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诵持
时间:2022-03-19 08:10:40

  “笑笑,那你的意思是?”
  “咱们青河村有山有水,说不定还有矿。粮食产量已经达到各村第一,完全有实力向县里申请,创办一个自己的农村供销社。”
  “创办自己的农村供销社?”赵富达瞪大了眼睛。
  校嘉华:“对呀,家家户户有闲粮闲票,有的还养了鸡鸭猪鹅,这也是一种资源。如果在村里能周转,就不用流失到外面。”
  “不行不行,私下买卖,可是投机倒把,会被举报的。”
  校嘉华急忙解释:“只要商业局允许,给咱开了供销社权限,可以收钱票,就不算投机倒把。而且,村民农闲时以物换物,还能提升大家开发农产品的积极性。”
  “以物换物?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换回来的东西,咱们怎么处理呢?”
  “换回来的东西,价值只会高不会低。多出的价值充公,拿去县城换成化肥、尿素,或者别的生产资料,再用回农场。这就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说到化肥、尿素,赵富达心动了。
  化肥尿素,尤其是进口的,是稀缺宝贝,几乎村村都缺,关键是看谁有门路。
  有一次,他去县城开会,看见两个村长,把印有“进口尿素”的尼龙袋做成裤子,穿在身上炫耀,羡慕得牙根疼。
  一旦有了这些,再加上电动排灌、耕犁,青河村明年的粮食产量,起码再增加四成。
  “我这样提议,也是为咱们青河村好。听我高中同学说,江浙那边的实验村,前两年就开始搞农村供销社了。咱们已经晚了一步……”校嘉华“遗憾”地说。
  事实上,这个时候,南方有几个模范村,已经开始实验杂交水稻了。
  “行,只要不是投机倒吧,只要能提高粮食产量,别人能搞,咱青河村就搞!”
  恨不得把“提高GDP”焊死在脑门上的老村长,终于拍了大腿。
  “明天,我跟几个代表商量完,大家一致通过了,咱就向上级打申请。”
  “好嘞,赵叔,我等您的好消息!”
  这时候的供销社,相当于国营性质的连锁商店,一般只有县城和乡镇才有,村里想要设点,还要层层向上申请。
  这件事既能鼓励生产,又能方便村民生活,物生物、钱生钱,何乐而不为呢?
  校嘉华对此很有信心。
  .
  商量完“大事”,校嘉华抱着包裹,离开大队大院,一路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大家都猜,校家的上门女婿,在部队升职很快、工资很高,所以,每月寄来的包裹也越来越大了。
  个别嘲笑校嘉华嫁给了“坏分子”家庭的,当初有多幸灾乐祸,如今就有多脸疼。
  回到家里,校大宝和小石头早就望眼欲穿,像幼儿园里,排排坐吃果果的小朋友。
  小石头最先忍不住:“娘,爹爹寄了,啥宝贝呀?”
  “什么话,爹是解放军,在外面出任务很辛苦的。不管有没有寄东西,心里都是想着咱们的。”
  校大宝教育着弟弟,自己却盯着包裹,悄悄咽口水。
  说好的平常心呢,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呀。
  “好了,任意门要开动啦。”
  当着两只小团子的面,校嘉华笑着拆开了包裹。
  --------------------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校同志要搞事情哦不、搞事业啦
  祝大家五一快乐~
 
 
第15章 进城
  白恪言寄来的东西非常奇怪。
  除了常规的药物,他竟然还寄来了凤凰姜糖、古丈毛尖和腊肉……这些好像都是湘西的土特产?
  好好的,他怎么又从地质大学跑到湖南去了。
  两个孩子是不管那么多的,他们看见姜糖和腊肉,就开始兴奋地转圈圈了。
  校嘉华笑着取出两块糖,让两个孩子先解馋,自己则去拆白恪言的信。
  信纸有些皱,笔迹的颜色深浅不一,似乎是他在不同时间段,匆忙拼凑出来的。每段话寥寥数语,但内容明显比上次丰富了许多。
  起码不再是“四字经”了。
  信里除了最近一个月的工资,还多了五十块钱。白恪言竟把她上次寄走的那五张“大团结”,又原封不动地寄了回来。
  白恪言在信里说:【嘉华同志,多谢你赠我鱼干。我上次寄回的钱和物,都是组织发的中秋福利,没有借债,请勿担心。】
  没想到,他竟然准确地猜到了她的心思。
  白恪言又说:【收到你来信的当天,我被临时委派出任务,很抱歉,这么晚才回信。】
  原来他是被派到湘西出差,难怪,就连邮票都很有苗寨特色。
  白恪言再次致谢校嘉华,感谢她对家中老幼的照顾。他还说:【抚恤金的事你做的很对,但如果对方不给,不要和人硬碰。我会想办法多出任务,多争取奖金。】
  真是的,明明他也是一穷二白,怎么说的好像她比他更看重金钱一样?
