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劝言
杜檀之沉默不语。
顾延章说的话,他又岂是不知。
只要叔父那一处的香火问题不解决,祖母便不会罢休,就算此刻按得了一时,终是还会翻出来。
可这实在是个死结。
他不愿意兼祧,也没有纳妾的心思,然则拿杜老太太却又毫无办法,因是至亲长辈,又有大恩,还要敬着。
祖母虽然年迈,性格却执拗得很,也不好哄,同她说大道理,她就拿一个“孝”字来压,又说什么“纵然是天子,也不能拦着人传宗接代罢”,再说什么“并非纳妾,只是帮着孙媳生儿子”等语。
杜檀之自然晓得这种时候,如果逆着老太太来,一味去同她反驳,并不是什么好法子。相反,十有八九还要让她生出火来,这火不能撒在自己身上,倒是极有可能往柳沐禾身上去了。
眼下妻子同祖母相处本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若是因为自己护着,反逼出不和来,那才是麻烦事。
他现下做的,便是消极以对,使了一个“拖”字决,只是骗人骗己罢了。
杜檀之心中压抑,只晓得拿起茶盏,把那凉透的茶水喝了又喝,好一会儿,才道:“我原是想着,过上两年,待得内子身子养好,家中自会有子嗣,届时过继一个给叔父,便也承了香火,只要好生同岳父岳母那边通过气,又与内人说清楚,多半是行得通的。”
虽说是过继过去,可人总归是自己的儿子,又是自己养着,分的产业,自然也是自己家的,都是骨血,也没那样多话说。
至于杜老太太那一边,到时候见着几个孙儿孙女在膝下环绕着,想来也不会再有什么意见了罢?
顾延章见得杜檀之手上茶盏并无一丝热气,便打了铃叫小二进来换茶添水,等人出去之后,方才道:“便是过继了一人,又怎的知晓老太太会不想再要一人?叔父房中子息,又岂是区区一人便能旺起来?依你恰才所言,她十分担心子嗣不丰,更担心小儿难养,只要多子多孙,开枝散叶。”
他抬眼一看,对面杜檀之的眉毛皱得死紧,却全无异色,想来这个问题,对方并不是没有考虑过。
“杜兄,恕我直言,这一桩事,其实根源在你。”
杜檀之惊讶地抬起头来。
“杜兄得官早有数年了罢?”顾延章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老太太上了年纪,又拘于方寸之地,有时候想得左了,也是有的,可她平日里头能接触的人本就不多,你每日在外,想来也无空多做陪伴,那些个走街串巷的姑子,一擅察言观色,二擅煽风点火,老人家听风就是雨,岂非情有可原?归根到底,难道不是杜兄不能引而教之?”
顾延章的话虽然有些难听,杜檀之却是无法反驳。
“我且问,若是今日不是为着子嗣之事,而是杜兄家中有沾亲带故的犯了重罪,闹上衙门,老太太要你帮着去走通关系,求一求情,你又待如何?”
杜檀之想也不想,即刻摇头道:“岂不闻避亲、不干碍?况且本已犯了大罪,自当按法而判,祖母虽然老迈,性子也犟,却是不至于这等大是大非也辨不清。”
顾延章便道:“若是轻罪,又当若何?“
杜檀之面色一怔。
“若是家乡两家争产,莫衷一是;两家闹事,不知孰是孰非,老太太听了人言,便来寻你,你又当如何?”
“这等闲事……”杜檀之连连摇头,“自有当地官员自行判决,与我又有何干,自是不予理会,不仅如此,还要约束家人,不能……”
然而他话说到最后几个字,声音却慢慢地低了下去。
顾延章知道这人已是有些悟了,复又轻轻往前推了最后一下,道:“杜兄自是可以约束手下,可若是老太太遣得一二下仆,或是着人发得一二书信,径自去管了事情,又待如何?”
杜檀之脸色渐渐沉了下去。
确实不能如何。
老太太辈分最大,又是个大活人,如果她执意要派遣人回乡去,或是自己对外发了话,他便是知道,也来不及追回了。
最要紧的是,以她的性子,确实做得出这等事情。
此时此刻,杜檀之甚至能想象得到,当真遇上了,祖母遣人回去之后,又会怎样同自己辩解。
“多大点事,本是对家错,如今只是去说两句公道话而已,不收银钱、不受贿赂的,也未借你的名字,哪里又有毛病了?”
便同从前收了旧人乡人那般——
“人家来都来了,一月也耗不了多少粮食,如今正缺人做事,烧火挑水这等活计,哪里又做不得?”
