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平步青云路——胖子家的学渣【完结】
时间:2023-10-13 14:53:24

  至少,肯定不能和沈家郎君相提并论的。
  刘家也有寡居在家的姑娘,就是二姑娘,比李氏小三岁,今年刚二十。人模样长得倒是不差,人品也是有口皆碑,温温柔柔的性子,就是命不好,前一个嫁过去没一年,丈夫去服徭役死了,婆家不想养闲人,本打算以无所出之名休了人姑娘好拿回聘礼,架不住刘家团结,主动去给自家闺女出头,把人接回来养在家里好生安慰,为此不惜专门给二姑娘在后院二老住处隔壁起了个小屋,就怕孩子会被人指指点点,想着等人走出那段不幸后再谈及婚嫁。
  李家倒霉,刘家人高兴的不行,这些年李家靠着亲家名头,在村里没少捞好处,话里话外打压刘家,如今可算熬出头了。一高兴,刘家老爷子就让大儿媳妇叫回了家里在外干活的男人孩子们,包括儿媳孙女,去割了两块肉,一家人好好的吃了一顿。
  二姑娘刘桃儿也在爷奶关照下少有的出了房门,屋里安静了一瞬。
  刘家未嫁的姑娘不多,老三已经被邻村一家定下了,再有几天就成婚,老小身子骨弱,也还不到找亲事的年纪,唯一还没着落的是刘家老二的二女儿,也是刘家四闺女刘杏儿,如今也十七了。
  不过这闺女从来不急自己的婚事,反而自从上次发烧痊愈醒来后,就有事没事打听李家的事,尤其对嫁入沈家的李氏尤其关注。刘家闺女多,刘杏儿不是最好看的也不是最会来事的,反而性子有点阴沉不讨喜,在家里如今越发有点隐形人的味道,还不如寡居在家的刘桃儿受老爷子老太太喜爱,连她亲娘都不怎么待见这个女儿,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多加关注。
  反正刘家不家暴不打女儿,到了年纪找门亲事两床铺盖两件衣服当嫁妆送出门子就成了,别的再多也没有了。
  跟当年有着几两压箱底银子的大闺女二闺女待遇截然不同。
  刘杏儿早年还嫉妒过,如今却根本不在乎,一天到晚就盯着二姐的一举一动,生怕二姐出门走了前世的老路,当上贵太太,搅合了她好容易想出的出路。
  要知道,那可是她重生回来后,好不容易想到的,能打破前世悲惨命运的唯一路径啊!
  没错,刘杏儿是重生的。
  前世的刘杏儿性子也很泼辣,样样拔尖要强。和沈蓉的泼辣不一样,刘杏儿只顾着自己过得好,当初因为嫉妒大姐二姐嫁得好,没少惹事,还险些抢了三姐亲事成功,为此还挨了亲爹娘一顿毒打。
  二姐虽然半路丧夫,但架不住得了老太太老爷子的喜爱,后面还被送进沈家,接替了李氏做了后娘。等沈家幼子沈锦高中进士当了官,沈烈和沈恪合伙的药材田也早已有了起色,沈家一下子从差点住不开的二进小院扩充成了三进带花园的大院子,还在县里府城买了铺面出租,家里买了丫鬟伺候,刘桃儿成了有丫鬟伺候,穿金戴银的大少奶奶,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
  刘杏儿嫉妒啊,大房的两个姐姐嫁得好,带动的她自己的亲姐也找了临村一个挺富裕的小地主。轮到刘杏儿时,她长得不够出众,因为心气儿高看不上泥腿子,硬是拖到自己快二十了还没嫁出去,硬生生拖成了老姑娘。为了不连累刘家名声和小闺女小儿子的嫁娶,他爹很是强硬的给刘杏儿找了个几十里外的村里的小伙子嫁了。
  要说那家人其实也不错了,家里十五亩地,就兄弟俩加一对老父母。房子是新盖的土胚瓦房,为了成亲还专门重新粉刷过,家里老太太还养了十几只鸡和两头大肥猪。
  小哥俩都有手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闲时跟着村民去山上打猎或是下河捉鱼,都能给桌子上添个菜,还能靠着一把子力气去镇上或是码头做短工赚钱,加上地里的出息,日子怎么也不会难过。
  可差距太大啊,刘杏儿就觉得自己苦啊,日子苦的跟熬苦水儿似的。在她的认知里,三个姐姐都嫁了好人家,顿顿有鱼有肉还不用干活,身边有人伺候,男人嘘寒问暖,公婆重视小叔子和睦有出息,那才叫过日子。
