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规矩多——君琳琅
时间:2019-08-22 09:45:45

  沈家规矩,出师宴完,撤菜上茶,厨子答谢,封白理了理白色的厨师服,身条板正地向馆子走去。老爷子抬手拍了拍他的肩,有些动容,将他一推,封白从此不仅仅是沈老爷子的徒弟了,他以后要独立面对外面的刀枪剑戟,不仅仅是厨艺上的,也有别的,而显然封白理解了老爷子的心思。
  六桌,六十人,人不多,有认识,有不认识的,当然还有人跨过时间的洪荒向他漫延而来,他看到了两鬓斑白的双亲。十多年未曾相见,有怨恨,有委屈,然而时间夺去了容颜,却也教会了封白宽容,也许更多的是漠视。封白冲他们点点头,拿起早已准备的佳酿,举杯一口干净,答谢寒暄,然后下一桌,这也是十多年来老爷子教会他的,不是言语上的,而是十多年来的身教。老爷子话少,他觉得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因为孩子们比大人更会学,也更知道怎么学。
  一桌、两桌、三桌,每桌都是如此,看着众人或是赞赏、或是羡慕、或是怀疑的目光,封白心如止水,上善若水,人只有静得下来才能爬得上去,封白用十多年的经历验证了世间真理。
  老爷子跟徒弟们坐一桌,八个人,师兄弟们许久未见,终于可以集齐,很是难得,封白跟师兄们一一握手,认真听训,他是关门弟子,是的,即使沈念池比他小一轮,也是从五岁开始从艺的,那时候他还是中二病,所以实际上,封白应该管沈念池叫师姐,只不过这不是规矩,老爷子说了,叫什么不重要,尊师重道在形式,更在内心。
  这桌一共十个人,老爷子的右边坐着大弟子叶亭,左下首两人,却是师兄弟们不认识的,当然老爷子和封白认识。两人一白一黑的西装,一笑一板,对比明显,但细心的都能找到共同点,他们身上的血腥气,那是千军万马杀出来的,封白眼下的刀疤有些灼热,是的,当年的那场搏斗,留下了刀疤关进了监狱,全是拜眼前两人所赐。
  封白一成不变的脸色终于碎裂,握紧的拳头到底还是泄了底。老爷子看着自家徒弟的表现,还是点了点头,拿起手边的白酒,亲自为两人斟酒,封白要拦,老爷子一把打开。穿黑衣的看着封白就是要动,白衣男子一个余光,瞬间有些焦躁的局面风停水止,两人端端正正地坐好,受了老爷子的礼。道上规矩,越是高位就越不能随随便便受礼,因为不是谁都有资格的,当然老爷子是有资格的,只不过平时都是别人给他倒酒,今天却是反过来,却没人拦。一溜徒弟们在老爷子倒酒的时候都规规矩矩站好,老爷子抬手又给封白倒了一杯,老爷子先干为敬,那两个汉子恭恭敬敬喝完翻杯,这是表示给老爷子面子,虽然这个面子是不得不给,但老爷子做的分毫不错,也是让人服气。
  老爷子喝完放下杯子,将面前的酒壶推到封白身边,封白知道老爷子的意思,恭恭敬敬倒酒,一口干掉翻杯,等着对面两人干掉,这笔帐算完,从此江湖恩怨一笔勾销。
 
 
第6章 墨鱼汤与少年心
  “好好过日子。”老爷子拍了拍封白的肩膀,将他从回忆里拉了回来,看着满头白发的老人,封白重重地点了点头。“去吧。”老爷子冲他摆摆手,自己一个人去了前面的馆子。
  “师叔好!”小林几人看到封白进来,赶紧问好。虽然自家师父教人的时候很吓人,但是师叔是不论什么时候都吓人的存在。问好完就各干各的,寒暄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绝对不能耽误客人,这也是沈家的规矩。
  “嗯。”封白点点头算作回应,“我带了些喜蛋回来,一人一份,忙完了自己拿”。封白将袋子放好,仔细地洗洗手,也投入了忙碌的大军。
