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曦[快穿]——柳亦瑜
时间:2019-04-10 08:19:52

  等到她一去,局势将大为不同。
  刘彻伸手,将苏碧曦揽到怀里,在她乌黑浓密的发丝上亲吻着,“是郎君无能,没有看顾好自己的女郎。”
  见他这么自责,苏碧曦几乎要叹息,“真不是什么大事。阿彻当年推行新政,被太皇太后全部废除,所要忍受的又岂止是这些。须知一个忍字,有一利刃,悬于心头之上。阿彻可以忍,我又为何不能忍呢?”
  皇权之下,他人皆是蝼蚁。她今日不过是被陈阿娇给了一个下马威,窦氏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刘嫖更是认为认下她这个义女,乃是给了她天大的情面。
  她一介商女,多跪一会儿,在这些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好比卫子夫尽管也是舞姬出身,但是用宫婢的一条命来算计苏碧曦,恐怕也觉得这宫婢不过就是一个物件,能够为她所用,便是物有所值。
  无论在哪个世代,一些上位者的眼里,人命的确是不值钱的。
  他们践踏人最基本的权利,却不以为然。
  现在都是如此,何况是几千年前的汉朝。
  苏碧曦当真是以为,自己能够从长信殿全身而退,已经是万幸。
  她说完,便侧过身去看刘彻,而刘彻也刚好低头看她。
  她躺在他怀里,刘彻一手在她腰间,环住她的身子。
  两人的视线交汇在一起。
  刘彻看向她的眼眸里,似乎燃烧着一团火焰,像是要把她烧成灰烬,吞噬到腹中。
  他低下头,鼻尖捧着她的,温热的吐息交织在一起,“郎君保证,终有一日,不会再让自己的女郎被任何人欺辱,也不需要再忍任何人。”
  苏碧曦启唇一笑,“包括你自己吗?”
  刘彻回得毫不犹豫,“包括我自己。”
  “这话我可记住了”苏碧曦的笑容更盛,“假如你哪日说话不算话,可别怪我亲手来惩处你。仆添为修道之人,秉持的是自然道法,快意恩仇,郎君可要谨记。”
 
 
第143章 
  黄明奇不久便把太医令请了来,还有心地叫上了两名医女。
  给翁主看病,有医女在,自是更加便宜的。
  刘彻赞许地看了一眼黄明奇,便让太医令给苏碧曦看诊。
  太医令已是一名天命之年的老者,做苏碧曦祖父都是够的,自然没有必要避讳。再者汉初时候,风气开放,又是为了求医问药,刘彻便让拉上了幔帐,握住苏碧曦的手,让太医令看诊。
  太医令先是让医女触诊,诊断苏碧曦的腿骨无碍后,判定只是有些淤血,便留下些药酒药膏,让医女给苏碧曦揉开。
  医女秉明过刘彻后,便依照太医令的嘱咐,给苏碧曦擦了药酒揉腿。
  刘彻紧紧抱着苏碧曦,握着她的手心都出了汗,嘴唇抿着,脸色煞白,看上去比苏碧曦这个受罪的人还要难受。
  苏碧曦本是咬牙忍着,看见刘彻这副模样,噗嗤一声便笑了出来,“阿彻,你这个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你受了伤。”
  刘彻本是打算自己给苏碧曦上药的。
  只是他给苏碧曦揉开淤青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狠不下心用力。而不用力揉开淤血,苏碧曦的伤又是没那么快痊愈。
  自己试过之后,刘彻便只得让医女来接手,一双眼睛牢牢盯着苏碧曦的脸,片刻不敢放松,苏碧曦故意逗他,他也不为所动,只不停安慰她,“很快就好了,君儿再忍忍,乖……”
  苏碧曦忽地鼻子一酸,把脸埋在了刘彻怀里,半晌才说了一声,“我不痛了。”
  上好药后,苏碧曦的腿因为药酒的颜色,看着更为可怖了。
  她自来到宣室殿后,上药,喝茶,用膳都是刘彻抱来抱去的,现下看天色,该是自己要出宫的时候了,便打算下榻穿鞋。
  谁知她的腿刚伸下去,便被走进内室的刘彻喝住,“腿还伤着了,动什么?”
