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农事——小树要长高【完结】
时间:2022-10-26 23:50:49

  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意,尽管秋庄稼才种进田里,可离秋收也没几个月了,待跟大家商量好就去田宅行让中人开始物色店铺。
  “在菜市口租铺子?那地方脏兮兮的咋能行,门面也不宽敞。”
  这个时节是生意淡季,秦家二郎生煎铺子天刚摸黑便打烊关了门,饭后众人坐在小院里摇着蒲扇E天。
  小刘氏听小姑子娘俩商讨选店铺的事情,插嘴反对道。
  县城哪处地方她不清楚,以她看来在菜市行做吃食买卖铁定不行。
  “二舅娘,月儿没说非要在菜行里头,是打算在近旁的街肆上。”钟月忙向大家解释。
 
 
第56章 分歧
  “你说在菜市行附近?”小刘氏眸子转了转, 静默少顷, 点点道:
  “若在近旁的街道我看成。不过这事得跟你大伯娘和婶子好好商量商量,看她们如何个说法。”
  虽然她没跟小姑子的两个妯娌正面打过交道, 但从平日里同小姑子闲叙中多少能了解些其脾性。
  赁铺子的事几人意见一旦产生分歧, 将来买卖做起来后也是麻烦不断。
  “这是当然,唉,她婶子我倒是不担心,就怕她大伯娘作妖。”秦氏叹口气应道,想想现在都有些后悔大妯娌搭伙了。
  “如果她们真不赞成, 那就缓一缓再置铺子, 咱们先把田买上。”
  急于开店做买卖的是小杜氏, 好地段的铺子短时间租不到, 焦心的是她自己。
  “买田?怎么突然想着置田产了?”钟月的话引起了小刘氏的注意,扭头盯着秦氏疑惑的问道。
  “这主意是月儿提出的, 反正家里的钱都是留给她用的, 怎么花由着她吧。”
  自女儿说了一番道理后, 秦氏也想明白了, 银钱放在箱子里花一文少一文。
  而且以后带到婆家还不晓得用在谁身上,陪嫁中的田产, 只要女儿没点头谁都强占不了。
  “二舅娘, 月儿是这样想的,以后城里开起铺子我和娘呆在家里的日子就少了, 地里的庄稼肯定没法顾及, 只能租给佃户。生意有好有赖, 若在城郊买几亩田种着,过日子算是多了个仰仗。”
  钟月之所以解释那么详细,的确是有自己的考量。
  以二舅家力,只要他们有想法置十来亩田产完全没问题,到时两家银钱凑在一起买片亩数多的地块,然后私下再做分配。
  这样以来,收庄稼时两家可以互相帮忙照应,二则到时她种植高产种子能多几亩地儿,于己于他皆是好事。
  果真如她所料,当小刘氏听钟月说自家打算在县郊买田时,眸光闪了闪,若有所悟的点点头,笑道:
  “之前你舅也跟我提了一嘴,那时正筹谋食铺没放在心上,现在听你说,我觉这事做得,手中握几亩好田你们娘俩吃饭是不用愁了,秋收时你二舅回来让他帮你们参详参详。”
  姑子手里有银子小刘氏是晓得的,不但如此,连大妯娌昧着良心从东家给抚恤银子中私扣下十两银子,她也知道。
  因为这件事,丈夫和大伯子兄弟俩生了罅隙,私底下两家几乎没什么来往。
  小刘氏说让丈夫帮忙出主意,其中一方面原因是心里也生出了买田的念想,便如钟月所考量的两家搁在一起相互照拂。
  小刘氏的话正合母女俩心思,连忙道了谢。
  ……
  从县城回来的当天晚上,秦氏便找俩妯娌就铺子的位置进行商议,其实主要是将钟月的想法告诉了她们。
  “咱们又不准备摆摊卖蔬果,铺子选在菜市行我不中意。”小杜氏听了妯娌建议,想都没想的表明反对态度。
  作为土生土长的郑县人,县城哪条街道适合做什么,人流量如何,她自认为心里跟明镜似的。
  谁做买卖不上心,从存了开铺子的念头,小杜氏也在认真物色门面,自然心底有理想的地段。
  “二嫂,我也觉得铺面租在菜行有欠考虑,若好地段的房子不好租,缓缓也行。”
  期间一直保持沉默的郭氏出声道,她知道两个妯娌都计划做吃食生意,自认为厨艺拼不过她们俩。
  再三琢磨决定接绣活顺带卖些低端平民的胭脂水粉,如若店铺开在吵嚷的菜场,必定不合适。
  一旁摇着蒲扇的杜氏听三个儿媳妇议论生意场里面的事情,本想插嘴说几句。
  可想起老伴的劝告,遂作罢,三人都不是好相与的主,况且三房各做各的,进账各归自家荷包,到时万一经营有个意外反倒落个不是。
  “既然大嫂和玉英都不同意,那咱们就再等等,说不得运气好牙行很快就能帮咱们找到合适的铺面。”
  妯娌俩均有异议,虽出乎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秦氏没进行过多劝说,先买田再开店亦是一样。
  时间在秦氏母女俩眼中,一晃而过,而对小杜氏而言分外煎熬,因为直至中秋时节,也没租到合适的铺子。
