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蔚然也不矫情,张口就唤,如无意外,她大概就在这个时代过完这一辈子了,人总得有个根,况且林父林母确实与她这具身体有血缘关系。虽说今儿是头一回见,但感情是处出来的,她不介意先踏出这么一步。
上一世幸亏她还有个兄弟,兄弟争气,投身互联网创业赚了不少钱,人也孝顺,她突然走了,也不必太过担心父母。
林则然又陆续给她介绍了家里的其他成员。
林家是个标准的农门大家庭,林父林母一共生了五个孩子,头两个是儿子,中间两个是闺女,林蔚然是小闺女,还有一个老儿子林修然。
林家是男女齿序混排,比如林蔚然在家中排行为四。
其中林大哥林皓然娶了媳妇马氏,还育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林三姐昕然也于半年前嫁了人。不过嫁得不远,这两天家中的事她知道了就回来住两天,给家里帮帮忙什么的。此刻也在家中,全家的人算是齐乎了。
林则然后来介绍晴雪,只说是打小与蔚然一起长大的,离府的时候舍不得就带了一起。
林蔚然领着她一一唤人。
等认完了人,林母吩咐小儿子,“去请你大爷大娘和二大爷二大娘过来吃顿饭,顺便让你妹妹认认人。”
然后她去屋里存货的缸里拿了肉菜,又指使着林大哥逮了一只公鸡来杀,林大嫂自觉地钻进厨房干活。
“大嫂,蔚然看着挺乖巧的。”林昕然一边生火煮饭一边试探着说道。
林大嫂沉默了一会道,“且看着吧。”
就是十指纤纤不沾阳春水,不像是能干活的。而且还带回来一个丫环——不过想想方才从骡车搬下的几口大箱子,再想想她的年纪,马氏便没觉得有什么了。至少看着比之前那位经常使小性的小姑子要好。
林母领着林蔚然去了预留给她的房间,这房间原先是林昭然的。
能看得出来是仔细打扫收拾过的,糊纸什么的就别想了,这年头,书纸都珍贵,哪能随意糟蹋呢。
一想到这屋子林昭然住过,林蔚然就有些隔应,但没办法,林家的住房条件就是这样。
刚才她看了,林家就是标准的农家房屋,三明两暗的格局,最中间的是大厅,左右各两间是人住的房间。
这时候大家建房喜欢坐朝东西而不是南北,紧挨着主屋左右还各建了两间厢房,厢房要比主屋矮和小。
林家这房子建的时候是用了心的,因为这墙体夯得够高,能分上下,中间弄了隔断,做好了阁楼,弄成了小二层的屋子。
不过可能因为木头不够,只做了两间楼阁。如此一来,空间倒是利用上了,不拘是住人还是存放粮食,都是极好的。
这两间有阁楼的房间分别是林父林母住一间,林大哥夫妇住一间。最旁边的两间一间给了林则然,一间给了林昭然姐妹。反倒是林修然这个老来子,住在林父林母那间屋子上面的阁楼上。
其实林蔚然不知道的是,林昭然倒是想一个人霸占大屋子,让林昕然住厢房去,可是不行。为此林昭然闹过,后来林父林母无法,只得给她打了一张新床,让姐妹二人即使同住一个屋子也分床睡。
“娘,我带回来有铺盖,这些您就收起来吧。”
住林昭然住过的屋子已经是极限了,就当她是上一任租客了,但用她的铺盖,是万万不能的。
林母这会也看出来了,她这女儿要么就是个挑的,要么就是与昭然不对付。想到后者的可能性,林母有些惶惶然,也不知道这一个多月里她们是怎么处的?