  “封哥哥,嫂子挺好吧!今天有新鲜的墨鱼,待会多熬一盅,给嫂子带回去补补。”作为现在唯一被老爷子承认的沈家继承人,沈念池要学的东西很多,厨艺、书本、算账、做人,还有医道,是的医道。
  中医绝对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之一,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虽然人吃五谷杂粮总难免会生病,但是只要吃得对了,总会身体好。沈念池先天不足,虽然现在的身条仍是有些瘦削,但身体绝对是杠杠的,这完全得益于老爷子在她后天的喂养。简简单单一碗早餐粥,也是加足了料,山药健脾养胃、枸杞疏肝补血、百合凝神安眠、芝麻润肠养发。沈念池在还不能拿菜刀的时候,学习的就是辨食材,不仅仅是食材的味道,还有食材的功效与搭配,这也是厨子与厨师的分界,好的厨子能做一桌好菜,真正的大师却是会养生的。
  墨鱼有益血补肾,健胃理气的功效,尤其适合孕产妇,可以安胎、利产、止血、催乳,正是封白的媳妇现在需要的。
  “好。”封白的嘴角微微翘起,表情还是有些僵硬,但是已经让一众师侄们觉得天上掉馅饼了,哎,人比人果然能气死人,小师姑无论是各方面都能完虐他们一百遍。羡慕完,各干各的,什么都不能耽误。
  今天的席面是靳丛靳老爷子六十六的寿宴,十桌共佰人。靳老爷子,宣城人,现任宣城大学的特聘教授,是国内研究宣城历史的顶级学者。老爷子的祖母是日耳曼人,当年殖民统治时期由日耳曼迁居至此,结识了他的祖父。老爷子自小跟从祖母学习日耳曼语,并借祖母家的势力前往日耳曼留学,回国后正赶上建设时期,被聘到京师大学历史学系从事研究两国历史的工作。老爷子六十岁退休后回到家乡休养,在宣城大学的学生特意上门求教,这才有了特聘教授的头衔。
  靳老爷子在出国之前已经结识沈老爷子,当时两家仅隔了两个街道,靳老爷子家境优渥,除了书就剩了吃这个爱好,而且此爱好维持至今。即使是在京城教书的三十年,也是每年都要回宣城住个三个月,就为了这口,而沈园是每次必到的地方。靳老爷子还私下利用了自己的学术权限,进到宣城的档案局里,特意调出晚清民国的档案,就为了查查当时的宣城人都吃些什么,然后拿着那些已经湮灭于时间的菜谱跟老爷子反复讨论,当然也便宜了来沈园的老食客们。
  老爷子六十六大寿,子女们都在京城工作,很难有时间回来一趟,正好趁这个时间陪陪老爷子,而天南海北的学生们也凑了个趣,于是寿宴由三桌变成六桌最后变成了十桌,而沈老爷子也是靳家寿宴的座上宾。
  看看今天的菜谱就知道这绝对不是出自沈家之手,因为沈家学徒都知道,鸡鸭鱼肉方能成席,缺一样都不能算是完整的席面,今天的菜谱光是海鲜就占了大半,这绝对不是沈家人的作风。但是谁让靳老面子大、两家关系好,靳老说了,一定要让外地人尝尝宣城的特色,毕竟老爷子教学的时候经常三个月不见人,学生们实在是无法理解这种资深吃货而且是资深老家拥趸者的心态,靳老爷子打电话的时候特意说了,要给他们开开眼,免得总被嘲笑。
  上午十点钟,靳家的长子、长媳带着小儿子先来了,恭恭敬敬地跟沈老爷子行礼。两夫妻都在政府部门工作,长女在读硕士,小儿子却是沈念池的同学。当年老爷子退休,几个孩子不放心老爷子独自一人,但是都没法跟回来,只能把小孙子交给老爷子解闷。此子叫靳东平,刚过17岁,是沈念池的同班同学,经常跟靳老来沈园蹭吃蹭喝,跟沈老爷子很是熟悉,但是每次见面都不免拘束,在他看来沈念池的爷爷绝对比他家老爷子难搞定。
  “爷爷好!”靳东平规规矩矩行礼,然后拿眼扫了扫,没看到沈念池,故作镇定地问,“念念妹子没在呀,作业没写完?”