  她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嘛。
  不过,看他在信里还附带了一页书单,上面写了不少适宜学习的书目,校嘉华也就没那么气了。
  书单以理工为主,大都是数学、物理百科,文史类的主要是……《鲁迅文集》。
  看到这个,校嘉华就想起上辈子被“熟读并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
  白恪言最后说:【实在遗憾,我人在外面,不方便逛当地的新华书店。这些书,等我回去以后,会陆续寄回。祝你和家中,一切安好!】
  校嘉华的视线,停留在最后“恪言手书”四个字上。
  他写信的时间是十月初,如今已经是十月中旬了,也不知道他回京市了没有。
  淡淡的思绪,很快被两个孩子打断。
  “别馋了,爷爷奶奶,还有劳动棚爷爷他们都还没吃呢!”校大宝站在凳子上,义正言辞地教训小石头。
  他想把腊肉挂得高一些,防止弟弟又突然拿走,去招待隔壁的小青梅。
  挨骂的小石头站在墙角,高高仰望着哥哥,泪水与口水齐飞。画面一度十分搞笑。
  很好,还知道孝顺长辈,让爷爷奶奶先吃。
  校嘉华决定,暂时不告诉校大宝同志,他未来的命运,已经被解放军爹爹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
  书单有了,关键是如何去县城买书。
  去县城要乘坐公车。乘坐公车,则需要村里的证明信。
  校嘉华耐着性子,在青河边钓了几天鱼。
  终于,赵村长请人来通知她,青河村申办农村供销社的请求,县里已经审批下来了。
  校嘉华激动得扔掉鱼竿,飞快往大队大院跑去。
  赵富达正和几个村干部开会,看见校嘉华进来,急忙说:“笑笑,你来得正好,我们已经开始商量,新的农村供销社在哪里办?如何办?”
  商铺的选址非常关键,校嘉华直接参与讨论:“大家有合适的场所吗?”
  赵富达:“我们一致想,开在农场旁边,大伙儿每天去上工,需要啥东西也方便置换。”
  “太偏僻了。”校嘉华摇头,“村民只有农忙的时候天天去上工,而且都是青壮年劳力。设在农场附近,对老人小孩不方便。况且,万一到了农闲,也不是人人都去农场的!”
  “那你觉得,设在哪里好?”
  “村口就行,离村民宅基地近,也方便收发货。我记得那里有值班巡逻的宿舍,咱们扩建一下,一间做门面,一间做库房。以后值班的人,既看人也看货。”
  村支书孙国栋提出了疑问:“设在村口,那岂不是外村的人,也能进来?”
  客流即货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呀,我的老支书!校嘉华心里说。
  她嘴上却很正经:“不怕,到时候咱们优先满足本地人的需求。其他村的人来了,也是给咱们贡献业绩,哦不,贡献成绩。”
  赵富达点头:“笑笑说的对,县城管商业的领导也说了,只要咱们搞得好,就优先给咱安排化肥尿素。”
  老支书一听也高兴,“那咱得好好干!”
  开店三要素,无非是人、货、场。场子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人员和货品的问题。
  人员方面,采购、司机、营业员,缺一不可。
  “司机不用担心,咱青河村不缺会开车的。采购就让笑笑来,这小媳妇儿脑子灵活。站柜台的,形象得好,就从知青里挑。”孙支书积极地说。
  赵富达也赞同地点头。
  校嘉华想干的就是采购一职,直接和县城供销社对接,权限几乎等于店长。
  既然孙支书主动提起,她也不矫情,立即应下来。
  “孙伯,赵叔,谢谢你们的认可,我保证完成任务!”
  .