  她呢?她是嫁长子,进门后就她一个媳妇,全家的活脱不开手的等着做,家里银钱出息甚至粮食却都在老太太那里掌管,她连做饭多舀了一勺米都会被指摘半天。出嫁才不到三年,刘杏儿就觉得自己皮肤糙了,身子瘦了,好不容易生了儿子,还是个没出息的,费心巴力养到十几岁,没想到却是个学好不行学坏一准的流氓头子,险些连媳妇都娶不上。
  等刘杏儿带着自己这一肚子委屈和苦水闭上眼再次醒来时,她又重回了十七岁的时候。
  原本这时候李氏还没有到被休的时候,真正被休,是在三年后。李氏进门六年还是只有一个女儿,陈氏没少指桑骂槐,李氏也能耐,觉得是丈夫天天不在家,一年有最少将近八个月不在家,没有男人,她一个人能怀得上?偏偏男人是长子,不可能随便放弃自己那么多工钱的差事靠爹娘弟弟养,李氏没辙,就天天跟婆婆对骂。
  刘杏儿那时候已经是老姑娘了,正被亲爹逼着骂着要嫁人,具体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只知道李氏要儿子不成,竟趁着沈恪外出时在外找了奸夫,打算怀上孩子充当沈家孙子养,稳固自己地位。被考上县学的小叔子发现后捅给了沈恪,李氏成了破鞋被休弃回家,没几天就被自己亲爹淹死在村后池塘里,装作意外死去,不够资格埋入祖坟,丢去了乱葬岗。
  而沈恪因为带着一个闺女,本人也是没有其两个弟弟清秀好看,长得体壮如牛,讲究点的黄花大闺女都不愿去当后娘。
  这时刘桃儿因为要去绣庄买绣线,跟陈氏碰了个面,被陈氏看上,就拎着儿子找机会和刘桃儿打了个照面,两人一见钟情,第二个月刘桃儿就嫁进了沈家。
  刘杏儿看重的就是沈家这条路,她打算提前出手,抢了二姐的机缘,嫁进沈家当少奶奶去。
  要说长相,刘桃儿人如其名,是那种偏圆的面相,皮肤白皙透着健康的粉色,看着就是个极健康的姑娘,身姿高挑,长得柳眉杏眼,看着就讨喜,是那种老一辈儿都喜欢的面相。而刘杏儿,虽不及姐姐,但原本也是清秀佳人一个,只是瘦,老二家媳妇女儿多,不如老大家的更看重闺女,除了长女老三,其余都养的面黄肌瘦,看着就没福气。
  刘杏儿毕竟多经历过一世,虽然没见过什么世面,但跟村里那么些当婆婆的交往过,知道当婆婆的喜好什么样的媳妇,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人,这半年没少往那方向倒腾。
  效果倒是不错,皮肤养好了不少,就是一双随了生母的吊梢眼,里面掩不住的想过好日子的贪婪和幻想,看着自家姐妹都像是看敌人,自然越发显得刻薄。
  其实按照现在看来,大姐嫁的王家应该比沈家更好些。王家就这么一个独苗,年纪轻轻就做了衙役,算上人脉,估计以后捕头的职位也得是他的。
  这年头小吏都是父传子的,是能一代代传下去的“传家宝”。衙门有人,就算做生意心里也不慌。沈家只是有个秀才,还是黄土埋半脖子的七十多老人,就算沈锦聪明也还小,除非不得已,谁会想着把自家黄花大闺女嫁到这里来。
  像刘家,不也一样,只是嫁了个寡居在家,还有个无子名头的刘桃儿吗。
  但是刘杏儿不一样啊,她知道以后沈家日子有多好的。沈老爷子长寿,等沈锦中进士时还活着,百岁寿宴时还得了皇上亲赐的牌匾奖赏,陈氏也受封诰命,一步步成了整个临廊郡最尊贵的老太太。
  二姐刘桃儿进门儿就给沈家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母凭子贵,靠着俩儿子在小叔叔那里的颜面,每年逢年过节总能收到京城送来的年礼。儿子也出息,有小叔叔的教导,最后也都考了进士,让刘桃儿成了尊贵的老夫人。
  沈烈一家虽然没有走官场,但人家药材生意越做越大,因为也是种地,没有被打成商户,后面有弟弟侄子撑腰,沈家药材远销全郡药材铺,银子赚的能把人活埋。
  而大姐呢?小吏之子是不能科举的,只能参加武举。但如今天下太平没有战事,王家没有靠山也没法给儿子找个好出路熬不出头,大姐一辈子只能在这小镇上过日子。
  这么好的出路,凭啥让二姐一个寡妇捡了便宜?她虽然没有二姐好看,但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呢,以后沈家发家,谁不得夸她一句慧眼识珠?早早看中一个金龟婿?
