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平步青云路——胖子家的学渣【完结】
时间:2023-10-13 14:53:24

  这么一算,一个月下来,其实也攒不下几个钱,这还没算以后有了小侄子小侄女之后的事。
  往私了说,前世他虽然缺失父母爱,但也没怎么吃过苦,靠着一颗智商不错的大脑,他一出道就是巅峰,被多少领导捧着的高精尖人才,基本没有过巴结和讨好领导的经历。
  他不觉得自己如果走爹和两个兄长的老路,能受得了那被人轻看鄙夷不屑的委屈。
  所以……
  “爷爷,小鱼儿要科举,像爷爷一样受人尊敬!小鱼儿还要考大官,以后让爷爷享福!”
  奶声奶气的小声音带着一丝坚定。
第3章
  ◎银钱◎
  从这一天开始,沈锦的功课从按着三百千学识字,变成了连带着四书五经、幼学等书籍一起学。上午趁着头脑清醒,先把每天学的文章通读一遍,尽量背下来,搞懂里面的文句意思,下午再经过老爷子系统的解答没搞懂的文意,晚饭前一个时辰再教新的文章,读通顺就算过,第二天再按照这样的流程再来一遍。
  沈锦前世是读惯了医书古籍的,对这些文言文接受良好,但也不敢懈怠,晚上还得回到自己的小房间仔仔细细的把文章抄写一遍,加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第二天拿给爷爷做校正。
  一方面是为了练字,另一方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代文章一个字能有好几个解读,还是记下来方便些,可以随时回顾。
  沈锦学的不错,家里日子也过得蒸蒸日上。沈青带着长子跟着商队出去了半年,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和一大包银子回了家,陈氏晚上偷摸数钱,说是有一百多两呢!
  其实原本一个账房,又不是驻守分店的掌柜,就算跟商队的工钱多些,两人工资半年也不至于这么多。
  沈青晚上抱着小儿子跟家里人唠嗑的时候就说了,这是救人性命,人家家里送来的感谢钱。
  府城有个姓汤的富户,当家人正室夫人前几年死了,丢下个几岁的儿子,当家的却转头迎娶了继室。
  继室虽家世不出挑,架不住长得美手段高,一边笼络住了丈夫,把继子的存在感在家里逐渐消除,一边派了心腹在继子面前不断挑拨父子感情。
  本来如果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这男人就算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衍也得对儿子好点,趁着儿子还小把人拢过来,没准还能打破继室的算盘。谁知这继室肚子还挺争气,头一年便怀了,接着就生了个大胖小子。
  有了小儿子,这个不跟自己一条心的大儿子就显得无足轻重,加上继母还在一旁挑拨吹枕边风,没多久父子俩就彻底离了心,把大儿子打发到家里最偏远的地方眼不见为净。
  要不是有个注重体统的老爷子撑腰,怕是这小孩早就无声无息的没了命,都没人知道。
  沈青所在的这条商队这次就是去汤家进货的,汤家是做丝绸生意发家,手里几座纺织作坊,雇佣了上百人,沈青主家是其中的大客户,自然不会怠慢,沈青父子和主事就被迎进了汤家居住。
  至于这钱,其实也好想。那小少爷没了老爷撑腰,老爷子年纪大了也没那份精力随时关注,下人们自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甚至于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隐秘的仇富心思,选择刁难这位小少爷,更何况其中还有那位继夫人的手笔。
  沈青就是在一次下人捉弄那孩子,逼得那孩子倔强投湖时,下水把人救了上来,从而获得了汤家老爷子的感激,赏了一大堆东西下来。
  至于后来怎么样了,出于一些原因吧,老爹闭嘴不谈,不过看那表情,估计是个还不错的结局。
  沈锦晃动一双小脚听得开心不已。
  沈老爷子也悠悠的点点头,开口道:“这大户人家的腌瓒事啊,数不胜数,咱家家底薄,没法跟这些人比,以后就当这件事过去了,对外也不要再提。
  儿媳妇,回头把这些钱都存放好,谁都不要对外说,你们的娘家也不行。小鱼儿要决心考科举,这些钱以后够不够还是回事呢……”
  “哦好的,爹。”陈氏素来疼小儿子,见小儿子愿意担负起公公这么多年的心愿自然更加高兴,也心疼儿子要吃苦,爽快的答应下来后开始在心里盘算要做点什么好的给小儿子补补了。
  李氏本来还高兴家里多了这么大一笔钱,没准哪天老爷子高兴,愿意拿出一些银子给家里多做几套好衣裳,或是逢年过节多带点节礼回娘家,脸上也好看。
  结果就听到小叔子要去考科举?