后来收得进来,果然不少惹是生非,好吃懒做,仗势压人的,自家费了好大力气,才收拾妥当。
越是想,杜檀之越发觉得自己连吃饭的心思都没了。
“不过却也不是没有办法。”
话锋一转,顾延章却是微微一笑,道:“杜兄如今已是节察推官,按理,正该在家中说一不二,只是纯孝,才不好说重话,不过都是祖孙这样的血脉至亲,什么不能摊开来?杜兄千般好,却有一桩不好,只把家中责担压在自己身上,朝中情形如何,京都府衙个中滋味,判案之繁琐艰难,为何不说与老太太听?”
“那一户人家自是有大笔嫁妆,却俱不姓杜……”顾延章意味深长地道,“旁的都不要紧,这话我只在这里说,出得此门,便全忘了——杜兄当是志在大理寺卿罢。”
杜檀之坐直了身体,看向顾延章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不是看轻商户,我家便是商户出身,只是越是大商大贾,其中利益纠纷越是复杂,无论人口、产业、商铺、田亩,过上数十年,都有官司可打,惹上了这般人家,栗子好吃,热壳却不好剥。”
置身事外地点评了几句巨贾之家的家宅,顾延章轻声道:“法官之任,人命所悬,自太宗皇帝特旨降下诏书,峻其秩,益其俸,便不同于寻常职务,如今杜兄只是京都府的推官,倒是还不要紧,将来过上三四十年,果真有了这些事情,儿女都有了,说不得,孙儿也有了,想再隔岸观火,哪里还有那般简单?”
第384章 急召
“可莫要忘了,前任的大理寺卿,是如何被贬官的……”
不过是小妾家人仗着女儿的名头,在外强买了两亩田地,还是瞒着他去做的,谁晓得撞到御史台手上,几封弹章一上,又兼被翻了一个案子,才引咎外出了。
“换一个老太太,我也未必还会这般说,可你家这一位老人,年轻时能咬牙力供你叔侄二人读书,怎么可能是个蠢的,说不得,她比你还要看紧你的官职,不能叫半点外力扰了前程。”
“你把她当聋子瞎子来看,样样都护着,她便真成了聋子瞎子,可若是把对了地方,你将她当个厉害的,把她醒目起来,怕是要把你都给吓到了。”
“一时的香火重要,还是长久的香火、长久的官职重要?等一等,万事皆怡,急于一时,百事不就。”顾延章微微一笑,道,“杜兄不若回去问一问家中老太太罢。”
一桌席从午间吃到深夜。
临到分开的时候,杜檀之连走路的姿势都仿佛轻松了几分。
“也不晓得延章你下一任在哪一处任官,若是留在京城最好,你我二人,也能常常在一处坐一坐。”杜檀之立在松鹤楼门口,见左右无人,便拱了拱手,笑道,“谢字我便不多说了,且等我把事情给解决了,再邀你来家中喝酒!”
顾延章也回了一礼,笑着打马回家不提。
没两日,朝中终于有了动静。
顾延章的差遣下来了。
考功完毕之后,他转迁左正言,户部勾院。
天子亲自下诏,令其入学士院,参与编修本朝赦令。
拿到旨意,顾延章却是有些意料之外。
按着往年状元的旧例,留在京城、入学士院倒也正常,可一般都是去修史修书,像这一回修赦令,倒是极少见的。
这是天子要给自己镀一层金,将来才好另有任用,还是当真要自己踏踏实实在学士院修书修赦?
这一厢顾延章还在狐疑着,不到下午,柳府便来了人请他过去。
柳伯山将仆从都打发出了门,才对顾延章道:“今日我进宫讲学,天子忽然来查问皇子功课,等到问完,还特意寻了我说话,临走之时,叫我吩咐你这几个月里头,好生修订本朝令。”
他一面说,一面抚着胡子,嘴角那笑容却是怎样都掩饰不住。
教出这样一个学生,他实是得意得不得了。
状元三年就能出一个,可像自家这一个,定个差遣,都能劳动天子特意解释意图的,以安抚其心的,却是从未有过罢?
他端起手边的茶盏,想要喝茶,却又实在有点坐不住,不由得站起身来,正想要走两步,却又觉得有些不妥,复又坐了下去,摸着茶杯呵呵笑着又重复了一遍,道:“好好修赦!”
倒似比自己得升了高官还要高兴。
柳伯山年轻的时候也修过史,学士院里头更是做了许多年,此时把顾延章叫过来,除却转述了一遍天子所言,更是将自己从前的各色经验不厌其烦地说了半日。
等到晚间,他特意留了饭,一席吃完,碗碟才撤下,便忍不住又教他如何在学士院中人情往来。
两边早是通家之好,柳林氏自然也是一桌吃饭,她坐在一旁憋了半日,实是忍无可忍,插道:“延章从前在书院里头人缘就极好,行事又稳重,这些年来,旁人只有夸的,哪里用得了你这般琐琐碎碎,倒似比我还要唠叨!”
