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慎看着她又蜜桃变成了红石榴子的耳朵,那红到透明的模样,将秦慎的眉目染尽了柔色。
“那我走了。”他起了身,“我晚间再来。”
他说完,跟她笑了笑,大步离开了殿内。
秦恬:要不你别来了?!
只不过他这边一走,两个“失踪”的丫鬟就回来了。
“公主吃好了?”
秦恬:“......”
她这顿饭,吃得可真是太好了......
“你们去哪里?缘何才回来?”秦恬忍不住抱怨着问。
两个丫鬟都有些不知道怎么解释,还是天冬在秦恬的目光里,把心一横实话实说了。
“......彼时,公子那眼神分明就是不许奴婢们进殿,奴婢们没听到公主传唤,只好待在廊下了。”
这话说完,秦恬愣住了。
她离了饭桌坐到了窗下。
窗外有明媚的春光洒落近来,啾啾鸟鸣在檐角欢快响起。
秦恬心头也似鸟鸣一般轻轻快跳起来。
他是故意的。
那么他为什么是故意的呢?
近日的种种都在脑海在耳边翻腾了起来,像是被晒在明媚春光下的书,字迹都清晰明了了几分。
但秦恬却不那么敢相信。
也许、也许他只是把她当作小孩子,或者逗她玩罢了。
可心里另一个声音又一遍一遍地问她。
真是只当小孩子,只都他玩吗?他那样爱逗趣的性子吗?
她说不清答案,也不敢去询问,但答案已有了模模糊糊的影子。
她咬着唇,抿嘴掩去唇边不由上翘的弧度,将这模糊的答案,暂时轻轻放在了心头上。
......
不过晚间他没有再来。
朝廷再次同肃正军开战,出其不意地攻打了肃正军的西南方向,夺下一座肃正军占据的县城。
秦慎披甲上阵,当日下晌就离开了兖州。
之后半月,秦恬都没有再见到这位大哥了,只是每天清晨睁开眼就能听到他的消息。
肃正军虽然丢了一县,但他却一路向北夺下三县,将泰山都囊括到了肃正军的地盘之中。
官兵向北败退,向皇城紧缩,皇帝连下三道命令,让西北大军前来支援。
战事空前紧张白热。
......
“士林,士林!”
肃正军议事厅。
孙文敬兴高采烈地同众人道,“我们终于要拉拢上士林中人了!这一次可一定要抓住读书人的心,有他们支持,北上事半功倍!”
他道这次是齐吉的功劳。
何老先生前些日和齐吉一道,去了徽州几个诗书礼仪的大族,想要看看他们代表的读书人,对肃正军的意思。
那些大族当然不会大张旗鼓地来支持肃正军,毕竟肃正军能不能成为新朝新代,还尚未可知,而他们族中还有在朝为官之人。
何老先生和齐吉是小心翼翼去的,那几个大族也没有拒绝,见了两人,可人家并不想露出太多意愿,只要这几年,他们的子弟不再科举,等过几年先太子遗孤和今上之战有了定数,他们再继续考,谁是皇帝,他们就是谁的门生。
人家是这样的意思,客客气气地迎接,也客客气气地将人送走,何老先生也奈何不了人家。
反倒是齐吉以为,留给他们的敬重实在是太多了。
“良禽当择佳木而栖,这天下民生,读书人哪个不能看得清楚?还需要等三年六年之后再决定吗?若是那般,又同奸佞何异?”
这话说得相当不好听,甚至有就此得罪了徽州诗书大族之势。
但齐吉并不在意,直接跟他们提了要求,要他们召集各地诗书大族中人,汇聚徽州,公主届时会来此与众人见面。
就算到时候还是不能得到读书人的信任,至少肃正军也把该做的事情做了。
齐吉这样不客气的要求,那些诗书大族反而没有拒绝,定下会替肃正军送信往各地各族,询问意思。
今日,他们给了肃正军答复,倒是有不少诗书大族中人表示,愿意来拜见公主。
显然,这是先前祭孔尊孔得来的用处。
“那此番与读书人见面,定在何时?”秦恬的伤还没好,只是能勉强自己吃饭而已。
孙文敬想了想,将时间定在了半月之后。
“半月之后,公主身子好一些,再上路不迟。”
若能再等一月,公主的身子能恢复更加全面,可惜孙文敬只怕夜长梦多,若是这些读书人再反悔,就平白错失了重要的机会。
秦恬也晓得读书人的重要性,对于孙文敬的安排并不异议。
这次见面尚在半月之后,而肃正军仍旧在同朝廷军开战,秦恬这个公主并没有什么事情,只安稳在公主府里养伤。
只不过肃正军将泰山一带收归到麾下之后,常子某日探头探脑地在秦恬窗边。
秦恬见他这模样就将他叫了进来。
“看来有什么事。”
常子挠头,“小的、小的有一点点小事。”
“那是什么事?”