  苏碧曦没动,解释道:“我得回去了。”
  刘彻亲手把苏碧曦抱着放了回去,“我着人知会了大母,道你被宫婢惊扰,到未央宫后便晕迷不醒。太皇太后有旨,馆陶大长公主认文锦翁主为义女,改姓为陈。太皇太后甚喜,天子着文锦翁主于长乐宫奉驾。皇长女有恙,卫美人于宫中看顾,旁人,不得擅自搅扰。”
  这就是要留苏碧曦在汉宫的意思了。
  窦氏之所以认下苏碧曦,无非是打着用苏碧曦笼络刘彻的主意。如今刘彻主动提出,要留苏碧曦在汉宫,窦氏自然是求之不得,以自己的名义下了旨意。
  汉室权势最大的太皇太后和天子,亲自坐实了苏碧曦恩宠深厚,被二人看重的事实。
  在这样的情形下,即便苏碧曦就是个酒囊饭袋,杀人如麻的刽子手,所有人明面上只得尊重这位文锦翁主,还不能与之交恶。
  且看当今天子舅父田蚡,这个人同样是骄奢淫逸,贪污受贿。如此品行,照样是人人争相交好的皇亲国戚。
  文锦翁主不过是不想多管闲事,一个宫婢想不开,自尽罢了。
  被田蚡害死满门的家族,莫非还少?
  皇长女有恙,卫美人不但没有被安抚,还被变相禁足,可见已经恩宠不再了。
  再一联想当时文锦翁主所发生的事,恐怕是跟卫美人有脱不了的干系。
  皇宫之中,朝堂之上,发生了任何事,都不可从表面上来看。
  只要稍微神智清楚的,便知晓此事绝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一个商女出身的女郎,虽然不知为何被太皇太后封为翁主,但只要不蠢,就不会妄自对汉宫中事妄言。
  太皇太后看中的女郎,如果蠢成这样,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而那个宫婢撞下来的时机,皇长女出现的时候也太过凑巧了。
  虽然卫美人已经直接被牵扯进此事,便显得此事应该不是她所为。而且皇长女是她的亲生女儿,害得自己的女儿如此,不是一个母亲能做得出来的事。
  但如果卫美人反其道而行之了?
  此事若引得天子猜忌文锦翁主,这么一桩粗糙不讲究的事,得益者便是卫美人。
  毕竟陈皇后与天子成婚日久,从无所出,而卫美人可是已经有了两位帝姬。
  万一天子的第一位皇子,就出自卫美人呢?
