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碎金思来想去,想到了京城衙门里那大量堆积废弃的文书纸张。
瞧,离京城近,还有这样的好处。
正常安稳年份里,官府实际上是每隔几年要清理一次的。
但从前魏末年,经伪梁,到现在这个大晋,一直都不正常也不安稳,自然就堆积在那里没人管了。
叶碎金打算替晋帝清理一下库存。
“给她。”晋帝想了想,觉得堂堂天子,不能太寒酸了,“再赐她二十套铁甲,一百套皮甲。”
这事其实都无需到皇帝跟前。
主要是大公主她够义气,拿钱收礼,是真实实在在地给办事。
但俗话说,小鬼才是难缠。纵然这事有皇帝御口,公主推动,各衙门主官自然无有不许。
但真到了底下办事的小吏,就没那么顺畅了。
幸亏带了穰县县令孙向学来。对这种衙门口里的门门道道,他这种外放官员太懂了。
叶八叔跟着孙向学在六部九寺各堂口跑动,与一众难缠小吏打交道,中间种种,实是打破了许多读书人对“京城”的幻想。
八月二十四,叶五叔和叶八叔带着满满的收获,动身回程。
回程路上,又遇到了来时遇到的那位将军,也就是之前叶四叔也遇到过,还派了个偏将护送叶四叔的那位将军。
不过这次来,因为已经农闲,叶碎金派给叶五叔和叶八叔的人手多,又有前次跟过来家将管事已经认得路,倒不必再要人护送了。
但这趟来的时候,给这位将军也带了礼物,谢过了之前的好意。回程的时候经过他的驻地,又去打了招呼。
这位将军姓关,关将军既收了礼物,当然要给人家点好脸色,还和叶五叔叶八叔一起喝了酒,说:“你们邓州安稳点,我这边也省点事。”
待回到邓州叶家堡的时候,正看到家家户户的女人们坐在院子里、门口处,趁着农闲借着日光明亮缝衣纳鞋。
她们手里做的是叶家堡外包出去的战袍冬衣和冬鞋。
叶家堡如今部曲在编的近三千,战袍军鞋可不是只做三千套。叶家堡未来,还是要继续募兵的。
这份活计没包给布庄绣坊,直接如募兵时那样各处开了招募点,登记包给了寻常百姓家。
各邻里街坊互相作保,若完不成就连坐,也不怕有人私吞布料针线。
但谁家的女人不会女红,且军袍的要求也不高,不是朱门富户的锦绣衣衫,便农家粗憨些的女人也能做。这个秋季,许多百姓家里靠这个多了一笔额外的收入,个个都喜笑颜开。
叶五叔和叶八叔平安回来,带回了叶碎金要的纸。
一车一车的。
叶八叔道:“太多,一次装不完。于京城那边安排好了,剩下的先送到关将军那里,我们再去取。”
叶碎金和杨先生关心的是同一件事:“是在什么地方遇到关将军的?”
在舆图上,对比了一下之前叶四叔遇到关将军的位置,叶碎金和杨先生对视点头。
叶四叔问:“咋了?”
叶碎金告诉他:“关将军向南移了。”
晋帝现在虽然坐镇京城,但实际上他的根基在河东道。他现在的重点放在了西边,追击扫荡前梁余党。
关将军防守南线,他的驻扎地点实际上就是晋帝在南边的实控范围了。
所以他也说,邓州安稳些,他省心些。因为这样他就多分些心防范别的区域。
邓州又为他守着更南边。
“还好。还有余量。”叶碎金用拇指和食指在邓州与关将军之间的距离捏了一下,然后用木杆敲下,划了一条线,“就这里吧,我们不要越界。”
再怎么看不上晋帝这个把燕云十六州割出去的败家皇帝,也没法否认他对邓州而言依然是个庞然大物,不可挑衅。
叶家的势力,不能向北扩。
叶四叔道:“碎金,咱拿下唐州吧,拿下半个也行。给皇帝老子留半个。”
叶四叔自去过一趟京城,眼界开阔不少。只他对皇帝亦无了敬畏,如今胆子大了不少,胃口也跟着大了。
叶碎金喜见这种变化,她笑笑:“先练兵。”
叶四叔喜滋滋点头:“中!”
他又夸皇帝:“怪大方的。”
一下子给了一百套皮甲,二十套铁甲。
“他有地理之便。”叶碎金却叹气,“他以前可是河东道节度使,守着煤铁之地。”
从前他那地理位置,向北有马,向南有粮,养着数万雄师,真真让人羡慕。
晋帝若不把燕云十六州割让出去,或者再晚死些,有晋一代,未必就不如赵景文的大穆。
可这都是命数。
短暂盛放的王朝,也如烟尘消散。
这历史长河中,不知道湮灭了多少英雄豪杰,无名人物。
照她死时的情况看,大穆蒸蒸日上,天下统一在望。赵景文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开国英主。
她的阿锦光复燕云十六州,战功赫赫,也将成为文人词客笔下的一段风流。
那么她呢?