  这一百多两银子都要给小叔子?开什么玩笑!
  事关自己利益,李氏尖叫着就想反对,甚至脑海中兴起了分家的想法。
  不过话刚到嘴边,李氏便看到了婆母凌厉不满的目光,顿时怯懦的,把话头咽了下去。
  哎……都是自己没生出个儿子,腰杆子不够硬啊。
  沈源看得出孙媳妇不高兴,却没管。现在家里还没分家,自然一切资源要尽量倾斜到能为家族添光彩的人身上。
  更何况,他儿子赚的钱用到他孙子身上合情合理,李氏有什么资格不满?
  李氏可不知道太公公已经对她不满,回到房中的她想起被婆婆严防死守拿回房间的那大把大把的银子,嫉妒愤恨到心绞痛,斜躺在床上□□起来。
  “你这又怎么了啊?”
  沈恪见妻子又在装病,本来半年没回来打算好好温存的心思顿时淡了一大半,不禁皱了皱眉。
  李氏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你就对我能耐,有本事去跟你爷爷你爹娘能耐去!明明平时都是你跟着你爹走南闯北为这个家付出,小叔子做什么了?啊?那么大一笔银子,咱家竟一点沾不上光……”
  沈恪更加不耐烦,眼中还带着些不可置信,压低声音斥责道:“那是我爹和我弟弟,我爹赚的钱给我弟弟用哪里有错?又没有花你的钱。
  更何况,我和老二都没有读书考科举的天分和耐心,小弟聪明,又肯吃苦考科举,那不也是为了这个家?
  爷爷还能活几年啊?等爷爷没了,若是还没有个读书人顶着门户,就靠我和爹还有老二,赚多少钱都得填补那些官差皂吏的无底洞去!
  无知的妇人……
  再说了,我小时候也读过书,也是家里供的,小弟读书让家里供应怎么就碍着你的眼了?”
  李氏越发生气:“是,家里也供应过你,也供过老二,可是那能一样吗?且不说你俩不打算科举,就算考,你是长子长孙,是这个家里以后要顶门立户的。小叔子是怎么回事?你是打算以后让弟弟骑到你头上去?
  还有,你忘了?咱忙着成亲,婆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喊肚子疼,一晚上家里就没闲着,新婚洞房都被毁了。到现在,还有人说我闲话,说是我看不惯婆婆过得好,故意在婆婆面前说了什么气的她早产,我说什么了我!
  居然还有人说我不能生儿子是因为做了恶事老天惩罚我……”李氏越想越委屈,男人也不知道来哄哄自己,气的她举起拳头向身边已经躺下的丈夫砸去。
  沈恪虽然性子好,但架不住妻子一直作妖,面上装得好实际总是在他面前捅咕,有一股意图家里不和谐的意味,就越发的失去耐心,一下子把媳妇推到一边。
  “那按照你的意思,咱俩成婚,娘要生了也得忍着,忍到你被街坊夸是好媳妇,是福星,你一进家门婆婆就生了大胖儿子你就高兴了呗?
  至于生不出儿子,那还能怪的上我弟弟?你讲点道理好不好?”
  李氏悲愤冷笑:“哈?那就怪我了?你一年有几天在家的?一回来就喊累,我一个人能生的出儿子?
