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顾青姿【完结】
时间:2023-07-17 14:40:25

  两妃生的很美,而四位嫔也生的毫不逊色。剩下的选侍们今天没资格来延嘉殿的。
  可见陛下这次后宫充盈,礼部花了心思。
  剩下的是接受命妇们的朝拜,陛下只是停留了片刻,就带着皇后起身回两仪殿去了。
  宫中的筵席向来就是这样,各有各的开心。
  德妃做事一板一眼,既不讨好皇后,也不接近周太后,倒是得了个好名声。今日的宴会由她负责。
  因为周太后和傅明义打马虎眼,德妃对着周太后的时候十分小心,生怕掉进太后的陷阱里。
  赵幼澄看了一整日的戏,关于后宫的事情,和她不相干,她向来不过问这些。
  但今日她也是别人眼中的一出戏。
  太后寿辰后,所有人都知道,赵幼澄亲事不会久了,陛下已经在给她物色驸马了。
  惹得她身边的亲朋好友们纷纷来问。
  赵幼澄不知道这件事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她自己不知道,宗亲都在观望着,看陛下给她寻什么样的驸马。
  但赵诚已经追到京卫营去见裴岘了。
  裴岘听到通传,才出来见人。赵诚见裴岘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阿姐要定亲了。”
  裴岘被他说的一怔。
  赵诚见他还是不说话,只好说:“我阿姐自幼孤苦,我希望有人能保护她。”
  裴岘问:“谁告诉你她要定亲了?”
  赵诚:“陛下为她选驸马了,裴大人当真没什么要说的吗?”
  裴岘看他一眼,不是很郑重说:“我知道了。”
  赵诚有些发怒了,大约是因为他的态度。尤其裴岘是一副冷脸,难道阿姐不配他神魂颠倒吗?
第92章 阿姐
  ◎我想建功立业◎
  裴岘其实知道陛下准备给赵幼澄选驸马的事情, 因为昨日兄长又去拜访了廉亲王。
  回来后,就决定了请辞。
  只是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辞了的差事。
  赵诚见他好像丝毫不以为意,心里有些恼怒。
  “裴大人既然无意, 大约是我想错了, 我回去了。”
  裴岘听的好笑,小小年纪,脾气倒是小。
  他只说:“你阿姐不放心你。你能让她放心吗?”
  赵诚看着他:“我现在说这种话太空, 但所有欺负过我阿姐的人,我都会记得。我总会长大的。没关系, 我会自己护着她。”
  裴岘深深看他一眼,太平王在京中几乎没有存在感, 因为他和赵幼澄一样, 几乎不出门, 话少沉默, 最重要是很乖。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存在。
  他见过几次,都觉得他很乖, 没想到看走眼了。他心里藏着狠。
  他让裴慎守在帐外,才和赵诚认真说:“殿下最好别乱来。阿鲤的亲事,我知道。我会护着她。等过些时日旨意下来了, 她想要什么我都随她。”
  赵诚见他知道, 也明白陛下肯定是属意他了。他心里丝毫不开心,又说:“太后娘娘不想阿姐嫁人,希望你说话算话。”
  说完起身说:“我要回去了,阿姐不见我,会担心的。”
  他匆匆来了一趟, 匆匆又走了。留下裴岘一个人觉得好笑。
  裴荀身体有了起色, 只是不知明鹤改的药方的问题, 还是他身体有了其他的症状,开春后有些嗜睡。
  面色困顿后,就显得精神不足。
  养性殿中,裴荀跪在那里,言辞恳切的和赵晖辞官。
  赵晖很是惊讶,裴荀和内阁的那帮人完全不同,他从来都是忠君党,从地方官升起来,都是造福过一方百姓。这样的人最适合放在关键的位置。
  “老臣愧对陛下厚爱,只是身体垮了,不敢误了陛下大事。眼下是好时候,户部今年账上有余,和去年比起来,好了不少,粮价平稳。陛下想做什么,可以着手准备了。朝中有康亲王在,陛下可以倚重他。让他提领户部最合适不过。”
  赵晖听得叹气,裴荀句句都出自肺腑。
  可越是这样,他越不想放他回去。
  “是朕疏忽了,裴卿身体是这些年累坏了。”
  裴荀眼睛发红:“陛下不可这样说,不能为陛下分忧,是臣之过。”
  他瘦骨嶙峋,赵晖实在不忍心。
  最后说:“不用请辞,户部主事,由你挂职,剩下的人选,你写个折子推举,让朕考虑考虑。”
  裴荀:“臣遵旨。”
  赵晖见他这把年纪,心里戚戚然,让杨寿山赐了座。难得关心问:“裴卿儿女都快成家了。裴蕴玉的亲事,可有想法吗?”
  裴荀听得心里咯噔一下。
  “幼弟自幼由夫人养大,但性情不乖顺。倒是提过几次,都没有成。”
  赵晖笑起来:“朕这里倒是有一桩亲事。”
  裴荀有些惶恐,但也不敢不应:“谢陛下隆恩。”
  “你先别急着谢朕,听朕说完。皇兄英年早去,膝下一子一女,朕这个侄女,原本想多留她几年。可朕膝下的公主都定了亲,也不能独留着她。朕一直没寻到合适的儿郎,也生怕委屈了她。裴卿以为呢?”