  不是地段不合适,便是嫌租钱太贵,钟月中意的是菜市行旁边的地段,所以抱着不愿意就继续等的态度。
  依照往年惯例,八月中下旬秦二郎都会从京城回郑县负责棉绒的收购事项。
  从七月半始由于棉桃相继开瓣,钟月和秦氏便不再往县城跑,全心精力用在抢收棉田上,尽量让棉绒少淋雨水,卖个好价钱。
  ……
  “听你嫂子讲,你有意在城郊买田?是要多置些田产,这次回来我也准备跟你嫂子商量这事,能早一日买便早一日。”
  秦二郎像以往每次回乡一样,来小妹家看看情况。
  从妻子嘴里听说小妹预备城郊购田,刚闻听这个消息,他有点不相信。
  以自家妹子的做法攒的钱多半打算留给外甥女出嫁压箱底的,没想到竟然如此有远见。
  其实即便妹妹没这个主意,这次他也准备劝说她把手头上的钱用来置田产。
  京都外城和里城空间面积有限,而全国各地的百姓在持续涌入都城,以致都城墙外由散民聚居而成的草市渐成气候。
  而朝廷的态度为中立的,甚至说放任自流也不为过。
  但眼光毒辣的作坊少东家断定早晚皇上会下旨将城外的草市划归到京都行政所辖范围。
  那样以来郑县对于京都百姓的日常供给作用将会更加突出,田地的收益更为可观。
  秦氏闻言面上一喜,望向眉目同样含笑的女儿,心底感慨女儿长大了,考虑事情比做母亲的她还周到。
  钟月此刻的确非常高兴,看样子不用再多费口舌两家一起买田之事便有了着落。
  不过这种占便宜的事,还是由她们主动提出来为好,于是笑着对喝茶的秦二郎道:
  “二舅,您准备买多少亩,我们最多只能置六七亩,恐地片小不好买,要不咱们两家一起合买吧?”
 
 
第57章 买田
  秦二郎心里也有此意, 妹子家只有她和外甥女没有男劳力, 两家挨在一处有什么重体力活可以照应下。
  于是颔首应道:“行,这次回来时间不赶慌, 此事由我去田宅行办。铺子可选好了?”
  他知道小妹准备和两个妯娌一起租铺子做生意。从内心来讲并不赞同三人合伙,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便没有多说什么。
  “没呢, 大嫂和玉英还在犹豫着, 照这个样子估摸到年前去了。”
  提起耽搁许久的铺面, 秦氏拧着眉头叹气道。
  她跟钟月想法不一样, 吃过一次做买卖的甜头, 觉得铺子早开一日多赚一日的钱。
  买田的事八字还没一撇, 店铺总这么拖着,眼看一年光景已过去大半, 啥事没办成,怎不让她发愁。
  女儿劝慰她莫要心急, 可一想到两件事还没眉目,心头的燥火便控制不住往上窜。
  “租铺子是大事心急不得,万一走了眼,非但挣不到, 投进去的本钱也打水漂。”秦二郎安抚妹子道。
  “娘,你瞧二舅也这样说,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好事才多谋。”大热的天钟月却笑如春风。
  以大伯娘的脾性, 肯定比她娘还急迫, 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达成一致意见。
  秦氏被女儿的淡定的模样气笑了, 不由嗔了她已一眼,这么多人就数她跟没事人一样。
  原以为买田的事情要过些日子才有头绪,没想到跟秦二郎说罢第三日,他便过来知会说让去一块看田。
  “怎么这么快?!”秦氏惊讶道,尽管心里做了准备,可如此事到临头突然将大半家底拿出来,真有点舍不得。
  “秋庄稼要看要收完了,买田的人急等着种下季麦子,牙行那边催的紧。”秦二郎笑道,这次的确运气好,因熟人关系牙行中人给物色了二十亩上等好田。
  不过要求今儿要办完地契,二儿子火急火燎赶回来捎回了消息。
  “那我去拿钱!”秦氏看二哥的神情,猜想事情赶的急,压下心底冒出的复杂情绪,起身便便准备向西厢房走。
  谁知话刚落,就听门外小杜氏的说话声:“秀萍在家呢,我还道你下田去了。吆,她二舅来啦,正要问你今年的棉价咋比去年便宜几文。”
  一旁的钟月气的揉揉额头,怎么每次二舅来她家小杜氏都要过来凑合。
  拿钱的秦氏亦是满脸不悦,望了望笑呵呵没丝毫气恼的二哥,终是没往藏钱的西厢房走。
  转而步出堂屋外,招呼进院的妯娌小杜氏。
  “我家棉田亩数少,不用整日呆在地里。刚刚我也在问二哥棉价的事儿。”
  “今年农户种的棉田多,苗秧又都是移栽的,皮棉出产高,价钱自然就便宜了。”
  秦二郎礼节性的起了身,郑重地和她解释原因,种了十几田的农人大都晓得这个道理,
  粮市中,每月的米粮价格都有小范围浮动,更别说每年生产一季的棉花。
  “理儿是这个理儿,可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地不容易,你们棉作坊赚的盆满钵满,收棉花时就不能价钱放的高一些吗?”
