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曹丕不由得心中大恸,竟一时呆立在这秋风枯草之间,忡怔良久,才回过神,不由得苦笑,便往回走,胸中无限思绪,便到嘴边,只听他喃喃地念道:
“秋风动兮天气凉,居常不快兮中心伤。出北园兮彷徨,望众慕兮成行。柯条憯兮无色,绿草变兮萎黄。脱微霜兮零落,随风雨兮飞扬。日薄暮兮无悰,思不衰兮愈多。招延伫兮良久,忽踟蹰兮忘家。”
曹丕不似他三弟那般洒脱,亦不似他四弟那般张扬,他背负了太多,承担得太多,这些造就了他内敛的性格;同样被人夸赞文采,他不会像他四弟那般直抒胸臆、狂放不羁,他只会用看似平静的语气,淡淡地诉说生命给予他的一切悲凉。是谁,能懂得他平静背后的波澜,胸中那深不见底的哀伤?
过了几日,母亲回信,说已平复。曹丕心中稍安,但仍有疑虑:不知母亲是果真痊愈了还是稍微好转就说强忍着病痛说好了,免得拖累大家?——他也是知道母亲以前每病必拖一段时日。倒是甄姬看到回信,便欢喜起来,不疑有他。曹丕心下奇怪,怎么以甄姬的聪明,又如此关心母亲,就不怀疑担心吗?不过后来母亲的确恢复了,平安地回来,曹丕也有许多事要处理,哪有心思计较这许多小事,那点疑惑便抛诸脑后了。
第31章 女儿伤心有谁知(八)
日子一天一天流逝,转眼甄姬进了曹家已快十年了。甄姬的日子过的还算安稳。虽说公子与她不若最初那般亲密,也陆续又有几个姬妾进门,说没失落感那是骗人的,不过谁家不是这样?既然要贤惠,就要看淡一些。毕竟她膝下有公子唯一的子嗣,又最是稳重有德,卞夫人对她很认可,公子对她也颇为尊重,任哪个姬妾地位都不可与之相比。因此甄姬还是安心过着她的日子,直到来了这个郭氏。
想到郭氏,甄姬不由得摆弄起手中的簪子。才刚卞夫人见招,叫她与郭姬同上去,原来是得了几个簪子,想着这次出征,两人服侍卞夫人勤谨,赏她们两人。看看,赏她们两个。以前这房里可只有甄姬有这个体面得侍奉卞夫人左右,看看如今,只跟着出征一次,郭姬就得以出头了。
其实第一次见到郭氏之时,甄姬心里就有隐隐地不安。那时候听人禀报,公子带人回来了,叫安排屋子,听得说是什么府里进献的乐坊女子,她还没往心里去。这些年公子身边也不乏什么年轻的、貌美的、能歌善舞的,但无人能够撼动甄姬的地位。
甄姬心里很清楚,像曹府这样的门第,需要的是识大体、顾大局、能掌得上上下下多少繁杂事务的贤内助,这也是公子看重她的缘故。她只要这方面比别人强,并留心提防小人,她与子女的日子,就安稳。说实话就这一帮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不读书不懂道理,净些争风吃醋算计眼前得失的心眼儿,一点也上不得台面,还没有一个足够聪明能做她的对手,如今不过再添一个。
可第一眼见到郭氏,她就隐约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郭氏一进门,甄姬就发现此女气度不凡,不似那畏手畏脚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也不似那狐媚子眼睛提溜乱转的心机像,虽然也是一副低眉敛目恭顺的模样,可待人接物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自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而且言辞文雅,不似白丁。细细问起来,她虽自谦,但甄姬听得出,这果然是个读过书的。甄姬纳罕,那个时候,别说女子了,就是男子,能识字的也少有。这女子是何出身?
