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举多得
后面这句话, 有妄议天子之嫌, 宫娥自然不敢随意复述, 是张太后补完的。
宫娥知机退了出去,屋内就只剩下了贺卿和张太后。张太后这才抹了抹眼泪, 低头道,“让真师看笑话了。其实太皇太后这么做也是为了陛下,我这个做母亲的,应该高兴才是。”
话是这么说,但她的语气却半点高兴的意味都没有。
很显然,这种话只能作为没有办法之下的自我安慰罢了。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子,才刚刚学会走路说话,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懂, 就算是皇帝,也不会有任何特别之处。被迫跟母亲分开,会是什么样的处境?
虽然坤华宫和乾光宫距离并不远, 按理说她身为母亲, 随时都可以去探望小皇帝, 但是张太后对此却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被从母亲身边带走, 小皇帝自然也是不愿意的,当时就大哭大叫,嗓子都几乎哭哑了, 但最后什么都没有改变。太皇太后派来的人从头到尾板着脸,硬生生将她的儿子带走,显然也并没有多少对一国之君的敬畏尊重。
这种情况下, 她想探望孩子,绝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太后一颗爱子之心简直像是被人按在尘埃里踩踏□□,不知费了多大的功夫才控制住自己,没有表露出对太皇太后的仇恨来。
她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帮助,也就只能努力不去拖他的后腿了。
这其中千回百转的心情,贺卿纵然不能明白八分,也能猜到五分。她按着张太后的肩膀,轻轻拍了拍,安慰道,“往好的方向想,陛下跟在太皇太后身边长大,对他来说或许更好。”
毕竟是亲孙子,又是最大的希望,太皇太后若是亲自将这孩子养大,感情自然更深,也会努力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君王,等他年纪大了,还政也会更顺利。否则,将来小皇帝亲政了,也不过是个傀儡。
张太后跟着点头,“真师所言有理。”
“陛下毕竟是九五之尊,下头的人绝不敢怠慢,这些事倒可以不必担心,等过段日子情况稳定了,求一求太皇太后,允许你定时去乾光宫探视,也就是了。”贺卿又道。
张太后抬起头来看着她,面上的表情复杂莫名,有一瞬间,贺卿觉得她应该会开口求自己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
又陪着张太后说了一会儿话,确定她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贺卿才起身告辞。离开坤华宫,她又绕了一段路,从远处眺望了一会儿咨平殿所在,猜测着太皇太后为何会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也许,是近来发生的事都让她没有安全感,所以越发想要抓紧唯一的依靠?
贺卿皱着眉,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虽然这也可以勉强解释得通,但她却还是从这件事情里,隐约看出了一些不好的征兆:太皇太后也许是真的被吓到,行事已经快要失去分寸了。
如今的局势实在算不得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身为掌权者不能稳住,只怕会出乱子。
而且……贺卿将视线转向西北方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
跟青城郡王贺端见面的事很顺利。
他还带来了几件他自己的作品,都是最近制作,还没有面向市场推出的。其中一件是仿制的记里鼓车,一件是简易的摆钟,还有一件是热气球,都是最近大量阅读和学习的成果。此外,他最近还在研究如何利用压力,将水从地面□□到二楼的卧室,方便在楼上用水。
贺卿本来就对他抱了很大的期望,看到这些成果之后,更是喜出望外。
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将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发明家,而贺端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贺端是个英俊的年轻人,并且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拥有着强大的专注力,提起这些东西来眼睛简直像是在发光。
不过,在人情世故上,他显然没什么研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发明都拿出来了不说,贺卿问他对合作有什么意见,他也是一脸茫然,显然根本没有想过,最后索性道,“只要你能给我提供做各种研究所需要的材料,让我可以全心投入研究就行。别的都可以随意。”
不过,这要求也不能说是吃亏,毕竟做研究是很烧钱的,而他也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能出成果,大部分时候,投入的资金和物资只能打水漂。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他的要求反倒是一条长久之计。
反正他只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我同意。”贺卿没什么犹豫,便点了头,“那我们先来签个合同吧。”
签订合同之后,贺卿就给了他一笔钱,用来安顿自己的家人,以及继续接下来的研究工作。而贺端则是将自己的几项发明留了下来,交给贺卿运作。
“真师打算怎么做?”贺成君问,“是否要联络一下京中的商人们?”
