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听客人说,现在时局可是好了很多了。说是日本人投降了,现在内陆也都不怎么打仗了。这天下,终于是太平了些。”
“阿勖哥。”妇人偏过头观察着男人的反应,“你可是想回去看看?”
男人犹豫了一下,“阿萍,你没有想过回去吗?”
“当然想过!”妇人急急地表态,“我的阿箬还在那个村子里,不知道她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是不是很可爱,很懂事。”
“是啊,我们的阿箬还在村子里,还有我的父母……阿萍,我想明天去打探打探外面的消息,如果真的不打仗了,我就回去看看。”
“我们一起,带着孩子们。”
***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回乡,阿勖阿萍两夫妻就开始忙碌了起来。阿勖每天在店里打探着外面的消息,在确定战争真的结束了之后,夫妻两个开始着手把已经做了几年的小饭馆关闭,店面也盘了出去。
只是住处的房子还要留着。
“要是以后回来,还能有个落脚的地方。”阿萍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就要回去见阿爷阿婆,还有大姐姐了,你们开心不开心啊?”阿萍笑着问两个孩子。
“开心!”阿笙天真地喊着。
“娘,大姐姐会绣花吗?会做衣服和好吃的饭菜吗?”阿笳也好奇的问母亲。
“当然,你们大姐姐啊,是家乡最聪明美丽的女孩子。能绣出活灵活现的凤尾花,缝制出合身好看的衣裳,烹饪最美味的佳肴。”阿萍缺席了大女儿成长的过程,但是在她的脑海里,自己的女儿一定是最棒的姑娘,她可爱美丽,她多才多艺。
“大姐姐这样棒,阿笳一定会很喜欢很喜欢大姐姐的!”阿笳也和弟弟一样欢呼起来,她很期待见到这个大姐,这个自己从来没见过,只存在于爹娘怀念之中的大姐。
“娘,爹什么时候回家啊?”阿勖最近早出晚归,一双儿女已经有几天没有见到爹了。
“你们爹啊最近有点忙,过几天就能好好陪着阿笳和阿笙啦,好不好?”阿萍低声安慰着两个孩子。
“好。”
阿萍在家照顾孩子,阿勖就在店里面清理东西。
“阿勖叔,听说你打算把这个店盘出去?怎么好好的就不干了?”有相熟的客人过来询问。
阿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笑着和客人们聊天,“最近外面太平啦,我们就想着趁机回家乡去,看看爹娘看看大女儿,以后还可以再回来嘛。”
“阿勖叔,听说你已经很多年没有回乡了?可是想家了吧。”
“可不是嘛,这些年外面打仗,连书信都不能送,也没有个消息。”阿勖拿着肩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也该回去看看啦。”
“那也不至于把房子卖了吧。”周围的熟客都为这家店的关闭感到可惜。
“只是把店盘出去,屋子还留着。如果能接了大女儿出来,还是要回来的。”阿勖笑着向熟客们保证。
“那感情好,回来还要吃你家的特色小菜。”
“您就放心吧。”
今天就是这家小店最后一点给食客们提供吃食了,明天这个小小的店面就会被人接手。这家小小的店面,曾经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终于要暂时结束了。阿勖和阿萍计划着将店铺盘出去之后得来的钱存起来一部分,再给村子里的大伙儿买些礼物,尤其要给大女儿阿箬买些沿海地区时兴的布料回去。
“阿勖叔,你们可是要回南疆那边?就是你一直挂在嘴边的名叫桐乡的村子?”