柳伯山便笑了笑,转头对顾延章道:“不说了,你师娘嫌我唠叨。”
在柳家坐到晚间,听了饱饱两耳朵的叮嘱,过了几日,顾延章带着文书,自去学士院报到。
修赦乃是大事,打头的乃是参知政事范尧臣,又有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丞、大理评事等人,都是在律法一道浸淫了一二十年的专长,认定术业有专攻,治政归治政,修赦归修赦,自然不把一个只任过两年州官的新进放在眼中。
顾延章本是个踏实性子,腹中更是有料,到得此地之后每日早出晚归,小半个月下来,提出意见三十余条,条条都有条有理,有依有据,更有详细案例附上作为佐证,倒叫里头那些个本不以为然的人刮目相看。
大晋的皇宫便似一个极大的渔网,连风都挡不住,赵芮前脚同柳伯山说的话,后脚就叫外头人知道了。
权知大理寺少卿叫做董希颜,他原也当顾延章是来打个转便走的,并不怎么指望,可用了小一月之后,因是越发顺手,只觉得以后若是留不下来,着实有些可惜,思来想去,便去寻了范尧臣,把自家打算说了。
范尧臣听得头都大了,问道:“你想把顾延章要到大理寺?”
虽然修赦之事,范尧臣只是挂个名头而已,可面上他依旧还是主持者,董希颜要人,自然得同他说。
“也不是现在就要,总归把赦令修完再说,我也再好生看一看。”任着大理寺少卿,虽然前头带了权知二字,董希颜却依旧有很重的发言权,“只怕要不了多久,天子又会另有任用,倒不如提前打个招呼,把人留下来。”
范尧臣本就对顾延章有成见,十分不喜。
他同天子日日相处,自然比旁人更把得准对方的心思,知道要不了多久,那顾五许是就要同修起居注去了,此时去说这个话,等同于给他在天子面前增加分量,说不得叫其人更得圣心,半点不愿意去做这等赔钱买卖,口中既不同意,也不拒绝,只说一句知道了,便把此事撂到一旁。
顾延章埋头做事,自是不晓得背后还发生过这一茬事情,只一心把赦令修完,才好等天子给自己派些落地做事的差事。
然而一个月都没到,这一日还未到点卯的时候,学士院中忽然来了个熟人。
是许继宗。
天子急召,宣顾延章入宫。
这一回他在崇政殿门外等候了小半个时辰,才见得里头十数位宰执重臣一一从里头出来,人人面色凝重,好似发生了什么大事。
陈灏落后几步,同一个约莫五十岁、身着紫袍的官员一面说着话,一面往外头走,一抬头,见到顾延章,虽然皱着眉头,却还是不忘冲他点头示意。
顾延章回了一礼。
旁边那官员顺着他的动作看向顾延章,目光停顿了一息,才复又继续同陈灏说起话来。
等人走得远了,见顾延章若有所思的模样,许继宗难得主动地解释道:“顾正言想是没见过罢,这是才丁忧回朝的孙参政。”
第385章 谣言(给jojo8129亲的加更)
朝中参知政事有三人,范尧臣、孙卞、石逢宾。
范尧臣自不必说,力主朝政,深得天子器重。
而后头两个,石逢宾已是快要致仕的人了,只是摆着看而已,并不顶什么用,只那孙卞,年近五十,正当壮年,若不是回乡丁忧了三年,如今也当是朝中中流砥柱之臣了。
顾延章听得许继宗介绍,道了声谢,心中却是不免有些狐疑。
这孙卞孙参政,看着竟似有几分眼熟。
然而没让他想太久,仪门官便宣他进殿了。
赵芮坐在龙椅上,等顾延章行过礼,立时示意立在一旁的小黄门把一份奏章递了过去,道:“顾卿,这是江南西路发回的军情。”
顾延章一愣。
江南西路怎么会有军情。
等到看完那一份奏章,他更是面上难忍震惊之色。
赵芮黑着脸道:“因不满原先延州阵前奖赏,又被裁军,吉州民变了。”
说一句民变,其实还是好听的,事实上这是兵变。
枢密院年前要裁军,因不好动镇戎、永安这两处精锐,禁军更是不敢擅动,便把大力往那广信军中使,旁人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里头不少都是吉州人,被遣回了乡中。
兵变民,既无地,又无产,没了从前的谋生之道,若是其余地方倒也罢了,偏生是吉州那个地界,本就民风彪悍,又因前两年又蝗又旱,本该负责安置兵士的州中,压根没有能耐再去作为,只能招了极少部分在州中应差,其余的便随意打发了些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