  至于二姐,反正老爷子老太太那么疼她,总能找到更好的给她的。可是她不一样啊!她选择太少了!
第11章
  ◎二嫂◎
  沈恪可不知道居然还有闺女惦记着要嫁他享福,此刻他还在忙着二弟约媒做聘的事,忙的不可开交呢。
  用沈老爷子的话说,徐家家底不小,之前来的时候就暗示过,徐家如今店面是要留给儿子的,其余会给女儿陪送一间铺面和一些体己银子做嫁妆,被褥另算,这在庄户人家已经是相当丰厚的嫁妆。
  小镇上一间铺面比不得县里昂贵,也得有四五十两银子,乐氏和陈氏去徐家下聘时见过徐家姑娘,对其家教礼数还是相当满意,沈烈更是迫不及待要把人迎进门,老爷子觉得人家厚道自家就不能小气,不仅按照大户人家三媒六礼的礼数过聘,还托人猎了一只大雁送过去,光聘礼就掏空沈家不小的底子,出了足有六十六两。
  这已经是沈家全部积蓄的一半了。当然,还是刨去给沈锦读书那一百多两银子的。
  没办法,沈家父子再能赚钱,也架不住家里人多,亲戚多,需要走动的关系也不少,家里老娘还得吃药,老爷子和小儿子笔墨纸砚也都是挑的不错的那些,花销太大了。
  沈锦前世为了修身养性,就在工作学习之余练软笔字,写的还不错,就是速度提不上去。前世是为了修养心性,不至于被医院里不知所谓的患者家属气死,现在是为了早点赚钱和练好字考科举时提升考官印象分,沈锦没少费精力在上面,终于,在正月过完半个月的时候,沈锦通过了书坊掌柜的考验,成功接到了抄书的活计。
  书坊掌柜是沈烈的师父,自然知道沈家全靠这小孩儿考科举光耀门楣,也不会让人抄写那些小说话本省的迷了心智,只让人抄写三百千。一本只有几百字,手抄的比不上印刷的值钱,在没有错字涂改的情况下一本收购价两百文,出售就是三百文。
  啥事都不做转手就赚了一半,这还是基础书籍,可见书籍在这时候,是有多么暴利。
  沈锦如今写字快了,他本来练字就是从三百千练起,一年多下来不知写了多少遍,早已熟能生巧,全速默写一本下来只需要四五天,这还是刨去要背书读书学新课的时间。沈家徐家都不需要农忙,婚事就定在了四月初六气候正温暖宜人的时候,沈锦的小金库也逐渐丰满,三个月硬是攒了四五两银子出来。
  然后,其中三两被他买了两把精致的桃木梳和两支包银的簪子,一支偏老气的梅花簪给了奶奶乐氏,一把木梳留着作为庆贺二嫂进门的见面礼,至于剩下的,梳子是当着众人的面直接给了亲娘的,只有簪子是趁着晚上,去爹娘房里偷偷给的。
  没办法,老一辈也会吃醋,娘是晚辈,面上多少要吃点亏,只能暗地里贴补。这样娘得了实惠,奶奶得了面子,沈锦自己得了家里长辈的喜爱,谁都不吃亏。
  有了体贴入微的孙子(儿子),再跟丈夫孩子一对比,就怎么看怎么嫌弃。
  只有哥哥和亲爹受伤的世界就这么达成了。
  沈徐两家婚礼排场搞得不小,毕竟都是有身份名望的,之前沈家因为李氏的事在镇上都成了笑料了,急需回回面子,直接给学生放了假,在前院举办了三天流水席,在第三天把新媳妇接回了家。
  沈烈疼媳妇,兴水县距离清水镇又有些距离,沈烈就申请家里直接买了马车,以后媳妇和娘回娘家,小弟去县里科举都方便些。沈源也不想亲家看轻,过聘晒妆前便托人去买了一辆八成新的马车,重新漆过后装了个棚子好坐人,后面放东西。没有马,就买了一头身强体壮比较温顺的骡子,比马还耐性更强些,走的路更多,更实惠些。
