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风云——二点六一【完结】
时间:2023-07-08 14:38:50

  袁绍听此,怒说:“曹操,你先盗取朝廷政令,再施巧舌阵前磨枪,你的伎俩四海皆知。如有真本事,就跨过汴水,与我决一死战,不要躲在高台之后蝇营狗苟。”
  贾诩骑马来到曹操身侧,低声说:“主公,你看袁绍右边美女,已不是前日之人,而左边美人却一直没有换过,袁绍每次出营必带在身边。”
  曹操听后,略一沉思,说:“此中有戏?”
  贾诩说:“前日主公让我翻阅细作密信,发现袁谭曾遣送一美人给袁绍,此女姓范名眉儿,生的长眉杏目,又善歌《诗经》,甚得袁绍宠爱,袁绍到哪里都带上她,那左边女子应该就是范眉儿。”
  曹操仔细辨认那女子,感觉与贾诩描述颇像。
  贾诩说:“袁谭本是袁绍嫡长子,然谭母早亡,袁谭被过继給袁基为子,谭心中不愿,多般讨好袁绍,所以献出自己所爱范眉儿。”
  曹操眯缝着眼,看了一会,说:“哦!”
  贾诩又说:“袁绍继妻刘氏是关中皇族女,善妒,只生袁尚一子,最得袁绍喜爱,并有意栽培,以继大位。袁绍还有二子袁熙,远在幽州,然其妻子是中山无极甄氏,名宓,年十七,已嫁袁尚两年,此女是故上蔡令甄逸之女,出生时其母梦见一凰在戏舞几个火球,最后火球熔合,变成太阳。那一年中山国大旱,而无极独风调雨顺,人说此女贵不可言。袁绍聘其为次媳,又不让其随夫居幽州,只在邺城居住。”
  曹操说:“我也早有耳闻,却不知其中利害关系。”
  贾诩说:“甄氏母张氏,是常山国人,常山和中山是冀州两大产粮大国,袁军粮草大多来自张氏和甄氏。”
  曹操恍然大悟,说:“中山无极之甄氏世代簪缨,居高位,食汉禄,理应为朝廷办事,不该受袁氏哄骗。”
  贾诩又说:“并州高干是陈留圉县人,其母是袁术亲妹。高干是孝子,虽在并州,其家族之人仍留在陈留,高干本想迁族人到并州,族中三老不肯,可见高氏一族并无反心。主公应抚恤其忠汉之心啊。”
  曹操说:“文和之言为我开了一剂散结化瘀之良药啊!”
  行军打战一靠兵力,二靠粮草,三靠人心。粮草不够,就没力气打了,人心不团结,迟早要散伙。贾诩擅长慢慢地挖掘各种犄角旮旯里的作战因素,看似在说一些花边新闻,其实是在解说各种利害关系。
  曹操听了贾诩一番话,知道袁绍集团的粮草供应关系网并不坚固,各军事集团间互有猫腻。如何打散看似坚固的河北军事集团,全靠调度,曹操知道,中牟一战即使自己胜了,也只是一时的胜利,袁绍的背后有一张庞大的根深蒂固的集团关系网,要想真正打败袁绍,那是一场持久战,打持久战,就必须调动一切可用之关系,尽量搅扰敌人内部各种关系,使其不攻自破,那是上上战法。
  就在贾诩和曹操谈论袁绍的家长里短之时,袁军仍在汴水北岸对曹操骂骂咧咧。曹军自是愤愤不平,与之对骂。
  曹操却对军士说:“不与袁氏一般计较,击鼓奏乐,收兵!”
