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高远,现实嘛……
哪一项有点小进展也是好的呀。
按赵明月的想法,一边让各州府送几位“农事高手”来学院共同探讨,一边招收学童。
只学识字,算术和种地,不考科举。
这些学童做出成绩来的直接封官,将来到各州府推广“科学种地方法”。
只是有个大概想法,具体还看大金怎么做。
“大金哥你别有压力。”赵明月道,“做不出什么来也没事。”
“无非就是花些银子,学童找孤儿来,管吃喝衣裳,住在学院里,只当是行善积德了。”赵明月笑道。
大金抬起头来,“嗯,你放心,我也没别的事做。以后你多叫我进宫来,我给你说说都做了什么。”
明月说的他不是很懂,但他会听她的话,他也会时常来问问自己做得对不对。
“写信给家里,若是家里有人也想做农事相关的事,就把人叫来吧。”赵明月道。
她一直不让赵家人进京,时间久了,说不得有些人会认为她和赵家之间有龌龊。
她手里的权柄会越来越大,得防着有些蠢货打着欺负赵家人来讨好她的主意。
晚间赵明月给周麒写信:无忧和琚儿都很好,我也很好。齐王知道你打仗耗费大,送了全部家产来,我先用了一些。你若是用不着,我还要再用一些。
小路子例行记录:娘娘今日早朝,早起有些困顿,早上多吃了一个鸡蛋。中午的菜肴水煮牛肉换成了酸菜鱼,其他和昨日一样。
娘娘最喜欢的还是酸菜鱼,娘娘对着鱼刺叹了口气。晚间娘娘喂小太子吃蛋羹,小太子很喜欢。
小太子今日爬得更快了,还会说“娘,抱”了,娘娘很欢喜。
今日娘娘和淑妃、贤妃一起用午饭。娘娘在勤政殿召见赵大金。
顾昱给周麒汇报:娘娘和两位皇子身康体健,早朝时娘娘因为拼音得了群臣赞叹,娘娘处理政事越发得心应手。
齐王将这几年囤积的粮食,布匹和银子都给了娘娘,兵器臣建议先放回兵部库房。娘娘封赵大金为农学院院长,暂时还不知会如何行事,预计招收孤儿为学童。
周麒收到信,垂眸沉思,明月知道王叔是过她一遍手,把东西给他。
但她还是取用了,应该还会接着用。
他不在,她好像有许多的想法。
又是他全然陌生的赵明月。
“你若是用不着,我还要再用一些。”
他低低的笑出声,明月这是把他的当成她的了。
隔着千里之遥,他都知道她写这句话时的表情:你最好识相点快答应!要不然我就要头疼,肚子疼,哪哪都疼了!
她的威胁如小儿般简单又好笑,他不敢不从。
第130章
许尚书安排了人每日到各茶楼讲拼音。这种朝廷出面教学的事儿还是头一次, 讲的又是新鲜东西,百姓们颇为捧场,茶楼场场爆满。
再有朝臣纷纷到各书铺子买那几本拼音教学和著译, 权贵富商纷纷效仿。
一套怎么够?各房书房得有, 还未进学, 已经启蒙的小儿都得有一套。
拼音一夕之间就在京中形成了燎原之势,快速向周边府城蔓延。
同时礼部派往各府城教学的人陆续出京, 去往大武四面八方。
小儿们都学得很快,不少人家咬咬牙, 买回一本有拼音著译的启蒙书籍。
别说, 对着拼音真能认字!
这可比去私塾学字便宜多了, 还能家中的娃儿们一起学。
本本署名第一的都是“中华”, 但京中小道消息传得快, 大伙都知道拼音是皇贵妃想出来的。
“娘娘不愧是十五岁的进士,原来是有读书的秘诀!”
“这认字的秘诀咱都知道了,不知道娘娘还有没有写文章、做算学、学律法和作诗的秘诀?”
“嗤,你想得还真美,样样都有秘诀,不人人都考进士去了?”
“反正我觉得有!”
……
茶楼里, 下值回家换了衣裳的几人在一个隔间谈论拼音。
“这拼音看着简单, 学了才知道真是玄妙。”
“刘大人说得是,若是给所有的字都注上, 再注上释义, 岂不是只要有一本这样的典籍,其他的书就都能看明白了?”
“嘶, 这典籍可就跟四书五经一样要流传千古了啊!”
“修撰这种典籍非几人之力能为,恐怕得大半个翰林院一起吧?”
“若是娘娘下令修, 我王某人不要这脸面也要毛遂自荐试试!”