  青河村要开农村供销社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
  以后买东西,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去镇上,村民们对此都很期待。
  大家干劲十足,几天工夫,村口的几间平房就扩建好了。
  县里的领导看大家效率这么高,也不含糊,立即打来电话,让采购员去县城的供销社公司,对接业务,展开首批铺货。
  赵富达挂断手摇电话,犯了难。
  村里暂定的采购员是校嘉华,可县城那么远,一个小媳妇千里迢迢跑过去,似乎不太安全。
  知青又是不能进城的,就怕他们跑了,有去无回。他寻思着,再找个本村的人陪同。
  “笑笑,你看范师傅怎么样?他以前去县城,做过食堂质量安全报告。”赵富达提议。
  校嘉华果断拒绝:“不用,多个人还得多买两张票,我自己去就行。”
  她解释说:“新中国是法制社会,公车上的人都是一个乡镇的,不会有坏人。再说了,我高中还是在县城读的,对那里熟门熟路。”
  事实上,她去县城还想顺便办点私事,范师傅跟着,也太碍手碍脚了。
  赵富达被说服了,“行,那你路上小心点,我这就去开证明信。”
  .
  出发前一天,校嘉华去了趟知青点,为农村供销社挑选营业员。
  被点到名字的时候,蔡小菊还晕乎乎地,没反应过来。
  “我?校同志,我没听错吧?您是说……要选我当营业员?”
  校嘉华笑:“是呀是呀,蔡知青五官端正气质佳,原则性强,这个活儿非你莫属。”
  蔡小菊的眼眶红了,她没想到,这天大的馅饼,竟然落到了自己身上。
  国营供销社的营业员,不用干苦力,还有工分和工资,最关键的是,干得好,直接被调进城里都有可能。
  消息刚出来时,知青们都不敢肖想。还以为这么好的机会,只会落在当地村民身上。
  尤其蔡小菊,两个月前,她帮陈曼玲站队时,对校嘉华表示过不满。后来心里愧疚,处处躲着她,与她几乎没有交集。
  没想到,校嘉华今天过来,居然不计前嫌,点名让她做营业员。
  蔡小菊顿时觉得,自己实在太狭隘了。
  她激动地说:“校同志,非常非常感谢你!我一定会赴汤蹈火、拼尽全力,干好这份工作,不辜负村里的信任!”
  校嘉华之所以选择蔡小菊,除了觉得她明事理、讲原则外,最重要的是,这姑娘是个板报小能手,不去给供销社写物价栏,那可太浪费了。
  “蔡知青不用紧张,整体工作很轻松的,普普通通为人民服务就好啦。”
  校嘉华取出一把钥匙,交给她。
  “这是供销社的备用钥匙,这两天你可以先过去,熟悉一下环境。村口人来人往的,需要什么帮忙,喊一嗓子就行。”
  校嘉华安排好,又把校大宝和小石头送到爷爷奶奶家。
  校家人知道她在帮村里搞公销社,都觉得很光荣,非常支持她。
  老两口不放心她一个人去县城,大嫂和侄儿们则嚷着,等供销社开业了,他们要第一个去看热闹。
  校大宝知道校嘉华要去县城,不再像过去那样担惊受怕,不再怕她离家出走一去不回。只是不太情愿地闹着,想跟她一起去。
  “娘,求求你带上我吧,我可以帮你拎东西,我会很听话的!”
  两只小家伙期期艾艾。
  校嘉华安抚他们:“大宝、石头乖,我这是去工作,不是去玩。等你们俩再长大一点,长高一点,我就带你们去人民公园玩!”
  校大宝很是忧伤。
  过去在家“好吃懒做”的老母亲,竟然要出门挣工分了,有了劳动人民伟岸形象的加持,他好像更加崇拜,更加依赖她了。
  好舍不得。
  但是娘亲大人有了工作,就会有工资和工分,就能带他们去人民公园玩,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唉,小豆丁同志无比期盼,自己能快些长大。
  .
  安排好一切,第二天,天朦朦亮,赵村长派来的农场司机,就开着三轮车,把校嘉华送到了镇上的汽车站。
  解放客车的司机看完证明信和车票,还以为校嘉华是供销社的职工,非常热情地请她上车。
  到了县城,校嘉华又花了八分钱,乘坐公交车。
  无暇欣赏路边风景,顺顺利利地,她走进了供销社公司的大门。
  供销社公司接到通知,已经提前安排好人,在办公室等她。
  在门卫和秘书的指引下,校嘉华敲门进去。
  三个大男人转身,齐刷刷看着她,眼里充满了惊讶。
  “青河村推荐来的采购员,怎么是个女同志?”
  “呵。”校嘉华掏出口袋里的红语录,刚要发作,为首的王经理,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
  他赶忙打补丁:“同志,你不要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主席说过,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嘛。”
  王经理向她介绍:“我是王展发,县城供销社公司的总经理。左边这位,是负责货品调度的许德顺主管,还有这位知青同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