  靳家两夫妻互相递了个眼色,靳家媳妇儿看着自己儿子的蠢样子有点不开心,但是也只能顺着说:“是呀,念念呢,有一年没见这孩子了,估计是越长越漂亮了”。自家公公和儿子的心思,她还是明白的,两家老辈关系好,孩子两个又差不多是一起长大的,她也见过沈念池几面,虽然觉得家世上差的有点大,但是在自己公公面前却是不能说的,当然也不敢当着沈老爷子的面给人难看,毕竟沈家有些不对劲,她虽然不知道详情,却也有几分眼力。
  老爷子只当没看到一家三口人的眉眼官司,“后厨帮忙呢,今天人多,她去搭把手”,说完就慢悠悠地喝茶。靳家老大瞪了母子俩一眼,乖乖给老爷子倒茶,一时间馆子里没了声响。
  靳老爷子是被一堆学生簇拥着来的,学生们也借着这个机会来宣城玩一圈,这是不用他陪着的,但是有些研究机构却是需要老爷子刷脸才能进的,一群人看完一圈已经十一点半了,正好过来准备开席。
  靳老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了沈老爷子,老爷子只是点了点头,并不多话,不是一个圈子的,谁也挨不着谁,跟靳老那是有共同的爱好,其他人完全没必要。恭维也好,瞧不起也罢,与他无干,他今天只是来贺寿,不用攀交情。
  几个帮工泡好茶端到桌前,一圈人说了很久也累了,慢悠悠喝茶,等开饭,毕竟后院的饭香已经传进了鼻子里,海鲜味和着海风,也是醉人。
  当然,有人的地方总是有是非,虽然靳家儿女为了老爷子高兴,光请人就花了很大功夫,但是关系套关系,交情连交情的,总是有漏网之鱼,而且还是大鱼。
  此鱼,哦不,此人黑瘦干瘪,就是那种一看就让人觉得是被上帝重点关注过的,而且绝对是脸先着地的,正坐在靳老那一桌子上。此君姓李,看着比靳老年纪还大,今年只有五十六,靳老师叔的徒弟,但是因为某些不足道的缘由,两人关系一直不妙,这次来完全是因为靳老邀请师叔家的儿子来宣城旅游,结果此君刚好在自家他家里做客,于是就来了找茬的。
  “好好的大红袍就这么糟蹋了。”大家走了一大圈都饿了,正沉浸在美味里,一片寂静,就来了这么个搅局的。李君也知道点靳家跟沈家的关系,就是要挑刺,今天上午转了一圈,已经数次搅局,但是都被自家师弟给挡了,一直不忿着呢。累了饿了,脾气更不好,再看着沈家馆子虽然干净古朴,但是总觉得配不起自己的身份,更何况靳老极力推荐,更要找茬了。
  场面一时有点僵着了,毕竟虽然是此君挑衅,但也不是没道理。中国人喝茶,分两种,一种是胡同口下棋的大爷们那种,一人擎着个大茶杯,一手下棋,一手喝茶,完全是拿茶当水喝,喝的是豪气;另一种则要焚香洗手,选茗、择水、烹茶、洗杯、闻香,喝是其次,意境是重点,当然最好就是灯下美人,素白纤纤,更是极美。
  现场大都是文化人,什么都讲究个意境,更兼茶是好茶,顶级大红袍,靳老某学生孝敬,这么喝确实有点牛嚼牡丹,不知所谓。但人家开的是饭馆,不是茶园,真心是鸡蛋里挑骨头。
  靳老皱眉,晚辈们不好开口,这一桌坐着的都是同辈人,靳老师叔家的儿子算是同辈里最小的,深恨自己嘴上没个把门的说漏了嘴,这才引得李君来破坏气氛,拽了拽李君的衣角,示意他少说两句。李君只做不理,反正自己没说错。桌上一堆人忙着打哈哈,企图蒙混过去,深恨此君嘴贱不饶人,没得降低了自己的格调,你去西餐厅要碗岐山臊子面,这不是找抽嘛。
  靳老自己也不好开口,但是沈老爷子就坐自己旁边呢,总不能因为自己的寿宴就让人家老板吃亏吧,递过去个抱歉的眼神,就要开口。沈老爷子可不是白长了这么些岁数,当年同行相轻,都照样打回去,而且是专打脸,更何况是这没事找不痛快的,沈三爷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小林,去叫你师姑过来。”老爷子也不多话,两军对垒,直接上手,什么喊话都是虚的,那是影视剧情节,而且绝对是雷剧情节。