  如果不是你娘不要脸,儿子都娶媳妇了还怀孕生小的,我能受那么多委屈?婆婆不能怨,我还不能埋怨个奶娃娃?”
  话音还未落,一声脆亮的巴掌声响起,把李氏因为日子好过显得胖了些的身子都打的一歪。
  可见沈恪下手多重。
  “你要是过不下去,老子给你一纸休书你滚回你娘家去!能说出这种话你就不是个好的!李氏你记住,那是我的娘我的弟弟,这个家,我爹我娘生我养我,我养我弟弟长大我乐意!以后再敢说这种挑拨我兄弟亲缘感情的话,老子打死你都没人说个不字你信不信?!”
  李氏成婚四年,可从未见过丈夫对她露出那样凶狠阴沉的目光,仿若一匹暴怒的野兽,随时可能扑上来把她撕的粉碎。
  她不敢再说什么了,且不说沈恪是不是真的会对她下死手,就沈家的日子,就比娘家好多了,至少自己没生个儿子,婆婆也顶多不高兴,不会故意磋磨自己,每季还有新衣裳裁做,找遍全镇,也找不出更好的亲事了。
  只是贪心不足罢了。
  至于钱,不给就不给吧,反正等以后公婆老了还是得分家。科举哪是那么好考的,等过个几年考不上,届时看小叔子还有没有脸继续让哥哥养着!
  李氏小心翼翼的挤在床边上躺下,看丈夫怒气未消的躺下背对自己,心里不忿的咒怨道。
第4章
  ◎沈烈◎
  沈锦不知道兄嫂因为钱和自己的事吵了架,只觉得最近这段时间大嫂越发阴沉了些,看向他的目光仿佛带着刀子,他看过去人家就转移了目光,仿佛刚才感知到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觉。
  令人摸不着头脑。
  大哥的女儿巧儿比自己小一岁,今年三岁,正是好玩儿的时候,胖嘟嘟肉乎乎的小胳膊瓷白软嫩,好像洗干净的藕节,好像淋点桂花蜜就能咬一口的可口。小家伙因为家里男人们都经常不在家,爷爷对孙女也不重视,对唯一在家能陪她玩对她笑的小叔叔就格外亲昵。
  每天早上一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找小叔叔,连亲爹都能不要。好在沈恪很喜闻乐见闺女亲近自己聪明灵秀的弟弟,并不会对此感到难过。
  当然,偶尔的心酸吃醋还是免不了的。
  “小叔叔!”
  甜甜软软的小棉袄手里举着一根吃了一半的糖葫芦,兴冲冲的冲进沈锦的书房,把糖葫芦举到沈锦鼻子下方:“爹爹买的!甜甜的!小叔叔吃!”
  沈锦心里顿时感觉比糖葫芦还甜,好像一掐一包水那种,都酥软了。
  “小叔叔不吃,巧儿吃,乖。”巧儿拿的这种是门口张老爷子家卖的,专门供给巧儿这么大的小孩子,一文钱一串,只有两颗。巧儿刚出生时身子骨不怎么好,精心养了好久才渐渐好起来,像糖葫芦这样的零食嫂子平时很少买,只有大哥会那么宠孩子,所以尽管大哥常年在外,在巧儿幼小的心里,爹爹还是比娘亲好多了。
  换句话说,爹爹等于好吃的好玩的,娘亲等于苦药汤和时不时的埋怨,人家心里清楚着呢。
  沈恪乐呵呵的跟在后面走进来,高壮的身板全然不似个账房先生,反而像个当兵的。一张肖似老爹的方脸带着憨厚,剑眉星目透露出成熟稳重。就因为从小脸大,爹娘给取了个乳名叫大头。
  二哥沈烈叫二娃,沈锦就是小鱼儿,这么排下来的。
  作为这个家里一个个把弟弟妹妹带大的大哥,沈恪在弟妹心里有着不亚于爹娘的超高地位。
  “巧儿乖,小叔叔读书呢,等小叔叔休息了再陪你玩。”沈恪把宝贝闺女抱在怀里,用胡子渣刺刺闺女嫩嫩的小脸蛋,得到娇嗔嬉笑的推搡一个,心满意足的问道:“怎么样?鱼儿,跟爷爷读书还跟得上吗?有什么不懂的就问,爷爷高兴呢。
  呐,这是给你买的纸笔,之前买的不多了吧?以后缺啥跟哥说,别客气!”