“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谁不愿意啊,只可惜我全某不如王大人学识渊博,只能望洋兴叹了……”
顾昱把大街小巷传来的消息说给赵明月听。
“眼下京中孩童的童谣都是拼音歌,妇孺皆知。朝中官员也议论纷纷,俱是赞叹钦佩。”
他赞道,“娘娘此举颇有先见之明,下次早朝,百官定然心服口服。”
赵明月头都不抬,“碰巧罢了。”
年节将近,各州府陆陆续续送来节礼,赵明月开开心心写回信感谢。
既然皇帝不在,还送到宫里来了,那她就当做是送给她的啦。
件件都是好东西,卖出去能值好多银子。
外头雪花飘飞,屋里温暖如春。
周琚在一边“咿咿呀呀”说话,他现在能分出不同的人叫什么了,不再见谁都叫“娘”。会叫贤妃和淑妃“干娘”,贤妃和淑妃就算是大风刮得呼呼响,也要过来。
干娘也是娘。
“两位姐姐照看他这么久,应他一声娘怎么了?就该让他直接叫‘娘’”赵明月道。
“那哪能成?明月你才是他亲娘,是他长大最该孝顺的人。”淑妃笑道。
赵明月现在太忙,陪周琚的时间越发少了。
她也不担心周琚往后只跟淑妃和贤妃亲近,这孩子身边围着太多人。
她每天给他喂一顿饭,晚上带着他睡,目前为止,他还是跟她最亲。
赵明月说得随意,淑妃和贤妃都湿了眼眶。
赵明月例行骂一句周麒“造孽”。
凉州的战事僵持不下,各有输赢。
按兵部李尚书的说法,决定胜负的大战就那么几场,在这之前都是小规模相互试探。
京中已没有了战事刚起的慌张,仿佛和千里之外的凉州是两个世界。
“没想到京中过年节会这么热闹。”慧娘道,“街面上买什么的都多,好像大半个京城的人都出来了。”
“年饭娘来宫中吃吧?”赵明月道。她可以去侯府,但周琚她不敢带出宫。
慧娘笑笑,“娘就不来了,娘和大金浓华在侯府吃。”
明月长大了,嫁了人,当娘的还能常看到她就该知足了。
赵明月垂眸使劲眨眼,她就说要么不嫁,要么招赘!
要是在安平县,这会她应该和慧娘一起高高兴兴准备年货,带着几大车的东西回望山村和舅舅们一起过年节。
大半个村子的人都会到赵家听大金讲在林溪县当师爷的经历,慧娘身边会围着大娘小媳妇,她们会羡慕慧娘“走南闯北”的经历,奉承慧娘现在是老夫人,养大了孙儿且等着享后福呢。
她会歪在榻上听几个表姐东家长西家短,吐槽婆婆和小姑子,再说说自家几个“不听话”的儿子女儿。
然后,她和慧娘还会带着无忧去外祖父,外祖母和她爹的坟前烧纸,会絮絮叨叨,叫他们在地下放心。
她还会指给无忧看大黑和白雪的坟包,跟他说,“它们听得懂我的话,会给我背书包。”
赵明月收回思绪。
人生没有如果,亲人们都平安就是安稳的生活。
延福殿里宫人各自忙碌,周琚在呼呼大睡,贤妃看着他的睡颜发呆。
京城此刻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比如说此时正在凉州城外厮杀的狗皇帝?
啊,呸!是因为有无数英勇的将士们奋不顾身,浴血奋战!
凉州城的雪应该更大,也不知道这场战事之后,还能活下来多少人……
赵明月抚着胸口,有些闷。
周麒御驾亲征后,赵明月头一次认真给他写信:
皇上收到这封信时,已是年后了吧?京中下雪了,凉州城那边应该会更冷,皇上记得多穿些衣裳。
朝中俱事顺利,百官各司其职,勤政殿的大人们殚精竭虑,各州府民心安稳。
京中繁华依旧,眼下御前街熙熙攘攘,百姓们都在采买年货。
秋粮已入库,皇叔送来的粮食能供大军吃到夏季。春日里明月会筹措重建凉州的银子,皇上不必忧心。
皇上如今是无忧心里最敬佩的大将军,琚儿也快会叫爹了。
望君珍重,盼君凯旋。
今日你不是和我有仇的狗皇帝,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为了家人安危征战在外的将士。
顾昱拿到这封信时惊掉了下巴,虽然字也不算多,但比起从前的几句话,这次可是勉强算得上是信了。
不是他故意要看皇贵妃写给皇上的信,皇贵妃让他发信从来都不带折的!
皇上恨不得一日一封,封封几页纸。
皇贵妃的信跟印出来似的:无忧和琚儿都好,朝堂安稳,我也很好。
他都能倒背如流了!
顾昱没用驿站,怕信鸽遇到猛禽,这封饱含皇贵妃“情意”的信丢了,直接用了海东青。
海东青不好驯,能准确飞往凉州城皇上身边的更少,只有京中突发大事了,他才会用海东青。
猛禽不畏风雪,展翅飞走。
顾昱看着那个黑点叹息,娘娘不易,皇上也不易……
季尚书的“爆竹”还不稳定,烟花先做出来了。
“爆竹声音太大,臣怕吓到了小太子和娘娘。”他建议道,“不如就燃这种火花吧?”