  小杜氏知道前两天秦二郎来过一次,想着今日来八成有啥重要的事。
  或许悄悄依照去年的棉价收购自家妹子的棉绒也有可能。
  秦二郎淡淡的笑笑没做声,游走村镇这几年啥样的妇人都碰到过,对小杜氏这类人讲再多道理也无用。
  “伯娘,棉价是棉坊东家定的,二舅又当不得家,他肯定是盼着价钱越高越好。”
  钟月为二舅抱不平道,她清楚小杜氏目的不是为物价之事登门,恐怕是八卦她家的事情。
  “难怪常人说外甥亲舅,瞧瞧,我还没说你啥呢,便护成这样。”小杜氏啧啧两声,指着钟月对秦二郎道。
  “谁讲的有理儿,我就站谁那边,这次二舅说得对,月儿自然护着。下次若伯娘占理儿,我肯定也相着你。”
  钟月毫不嘴软的回道,她心里快急死了,从家到县城需得一个时辰的脚程。
  非但要去查看尚不清楚位置的农田,而且还要去牙行立字契,前后下来时间十分紧迫。
  而误事精看起来要长聊的打算。
  与此同时,秦二郎心里也隐隐焦急起来,倘若自家的银钱足够替妹子暂付田钱,他直接走人自己去县城便是。
  可一下子置十几亩良田花费不是个小数目,近百两银子即便搁在京城百姓人家也非想拿便能拿出来的。
  于是便给了秦氏一个眼神,意思是让她尽快出发。
  露馅就露馅吧,反正迟早要知道,秦氏瞟了眼正跟钟月玩笑的小杜氏,起身迅速的进了西屋。
  片刻功夫后,胳膊上挎个竹篮走出来神态略不自然对瞅着她的小杜氏说:“大嫂,我跟二哥进城有点事,不能跟你多说了。”
  说完,又朝秦二郎道:“二哥,咱们走吧,再出门,外头天越来越热了。”
  小杜氏见兄妹俩力赶着进城,眸光闪了闪,笑问:“啥事这么急,非得半晌午去。”
  “买田的事,前儿我在城郊样中了一片地,让秀萍过去看看,掌掌眼。”秦二郎不欲同她多解释,免得又被缠着问东问西耽误时间。
  “在城郊置田?那可得不少银子。”小杜氏满脸羡慕,忽然想着秦二郎常年在外跑商,见多识广看上的铺面必定插不到哪里去,便慌忙道:
  “秀萍,你们看完田,让她二舅帮咱选几处铺子,他眼光长远懂的比咱们多。”
  没等秦氏出声应允,秦二郎已笑着点头。
  钟月相信二舅的见地,她跟不跟去起不了什么作用。又加上小杜氏还没走,便决定留在家里掰棉花。
  家里的田已经找好佃户,将棉花收完便无需再亲力亲为种麦子了。
  旧田虽不用卖力耕作,但城郊的田立了契后就得着手耕种了。
  因地理位置优势,城郊的田地不同钟家村,若只种农作物经济效益太差,与经济作物套种方显优势,而且还可以起到垄间遗传隔离的作用。
  秦二郎秦氏兄妹俩离开后,小杜氏觉得留下也没什么意思,从钟月嘴里根本套不出什么有用的话,闲扯几句便回了自己家。
 
 
第58章 看铺
  秦氏直到天摸黑才从县城回到家, 钟月见她虽面带倦意, 但眉宇尽显喜色,料想事情已办妥。
  她边给老娘按摩肩膀边笑眯眯道:“娘, 累坏了吧,坐下喝口水歇歇。田地买到了?!看着可还成?”
  “全办妥了, 你二舅亲自拍板的, 二十亩田, 咱家要了五亩。”秦氏连口饮进杯中的茶水, 才回答女儿的问话。
  她确实累极, 大半天的时间几乎都在奔波跑路。
  不过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非但农田的事情解决铺子的事也有了眉目。
  要说铺子的事也是赶巧,他们在牙行立好字契交完田资后, 因铺面之事秦氏最近跟牙行常有往来,中人自然识得她。
  于是热情殷勤告诉她手中有几处地段定好的铺面, 经他提醒秦氏忽然想起小杜氏让二哥帮忙参详的话语,秦二郎当然也是记得的。
  结合钟月与两个妯娌的主张,最后还真物色一处合适的铺面。
  “是嘛,这次若大伯娘和三婶也觉得合意就赶紧定下来!”
  钟月正为自家只能买五亩田地遗憾不已时, 又听母亲说铺子竟也找到了,又惊又喜。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