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芊宁未央【完结】
时间:2023-07-23 14:38:58

  崔如月更懵了:"可是我觉得哥哥们很好啊,大哥二哥还常常给我买糖吃呢。"
  虽说崔如松并不喜欢橘小娘,但他们并不讨厌崔如月,这个妹妹又很乖巧,他们也经常给她买糖和点心吃,有甚好东西也想着给妹妹留一点。崔如松比较抠,钱要留着娶娘子,崔如柏手松,还时不时的给崔如月塞几个大钱零花钱,三哥崔如榆手里没有钱,却经常带着她一块儿玩,有小孩欺负她,三哥第一个就给她出气。谁对她好,小孩子心里都清楚,她跟几个哥哥关系好,自然打心里不认同她娘说哥哥们不是好人。
  橘小娘恨铁不成钢的戳了戳崔如月额头:"你这丫头,就是个吃心眼儿!"
  崔如月鼓了鼓脸颊:她娘说的就是不对,她就觉得哥哥们是好人。
  这头崔守仁想了想,还是跟崔如松说:"我想着,家里还是要有一房下人才好。你瞧你新妇家,呼奴唤婢的,我们是常不在家的人,家里只有阿橘和月儿两个,你新妇嫁进门,总不好叫她比娘家差的太多了,你说是不是?”
  崔守仁最后一句话一说,崔如松原是想反驳,说家里人尽够做事了,不必再买下人的话就说不出口了。他比娘子大了足足四岁,家里又不如岳家有钱钞,纵使不能叫娘子过着跟在娘家似的日子,总不能叫娘子嫁过来的日子差的太多了。
  见儿子神色松动,崔守仁又道:"你现在十六岁就是千夫长,总要升官的,哪有官太太还亲自动手做事的?也不体面啊。"
  崔如松想,他娘子那水葱似的手,绣绣花写写字也就是了,怎么能做洗衣做饭这样的粗活?
  于是他就开口道:"趁我明儿还有假,我就去买一房下人来。"
  崔守仁就点头道:"这才是嘛。――还有一事,我打算,你过完大定,我就卸甲归家。我岁数大了,又只是本事平平,就是做够到五十岁,我也不过就是熬资历熬到副都头。可你不一样,你比老子我厉害,如今就与你老子一样的官儿了,我再在这儿坐着,那就挡了我儿升迁的路子了。我十二岁进营,到如今三十六岁,足足干了二十四年,也该歇一歇了。"
  崔如松劝道:"爹爹很不必如此,我当初在百夫长上头坐了足足四年,如今才到千夫长,想必得更久才是,爹爹正当壮年,怎么――"
  崔守仁摆摆手道:"你不用再说了。大郎,我也不全是为了你,实在是我也厌倦了军营得日子,如今我儿子有出息,怎么不好叫我提前退下来休息休息!你要是真心孝敬你爹爹,就不要再说了。"
  崔守仁话说道这份儿上,崔如松只好不再说了,心里却还是有点良心不安,是为了不挡住自己的升迁之路,爹爹才非要退下来的啊。其实虽说武官五十岁卸甲,但因为武官们,谁不是年轻时拼杀过来的?上战场见血,那就难免受伤,往往一到三四十岁就毛病多起来,身子骨就不如年轻时硬朗,甚至吃药的也比比皆是。所以营里是允许提前退休的。基本上少有到了五十岁才提出退下来的武官。崔守仁的儿子出息,早早地就坐到了九品的位子上,同僚们也早就猜到,崔老大早晚得提出退下来了。
  崔守仁又道:"按例子呢,我退下来了,你作为我的儿子,能立时升一级,到从八品副都头的位子上去。我也盼着你多努努力,我们祖上可还从没出过六品武官呢!"