  然后这头骡子,就成了沈蓉和巧儿喂鸡时多出来的活计,和新的玩具。
  婚礼当天,作为男方兄弟的沈恪负责赶车,新郎沈烈带着幼弟沈锦和几个堂叔伯家来的堂兄弟,坐在自家马车和二叔爷家的牛车,带上雇来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去往兴水县迎亲。
  从鸡鸣丑时起床收拾好了出发,等到兴水县时已经是天光大亮。沈锦年纪最小,被两个哥哥护的好好的,还得按照尽量快的速度赶路,这才能勉强在辰时中抵达徐家大院。
  徐家院子看着比不上沈家,只有一进,前面是临街铺的医馆,后面就是个三合院,但因为人少,反而比沈家看着清净多了。
  亲家显然十分舍不得女儿,迎亲队伍抵达时眼眶还是红的,身边长得有八分像的两个少年看着一脸喜色走进来的沈烈,眼神嫌弃又不满,带着看阶级敌人那种仇视。
  徐家没有母亲,又和姨母闹翻,只找了亲戚家亲近的婶娘来抱着牌位,接受新人叩拜。
  而另一边,作为古代版伴郎团的沈锦和沈恪以及众多堂兄弟,就成了徐家亲戚打量评估的对象,和帮助新郎通过考验接到新娘的助力。
  徐立诚带着弟弟徐立信率先凑过来,许是姐姐要嫁人走了不高兴,兄弟俩皮笑肉不笑的样子着实有点阴森。
  徐立信明显更高傲些,眼神宛若打量下人般带着趾高气昂,说道:“你就是沈锦?听说,你已经开始读书了?”
  沈锦面色不改,带着温和的笑意,拱手向兄弟俩和周围围过来的徐家堂兄弟恭敬说道:“在下沈锦,新郎沈烈胞弟,身边这位是长兄沈恪,请指教。”
  别管别的,至少这温文尔雅的样子,跟徐家兄弟这盛气凌人咄咄逼人的样子比起来,是更容易获得人好感的。
  听周围邻居议论纷纷的赞扬便知。
  徐立信撇了撇嘴,似乎十分看不上沈锦这种装模作样的行为,不耐烦的低声道:“行了,我家的姑娘可不是那么好娶的。”
  沈锦依旧温和的笑,声音同样放到只有两人能听到:“我当然知道,不是好姑娘,我沈家也不会娶啊。”
  徐立信脸色微微一变,死死盯着眼前这比自己还矮了一截的小豆丁。
  “要是让我知道,你们沈家欺负我姐姐,别怪我不客气。”
  “只要令姐不是搅家精,想好好过日子,我沈家也不是那种为难人的。这一点,相信徐大公子很清楚。”四两拨千斤,把矛盾转移到站在一旁好似不关己事的徐立诚身上。
  刚还在旁边看戏的徐大公子一脸懵逼。
  出于还要回程,徐家没有安排什么考验新郎的环节,作为当家的要在家里招待宾客,只能让两个儿子送嫁。
  沈烈将新娘子送上自家新装潢的马车,自己则是和新娘坐在一起。原本还坐在里面避风处的沈锦自觉坐到车门口边上,大哥沈恪依旧在外赶车,徐家的两兄弟则是一个主动去牛车上和沈家堂兄弟们坐,另一个则是坐在沈锦对面。
  坐在对面的,是刚刚就不怎么看得起沈锦的徐立信。
  沈锦被人家的目光盯得全身不自在,趁着车已经开拔,车里大多自己人,唯二不熟悉的以后也得慢慢熟悉的情况下,沈锦开口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