  裴荀整个人都惊呆住了。
  赵晖见他这个样子,大笑:“裴卿若是愿意和朕结这门亲,回去后就只管教训裴蕴玉一番。那日他就跪在这里,向朕请旨,妄言要娶朕的公主。这等狂妄小子,裴卿一定要好好收拾一顿!要不然,朕可不要这个侄女婿。”
  裴荀垂首,又跪下恭敬谢恩。
  赵晖叹笑:“按理说,阿鲤青春年岁,他配不上的。可阿鲤乖巧,性格也偏弱。还望裴卿好好教导裴蕴玉。让他务必要爱护朕的阿鲤。”
  赵晖将赵幼澄说的如珠如宝,让裴荀十分汗颜。
  等从宫中回去,裴荀就进了书房,起笔开始写奏折,将户部的差事交代的清清楚楚。
  他甚至想,如果自己今天没有辞官,陛下会不会和他松口蕴玉的婚事。
  而后又觉得有些好笑了。
  连徐氏都看出来他高兴了。
  “这是怎么了?”
  他难得在家自己煮茶。
  裴荀:“蕴玉的亲事定了。”
  徐氏听得大喜,一下子站起身说:“真的?那我要去和母亲说一声。”
  裴荀摇头和她招招手:“先不要声张,陛下今日才和我透口风,过几日等旨意到了再说吧。”
  徐氏惊讶:“陛下下的旨意?这真是……”
  裴荀没好气说:“他自己去和陛下求娶婉淳公主。”
  徐氏又坐下,然后又笑起来:“他也知道轻重缓急,殿下那样的人品样貌,错过了就再没有了。难得见他这样贪念姻缘,这么说来,蕴玉成亲的日子不远了。到时候早些生子,也还好。”
  裴荀听着妻子高兴的碎碎念,又说:“我今日向陛下辞了官职,往后就闲赋在家了。”
  徐氏话说到一半,听着他的话,慢慢就红了眼。
  裴荀连忙安慰她:“我身体不好,阿泰还没有成亲,几个孩子还小,不稳当,我看着一些。这些年你一个人在家,也辛苦。”
  徐氏哭着说:“也好,你身体不好,早该养养了。”
  徐氏说到一半,站起身说:“我去准备准备,晚间一起在母亲那边用晚膳。”
  裴荀前脚走,康亲王后脚被召进宫,赵晖确实不准备让他南下了。
  见了他开门见山说:“裴荀向朕辞了户部的差事。”
  康亲王听了这个消息,有些突然,皱眉:“陛下的意思?”
  赵晖摆摆手:“皇叔误会我了,听说裴府一直在寻找大夫,裴卿的身体确实不大好了。”
  康亲王也知道,这次回京见裴荀瘦骨嶙峋的,连他都吓了一跳,看着确实不大康健。
  “陛下的意思是,户部换人吗?”
  赵晖摇头:“不,朕不打算换人,就让裴卿领着职吧,户部朕换其他人去管。”
  康亲王也知道意思了,一个不需要年纪很大,只需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就可以掌管户部,对陛下来说,更有利。
  裴荀是个聪明人。
  赵晖却话头一转,说:“阿鲤年岁不小了,朕想给她择驸马,皇叔可有人选吗?”
  康亲王没想到他能把话题转到这里来,问:“陛下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赵晖:“倒是有一个。”
  “裴卿有个幼弟。”
  康亲王想起母亲的嘱咐,心里有些意外,没想到陛下也会选裴蕴玉。
  是不是裴荀不辞官,陛下不会松口。但这也只是他私底下想想。
  “臣离京有些年了,对京中这些年轻小子们不甚了解。既然陛下觉得人不错,那定然是不错的。”
  赵晖也不在意康亲王的滑头。听着他的恭维,也满面笑意。
  “朕担心母后那里不满意。”
  康亲王摇头:“陛下不必担忧,太后娘娘为婉淳也是一心操劳,必不忍婉淳误了婚事。”
  必要的时候,他会去说项。
  还有廉亲王,可都要看着文敬太子的两个孩子顺利成家,这是先帝的嘱托。
  赵晖得了康亲王的承诺,笑起来。
  晚间回去后,康亲王就和老王妃说了这事。
  “陛下今日叫我进宫,为了婉淳的婚事。”
  老王妃惊讶:“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给她定亲了?是有人求娶吗?”