  沈恪带着宠溺的笑意揉了揉弟弟细软的发顶,眼角余光扫到桌上横平竖直写的板正的大字,笑容再次明显了两分。
  他和老二幼时都挺皮,坐不住,尤其是老二,好像那椅子上有钉子似的,总想着出去玩,长大了就想赚钱,都不是个读书的料。
  只有这个最小的弟弟,好像出生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安静,坐得住,脑子好使,那么难读难背的文章只读个一两遍就能读的流利,多读几遍就能磕磕巴巴背下来,比他们兄弟可有出息多了!
  虽说振兴家族是老大的任务,但爷爷的戒尺给他留下的阴影太大,只能甩锅给小弟了!
  小弟!努力啊!大哥永远支持你!
  沈锦不知道大哥心里想了那么多,只觉得那莫名其妙带着怜悯和鼓励的目光看得他毛骨悚然。
  “对了,二哥呢?”沈锦突然想起,似乎有几天没见到二哥了?
  沈恪想了想:“哦,你二哥最近打算自己干,他之前不是学会了管账和做生意的一些诀窍吗,他师父去郡城进货时也带了他,说是发现了些新商机,打算试一试,现在估计还在那边没回来呢。”
  临廊郡如果换成前世的地域来看,比较偏山东、河北和河南之间的地带,地方不大也不算小,知府是从五品,比不上那些大省,郡城上面还有个省城作为集权地。
  经过这几年的了解,沈锦发现这个世界虽说很多文化方面跟前世古代很像,但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比如地名,有相当一部分是前世没听说过的。
  现如今的时间段,应该在前世明朝中期到末期之间,汉族文化几乎发展到极限,也没前世时间段那么惨烈的天灾人祸。前朝昏庸没几年便被新朝取代,混乱的时间不算长,国家损耗称不上最大,加上新皇统治的有理有据,以最快速度帮扶百姓安居乐业,中央集权,新朝的声望几乎达到顶峰。
  这么算一算,贪官在这时候还没有太多发育的土壤,二哥应该不至于受到刁难。
  不过新事业也不会那么好开启,当官的有些事做不了,可不代表那些大商户会是软面包子任你咬一口。
  更何况人家枝繁叶茂人脉广博的,谁知道背后是哪位大人撑腰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沈锦皱着眉头冥思苦想,有点头疼。前世他一心钻研医术治病救人,只求完成爷爷的心愿,把中医发扬光大,改变现代社会上对中医的偏见和误解。加上家里留下的家财不少,他不用发愁车房,自然也不会做生意。
  现在才明白,有些事啊,真不是你不学就用不上的。
  “那,二哥说了他要做什么吗?”
  沈恪摇了摇头,面露难色,显然也是觉得二弟的心思不能成。
  兄弟俩一脸苦笑,只能等着人回来再计较,别的啥也做不了。
  沈烈的事先放一边,有大人在也轮不到沈锦一个小孩烦恼。近来天气越发的寒冷,奶奶身体也开始不好起来,原本已经断顿的汤药又再次吃了起来,小院里每天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苦涩的药汤子味,家里的气氛也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沈源少用的烟袋子空了一次又一次,老婆子还小他两岁,早几年前便不太能出门了,每日最多坐在院子里绣个花缝个衣服。家里随时得有人在,媳妇孙女小孙子轮流看守,就怕老婆子哪天熬不过去。
  靠着这样精细的照顾,老婆子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季,看着小孙子渐渐长大读书识字。
  不过……估计也要熬不住了……
  把烟枪往炕边上磕了磕,沈源皱了皱眉头,看着刚刚回来一脸肃穆的二孙子,问儿媳妇。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