季尚书嘴里的“火花”和最简单的呲花一样,不像烟花那样能在空中炸开形成美丽的图案,但也足够了。
“就叫烟花吧。”赵明月道。除了烟有些大,气味有些冲,没别的毛病了。
“那个爆竹还是继续做吧。”赵明月道,“能炸开的坑越大越好,若是往后能炸开城墙?银子不够了跟本宫说。”
季尚书眼前一亮,能炸开城墙的爆竹想都不敢想,但说不得就会在哪里派上用场!
他们工部就是这样,缺的就是奇思妙想,做不做得成另外再说。
娘娘运道一向好,拼音那种巧妙的法子都能想出来,这爆竹指不定也会成为了不得的东西。
只要银子足够,他就喜欢做这种新奇玩意儿。
“微臣谢娘娘。”季尚书喜滋滋道,“若有了进展,微臣再来向娘娘禀报。”
赵明月微笑,她现在是有钱的甲方,季尚书这个乙方还挺会来事的。
“宫中今年还布置么?”皇帝不在宫中,淑妃有些拿不定主意。
赵明月想想去年年节,那会她有孕在身只在延福殿走动,年节庆典只参加了一次宫宴。
“该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赵明月笑道,“年节过得喜庆,来年都顺顺利利。”
百官看宫中,皇帝在外打仗,若是宫中和朝臣年节都过得紧张兮兮的,百姓们心里说不得都要计划着拖家带口随时跑路了。
“你们想怎么过年节?”赵明月问道。她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许久没去后宫了。
淑妃笑笑,“从前年节最重要的就是宫宴,各宫娘娘们为宫宴上献艺准备许久,别的也没什么了。”
她们这些嫔妃入了这宫门连祭祖都省了,还能怎么过。
宫里越是装扮得喜庆热闹,宫宴结束后心里越是冷清孤寂。
“那咱们今年就和民间一样过吧。”赵明月扳着手指头数,“扫尘,剪窗花,贴福字,包饺子,弹琴跳舞,玩游戏,喝茶吃点心,守岁……”
淑妃看着赵明月,动了动嘴唇,“好,咱们姐妹一家人好好过年节。”
年轻那会还争来争去的,如今还能说说话的也就这些人了。
赵明月眨眨眼,“别忘了叫各位娘娘们给琚儿准备压岁钱呀。”
这娃儿毫无疑问是所有人的焦点,整个后宫宠溺的对象。
能作为长辈给他发压岁钱,相信整个后宫人人乐意。
贤妃跺脚,“哎呀,娘娘你不早说,眼下再去铸些吉祥裸子也来不及了啊!”
赵明月摆摆手,“嗐,随便给他块银子就行了,我小时候那会,能得几枚铜板就是村里最富的娃了。”
淑妃一言难尽,“琚儿是太子,他洗三满月都听娘娘的没有办,压岁钱怎么能一块银子就打发了。”
话说出口她就后悔了,这不是说娘娘只是个村里的猎户之女,不配和太子相提并论么。可此刻再要说她一时失言,也不合适。
纠结的表情把赵明月看乐了,“周岁宴肯定办,那会也该让他见见朝臣了。”
“也不知道那会皇上能不能回来了。”贤妃埋怨道,“那么多将军在呢,偏要御驾亲征。咱们琚儿周岁宴,当爹的都不在,像话吗?”
言语间颇有点“儿子”最重要的意味。
第131章
年底朝廷封印, 君王给重臣赐下节礼,百官领“年终福利”。今年发放赏赐的人,由皇帝换成了皇贵妃。
这“年终福利”并没有多丰厚, 重臣也就十两银子, 一石米, 一石面,两只羊, 两坛黄酒,低位官员还会逐级减少。
只不过这米, 面, 羊, 酒都是从少府领走, 平日里都是只供给宫里的上好食材。
意思就是这一年工作辛苦了, 皇帝自掏腰包给大伙丰富餐桌,大家也都来尝尝皇帝吃的米面。
重臣的节礼除了以上这些,还有赐给家中女眷的布匹。丈夫是国之栋梁,你们这些妻子也跟着享受荣光,继续做个贤内助,打理好内宅的意思。
赵明月要做的就是发“礼品券”, 小路子端着托盘, 她一张张发下去。
皇贵妃从高台走下,微笑, 颔首, 双手递券。官员弯腰垂头,伸直胳膊, 摊开双手接过。
可能是皇帝并不想说太多重复的话,整个过程赵明月也不需要说些“过去一年辛苦了, 来年爱卿继续努力”的话。
实则是“皇帝都亲自表示感谢了,尔等还不感恩戴德”?
今年的仪式比往年多了一个流程。
赵明月让袁尚书做了个突击“匿名投票”,选出部门里这年工作最优秀的员工一二三。
只凭官位给赏赐,不利于调动广大“办差人”的积极性啊。
这些突击选出来的“优秀员工”年纪都不算大,还保有一份为国为民为皇帝认真工作的热忱。
赵明月笑眯眯的给“年轻有为”的后继者们发御用紫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