  这边曹营高奏“得胜归”,那边袁军以为曹军要应战,忙令弓弩手射箭。曹军忙举盾牌挡之,在鼓乐声中安然回营。
第76章 邺城的'鬼谷子"
  冀州魏郡之邺城本是上古颛顼帝之曾孙大邺所居,此地山环水抱,人杰地灵,袁绍选邺城为冀州治所。漳水从太行山麓发源,由西北向东南而行,在邺城西接纳污水,形成滚滚洪流,绕行邺城南,又折向东北而去。在污水之南有一洹水,洹水和污水之间有一带山谷,这里涧深谷幽,峰高林密,云雾深处常有虎啸猿啼,被称为云梦山。山南有一谷,谷内四季常春,与周边景象不同,不被常人所知,世传其为鬼谷,传说此谷就是战国时鬼谷子隐居处。
  秋十月的阳光特别明亮,鬼谷中百花盛开,因为人迹罕至,这里成了鸟雀和蜂蝶的天下。谷中有一瀑,也不知其源头,瀑下水潭,水清如碧。潭外几十丈的密林处有一巨石,石后有木屋。木屋之西侧有一大楠木。这楠木枝叶繁密,形成绿盖,如不走近看,就看不见木屋。这山谷好像是谁在荒野中遗落的一颗珍珠,不是有缘人,绝对捡不到。
  上弦月如细弯的眉,天幕上有寒星在动,大地一片漆黑,但木屋里有灯火在晃动,还有人声。
  一人说:“这是青州来信,先生请过目。”
  一老者说:“好,中牟情况如何?”
  那人回答:“先生请看这个。”
  这屋里有四个人,一个是五十来岁的老者,一个穿短装的壮年男子,还有两个侍奉的下人。壮年男子从怀中掏出两个锦囊交给老者。老者默默接过,打开其中一个,看完里面内容,放在灯火上烧了。
  老者对壮年男子说:“过了今晚,你明早走。”
  壮年男子说:“明早我往南,先生往北,多保重!”说完,那男子打开木屋后门,消失在一片矮灌木丛中。老者等矮灌木丛恢复平静后执灯回屋。
  寅卯之交,邺城的建春门缓缓开启。战时,邺城百姓只能从这里进出城。这时从远处驶来一辆黑红麾盖的马车,车内靠躺着一个老者。
  守城官见到马车,忙上前来,向车内的老者施礼问好,说:“荀先生好!”
  那老者向守城官点点头,又示意车夫下车牵马入城。你道这老者是谁?原来他叫荀谌,字友若,颍川人,是荀彧的哥哥,原冀州牧韩馥帐下谋士,因劝说韩馥归顺袁绍,为袁绍夺得冀州,平定公孙瓒立下汗马功劳。因为腿脚不便,袁绍特造一轻便马车,供其代步。
  荀谌现与审配留守邺城,帮助袁尚治理邺城,调配前线军需。其中,审配管军政,荀谌管钱粮。荀谌的马车驶上正中路,经过戚里往北,就到了邺城中心建筑——尚书台。袁绍建邺城按照洛阳城布局,把原邺城府衙扩建成皇宫规模,执政中心设立尚书台,有人指袁绍越规,袁绍说我这尚书台只取其掌管文书之意,并无他意,当然,袁绍野心从此可见一斑。
  荀谌的马车在尚书台正大门前停下,门首有两个军健急步走下台阶,扶荀谌进了正门,来到签押房。签押房由南往北分别设有户曹、法曹、兵曹、吏曹、仓曹等,荀谌经过兵曹,见两个衙役正押着一男子站在堂下,审配则在堂中踱步,似在沉思。
  荀谌没有停步,经过了两进堂屋,来到仓曹,属吏见之,忙下阶来迎。荀谌扶了属吏的手,问:“今天可有文书到达?”
  属吏说:“大人稍歇,属下去拿来您过目。”
  荀谌说:“不急。”过了一会,又问:“审大人今天来的这么早?”
  属吏说:“出了一件事,审大人不得不亲自审查。”
  荀谌问:“什么事这么重要?”