“暂时不用。”贺卿摆弄着手里的东西,“我得想想这件事该怎么办。”这些东西投入市场之后,收益必定非常可观,但贺卿对钱财并没有那么在意,她要做的,是借助这件事,撬动一些东西,改变一些东西。
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琢磨了一个下午,贺卿心里才有了初步的打算。她让贺成君去给几位宗室之中身份高威望重的老人下了帖子,请他们明日出来一见。
见这些人,就不能像是见贺端那么随意,可以安排在报社了。最后地点是由鹊桥仙定下,是一家叫八锦楼的大酒楼,距离皇城不远,就开在主干道上,除了提供酒菜之外,还有戏班、歌舞、曲艺、说书乃至杂技等等表演,许多王公贵族、官宦子弟都喜欢到这里来消遣。
按照鹊桥仙的说法,这家酒楼,就是贺卿这一次宴请的主要目标,宗正寺卿德王爷的产业。
也不是所有宗室都混得很惨,虽然朝廷规定他们不能经商,但只要自己有能力和手段,也不是没有折中的法子。比如将家中仆人放良出去,在外面置产,又或是为那些没有后台的富商做靠山,收他们上供的银钱,都是不错的办法。
这家八锦楼,就是挂在德王一位得力仆人的名下。也正是因为有他老人家照看着,所以才能蒸蒸日上,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大酒楼。
定在这里见面,也可算得上诚意十足。
第二天一早,几位老王爷在八锦楼碰了面,对贺卿的来意都有些莫名,不知道她同时约见那么多人,究竟所为何事。
而贺卿也不绕弯子,直接让人将那摆钟抬了出来。
“真师这是想与我等合作,做成这笔生意?”德王作为几人中身份最高者,首先开口询问。
“蝇头小利,几位王爷哪里看得上眼?若是为这个,我就不来了。”贺卿道,“我这里如今有一条康庄大道,就不知几位愿不愿意走。”
“真师能否直言?”几人对视了一眼,还是由德王问道。
“镇国公家那件事,几位想来都是知道的。我朝立国百多年,宗室的人口日益壮大,朝廷几乎已经无力奉养,日子自然越来越难过。德王爷身为宗正寺卿,几位在宗室之中也都是德高望重,可曾想过改善这样的情形?”
“真师误会了!”永安王叹道,“非是我等不肯出力,其实我们每年都会拿出一笔为数不少的钱财,赈济那些日子过不下去的宗室,只是这毕竟非长久之计,能够帮到的人也着实不多。”
“这我也蹭听人提起。”贺卿点头,“若非如此,也不会找几位王爷商量。如今我这里有一个法子,只需几位王爷出面牵头做起来,便可以帮到大部分宗室。”
“这与真师带来的这口摆钟有何关系?”北海王问道。
“正是要几位王爷牵头,让所有宗室都加入到这桩生意中来,从中获利。”贺卿道,“这有违祖宗法度,但我的意思是,由几位王爷向太皇太后陈情,将这生意归属内库,由内宫局那边派人负责。宗室们只负责投入最初生产销售所需的本金,按出钱数入股,盈利之后按股份分钱。”
“妙啊!”德王不由击掌赞叹道。
这个提议,既可以规避宗室不允许经商的规矩,又可以为内库增加收入,不用担心太皇太后会不同意。
至于与民争利,这摆钟造价昂贵,看起来也不像是平民百姓消费得起的,只会面对富商大族销售,也就不存在这样的隐患了。
而对他们来说,固然未必会将这样的生意放在眼里,但由此可以极大提高在宗室之中的人望,却是钱财买不来的好处。尤其是德王,身为宗正寺卿,若能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的难题,必然能够得到所有人的敬仰和感念。
宗室不能建功立业,但这样一来,他也算是成就了一番不世之功。
何况宗室终究算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若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他便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太皇太后,小皇帝乃至朝堂形成影响,其中的好处,不必细数。
这么一想,在得意之外,德王对这位之前一直不声不响的慧如真师,也不由刮目相看。