  "是,儿子一定努力。"崔如松听到这话,本来的不安也没有了,他爹提前退下来,就是为了他,他要更努力才是,教他们崔家也骄傲一回。
  崔家走了,霜降他们吃过饭回到霜降的闺房,四娘这小麻雀可算是憋不住了。
  "三姐夫好大的手!一出手就是一只赤金的衔珠三尾凤钗,瞧着这做工,栩栩如生的,这珠子好有大拇指那么大!我四哥给四嫂的也不过是两尾的,做工还不如三姐夫这个好呢,珠子也没有,就这样,四嫂都高兴的不得了。"四娘叽叽喳喳的,她一时说高兴了,又不过脑子,"二姐夫那样有钱,出手的却是双尾凤钗,衔的珠子才不过小指那样大。"
  二娘起先还笑着听,听了这话就不由生起气来:江家说是比做武官的三妹夫有钱的多,出手却不如三妹夫,也不是她这个做姐姐的非要和三妹比,可是明明三妹夫家里还不如二叔家有钱,都能送那样好的钗子,江家那般有钱钞,却舍不得一枚好的三尾凤钗!――难道果真是看不起她做填房?
  霜降看二姐脸色不对,忙拉了拉四娘,叫她不要再说,四娘一看二娘的脸色,也赶紧往回找补:"二姐,我不是这个意思。。。"
  霜降就打圆场:"想是他前些日子打了仗得的赏赐罢,二姐夫送的凤钗,可是他自己亲自选的,就是这份心意也是咱们这十里八街的上上等了呢。不像崔大郎,打仗得的赏赐,就直接拿来了。哪里比得上二姐夫对二姐的心意呢?"
  她这样一说,二娘的脸色就好看了,虽说东西比不上三妹,可到底也是一片心意,倒也说得过去了。
  二娘脸色和缓了,四娘也松了口气,朝霜降递过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这桩婚事二娘是被迫结的,江大郎不仅是娶填房,家里还有妾室,一提起来二娘就不太高兴。故此霜降和四娘平日不太常提。但是今日四娘说漏了嘴,这才忘了。
第53章
  二娘虽说敏感多思了一些儿,但她的心是好的,她这会儿自己又笑道:"不管怎么说,三妹夫这样的手笔,必也是满意三妹。我这个做姐姐的看着也替你高兴。我是不成了,又是填房,还有个妾在那头堵着,只盼着三妹四妹能过得好,那就算我的心了。"
  说到了四娘的亲事,这丫头不害臊,叽叽喳喳起来:"前几日也有人来寻我阿娘提亲,说是徐大官人家长子娶二房,我娘当时就把他呸了一口赶出去了。真是好大一张脸!不过是一个地主罢了,还敢说要娶我做二房,我家虽说不算有钱,可也称得上是一句小富,他到好意思张口说这话,二房说的好听,不过就是个妾罢了。"
  霜降和二娘都知道周氏必不可能答应,四嫂嫂又腼腆得很,必不能跟大嫂子似的坑了四娘。霜降和二娘也就当个笑话来听。
  霜降就笑道:"可不是!大姐曾与我说过,他家做事实在难看。不过是家里有些钱,叫他一声大官人,就好像把自己很当个人物了。他家大太太久不生育,为了要个孩子,这位大官人可是足足纳了八房姨太太,才生下这位大郎君来,这个大郎君也是,小小年纪,既不跟着去学生意经济,就好一个寻花问柳,家里的秦大娘子也不是不体贴貌美,他却不知道收敛,年纪刚刚二十岁,就纳了三房小妾了。"
  没有女孩子不爱八卦的,既是她们还小,在外头她们得端庄有礼,但这里也就是几个姊妹们说话,自然甚话都好说出口。
  "我就说他不是个好东西,我娘当时就拒绝了,还想叫我给他家做妾,美得他!"四娘边翻白眼边说。
  二娘也很赞同:"这样的男人,就该叫他一辈子生不出儿子来。"
  姊妹几个说说笑笑的,时间倒也过得快。
  元娘就留了下来,反正妹妹九天之后还要过大定礼,她也懒得回去,就在娘家待几日也是好的。