历史会如何记载她叶碎金?
但她也知道,无论怎么记录她,她最终的身份,都是赵景文的皇后。
真讨厌,竟被钉死在这个身份上。
叶碎金恼火起来。
叶碎金嘱咐了叔父们,要与关将军搞好关系:“以后用处大呢。”
与男人搞好关系的事,叔父们当然比她更擅长,个个拍胸脯叫她放心。
会便散了,只有杨先生未走。
叶碎金和他都站在舆图旁,盯着舆图看。
许久,两个人都抬起眼来。
“大人是在看我看的地方吗?”杨先生试着问。
叶碎金点点头。
木杆伸过去,从邓州向南划出一条线,在某处敲了敲。
杨先生咧嘴笑了。
第40章 子弟
叶家堡的人又跑了两趟, 才从关将军那里将剩余的纸都运回来。
叶家堡还给关将军送去一群羊。
关将军高兴:“这个好,可以给将士们打打牙祭。”
男人们一起喝过酒,关系变容易拉近。
关将军也吐苦水。
如今晋帝入主京城, 他的实控范围每向外扩一寸, 都是大晋王土, 圈进来的都是大晋百姓。
何况河南道虽不能比肩荆楚,却也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产地。晋帝是不许手下人糟蹋河南道的。
当兵的若守规矩,日子就过得苦。何况关将军这边还与西边不同, 西边在打仗,打仗就容易立功。战利品也多, 腰包容易鼓起来。
关将军这边自然比西边北边安稳些, 却没油水。
这往来几趟,大家就熟了。关将军道:“你们是地头蛇,帮着寻摸寻摸,哪里能买到南货, 若有,我出高价。”
但叶家人也道:“现在南货少哩。得找大商号, 还得有关系。”
商人实在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天下再乱, 他们也有自己的渠道沟通南北,总能从一些途径运来远处的稀罕东西。
不过叶家人也答应:“若有,先想着将军。”
待回来与叶碎金一说, 叶碎金只微微一笑。
如今邓州四地政令通行畅通无阻, 若有事, 驿站快马传递消息, 一日通达。
纸一大半送到方城去了, 因许多愿意留下的流民, 还有新兵家人,都安置在了那里。另一些内乡、南阳、穰县三地分了。
此次能否安稳度过冬天,被叶碎金定作了对四地官员的考察。
看到叶家堡――现在又叫邓州节度使府下达的行文,里面一条条列出来的要求,穰县县令都觉得头疼:“她一个女人家,怎么这么会做官?”
原以为这女人虽凶狠,但公事上必然生疏好糊弄。不想她简直仿佛混过官场的老油子一样,件件事都能想到,直接先堵死了官油子们可能偷奸耍滑的地方。
这一批纸,若有剩余,也不是不可以分给百姓们糊窗子。但叶碎金费心搞来,首先一个必须保证流民过冬。
叶家堡先试着做了成品出来,估算一个成年男子体格做一件足以挡风御寒厚度的制衣所需的量。
以这个数据为基准,按户发放。
方城是最顺畅的。
因为方城当初就经历过一场大清洗,如今占多半的人口都是后来用流民填进去的。当时便做好了登记,邻里连坐互保。记录清晰,有事的时候便好办事。
麻烦的是其他三地还流散的无家可归之人,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做文书工作。
光靠三县的刀笔吏是不够的,其实是可以雇佣一些读书人的,毕竟各地都有读书人。但叶碎金把家族里的少年子弟都发动了去,凡识字的,都去做事。
便年纪还小不太能做事的,也鼓励跟着去看看。
虽也付一些微薄报酬给少年们做零花钱,但也有殷实族人不乐意去的。
叶碎金也不强求。
但眼明心亮的族人更多:“去,得去。”
“现在孩子小,跟着六娘做小事。”
“以后孩子大了,有经验了,就可以跟着六娘做大事了。”
“看看忠远堂的六郎!如今都是县太爷了!”
少年们自己倒是非常踊跃。甚至一些女孩子也跃跃欲试打,不过大多数女孩子都被爹娘给摁住了。
十一娘就被摁住了。
因十一娘更大些,正在说亲,她爹娘是不许她在这个时候乱来的。
可十二娘谁也摁不住。她是叶四叔老来幺女,本就受宠,无法无天。
叶四叔气得脱了鞋子要抽她。
小受大走,十二娘撒丫子就跑,一边跑还一边骂:“我哥他们都敢杀人,你怎地不说!六姐姐天天住军营,你咋不敢说!凭啥只说我!”
叶四叔叫她噎住。
他娘的!谁敢说叶碎金啊!