  小林刚刚给另一桌送完茶,正准备回去,就听见了嘴贱君的话,转身又走了回来,让你没事找抽,我们家师爷那是什么人,也是你能多嘴的。沈家规矩,菜不好吃饭不香,只要您能划出个道道来,让老爷子亲自道歉赔礼都是行的,但是没事上门打脸,那对不起了。
  “哎!”小林知道自家师爷的意思,麻溜去请自家小师姑来打脸。简简单单几句话,事情还是很分明的。
  沈念池也知道自家爷爷的意思,去后院正屋里取了老爷子的收藏,色如银、亮如镜的高颈纯锡茶罐,指甲由手心向外轻轻扫过,声音清亮,隐有回音;宜兴紫砂茶具,茶杯、茶碗、茶盏、茶碟、茶荷、茶托、茶巾、茶盘,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古朴的光泽,离得近了,似乎还能闻到茶具本身散发出的香气,显然这套茶具已经用了许久,茶养具,具养茶,时光的积淀带来的是厚重,也有味道。
 
 
第7章 大红袍与打脸二人组
  靳东平毕竟年轻,即使跟在自家爷爷身边多年教导,什么凝神静气之类的没少灌输,但少年冲动在所难免,看着那个嘴贱君,即使是长了两辈,也要给自家爷爷争口气。靳家大孙女自是知道自家弟弟的脾气,正准备暴力压制,就看见自家弟弟瞬间痴了,她顺着老弟的视线回头,就见璧玉分柳而来,阳光晕过去,更是增加了几分味道。
  刚刚沈老爷子的一番吩咐,在座的自然都听到了,显然这个吩咐是有针对性的,四周一片寂静,都拿眼盯着小林离去的方向,没过多久就见到了这位沈家姝。
  沈念池秉承沈家训,只要出了院门绝对要打理地干干净净,尤其是大厨答谢,更是要先料理好自己。虽然自己不是大厨,但是也知道自己爷爷是要打人脸的。所以已经换下了那身休闲装,穿了件青色裹胸亚麻长裙,外罩白色对襟上襦衫,腰间一根粗带束起,袖口随着手的动作下滑至肘部,长发拧了个髻子,一根木簪,阳光洒在玉白的脸盘上,远远望着,确实有那么一丝古意。
  沈念池微微向众人行了一礼,便将茶盘放到了小林特意摆好的木桌上。众人知道,这是要打脸了,只是看着这么个小姑娘,也觉得有点怀疑,不是瞧不起,只是有些东西确实要靠家世,不是因为钱财,而是因为家世意味着传承,也意味着文化的积淀,没有那个氛围,学的再像,总是少了一份底蕴。
  沈念池并不在意众人的脸色,冲着靳老爷子行了一个福礼,微笑着道:“靳爷爷,给您拜寿了,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希望您吃好喝好”。只说是冲着老爷子的面子才来献艺,跟旁的什么人没有丝毫关系。总的意思就是,你来我家打脸,虽然目的是打别人的脸,但是嫌弃我家的手艺不好,而且还是鸡蛋里挑骨头,那我一定是要打回去的,当然,也不是哪个阿猫阿狗都有这个资格让我沈家应战,脸再大也不够看。
  众人一阵诧异,小小年纪就有这份心思,也是难得的。嘴贱君则是轻哧,不跟小辈计较,没得落了下乘,只要她做的差了,就是自己打脸,根本用不着他出手。
  沈念池退回桌边,就着小林端来的水盆仔仔细细地洗净手,擦干坐好,将要用到的茶具一一摆好,轻轻打开纯锡茶罐。众人都是略懂些茶道的,看着这个茶罐就知道有些门道了,茶叶的好坏,看茶叶的出身,当然也要看装茶的容器,不是因为贵的就是好的,而是茶叶的储存要求严格,尤其是顶级茶叶,更要小心储存,一旦受潮,即使出身再好也是白搭,而沈念池手中的纯锡罐子显然是极好的容器,防潮功能更是绝佳,单从器物本身的品相上来说,也绝对算得上是好物,里面的茶叶自然绝对不是凡品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