  她嫁出去了,可家里她的一切摆设都还在,床铺上的被褥也是一季一换。端的就是为了元娘要是回来小住也方便的意思。
  梨花也没回去。家里是没有她的房间了,可她能和她娘挤一挤去。她总是要跟着服侍奶奶的呀。
  她是住的舒服了。罗太太早习惯了儿媳妇操持家里的一切,她就做个享福的老太太。冷不丁儿媳妇回娘家要去待上十天。这可整得她叫苦连天的。
  本都是常做过的活计,可这回却总感觉做的不顺,做起来也累。罗云父子三个回来还没有煮熟。
  耐着性子等着熟了,一看连个荤菜也没有。这实在是罗太太忙忘去买肉了,只好就将就着做了。
  罗云还好,他自认为委婉的说:"娘啊,咱们家里并不缺这点子钱,怎么说家里也不能少了肉啊。”
  "怎么没。。。。"罗太太刚要反驳,定睛一看,一盘素烧春笋,一盘素炒青菜,一盘子小葱拌豆腐,一盘子青菜豆腐汤。真是一清二白。她一下子愣了,忽然想起来,是了是了,下午事多,她根本没来得及想起来叫杨婆子去买肉,家里有甚食材也就做甚食材了。
  她只好说:"这些日子我瞧着你们吃多了荤,怕你们上火,做些清淡的给你们清清火。"
  罗云兄弟两个看了一眼饭桌上除了青色就是白色,对视一眼:那这可真够清火的。
  但不管怎么说,到底是自己老娘,他们也不好说自己老娘的不是。只好吃完了这顿一清二白的饭食,清火清的,罗云只觉得自己一张嘴就是一股青菜味儿。
  于是第二天他就非常自然的跑到他娘子娘家蹭饭去了。徒留罗云爹和弟弟,望着这一桌子菜头疼。
  自从元娘嫁进来过后,元娘一顿连消带打很快就夺取了管家权,罗太太除了最开始的不满,到后头发现,新妇不仅没有苛待她,她反而过得更轻松了,她就立刻一点不高兴也没有了。冷不丁叫她安排饭食,她也早就把这项技能给忘了。今日倒是有肉,可四个菜一个汤全是大荤:酱油鸡,酸萝卜老鸭汤,青椒炒兔子,水煮肉片,酱肉,这整得又太油腻了。
  罗太太吃了也感觉过于油腻,心里万分期盼着新妇赶紧家来,若是不然,叫梨花回来也行,她可想继续过她的享清福日子啊!
  可元娘在娘家反而过得比罗家舒服多了。是,在罗家,管家权一直牢牢握在她手里,可权利有了,这也导致她早上一睁眼就得操心一家人的吃喝,操持家事。怀孕精神头短,她也经常觉得累。要不是有梨花帮她,她可能也养不好胎。
  她这胎怀的艰难,也有是过于劳累的缘故。故此她也想借着回娘家这些日子,好好歇一歇。
  在娘家自然甚都好,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起来用了早食,跟母亲妹妹和弟妹说说话,不用操心一家子的吃喝拉撒,不用担心这月的收入和支出,这日子过得要多美就有多美。
  但日子过得再美,也还是到了霜降大定礼的那天。那天先得由媒人说,两家名帖置于祠堂之上,卜为吉,两姓相合。然后再有男方家下聘礼,请了德高望重的长辈书写聘书,一式两份,双方亲长也要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同意和见证。这礼数才算走完。
  崔家人一大早就来了,他是千夫长,手下兵士不少,当年跟他一起立下剿匪大功的苗山和许龙已经是坐到了百夫长的位子上,也算是他的亲信。这两个从崔如松进营开始就跟在他身边,崔如松不是那种自己立了功劳不算,还要抢下属的功劳。他从不缺功劳,也善待下属,有伤亡的,虽说他自己出的少,但却会向上头申请最大的抚恤金和补贴。跟着他的兵士算是日子过得最好的。故此一听说老大要下聘礼找挑夫,苗山就自告奋勇:"咱们就在这里,老大还找甚挑夫!不是我吹牛,我们几个,一个抵他们一群!"