常子道,“小的想去泰山顶上拜神!替公主祈福!”
秦恬呛了一口。
常子求神拜佛的痴迷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一次他一头撞到了刺杀她的杀手身上,这才令秦恬在刺客刀下夺了一命,俨然成了秦恬的副将,连周叔都不再骂他了,反而允许他时常去庙里烧香。
常子也虔诚,但凡是路过的庙宇道观,没有不进去参拜的。
而这泰山顶上的庙更是连皇帝路过都要进去拜一拜的,常子如何不想去。
秦恬好笑,“你既然想去,便去吧,速去速回便是了。”
她允了,常子大喜过望,给秦恬磕了个响头,道,“这月就有泰山庙会,小的明日就去,庙会时拜神更易的神灵眷顾!”
他求神拜佛都是一套一套的,秦恬只觉好笑。
她同他说速去速回,本意是战事繁多,让他早日回到兖州城才安全。
不想常子还真就速去速回了,可却抖着嗓子给秦恬带回来一个大消息。
“公主,庙会那日泰山上闹起来了。山上突然又出现一位公主,就当着山上山下成千上万人的面,说她是真的,您是、您是......假的!”
第111章 受挫
那日的泰山庙会上,南天门上忽然金光乍亮。
常子彼时距离南天门还有一段距离,忽然听到前面有人高声喊了起来。
“南天门亮了!南天门亮了!神光降临了!”
这喊声一出,像常子这样赶来拜神的人,跪下就是磕头求神。
常子那会还以为自己真的撞了大运,撞上了神仙路过,神光降临,不想等他继续向上攀爬,一路到达南天门前的时候,却见前面被人围住了。
他在人群外看不清上面的情形,但是身边的人告诉他。
“了不得了,公主来了!”
常子当时吓了一大跳,自家公主什么时候赶来了,还赶在他前面上了山?
但接着就听见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内传来的声音。
“......那女子是假,她根本不是先太子殿下的遗孤,而是窃夺了真公主手中的先太子遗物,以假乱真!肃正军分明知道她是假却仍旧拥立她为公主,暗藏私谋,其心可诛!苍天可鉴......”
此言一出,半山哗然。
常子挤着想要进去看一眼,但是那位自称“真公主”的女子,被团团护了起来,他什么也没能看清,那些人高声呼完此事,很快就消失了。
他们一走,山上整个都沸腾了起来。
可就在这时,南天门上又是一道金光掠过,万里晴空竟雷声轰鸣,半晌未停。
......
秦恬听常子说完,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要回应什么。
半晌,才问了常子一句。
“你说,虽然没有看清,但还是看了一眼,看出什么了吗?”
常子听见公主问话,这才仔细又回忆了一下。
他本想说自己眼拙也看不出什么,但忽然意识到一件事,瞧了一眼自家公主的面容。
“回公主,小的也没看清楚,但、但那女子,似乎比公主看起来年长一些,有十八九岁的样子。”
十八九岁,与传闻中的公主正好相符的年龄。
......
泰山已经囊入肃正军的地盘,肃正军对于百姓向来宽和,即便战事在前,也容许百姓举办庙会。
可这一次的泰山庙会,竟然就在肃正军眼皮子底下,出现了一位“真公主”,此人如同孙先生在孔子像前做的“鱼腹中书”一样,竟也有南天门上金光作证。更重要的是,比起秦恬,她的年岁更加符合传闻的公主年岁,也更符合先太子在世的时间。
这件事很快就从各路传到了肃正军人的耳中。
孙文敬不甚在意,“什么南天门金光、雷鸣?说不好就是炮仗而已?没得什么人自称公主,我们都要同他们计较一边。”
孙文敬这么说,何老先生却捋着胡子沉吟了一下。
“虽说,之前也有过旁的造反军立假公主一事,但在朝廷打击之后,此事就没再出现过,而今都知道肃正军里有真公主,更不会有人同肃正军打擂台,怎么这个时候,竟然还有所谓的公主,跑到肃正军的地盘里面来高声喧哗?”
齐吉同意何老先生的意思,补充了一下,“我派人去泰山附近寻找那假公主的踪迹,不想此人和手下都消失甚快,根本抓不到。可见不是一般人。”
两人都这般说辞,孙文敬着实想了想,转眼瞧见了半晌未开口的张守元。
“道长怎么说?”
张守元开口便道。
“此人定不一般,而且一定还会再次出现。”
话一落地,众人都向他看了过去。
......