等到相处起来,甄姬就更知道厉害了。这郭氏绝对不是一般的庸脂俗粉。虽倍受宠爱,然则谦恭有礼,温和退让,于各姬妾中随和的很,从来就不仗着曹丕咄咄逼人。这还不好?对那起没见识的人来说这大概挺好,甚至还有可能觉得她软弱好说话,可是对于甄姬来说,这就不太妙了。郭氏让她想到刚来时候的自己。
甄姬这些年,也经过见过不少人,她看透了一件事,那就是一个人如果恃宠而骄、仗势欺人、耍心眼子明争暗夺,这样的人自以为聪明,其实蠢不可及,因为这些事不需要一点儿真聪明,不用人教,只要不懂体面又够自私自利谁都自然可以做到,那点儿心计都写在脸上,倒好对付。而郭氏呢?盛宠之下仍然可以谦让有礼,低调内敛,说实话这样的人善与不善得再议,但绝对的够聪明,不计较一时的利害得失,顾全大局,不会因小失大。这样的心胸气度是需要智慧的。因此甄姬对郭氏格外的留心。但相处了一段,发现她确实不惹事,闲时最爱的是读书,况又没有孩子,安分过自己的日子,甄姬提防的心才暂时稍稍松弛些。
但这不代表甄姬就可以安稳地照旧过日子了。恰恰相反,她的日子越过越痛苦。甄姬向来引以为傲的就是她的聪明与贤德,她得以有今天的地位也是因为这一点,她的自信来源于此,她自负地认为世间可与她比肩的女子少有。直到来了这个郭氏,与她一般的知书达理、一点都不输于她的眼界。起先冷不丁的听见人评论,说郭氏行事为人有甄姬的风范,甄姬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时不常的就会听到公子夸赞郭氏聪慧贤德、周全稳妥,这些都是以前公子夸奖自己的字眼,如今不专属于她一个人了。更有甚者,这次一同出征一趟,连卞夫人与众姬妾,也喜欢郭氏,她感觉得到,郭氏比她善于与别人相处,好像别人都更亲近郭氏。
甄姬从小就是受人夸赞的,而忽然,她就被比下去了,她不是独一无二的、最好的那一个了。她从未奢望过专宠,可是这些年无论有谁,她都觉得,自己应该是是特别的,是无人能比的,正是有这样的自信,她才能安然地面对公子的新宠们。可郭氏,第一次让她动摇了信心,不,不仅仅是这样,她从小至大得以自恃的优越感,开始坍塌了,她质疑以前对自己的认识,她茫然无措,她不得不从新审视自己,带着疑惑与否定。她才知道,原来失宠是这般滋味,那种想拼了命去吸引别人特别是丈夫关注与认可的渴望与无从下手的无力与茫然缠绕着她,说不出来是怨是怒还是恨的心情钻在心尖上。她不由得想起了任氏,她曾经暗地里半是同情半是轻视地感叹过任氏想不开,丈夫不过纳个妾而已,你有点心胸,退让一步,谁还能撼动你明媒正娶的地位。可如今,她才知道不被丈夫看重的无奈与痛苦。
然而她所有的痛苦,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承受,没有人能倾诉,没有人能理解,更没有人能告诉她该怎么做。就连她的阿姊她的嫂子们都不能理解。就像当年别人劝任氏那般,大家会说,男人纳妾还不是正常的?之前公子也不是没纳过妾。你日子还不照过?他又没什么短了你的,照样你还是排第一,什么份例东西你都是拿头等,你的孩子照样受重视,还有什么可难过?还有什么不知足?何必自寻烦恼?可只有她自己知道,不一样了,有什么东西真的不一样了。她要的只是吃的穿的吗?她还希望丈夫的心里有她。她还希望,她在这个家庭里受到重视与肯定。然而有一个人在公子的心里似乎已经超过她了,她很明显地感知到这一点,她不敢相信或者不敢想象的是,除了有长子这一点,她这个人是不是逐渐在曹家上上下下的人眼里被比下去了。
第32章 小欢喜(一)
女王走在回屋的路上,心里轻松不少。现在总算是向前迈进了一小步。就这么一点一点的努力,会好起来的。女王在心里坚定地说。她进到自己的房间,坐于案前,对镜试戴卞夫人赏她的簪子。嗯,不错。她心里想,有些淡淡地欢喜。
原来,这回出征回来的路上大军顺道去了趟许都,哎呦,可不得了,听闻得说伏皇后当年送信给父亲伏完密谋加害曹操。如今伏完已死了几年,他儿子当家。不知道怎么的这信的事就泄露了机密。曹操知道后大怒,当机立断,斩草除根,不留祸患。于是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伏皇后被幽闭。等过了年,正月里曹节就要被立为皇后。
眼看已是十二月了,事情匆忙,卞夫人随大军回来后,就着人挑选东西做贺礼,库里也翻,外面也寻,顺带着淘登出几件首饰,卞夫人想着,放在库里也是可惜,不如留下来给女眷们戴。便请了魏公示下。魏公一看不过几件首饰,虽也算贵重,然对如今的曹家来说不算什么,认真计较起来未免小气,又感念卞夫人这几日忙碌辛苦,索性一并赏了卞夫人,凭她处置。卞夫人大喜,自己留一两样,精巧鲜艳些的留几样给媳妇们。果然三媳妇四媳妇年轻爱鲜亮,一个挑了项链,一个拿了对手镯,都花哨地很,剩下两根簪子,这正合了卞夫人心意:这簪子精致典雅些,符合甄、郭二人年龄,正好给她俩——她这次出征,与郭姬也混熟了,这郭姬恭顺有礼,又与她聊得来,很对她脾气。
只是,这两只簪子,虽说都属上品,然则什么东西都怕比不是?两个放一处,就有高低了,怎么分配呢?卞夫人想了想,命人将甄、郭二人叫来。
二人行过礼,端坐于卞夫人下首,卞夫人指指面前案子上两支簪说:“也没有什么事。这几日得了几件首饰,与你几个一人一件。不枉你们平日里尽心孝敬我一场。”
甄姬忙道:“夫人莫要如此说,真是折煞妾等。孝顺夫人是我们的本分,焉敢贪图赏赐?只求夫人能安康如意,便是公子的福气,妾身的造化。”女王在一旁并不插言,只跟随着甄姬,该行礼时行礼,该附和便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