  许龙也说:"今日不当差的兄弟们也有五十之数,加上我们两个,就是老大你准备的两百抬聘礼,我们也能给你抬过去。,"
  他们既然这样说,崔如松也就不去找人了。崔家四个兄弟,加上五十二个兵士,和才买的两个男性家仆――崔平崔安,一块儿抬聘礼到了沈家。
  崔如松下了血本,聘礼丰厚,两人一台足足装了一百二十抬,兵士们跑了两个来回才抬完。
  崔如柏撇了撇嘴,悄悄跟崔如江说:"叔婆他们家的那四个哥哥,占便宜是冲的比谁都快,一说要干活儿,那是缩的比乌龟还能耐。"
  这话说的,饶是崔如江也不得不点头:"哪有他们这样的。"
  要抬聘礼时候他们四个大男人不出力,却大摇大摆的坐在这里等着观礼。崔家柏榆江河四个兄弟,都是嫡亲的亲兄弟堂兄弟,不必你那隔了好几代的堂兄弟来的亲?他们都还在抬聘礼呢。真是占便宜跑得快,一出力就做缩头乌龟。
  崔家的聘礼丰厚,苏氏也觉得脸上有面子,之前只是听说,崔家就是军户,家里或许有钱钞,但绝不会多有家底,可到底是人家世代军户,打仗嘛,总是有一些额外的收益。既如此,她也不用担心小女儿嫁过去银钱不趁手了。
第54章
  王媒婆照旧当的是司仪。她唱道:"今有沈家三女,兰心蕙质,端庄有礼,年长一十二岁,崔家子慕其美名,特备礼前来求娶!"
  崔如松忙捧上帖盒,里头是一百八十八两聘礼和两对龙凤烛以及聘礼单子。
  王媒婆又道:"请沈家尊长过目。"
  沈二郎作为父亲,他接手了帖盒,看了看聘礼,捋着胡须点点头:虽说崔家不曾办过聘礼,但这份聘礼却是很拿得出手的。
  王媒婆又道:"请沈家女。"这样的场合,霜降是要到场签她的婚书的。
  今日的霜降穿的很喜庆,一身水红色金边喜鹊登梅裙儿,配一件藕荷色缠枝桂花褙子,梳的单螺发髻,只簪了一只小定礼时张氏给簪的三尾凤钗,戴了一对珍珠耳坠,手上是那对崔如松走时塞给五郎,托五郎带给霜降的镯子。
  老实说,当看见五郎臭着脸把盒子塞进来时,他的表情着实是把霜降她们姊妹几个逗笑了。只把五郎笑的气跑了,走时还说:"你这小没良心的,五哥这是帮你递东西呢,你倒还笑我!"
  待得打开一看,是一只璀璨夺目的镯子,四娘嘴快,她就说:"打仗到底是赚钱,你瞧三姐夫就出去一个月,就赚了这样一副好镯子回来。"
  霜降笑着摇摇头:"你是不知道,五哥说,他身上可有好多伤呢。这打仗立功是好事,可你瞧崔老爷,三十六岁这腿脚就不大利索了,可不就是年轻时打仗受了伤的缘故么?"
  二娘就取笑她:"咱们三妹妹可不得了啦!还没过门,就心疼起女婿来啦。"
  四娘也促狭的笑着说:"三姐还叫崔老爷呢?你该叫公爹啦哈哈哈"
  整得霜降的脸成了个红苹果。二娘四娘还嘻嘻哈哈的笑着打趣。
  话扯远了,继续回到咱们的厅堂上来。
  霜降到了正堂上,跟沈二郎夫妻,崔守仁,崔守义夫妻两个见了礼,就立在一侧,目不斜视。但她却能感觉到,崔如松灼热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这个呆子,霜降心里想,这样的大场合也不知道收敛一点儿。心里却有些甜丝丝的。
  王媒婆笑着看了看盯着沈三娘不眨眼的崔如松:年轻啊,就是好,她当年和夫郎成婚时,也是这样浓情蜜意。
  她清了清嗓子,又道:"今乃良辰吉日,两姓相合,天赐良缘,亲朋在座,莫如佳期,请宋先生书婚书,以证此盟。"
  一个穿着儒生长袍的四十几许的中年人理了理长袍立了起来。
  这是鹿鸣私塾的先生,姓宋,原是沈家财礼两个哥儿的先生,有举人功名,无意官场,只想得个功名好与世人传道受业解惑。故此也算是德高望重,他性子随和,只要不是品德有大问题的,只要请他,他都愿意跑一趟去写婚书。
  宋先生立在几前,蘸饱了浓墨,大笔一挥,一份婚书就写成。
  “今有崔家长子崔如松,为迎娶沈家千金,特备金元,酒肉果礼等物于沈家,些许聘礼不足为夸,但求略表心意,万盼沈公许婚,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