张守元这话说完的第五日,那位“公主”果然又再次出现了。
这次出现在一家书院门前,那书院恰以广收学子为名,那日正好是学子们沐休之后返回书院的时候。
“真公主”再次出现,在人群中不禁摆明了自己的身份,重复了之前在泰山顶上说的话,还道孔老夫子牌位亮起,是因为肃正军确实在牌位前拿出了先太子的遗物,而那遗物却是肃正军从她手中得来的。
她一直憋肃正军看押,直到今日才从肃正军中逃出。
她不欲让肃正军这些暗藏心思的人,打着先太子的名义为祸一方,因而不肯当这个公主。没想到肃正军人以假公主替代,她这才不得不逃遁而出,说出真相!
那“真公主”说完“真相”并未结束,反而给肃正军里的公主下了战帖。
“真金不怕火炼,肃正军可敢让你们的公主前来对质?”
位置就定在那书院。
那书院并不在肃正军的辖地之内,但也没有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各地祸乱之后,此地也最初也有人举旗造反,但造反的人甚是野蛮,横行乡里,最终被当地几个大族推翻,目前由四个本地世族共同治理该地。
这算是个谁人都不管的地方,而且还读书人众多。
这位“真公主”道出“真相”,下了“战帖”,一时间在当地读书人中传了开来。
众人也不晓得是真是假,但他们惟一拭目以待的,是肃正军里的公主,会不会真的前来对质,一辨真假。
秦恬这个“假公主”听到此事的时候,皱了皱眉头。但孙文敬告诉她不必在意。
“公主身份高贵,怎么能随便与人对质?”
可是,此事一出,原本谈好了要同徽州诗书大族邀请来的士林中人会面一事,却耽搁了下来。
不少本来说好要前来拜见公主的人,都以各种理由推辞了。
连徽州的诗书大族也支支吾吾,不应答此事。
公主先是祭孔,后是努力拉拢士族文臣,多番努力却搁浅在了此地。
齐吉得了一些读书人转过来的意思。
他们也想知道,如今天下有两位先太子的遗孤公主,哪位才是真的。
不知道这个答案,又怎么知道该效忠于谁?
肃正军原本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以为只是有人哗众取宠,没想到真的绊到了肃正军。
不说读书人,连百姓甚至兖州城里的百姓也都议论纷纷,他们不懂其他,只懂一点。
肃正军的公主看起来那么年少,反而不如突然出现的公主,更像传闻中十八九岁的遗孤。
隔日,秦恬同孙文敬等人前往征兵地的时候,便见到前来应征的百姓少了一半之多,孙文敬都没能料到,怎么少了这么多人。
原本肃正军就兵力不足,眼下补充不够人手,大军北上就得不到保障了。
他正要找人问一问,不想人群中,忽然有人朝着秦恬喊了一声。
“肃正军的这位公主,到底是真公主,还是假公主?!”
*
秦慎自前线短暂地回来了一时。
他回了兖州就去了公主府。
公主府异常安静,他走之前和热热闹闹的公主府,此时像是被捂了嘴巴的人,沉默而小心。
秦慎皱着眉头一路走到了公主大殿,刚一进门,就见到了院中增多的护卫。
魏游见他到此,连忙上前行礼。
秦慎问了一句。
“怎么加了这么多人手?”
“回公子,近日刺客又多了许多,不得不严密保护公主安危。”
秦慎挑眉,“都是朝廷派来的刺客?”
但是魏游摇了头,“并非都是朝廷的人,此番有了不少江湖上的人手,这些人路数难以捉摸,有些比朝廷的刺客还不好对付,属下不敢掉以轻心。”
“江湖上的人?”
肃正军同江湖上的人一向井水不犯河水。
“他们刺杀公主是为什么?”秦慎这句话问完,话音落地自己就有了答案。
“难道是因为真假公主之事?他们来‘惩恶扬善’?”
魏游脸色尴尬的点了点头,“正是。”
江湖上的人快意恩仇,不少人信了“真公主”所言的被迫害被替代的说辞,认为肃正军势大,才压迫“真公主”至此,他们都来讨个公道。
秦慎紧紧抿了抿嘴,看向满院子的侍卫,半晌,目光落在大殿上,才开了口。
“公主这几日怎样了?”
魏游说尚安。
“只要公主不踏出兖州城,甚至不出公主府,刺客不可能闯进来。”
为今之计,先保护好公主周全再说。
秦慎沉默抬脚到了殿门外。
他刚到,苏叶就从里面替他撩了帘子。
“公主听到您的脚步声了。”
秦慎迈步进去,看见她正站在书案前,拿笔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