☆、第50章 太后求救
太皇太后脸皮薄, 好面子, 又没有足够的城府, 这一点不算弱点的弱点,德王看得再清楚不过。
所以他没有一上来就亲自出马, 去跟太皇太后提这件事,而是先让德王妃在宗室之中煽风点火,鼓动着几个能在太皇太后面前说得上话的宗室命妇进宫去哭闹。
反正经过了贺成君那件事之后,人人都知道宗室的日子不好过,豁出去那一点脸面不要,若能得些好处,也就值了。
刚开始来的只是一个两个,太皇太后还会温言安抚, 设法从内库里再挤出一点银子帮补一番,等后面的人跟闻着味儿似的扑上来,越来越多, 根本招架不住时, 她就有得头疼了。
已经打肿脸充了胖子, 如今总不能也对着这些命妇们哭穷。
此时德王再主动站出来提这件事, 那就是为太皇太后分忧,她只有高兴的,自然不会反对。反正他都已经设想周全, 避开了所谓的规矩限制,也就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了。
得了太皇太后的允许,德王与内宫局的人合计了一番, 很快就拟出了章程,而后派人挨家挨户的去通知在京所有宗室,晓谕太皇太后的恩典,给他们一段时间筹钱,愿意参一股的就自己到内宫局去办理手续,以后就等着每年拿分红。
德王爷会做人,恩典虽然是太皇太后的恩典,但是他也没有抹去贺卿的功劳,好生替她宣传了一番。青城郡王贺端就是看了她的报纸才做出了摆钟,而让大家一起赚钱也是她的主意,众人自然也承她的情。
还有不少人因此对报纸和科学产生了兴趣,打算也跟着钻研一番,或许也能有青城郡王那样的成果。
到时候卖给内宫局,便可以得到一笔进项,又能让大伙儿的生意更加兴隆,还不显得铜臭,何乐而不为?
贺卿对此乐见其成。她觉得等到社会再往前发展一些,成立一个皇家科学院,也未为不可。反正历代帝王只忌惮宗室从军从政,钻研科学技术,想来是没有大碍的,还可以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两。
有了大量的钱财支持,内宫局这边又不缺少材料和上好的工匠,加班加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批几十台摆钟就被生产了出来。
第一台自然是要送到宫中的。
太皇太后见了这种新式的计时器,也觉得比之铜壶滴漏和日晷都更方便,欣然赞赏,在咨平殿摆了一台,又特命内宫局造一台摆在金銮殿里。此外,还往政事堂赏了一台。
有了皇家带头,打上“内宫制造”“皇室使用”的标签,这摆钟的身份自然就抬上去了。剩下的不是被高官显贵带回家,就是卖给外面的富商大贾,开了个好头不说,连第二批第三批的订单都爆满,只等着生产了。
这还只是京城,若是能扩展到整个大楚,进项自然更多。
不过,德王看得清楚,摆钟这东西虽然算是必需品,但是又不容易坏,买了一台或许可以用上几十年,是个一锤子买卖。如今看着虽然红火,却不可不为之后做打算。
总得要有接得上的,能长久做下去的生意,才算是安稳。
不过这方面,贺卿也给不了什么帮助,只能暗示他多多让大家钻研科学,或许就会生出奇思妙想,制造出如今没有想到的好东西。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脑子灵活,不受束缚,往往能有惊喜。
德王深以为然,回去之后便让人去报社定了几十份报纸,分法到各家各户,鼓励年轻人们多多钻研其中所学。
反正大多数宗室子弟整日里斗鸡走马,玩物丧志,倒不如把精神放到这上面来。
贺卿的问道宫里也有一台摆钟,就是贺端最开始送来的那一台。送了德王回来之后,她盯着这台钟看了一会儿,便对贺成君道,“回头你出城一趟,去见青城郡王,请他若是有空,可以将设法将这摆钟做得小些……算了,我写一封信,你带去吧。”
她是想跟青城郡王探讨一下机械表的制作,相较而言,要比摆钟更加实用方便。而且缩小之后制成怀表,手表,不但美观,而且便于携带,可以作为身上的装饰物,想来会更受市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