“张少爷,难得您还记得我家乡那个小地方啊。”
“阿勖叔您经常挂在嘴边的嘛,我经常过来吃东西,久而久之就记住了。”
自己经常提家乡是桐乡吗?阿勖有些疑惑了。但是这位张少爷倒确实是店里的常客,家住城南,不知为何倒是对自己这间开在城西的店情有独钟,之前就经常过来,最近更是每天都要来吃上一顿饭。也不点什么复杂难做的饭菜,一碗白粥一碟小菜,倒是能在这家小店里盘旋大半日。
这位张少爷看起来也像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听他日常偶尔说起家里面的事,祖上也是做过官的,虽然是旁支,却也不算出了五服。祖上有本事,后辈却是整天游手好闲的样子。偶尔阿勖和阿萍闲时说起来,这张少爷竟像是没有正经营生似的,三天两头的在他们店里一坐就是大半日,只是可惜了这好出身好家世。
“公子好记性。”虽说总是心下可惜,但是客人好心与自己搭话,还是要笑脸相迎地奉承几句,不然若是不小心让客人觉得怠慢了,可就难留回头客喽。
“不知阿勖叔和家人打算几时回乡?刚好我母亲家里在云城那边也有些亲戚,这些年通信不便,母亲心里也很是挂念他们,常说着让我抽空回去看一看。舅舅家里在那边也算有些本事,想着让我过去找份事做。”
“公子在西南那边也有亲戚?那可是好。我看公子一向爱吃我家的小菜,想必是和那边很有缘分呐。”
“是啊,刚巧我也打算过几日就过去。阿勖叔若是方便,不如咱们结伴上路?跟着熟人,家母也好放心一些。刚巧我这边也有些熟人,可以帮忙弄到车票。”
“不敢当不敢当。”阿勖连忙拒绝。这张少爷虽说是自家店里的熟客,却也不是多么亲近的关系,平白的和人家一起上路,又托人情买车票,阿勖不愿就这样欠下了人情。“我这还有儿子女儿,小孩子路上麻烦,公子和我们结伴也是多有不便,就多谢公子美意啦。”
“不碍的,只不过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想着若是有相识的人能在路上结伴会方便一些而已。既然阿勖叔更愿意一家人单独上路,我也不好强求。”
“是我辜负了公子一番美意,当不得公子这么客气。”
“不过。”张少爷话锋一转,“我这次去那边,也想着在周围游历一番,阿勖叔常常说桐乡在山里,风光也好,不知到时候我能不能有幸进去转一转,也好尝一尝当地小菜的味道。”
只是为了小菜?这位张少爷就对自家村子那么好奇?这样的想法只在阿勖的脑海里转了一瞬,就被他丢在一边。
“如果有缘,路上还能再遇到张少爷您,必请您去我们那小地方坐坐。不瞒您说,我们那村子虽然小,但是我家里也算村子里面的大户,招待客人也不会很寒酸。”
“那就这么说定了。”
阿勖嘴上客气着,终于送走了这位突然变成了话唠的客人。
***
“少爷啊,您真的要去吗?南疆那么远,大山里有什么没有人知道,也许会有危险,也许到头来就是一场空啊。”城南的小宅子里,一个下人模样的男人正在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家小主人。
“成叔,我已经想好了,你就不要再劝我了。”他蹲在屋角,面前是一口打开的大箱子,正在翻找里面的东西,恨不得整个人都一头扎到箱子里。中间似乎是找累了,他挺了挺腰,转过头看向站在身后的家中老仆,露出一个温暖而决绝的微笑。
这个青年正是这家的小主人,也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每天必到阿勖开的小餐馆里吃饭的张少爷。
“可是少爷,现在虽说外面不打仗了,但是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太平。依我看,时局依然不稳的很,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再打起来。您走了,老夫人可怎么办。”
“我娘就麻烦成叔成婶照顾了。”张少爷微笑着,“成叔,这些年我和我娘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你也是知道的,在张家……就是正房的一条狗都比我尊贵!这也许是我唯一的机会了,只要找到凤凰花蕊……”
“可是凤凰花蕊毕竟是传说之物,这么多年来没有人找到过,甚至连是不是真实存在的都不清楚。”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去找。”张少爷打断了家中老仆的话,“我想这是上天赐给我的机会,不然,为何偏偏是我看到了那本书,看到了那本书上的那几句话?”
“可是少爷……”
“好了成叔,我已经决定的事,是不会改变的。”张少爷冷冷地终止了这个话题,他又俯身趴在箱子上,不停翻找着。终于,他从箱子里拿出来一本古旧的,已经发霉的书。
“嘿,可算是找到了。”他开心的站起身子,抖了抖手中的书。“看,找到了,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走这一趟。”他看向从小陪伴他长大的老仆,露出了天真的微笑。
“少爷……”自家少爷,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吧?那就让他走这一趟吧,就当是出去散散心也好。
张少爷又敛了神色,郑重地看向除了母亲之外这个世界上自己最信任的老仆,“成叔,你可有收好我前些天给你的那块玉佩?”
“当然。少爷嘱咐我的事,当然要好好办。”
“那就好。”张少爷满意地笑了,“这块玉佩和我身上的那块是一对儿,你通过这块玉佩就可以感应到另一块的位置。”
“知道了少爷,如果一年后您还没有回来,我就过去找您。”
“成叔办事我放心。”他手指摩挲着手中的旧书,看向门外的天空。院子小小的,露出的天空也并不宽广,但是他看向那一片天空的时候,依然踌躇满志。“凤凰花蕊,我一定要……”
第124章 番外(3)
大家从祠堂出来之后, 阿勋老爷就被村子里的男人们簇拥着, 一起去了村长家里。也早有多嘴的女人们,一窝蜂跑去了阿勋老爷的家里。
“阿勋嫂子, 阿勋嫂子,大喜, 大喜啊!”女人们高声笑着,敲响了阿勋老爷家的门。
早有帮佣的小姑娘打开了大门,勋太太笑着把女人们迎进了家里,倒上茶, 又让帮佣的小姑娘去西边的屋子里叫阿筠小姐出来。
毕竟家里都还有事, 女人们坐了一会儿, 夸赞了一下未来的圣女, 就各自回家去了。从始至终, 东边的屋子都是屋门紧闭,只有偶尔从门里传出读书声来。
晚上勋老爷回到家的时候, 勋太太已经亲自下厨做好了饭菜, 听到院子里传来关门的声音和脚步声,连忙摆好了桌上的最后一盘菜,迎了出去。
勋老爷和人从中午一直喝到傍晚, 就算他酒量了得,也难免走路的时候脚步有些踉跄。勋太太连忙跑过去扶住勋老爷。
“怎么喝了这样多的酒。”她像往常一样轻声抱怨。
勋老爷却没有露出平日里不耐烦的样子, “呵呵”笑了两声, “今天啊, 我高兴!阿筠终于当上了圣女, 我啊,高兴!”