  康亲王见母亲着急了,笑着说:“我不大清楚,只是知道母亲倒是挑了个合适的人。陛下也是中意裴蕴玉的。问我的意见,可见婉淳的婚事差不多成了。”
  老王妃乍惊乍喜后,才叹了声:“没人管的孩子,我要是不上心,她在婚事上受了欺负,也没个人管。先帝不就是怕这样嘛,才给你父亲一再嘱咐。当年文敬太子……”
  她说到一半,才觉得是自己话多了,叹气:“人上年纪了,话就长了。”
  康亲王:“怎么会,父亲和母亲向来为人正直,先帝信得过你们才会特特嘱托给你们。”
  老王妃叹息:“陛下一样也是子侄啊,不是我不疼陛下,可子嗣不丰是大忌。”
  康亲王安慰母亲:“这次采选后,明年宫中定会添丁。”
  老王妃却没有他那么乐观,皇家几代了子嗣不丰,并不是陛下一个人这样。再说了,陛下之前后宫中人也不算少。
  “但愿吧,不要再出波折了。”
  老王妃得了信,第二天就让人准备起了礼。就等着旨意下来后给赵幼澄添箱。
  因为高关澄的案子,江南如今一片风平浪静。但文人书生的集会却变多了,隐隐有了一些其他的言论。
  江南的粮价依旧低迷,但比起去年年底已经涨了一些。
  冯唐年后安排冯直去了云南,他自己原本年后北上,但最后搭上江南粮商,一路向北贩粮食的商队。
  赵幼澄囤的粮实在太多了,之前在江南大族手里用期权的方式回笼了资金,但之前高价粮还有很多,两两相抵只能算没有赔钱。但这场表面平静,但惊心动魄的豪赌,让他心惊胆战。等终于风平浪静了,他才开始清理账目,安排善后的事宜。
  他第一次操盘这样的大局,惊险之后,还是后怕。
  所以年后为了稳妥,他也没有北上,从江南北上到河南,停在河南仓处理剩下的粮食。
  这两个月来,他已经组建了商队,跟着其他的商队北上贩粮。
  朝中有人察觉到有人在操控粮价,但是这一波跟着的粮商太多,大都赚了钱,那些好奇的人抓不住关键。他又是有心藏匿,所以一直没有暴露。
  陛下想整顿江南的意思太明显,倒下一个高关澄,马廷庸眼下号令不动江南派的官员了,那些人正在观望。但南北之争已经拿到了桌面上。
  周宪实隐隐有扶持曾庆国的意思。起码曾庆国在这件事上,得了利益。也没有得罪江南派。高关澄一案也怪不到曾庆国身上。
  马廷庸不得不和周宪实相交。两人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周宪实这等勋贵,原本也不会得他另眼相看。马廷庸入内阁二十几年,在内阁中已经说一不二。
  可偏偏就是这个他没看进眼里的,不显山露水的周宪实,顺利进了内阁,隐隐已经独占鳌头。
  曾庆国汇总了关于高关澄一案的卷宗上交后,孟廷元整理并写成奏折呈给了陛下。
  陛下最后的决定,将卷宗中涉及的人,从重处罚,作出罢黜江南二十三名官员的决定,马廷庸是彻底坐不住了。
  他门下的御史台的人,已经四处走动,将消息递到了周宪实的面前。
  周宪实则依旧是按兵不动。
  曾庆国在高关澄一案后,就再没有发言过。在刑部衙门中都从来不说话。孟廷元对他倒是十分客气,毕竟有父亲曾汝昌的名望在。
  曾庆国十分小心,丝毫没有怨言,只管埋头做事,事毕后就缩起来了。
  此刻曾庆国坐在周宪实对面,问:“陛下这是还不肯罢休?”
  周宪实淡淡说:“性情徒生暴虐,不是好征兆。”
  向来性情宽和的皇帝,若不是初初登基立威,就是在为储君铺路……
  若是让赵幼澄知道,定然会赞一声周宪实嗅觉灵敏。
  但曾庆国根本没往这里想,他还在叹息:“死一个高大人,还不够吗?”
  周宪实:“去年高崎是怎么被扣在江南,还不是他们自己太猖狂。陛下被逼的将高崎送到云南去,连人都没见到,今日果,前日因。若是没有妥善的结果,最好不要硬逼着陛下低头。这是犯忌讳的事情。高关澄去年何其咄咄,谁能想到,陛下杀他如此容易。”
  曾庆国也不好说了,他自己也被差点杀了。
  周宪实也知道曾庆国问到这里,必定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
  “让我想想,该怎么周旋此事。这么做自然是不成的,赶尽杀绝不是好手段。”
  曾庆国得了他的一句保重,也就不在说了。
  三月底城外踏青的人那么多,赵诚哄赵幼澄出城去,赵幼澄原本不想去,但赵诚说:“陛下已经给阿姐在选驸马,到时候若是定了亲阿姐更没时间出门了。这次阿姐约上好友一起出城去吧。”
  赵幼澄失笑:“宝珍有了身孕,安成在宫中。都不方便去。”
  赵诚:“那,我陪阿姐去如何?”
  赵幼澄问:“怎么突然想起和我出城去?你应该和赵琰一起去。”
  “赵琰的学业没完成,先生有加罚,我更不能约他了。”
  赵幼澄听得好笑。
  “好吧,改日再和你去。”
  这时冬葵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信。
  赵幼澄接过信看了眼。
  冯唐被人查了。
  查他的人是谁,他还不知道。对方是一直跟着粮商北上,才摸到了他的身份。尽管他没有跟着商队走,但商队走到忻州依旧被扣住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