林母没想到的是,林蔚然两者皆占。
林蔚然方才看到这房间里摆了两张床还有些疑惑,听了林母的解释她才知道是林昭然不愿意与林昕然共睡一榻,林父林母无法,只得给她打了一张新床。
林蔚然听完心中很是无语,林父林母对林昭然可真是宠。
新榻难得,她小时候家里可是在农村住了十来年,她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就和父母分开睡了,她父母带着弟弟睡。而她睡的那张床是父亲和一个叔伯借的旧床,那床她一睡就睡了十来年。那床正中间有块突起不平的床板,硌人得很,这也是那位叔伯肯一借就是十来年的原因。
而林昭然一闹腾就得了一张新床榻,不过这屋里多出了一张床,倒是省事了。
林母说一会让她大哥给她搬走那张旧的,这样房间也能宽敞一些。
林蔚然不让,这旧床让晴雪睡正好。
林大嫂手脚利索,加上林三姐也是个做惯了家务活的,半个时辰左右,就整治出了一桌子饭菜。一大盆鸡肉炖咸菜,一碟猪肉片,一盆鸡蛋汤,两三个青菜。这桌子菜在农家来说已经很丰富了。
这时候的女人不上桌,林大嫂在厨房里另支了一张小桌,每样菜都挟了一点,不多,四分之一的样子。
林蔚然除外,她发现林大嫂另支一桌的时候,整个人的发懵的,手足无措,不知道是不是该随她一道去厨房。
是林则然拉着她直接坐到了主桌了,林母也鼓励她坐到主桌去,今儿这顿饭本就是为她才请的客,她坐主桌是应该的。
林则然先领着她认人唤人。
林大伯林二伯对此没说什么,反而笑着对林父说,“这孩子和你们夫妇长得真像,比二子还像,一看就是你家的孩子。”
见过林蔚然的人,都无法昧着良心说她不是林家的孩子,只因她长得和林家夫妇太像了,而且是尽挑他们的长处来长。
林蔚然腼腆地笑笑,小口地吃着饭菜。
想起刚才大伯娘二伯娘一直夸林大嫂是村里出了名的会做饭,但林蔚然尝了,味道只能说一般,但她很赏脸地附和了几句。
用过午膳,林则然看得出来林蔚然在家里还算适应良好,就打算去一趟镇上,将租来的骡车还了。
稍晚,林蔚然抱着两匹布去了林母屋里。
此时林大嫂正在收拾院子,今儿杀了鸡,一股子腥味,勤快爱洁的林大嫂自然受不了,此刻正在冲刷呢。自然见到了林蔚然的举动,她不由得抿了抿嘴。
这两匹布是林蔚然在回来的途中经过一家布庄买的,而非她从侯府带出来的。
回来的时候她就有了打算了,那些彩头,需要她处理一下。
林蔚然是不习惯用人家二手的东西,便是原主用的铺盖她在穿过来的第二天也让晴雪抱去浆洗房洗了一遍才用的。她就是个穷讲究。
能被那些贵女千金拿出来做彩头的,俱是没有个人标记的,处理起来不麻烦。
当时林则然给她找了一家口碑很好的老当铺,然后就避嫌地留在骡车上。
林蔚然没有强求,甚至有点小开心,她是一个边界感很强的人,从林则然的表现来看,他亦然。
在那家老当铺,林蔚然将那些彩头都当了,还是死当,得了六百多两。
至于侯府给她的,她倒不着急处理。
原主先前是个花钱没成算的,月例是花得一个都不剩。导致她身上银钱不多,现在有了六百两,才算是有点底气。
她当时得了银钱,就寻思着回家之后要给见面礼。要给就给实惠的,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在农家,衣食住行四项中,衣和食是最实惠的,所以她打算送两匹布。
她压箱底有两匹锦缎,并不适合送人。锦缎只有两匹,可别嫌少。要知道她没出嫁,身为侯府的姑娘每季四套衣裳,偶尔有大宴会还能多做两身,由公中出钱。在此前提之下,姑娘们几乎没什么料子在手,除非是自己亲娘或者老夫人疼惜私下贴补一些。她这两匹料子就是老夫人私下给的,因为没有标志,当时老夫人也不曾拿回去。
现在要送礼,只能另外购置。
于是她转身就去了布庄,对此,林则然并未发展任何意见,只笑吟吟地看着她张罗。
林蔚然来找林母,其实林母也躲在屋子里查看家底,盘算着给她弄点啥。她是真心疼过林昭然的,但见到亲生女儿的那一刻,她心里对她更亲昵一些。
“……你这孩子,这是做什么?快拿回去,家里不缺吃不缺穿的!”
“娘,这是见面礼,你不要岂不是显得我失礼啦?还有啊,又不是光给你的,你可不能替大嫂他们做主。”
林母笑骂,“我咋不能替他们做主了?”
