出人员食宿接待费等,所以承办费用不菲。一般来说,这种晚会都是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企业给予费用赞助,两生欢喜。而柯董的搞法有些别出心裁,他的意见是:晚会由浦生公司牵头组织,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即:晚会的承办费用由浦生公司独家承担、晚会的冠名宣传权属浦生公司独家享有、晚会的票务收入归浦生公司独家收取。
  柯董具有明显的商人特质,他的目的很明确,通过商业化操作,达到名利双收。但是他忽略了一点,这样大型的群众性参与活动,涉及到安保、交通、电力、接待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不是仅凭浦生公司一家之力就能操办的。假如出现了什么安全事故,地方政府也脱离不了干系。最后,浦海市主要领导发话,晚会由政府主办,浦生公司承办,双方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工作对接与协调。
  我的具体任务没有变化,首先是公司的系列电视广告片制作,柯董要求制作六个电视广告片,包括一个集团公司的形象片和五个股份公司的产品广告片。他还要求,这些广告片必须在此次晚会的各个宣传时段进行播放,责任人是我。
  我火速与老杨赶赴省城,找了几家影视广告制作公司洽谈。其中有一家公司老板说自己是从省电影制片厂出来的,与国内著名的张姓导影曾经是同事,为了证明身份,他还拿出了相关资料以及以往的影视作品,我就此选择与他合作。
  六个广告片刚刚制作完成,我接到了省卫视台广告中心的催款电话了,说已经在播放本次晚会的宣传广告了,请及时支付广告费用。我一头雾水,问是谁对接的?对方说是浦海市的一位副秘书长。我要求对方马上停播,等我将浦生集团的广告形象片发送过去后再一并播出。对方不干,说广告内容和播出费用都已经确定了,不再更改了。我牢记着柯董交办给我的工作任务,便说你们不干,我也不干,浦生公司不会承认这笔费用,你爱播就播去吧。我随即向柯董作了汇报。
  未想,次日在公司召开的专项工作组碰头会上,那位副秘书长就以此训话了,他说:“你们浦生公司是谁通知省卫视台停播广告的?”我级别太低,没敢应声。他接着又说:“现在是晚会的宣传造势阶段,时间很紧,你们随便一个电话就通知停播广告,有没有考虑到社会舆论和影响?毕竟是政府在主导啊,我们安排的事情都不算数啦?”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