三郎咳一声,挡过去:“爹,其实没多大事。咱叶家女儿本就不该是那弱柳扶风的性子。”
五郎拼命给十二娘打手势,让她赶紧溜,从另一边挡住:“就是啊。多学学六姐有什么不好。六姐小日子多滋润,六姐夫在六姐面前可敢说个不字?”
叶四叔被俩壮实儿子挡住,扒拉不过去,气道:“你看她现在是个啥样子!”
三郎道:“女儿家泼辣些,总胜过软弱可欺,将来在夫家受气。”
五郎更直接道:“你想想三娘。”
三娘是他们的堂姐妹,七郎的亲姐姐,性子被养得怯懦,在夫家过得不好。
有一回七郎出去打猎,路过姐姐夫家,顺便去看望一下,哪知道看到三娘半边脸都肿着。情急一扯她手臂,她疼得哎哟直叫。原来手臂上被打得淤青了。
耳光是婆婆扇的,手臂是夫婿打得。
七郎当年年纪小,当场暴跳就要去打姐夫,被三娘死活拦住。
七郎气不过,回家来告诉了家人,爹娘却只说“会跟她男人说说,动手轻点”。
七郎要气死了,告诉了六姐叶碎金,叶碎金年纪小小,马鞭一甩,带着一群族兄弟和家丁就冲过去了。
对方也是门当户对的人家,看这架势忙也忙招了家丁出来。
一群人在叶碎金的指挥下叮咣五四地把对方给爆捶了一顿,三娘的夫婿被几个舅子揍得鼻青脸肿。
三娘却反倒哭哭啼啼,责备叶碎金和兄弟们不该多事,拼力护着夫婿。
气得叶碎金说:“那以后我们不管你!”
回去后,三娘七郎的母亲还找叶碎金的父亲告叶碎金的状:“三娘好好的贤良名声,都叫她毁了。”
七郎因此在兄弟间抬不起头来。
第二年,三娘难产而亡。
后来从陪嫁丫头嘴里才知道,因为叶家子弟之前揍了三娘夫婿,三娘孕期被夫家苛待,身子一直不好,才没挺过来。
叶碎金虽说过“不管你”,终究咽不下这口气。
她对她爹说:“别拦我,谁敢拦我!我要掀了他们家的屋顶!”
长辈们心里也有气,这一次就默许了。叶碎金再一次带着兄弟们打上了门,这一次连老虔婆也打了。
“我敬你是个长辈,你却老而无德!”叶碎金正手反手扇了老太婆几个耳光,啐了她一脸。
还把三娘的嫁妆都拉了回来。
这一次,三娘的母亲没再告状。
备了厚厚的礼,悄悄送到二房。
“只想着女儿家名声好,好嫁。又想着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万想不到他家是这样恶毒人家。可怜我的三娘……”她早后悔了,掩面痛哭,“三娘若有六娘一分厉害,也不至于孕期里受这样的错待也不敢回家说一声。”
那之后,叶家出嫁的女儿们,夫家忽然待她们客气了几分。
说起来,都是沾了叶碎金的光。
可惜三娘沾不到了。
一提起三娘,叶四叔高举的手就僵住。
慢慢地放下,鞋子也扔在地上,重新套在脚上。
三郎很孝顺地蹲下去给他提鞋:“让十二娘去吧。她如今可是邓州别驾、节度副使的女儿,不怕嫁不出去。”
叶四叔想想是这个道理,他如今在邓州大小算是二号人物。
他“哼”了一声:“让她去南阳,让永皙看着她点。”
背着手,腆着肚子,骂骂咧咧地走了。
九月底,四地各处都能看到流民户里捣纸浆,做纸衣。
青衫黑裤的叶家军――其实现在该叫邓州军,但大家还是习惯叫叶家军,巡视各处。
有些流民后悔了,怯怯地去找叶家军:“军爷,现在再想去方城,还收人吗?”
上面早有指示。
叶家军说:“收,不过去的晚了,分到的房子和田地都没有去的早的好。”
那是肯定的。
那也只能怪自己当时太过犹豫还想继续向南,又贪恋此处安稳想多停留一段时间,错过了最早的红利。
也有些是来的晚的流民,也有些当时犹豫了不肯去当兵的男人们问:“听说当兵能吃饱,还要人吗?”
并不是所有当兵的都能吃饱的。
有些地方,不仅要卖命,还被克扣粮饷。
可如今九月了,当初第一批有男人投了叶家军的人家,户户都按时拿到了坐粮,足斤足两,叫人心动。
那自然是要的。
一直都要,永不嫌多。
凑够一车人,就可以往叶家堡送。
这次家人没有再哭哭啼啼的了。
不止叶家佃户,许多流民只要能互相作保,也可以接叶家军做冬服的活儿。
领布料的地方有秤,两边都是秤盘。一边放着麻绒,一边放着芦花。
穷人家的袄里也填芦花。芦花亦可保暖,但远不如麻绒。当然最好的是丝绵,但那是富贵人才用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