  那对于卫氏一门,就将是数代的荣华富贵。
  苏碧曦在汉宫中住了足足半旬,方才回到自己的府邸。
  她一回府,长安权贵的帖子便纷至沓来,邀请她赴宴的人已然要把卓府的门槛都踏平了。
  馆陶大长公主在其后正式摆宴,正式认下了苏碧曦这个义女。
  苏碧曦以太皇太后有恙,自己要为其祈福为由,在其后并未接任何人的帖子,深居简出,只时常往来于馆陶大长公主府中,或者去长乐宫陪伴太皇太后。
  长安诸人皆称道文锦翁主仁孝。
  时节变换,日暮苍山,北风卷地,严冬已至。
  刘彻为了给重病的太皇太后祈福,封赏了俘虏的闽越王,批复了唐蒙及司马相如的上书,只是并未作出发落,仍将闽越王留在长安,并未赐予唐蒙二人行事之权。
  丞相许昌得了太皇太后之令,不欲与刘彻再有嫌隙,便也搁置了此事,只待太皇太后之后的旨意。
  他再也没有等到窦氏关于西南夷的旨意。
  这位平民出身,后被立为文帝皇后,后权倾天下的太皇太后,于建元六年薨逝于长信殿。刘彻遵太皇太后遗愿,将之与文皇帝合葬于霸陵。
  太皇太后遗诏,将东宫所有财帛奴婢,窦氏一门皆托付于大长公主刘嫖。
  天子遵孝道,群臣力劝,仍然执意为太皇太后守孝一年,期间汉宫内不再饮宴奏乐,民间乃禁一月即可。
  作为太皇太后名义上的外孙女,苏碧曦自是在翁主府邸与卓府都挂上了白幡,自己也穿上了素服,闭门谢客。
  太皇太后的丧礼刚过了没几日,苏碧曦正在府中听翁主府长史桑弘羊说道翁主府这一月的账目,便见汉宫常侍中黄明奇时常使唤的一个小黄门急奔而来,满头大汗地求见文锦翁主。
 
 
第144章 
  如今的文锦翁主,名下的商队已经多达五百余人,再加上其他的茶楼,食肆,酒楼等的人,已然是将近千人。
  苏碧曦的商队主要分为三支,一支前往西域,一支西南夷,一支前往东北。
  卓氏作为皇商,负责为汉宫进上蜀茶,同样在从蜀地到长安的各地开设了茶楼食肆,贩卖茶叶茶食,各式新奇的点心吃食,早已是中原赫赫有名的大商人了。
  卓王孙见卓氏被封为皇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由着卓文华做主,自己在蜀中打点一应买地雇人种茶事宜。
  最开始的时候,苏碧曦嘱咐卓文华在新的一批贡茶送来时,敲锣打鼓,用纯金的盒子储藏最好的一些茶叶,浩浩荡荡的一只队伍,把整只送茶队伍装点得声势浩大。沿路有地方官的护送,百姓挤满了路过的官道,抢着看热闹。
  等卓氏商队到了长安,刘彻再在宫宴上引用蜀茶,把新到的蜀茶赐给宗室权贵,使得茶叶这一让长安从不识得的东西,一时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上行下效,价格低廉的茶叶也在平民之中流行开来。
  等到茶叶运送已经成为常例,卓氏便主动跟地方官商议,要修建一条更适合商队行走的驰道。
  早在秦朝的时候,中原其实已经修筑了一些直道。
  只是年深日久,再加上战乱,很多都已经废弃不用。
  而一条通畅便捷的驰道,对于一个国家的用处,尤其是对于一个即将进行重大战事的王朝,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卓氏现下主动要承担造桥铺路的善举,又透露了是长安的示下,拿出了朝廷的委任,再加上卓氏的各路打点,一路的地方官大开方便之门。
  卓氏乃是汉室钦封的皇商,卓氏女更是太皇太后敕封的翁主。
  有太皇太后跟天子作为后盾,他们上赶着巴结还来不及了。
  卓氏能够成为蜀地的大商人,个中关节自是清楚的,现下又有了皇商和朝廷撑腰,自是放开了手脚。
  各地的一些富人官吏还纷纷要捐纳财帛,参与到驰道的修筑。
  苏碧曦吩咐管事在每地修建的驰道上建造一块石碑,上面写有捐赠财帛物品富商官吏的名字,连同他们捐赠的财帛及物品都一一标示清楚。
  一时之间,愿意捐助驰道之人更多了。很多地方,卓氏几乎不用花费太多,便能筹措到需要的财帛。
  当地百姓在闲暇时,也接受商队的活计,挣一些闲钱。
  而苏碧曦在刘彻和窦氏的庇护下,让商队走到了更远的地方。