勋太太扶着勋老爷坐到饭桌前,收起了桌上摆好的酒,换了杯茶上来,“知道你高兴。但是瞧你喝了这样多,晚上还怎么吃饭。”
“和吃饭有什么想干。”勋老爷摇摇头,“把儿子和女儿都叫出来。今天是开心的日子,咱们一家人好好吃一顿饭!”
“好嘞。”勋太太洗了一个手巾,拧干了递给勋老爷,让他擦擦脸。又跑出去亲自敲了敲西屋的门,“阿筠,阿筠,快出来吃饭啦。”
“阿娘。”阿筠打开门。她也是一个容貌秀丽的姑娘,只比阿箬小一岁,也已经到了亭亭玉立的年纪,穿着红色的衣衫,欢喜的感觉直从打开的屋门内扑了出来。
“阿娘,我去叫弟弟出来吃饭。”她笑着说,脸上挂着浅浅的酒窝,开心得仿佛声音都变得更加清脆了。
勋太太连忙拉住了就要往东屋走跑的女儿,“我去叫你弟弟,你去主屋陪陪你阿爹。今天你爹高兴,看到你啊,更高兴。”
阿筠抿抿嘴,羞涩地笑了笑,“好啊。”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一直比不上会读书以后可以出去考科举的弟弟,今天终于阿爹阿娘因为自己而开心了。
“阿爹。”她欢快地跑向了主屋。
都是自己的孩子,女儿好,勋太太也是很开心的。虽然不是桐乡的土著居民,但是村里的规矩她还是知道的,圣女的父亲就是下一任村长。阿筠当上圣女,以后儿子阿筌就是村长的儿子,地位就更高了。
而且,这桐乡不是普通的村子,进出不便,平常村民想要出村,必须由圣女领着才能出去。自己的儿子以后可是要走出村子去考科举的,自己的女儿当上圣女,儿子想什么时候出村不都是自己说了算?不像现在,想去城里买盒胭脂都要好声好气地去求阿箬……
她一边算计着,一边笑着去东边屋子里叫儿子出来吃饭。女儿是当圣女还是出嫁,对她来说,都没有一个会读书的儿子重要。
一家人终于围坐在桌前,勋太太亲自给丈夫和儿女盛了饭,先夹了一筷子鸡蛋放在丈夫的碗中,犹豫了一下,又夹了一筷子鸡蛋放在阿筠碗中,最后才嘱咐儿子阿筌多吃一点。
以前阿爹的注意力不在家里,更不在孩子身上。阿娘的眼里只有弟弟,自己第一次感受到排在弟弟之前的滋味,阿筠有些受宠若惊。
“谢谢阿娘!”
“傻孩子,快吃吧。”
阿筠往嘴里扒着饭,感觉今天是这辈子最开心的一天。
“阿筠。”勋老爷吃了两口,放下碗。“今天村子里大家伙儿已经说好,以后你就是圣女了,等阿爹去向凤凰花神禀告过此事之后,你就不能再像现在这样不稳重了。”
“好的阿爹。”阿筠甜甜地答应下来。
“阿筌。”勋老爷又看向被妻子寄予厚望的儿子。妻子常说,儿子考上科举才是全家人的希望。但是在他看来,儿子未知的前程比不上女儿现在带给他的到手的实惠。但是他们的以后,还是要靠儿子。儿子是他们血脉的延续,是他们的未来。“阿筌等下也去好好休息吧,今天是你姐姐的好日子,家里面的人都应该开心一些,晚上就不要温习功课了,休息一下,但是明天就不能懈怠了。”
“儿子知道了。”
勋太太看着勋老爷脸上疲倦的神色,“好了,今天你们阿爹在外面闹了一天,也已经很累了。后面还要帮阿筠准备十月十五的事,你们吃好了就赶紧回屋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