  属吏说:“冯礼大人的小舅子看上了二公子送给二夫人的一个侍女,这侍女是幽州人,叫兰奴,原是公孙瓒部曲的家属。这小舅子前年跟冯大人打易京时差点从马上摔死,多亏这兰奴救起。今年中秋节时,各夫人举行祭月活动,这兰奴也在,被这小舅子认出来,小舅子占着有军功,向二夫人讨要此女,但此女曾伺候过主公,刘夫人就不放她走,还贬她干粗活。结果小舅子买通主公府里的下人,助兰奴逃跑,在广德门被逮住。”
  “哦,原来如此!”荀谌沉思着自言自语说。
  属吏又说:“听说此女不仅长得艳丽,还能写会算。审大人已审问了两天了,情况很复杂。”
  荀谌叹说:“王公贵胄家的内事,向来理不清。把这几天的文书拿来我看。”属吏去捧了一托盘的公文,荀谌一一翻看,把画了押的放在一边,又拿出几封未开封的,其中有一封来自许都。荀谌启了蜡封,打开一看,脸色稍稍一变,叫属下去请审大人。
第77章 官渡大战之公孙瓒女人的下场
  不一会,审配来到仓曹,荀谌忙起身,审配阻止说:“荀大人腿脚不便,不必多礼。”
  荀谌欠了欠身,向审配递过许都来的公文。
  审配打开一看,原来是朝廷诏令,要免除冀州百姓一年赋税,还令冀州府出钱粮抚恤攻打公孙瓒时阵亡的家属和伤残将士,并附言朝廷正遣一吏来冀州督查。
  审配看完,问:“荀公怎么看?”
  荀谌思索了一下,说:“主公在外征战,粮草供应全仗本州,如今怎好免除赋税?审大人怎么说?”
  审配迟疑片刻,说:“此诏何时发来?”
  “两天前到达。”
  “可曾启封过?”
  “我这两天腿病发作,未曾到衙,完封未动过。”
  审配踱起了步子,说:“如今战事正紧,又时近隆冬,禾稼不长,粮草供给困难。唉,不是我等不体恤黎庶啊!荀公你管钱粮,你做主吧!”审配说完,看向荀谌。
  荀谌沉吟了一会,说:“依审大人之意,先按下不颁,等来春战胜再作打算?”
  “也行!”
  荀谌说:“主公在外,审大人主政冀州,那么请审大人在书下写个意见,我再请示公子批示。”
  这时,有一个衙役在门首探望,荀谌问:“何事?”
  那衙役支吾着,荀谌说:“审大人不是外人,你说。”
  衙役禀告:“耿丈人在外求见大人。”
  荀谌挥手,说:“请来相见。”
  这耿丈人乃冀州望族,是常山张氏的连襟。审配忙出来迎接,三人见礼后,荀谌问:“丈人今有何事亲自到堂?”
  耿丈人说:“坊间相传朝廷免除冀州赋税,几个大户见冀州府迟迟没有动静,央我到府衙询问。我被逼不过,只得来此。”
  荀谌顿了一下,抱拳说:“丈人有劳了,只要朝廷有诏命,我们必请示主公,下达诏令。”
  审配附和着:“目今战事紧张,丈人帮衙门多承担点,我们一定在主公面前转告丈人恩德。”
  耿丈人叹了一口气,说:“这几年战争下来,各大户储粮不多,眼看就要过冬,家里没有粮食怎么行,这边还要征税,百姓多盼着能减免,这也是人之常情,望大人们体谅我们的难处!”
  审配说:“熬过今年,明年就轻松了,丈人回去再周旋一下。”耿丈人急了:“农户们难那,去年打易京,壮年男子死了十分之三四,剩下的也多病残,现在劳动力不足,女人们也多去种地了,府里分配下来的服装军器数量也难交齐,难啊!”
  荀谌说:“丈人有难处只管提出来,衙门里能帮的一定帮。”
  审配与荀谌相互注视了一会,审配说:“要不这样吧,去年从易京带回来的一批女子都在衙门里押着,本来要送到前线,现在让丈人先挑些身强力大些的去劳作,抢在寒潮前播种冬小麦或赶制冬衣,可好?”