  她按照自己知晓历史的便利,挑选了有经商才能却尚未发迹的人,带领商队前往汉室未曾涉足的百越,趁着汉室新胜,在当地几乎是相当于白送的情况下,买下了许多山地,用来种植茶叶及各种适合南方种植的东西。
  在有百越的汉室驻军协助下,雇佣当地的百姓,与当地夷族通商,换回了诸多中原没有的瓜果草木,药材药方。
  卓氏遵照之前跟刘彻所说的,在远离匈奴,还算安稳的地界屯田。
  边疆之地,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卓文华带着卓氏诸多奴仆,加上采买的流民,当地的农户刚开始屯田时,着实是吃了不少苦。
  边疆驻军也在朝廷的命令下,开始了军屯,戍卫与垦耕并顾。
  战时打仗,闲时屯田。
  茶叶的盛行让许多大商人都见利意动,都想采买土地种茶。等他们正欲去当地官府采买茶山时,官府却说,欲要采买茶山,必须为西疆屯田,方能获得买卖茶叶的路引商引。
  商队南来北往,贩卖各地特产,在时机成熟时开始修筑驰道,一日强过一日。
  时下的长安权贵们纷纷与苏碧曦合作,利用苏碧曦已然开辟的商道,为自己的商队提供便利。
  大量商队及货物的流通,促使驰道的修筑更加有效而迅速,各地的物产陆续出现在了长安的铺面上。
  刘彻将长安设置为京兆府,整理街道,修缮房屋,并派有吏兵巡逻,收缴商铺税赋。
  商业的日趋繁荣,不仅给官宦权贵带来了财富,让卓氏和苏碧曦挣得了金山,也给汉室带来了更加充沛的税收。
  桑弘羊便是这个时候,刘彻送于苏碧曦,作为翁主府长史的。
  桑弘羊今年正是行冠礼之年。
  他出生于洛阳的一户富商家庭,而洛阳人以善于经商闻名天下。桑弘羊自幼就展露了对于算学及经商浓厚的兴趣及卓越的天赋,仅十三岁就以以“精于心算”名闻洛阳。
  也就是在这一年,桑弘羊获得了汉宫的诏书,被任命为侍中,选为当朝太子刘彻的陪读。
  桑弘羊陪伴刘彻长达七年,刘彻十分了解他在算学和经商的天赋。在苏碧曦问他讨要一个善于此的长史时,第一时间便想起了桑弘羊。
  这也正合了苏碧曦之意。
  桑弘羊这位以善于经济,长于经营闻名西汉的权臣,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长史人选了。
  桑弘羊现下只是侍中,并无实权,早就盼着能够一展抱负。
  他陪侍在刘彻身边,自是知晓刘彻跟文锦翁主的事。
  文锦翁主身后有窦氏和天子两座靠山,又信重于他,将名下的商队铺面都交托于他。
  做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桑弘羊岂有不尽心之理?
  苏碧曦自来到汉朝就开始做的准备,现下已然开始展现出了成绩,每日繁忙程度不下卓文华。有了桑弘羊这个得力的长史,着实是如虎添翼。
  桑弘羊每一月要跟她一起核对商队及铺面的账目,并且做出要送入刘彻私库的部分。
  苏碧曦的商队,不论是人手还是开始所要的靡费,刘彻都是出了力的。
  而且,只有刘彻在其中有份,才会更加关心商队的运作和收入。
  这月,前往东北的商队回程,运回了好些人参鹿茸之类的货物,贩卖了好些财帛,也让二人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
  就在苏碧曦埋头算账了许久,正打算站起来走走,闲散一番的时候,汉宫的小黄门急急冲了进来。在苏碧曦屏退左右后,小黄门把黄明奇交待他的话一径转告给苏碧曦:“女郎,不得了了啊!匈奴遣使来朝,提出和亲。武安侯和韩安国大人力主答应匈奴,选宗室女和亲,陛下不愿。恰逢此时,上大夫韩嫣在永巷与人有私,被太后当场擒住,陛下亲自说情,上大夫仍被太后处死。太后提出让陛下敕封武安侯为丞相,韩安国大人为御史大夫,与陛下争执不下,太后遂绝食相逼。陛下皇后苦劝太后无用,只得也跟着不饮不食。师傅命我来知会女郎,立时进宫。”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