这个家都是她在做主呢。她见女儿是真心实意给,就忍不住替她着想,“就算是见面礼也用不着给这样多。”两匹布呢,一匹绸的一匹细棉布,都是好布。
“这布看着多,家里那么多人呢,一人一身就用得差不多了。二哥在书院,就做两身吧。我看他有件长衫袖口那都磨泛白了。”
林蔚然这么一说,林母倒舍不得了。
林蔚然的目光落到林父林母床上那张粗糙的旧被子上,细看还能看出起了不少球子,“要是这绸布还有多的,你和爹可以做个被面啊,睡觉舒服。”若实在舍不得,就用绸的做一面贴身的,另一面用粗布做也行。
“这孩子,爹娘哪用得着这样的好东西。”
不过林母想起方才给林蔚然收拾被子时,那被子褥子的触感,心动了,寻思着要是有剩下,倒可以给孩子们缝制一两个被面。
“我替你哥嫂弟弟们谢谢你。”
“一家子人,哪用得着这么客气。”
林蔚然离开后,林母摸了摸那两匹布,心中一暖。倒不是看重她这些东西,而是她这份心意。
稍晚,林母悄悄问了林二哥那只带给林昭然的包袱情况。
林则然只说包袱已经托林昭然的亲兄长转交,却只字不提他连林昭然的面都没见上。
林母没有深想,得知林昭然没有将包袱退回,她就开心,她觉着这样才好,也算尽了一场缘分,好聚好散。
晚上的时候,林母悄悄和林父说,蔚然的性子比昭然要好。
昭然性子太独了,从房间一事就能看出,她甚至连亲姐姐都容不下(当时还未发现身世)。
而蔚然呢,当了十几年的千金大小姐,此刻连自己唯一的闺房都愿意分出去给仆人住。
两人一比较,高下立见。
林父听她这么一说,也点了点头,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觉得自家小闺女性子不错。虽然林父林母觉得这样想不好,但忍不住。
第37章
林蔚然回来一天的功夫,村里就得知了这么一个消息,原来林青海家那小闺女林昭然不是林家亲生的。亲生小闺女原来一直在别人家养着,前两天让他家老二林则然去接了回来。
这消息最初是林家二伯娘传出去的。
这里面一听就有事啊,现在又刚过了秋收,大家都清闲了些,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在林家二伯娘的解说下,村里的人总算弄明白了怎么回事。
林父当年年轻时在外谋生,然后结交了一个兄弟。当年因为某些事情,林母大着肚子出去寻他,寻到人的时候不小心动了胎气就要生了。当时林父借宿在兄弟家中,无法,只好将就着生了。
不巧的是,就在林母生产的时候,林父兄弟家的妻子也要生了。
结果吗,就是两家妇人几乎是同时生产,各自产下一枚闺女。
闺女生下来不久,就有和尚化缘到了林父的兄弟家,得了一顿饱饭之后,开口了,说他们两家的闺女因出生时辰太过接近,扰乱了对方的命司,须得相互换养方能平安。
谁家的女儿谁家心疼,林父和那兄弟都不大愿意,纵然对方是兄弟,也不能放心将孩子交给对方养啊。幸亏那老和尚说了,只需要相互养到十五便没有妨碍了。
当时双方对老和尚的话半信半疑的,下不了那个决心。可那一段时间,两个小闺女时不时地生病,甚至有一次差点就没命了。无奈之下,两家只能将闺女换着养。
一眨眼十五年过去了,也到了约定换回来的日子。
一个多月前林昭然突然不告而别,就是她亲生父亲来接的她,当时走得匆忙,竟来不及亲自上门说一声,后来托人送了信来告知。
而这两日林家让林二哥亲自去了外地将亲闺女给接回来了。
这说法是林则然想出来的,是一种经过了艺术加工美化的说法。
一来维护了林昭然的名声,她那一天不告而别,林家找了她一天一夜,纵然后来有了那封书信,也多少有些不利的影响。林则然的这一说法能将这些不利影响消除掉,尽管林昭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回村里,村里的流言也影响不到她。二来为林蔚然的归来给台阶做铺垫,以便她能更好地融入这里。
这些话是借了林蔚然的二伯娘的嘴巴说出去的。
这都是十五年前的老黄历了,正巧当时林蔚然是生在外面,林则然才敢这样穿插,增加这一说法的真实性。
村民们回想了当时的情形,确实能对得上。
她二哥也是用心良苦了,林蔚然心想。
这说法于林昭然而言也是一种保护,即使有一天枣林村的人无意中碰到林昭然,亦不会认为此林昭然便是彼林昭然,他们只会觉得两人长得像而已,因为他们认识的那个林昭然跟着亲生父母去了外地了嘛。真可谓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对比之下,侯府对外的说法就显得很粗糙了,基本上是直述真相。不过此番遭遇更让人对林昭然心生怜惜就是。
洗漱完毕,林蔚然在后院的柴禾堆里找到了正在劈柴的林大哥。
林二哥昨天傍晚就回书院里去了,为了她的事,前前后后耽搁了不少时间,可不得赶着回去补上吗?
林父林母心疼儿子辛苦,却也不敢狠留他,只能让他多带些银子傍身。
林大哥起得早,已经劈了一堆柴了,他儿子也就是她小侄子韶光在一旁帮忙垒起来,小小的人儿懂事得很,小侄女韶华在一旁玩儿。
见到这一幕,林蔚然又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农村的那会。农家人即使不下地,屋里屋外全是活,就没半刻清闲的时候。
小韶光见了她很乖巧地喊了声姑姑,林蔚然摸摸他的头让他去玩儿,想接过他的活,也好和她大哥套套话。但他摇头,继续垒木块。
林大哥先是笑,眼睛瞄了一眼自家妹妹那双白嫩的手,一看就不是干活的,于是说道,“让他干吧,都是自小做惯了的,也不累人。”
林蔚然看了一会,发现确实不会太累,便没再说啥。
“大哥,你有没有认识的泥瓦匠啊?”
“你问这做什么?可是房间里需要砌点啥?”林大哥关心地问。
“我想在西北角我窗户对出去的地方挖个小水池。”然后再弄些石块砌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