  荀谌说:“这个主意好啊。主公曾赏我两个可意的女子,我还不曾用过,我也给丈人送去。”在袁绍打败公孙瓒之后,公孙瓒带着一家妻妾自焚,袁绍俘虏了公孙瓒家族极其部曲的家眷几千女子回冀州,本来想分批训练送到前线,因为忙着和曹操作战,计划搁浅。这些女子有的被关在牢里,有的被选出来送往各官员家里。现在审配和荀谌把她们送给耿丈人处置,一是解决了官府养活她们的压力,二是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难处,同时也让耿丈人回去有个交代。当然,这批人最终的命运如何就没人知道了。
  在长寿里住着两个女子,原是公孙瓒家的歌舞姬,善长袖折腰舞,一名贞儿,一名卫子,荀谌养她们在隐月阁里,供自己闲时玩乐。这天荀谌来到隐月阁,他拄杖至流云桥,俯身看桥下鱼龟相戏。一婢女经过桥旁,刚要行礼,人影儿投在水面,荀谌忙摆手禁止。婢女领会荀谌的意思,侧身过了桥来到屋子里。
  阁子里走出一个窈窕的女子,莲步轻移至桥柱石旁。
  荀谌抬头看她,此女忙行礼说:“先生好雅兴。”
  荀谌招她到身旁。此女来到桥头,看池中情形,说:“我前时得两神龟,看它们终日缩颈,不敢伸脖,喂食也只偷吃一口,人前从不行动,只静静伏着,我看它们可怜就投它们入池,不想竟与鱼儿相戏。”
  荀谌说:“你不知龟性,看似胆小和善,却专吃肉食,池中的活物就是它们的美味。”
  “如此是贞儿错了,让人打捞起?”
  “一物克一物,没有天生的王霸者,你不必多想。”
  贞儿说:“先生教的是。”
  贞儿上桥,扶荀谌下桥。贞儿吩咐跟来的丫环:“你去吩咐厨房,做先生爱吃的驴肉火烧,再熬个白汁羊杂汤,我陪先生走走。”
  丫环走了,荀谌说:“还是贞儿懂我。可惜这样的好日子不久了。”
  “先生为何如此说?”
  “贞儿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吗?”
  贞儿黯然说:“我是辽西人,家乡的濡水微咸,这里的漳水却微涩,家乡多鱼虾,这里多驴马之肉。我刚来时不习惯。先生爱吃驴肉,我也就喜欢了。只是不知亲人死活,我心中难受。”
  这贞儿是公孙瓒的幼妹,公孙瓒兵败自焚后,其家属女眷多被掳来邺城,充奴充婢充军,贞儿性聪,被荀谌买来养在隐月阁调教。
  荀谌说:“许启,许大人,现管着戚里,你的族人多在那儿为奴婢,我找个机会把你送给许大人,你在许家见机行事,凡事自己多留意。”
  贞儿有些伤感:“如此,贞儿就见不着先生了。”
  荀谌说:“难道你不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吗?”
  贞儿压抑着,低声说:“贞儿心中有怨恨,只是贞儿愚笨,怕办不好事情。”
  荀谌按压了一下贞儿的手背,悄声说:“我给你三个锦囊,你在关键时刻打开,会有用处。”
  贞儿跪地,说:“谢先生如此重视贞儿,贞儿必报答先生厚恩。”荀谌扶起贞儿:“现在国家大乱,我在此地也是身不由己。许大人与粮官交往的多,现在前线军粮吃紧,主公为避免粮食遭劫,多换粮官,更换运粮路线,你只要探得这些信息即可。许家后院阿常是我荀家的人,关键时刻你与他商量,旁人多不可信,切记!”
  贞儿点头:“贞儿都记得。”
  荀谌说:“邺城里多官家女眷,女人门闲着没事,就喜欢生些小事。小事多了,也就形成了大事,你只心存原则,该干什么干什么,能掺合的就掺合,要不就旁观,只把信息送出就好。一旦有危险,赶紧退出,我让阿常帮你离开许家。”
  荀谌说完,仰天长叹,说:“如若太平,我能有贞儿一知己,老愿足矣!”
  贞儿紧握了荀谌的手,两人向阁子里走去。
  邺城百户为一里,戚里住着袁绍房族、外戚和各大将领的家眷。袁绍喜欢扣押下属家眷,防止下属有异心,这也是袁绍掌控下属的惯常手段。所以戚里里正一职看似官小,其实大有名堂。戚里的里正本来是审配的侄儿审荣,中牟战事开启后,审荣就被调去守昭德门,许启任里正。许启的叔叔是许攸,许攸是袁绍军师,深得袁绍信任。许启性放旷,喜结交。许启自从得了贞儿,就爱如至宝,常带贞儿出来炫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