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坊草场变成了群殴现场,大伙捉对厮杀,乱成一锅粥,无论教官如何怒吼、都无济于事。
教官骂道:“你们这些渣渣!垃圾!你们不配当军人!早知如此,早饭就不该让你们吃的太饱!饿着肚子看你们怎么打架!”
教官越骂越不堪,后来还口口声声要和这群幼军的亲娘或者其他女性长辈们发生不可描述的肉体关系。
幼军不堪受辱,干脆把教官从马背上拖下来,无视下官必须服从上官的军纪,挥拳就打。
骂声打架声哭叫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啊。
朱瞻基被夹杂在这群横冲直撞的螃蟹中就像洪流里的一片浮萍,身不由己,他不打人,但是有人打他啊!
打他他当然会自保反击,就这么被动的陷入其中,他也不知道打了几场架,随波逐流,想跑到边缘,远离“战场”都做不到,只有打架、再打架,总有人对他提起挑战。
他的暗卫也被洪流冲散了,找不到他。
幼军就像一个黑色的染缸,朱瞻基一块白布跳进去,染成了黑色,和普通幼军一样,厮打在一起。
胡善祥因要准备易容和防身之物,姗姗来迟,看到校场上乱成一锅粥的场景,她登上旗楼也看不清楚朱瞻基在何处,所有的教官怕被卷进这群疯子里打架,已经提前离场,没有人管,就等着幼军们打累了,自然会停手,自生自灭。
教官们都是军户出身,世代为军,瞧不起这些非军户出身的“杂种”。
胡善祥担心朱瞻基死于混战——连德州凶险的刺杀都逃过了,这次要是死在自己的护卫队手里,岂不是贻笑大方,连死都死的那么不光彩?
胡善祥疯狂的敲钟,这表示演练结束,大家住手,列队回营。
但是,钟声都传到了邻居盔甲厂上空,校场的幼军们依然对钟声充耳不闻,照打不误。
怎么办?
胡善祥看着下面如困兽般的疯狂斗殴的场面,怎么样才能他们停下来?
苍天啊,赶紧下一场大雨吧!
但是蓝蓝的天上连一朵云都没有,天气好得很。
老天爷一点都没有显灵的意思。
靠天无用,还是得靠自己。
什么东西能够控制住如脱缰野狗般的幼军呢?胡善祥看着远处一排排有烟囱的房子,有了个主意。
她骑马狂奔到炊事营,把中午的肉菜——卤猪下水装进铜盆里,一盆盆的抬出来,放在上风处,然后命厨子们拿起大铁勺,敲着铜盆,齐声大喊道:“开饭了!”
肉味顺着风吹向校场,下水的味道尤其浓厚。
好香!闻到味的幼军们终于停手,安静下来了,顺着味道看过去,食堂的大师傅们朝着他们挥动着铁勺。
“开饭了!”
“居然有肉吃!”
“我今年过年都没吃到肉!”
“还愣着干哈?快回营拿饭盆打饭去!”
“兄弟们,冲啊!”
几乎眨眼的功夫,满地螃蟹乱爬的校场上空无一人,安静下来了。
不,有一个人没有动,那就是朱瞻基。
他从地上爬起来,灰头土脸,发髻蓬乱,衣服也被扯破了,揉成一坨咸菜般的褶皱,还拖着左腿,一瘸一拐的走着。
他越来越像丐帮帮主了。
两人在兵器库房秘密见面。
胡善祥看着劫后余生的朱瞻基,连忙拿出伤药,“你没事吧?腿怎么了?”
“皮外伤,没事。”朱瞻基把药油倒在脚踝上揉搓,“崴了一下脚。你还真有法子,用饭菜引诱他们停手,若来晚一步,我这脚怕是要废了。”
朱瞻基面色凝重, “我还是太乐观了,觉得幼军没有经验,多练就可以了,但是这群人就像猴子似的,根本不听指挥,还喜欢起哄,见风就是雨,闹得不可开交。”
胡善祥说道:“民间有云,好男不当兵。他们大多是为了混口饭吃来加入幼军的,不是为了效忠于你。如果混就能有饭吃,甚至有肉吃,还努力操练干什么?能混一天是一天。”
朱瞻基摇头道:“不行,不能按照普通卫所的训练方法来操练幼军,对付他们,得有特有的法子,根据我的观察,他们中间也有想要上进的,只是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我得让他们知道,服从军令,才有肉吃。”
朱瞻基拿起笔来,在红纸上写了一张细则,盖上皇太孙的印章,“你把这个交给教官,要他们下午按照细则行事,不得有误。”
“另外,从我的私库里支银子送到炊事营,专门拨给幼军加餐用。”
到了下午,教官按照皇太孙的手令,将队伍化整为零,每十人为一个小队,选出最能打的那个当小队长——看谁最强壮、身上的伤最轻,就能判断谁最能打。
锣鼓旗帜发令,小队长只管手下九个人的操练。
到了天黑之前最后一次演练,如果前后左右都能走对,一个都没走错,那么这个小队十个人明天早饭每人都有一个鸡蛋吃。
只要有一个人走错,十个人只能看着别人吃。
鸡蛋!
女人坐月子才能吃到的好东西!
手令一出,坐在旗楼暗中观察的胡善祥都能听见校场上此起彼伏的吞咽口水的声音。
这种类似“连坐”的奖惩方式打破了幼军们混饭吃的想法,而且具体到了个人,无法浑水摸鱼。如果做不得不好,不听号令、不分东南西北的话瞎走的话,会被小队长和队友联合在一起教他重新做人。
校场上一句话广为流传:“走路都不会的人,只配吃屁!吃个屁的鸡蛋!”
就这么个练法,是个木头人也会跟着转了。
到了傍晚最后一次演练时,只有一百来个小队出错,他们的蛋没了。
次日早饭,炊事营兑现了皇太孙的承诺,不过,他们许多人都舍不得吃,当宝贝似的藏起来,时不时拿出来回味。
以后所有的训练,无论刀枪剑棒都是这样化整为零,谁一直拖后腿,就会被淘汰——经常出错,实在不是从军这块料的人会发放路费,遣散回乡。
当然,这个遣散费也是皇太孙从私账上支出。
朱瞻基是小队长,他带着小队又赢了蛋。再次和胡善祥密谈之前,他把鸡蛋壳敲碎了,一口一口的吃掉,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吃过最好的鸡蛋。
胡善祥把一纸公文递给他,“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京城各个卫所要在护城河比划龙舟,幼军也有份,这是兵部发来的告示。这也太着急了,明知幼军还在筹备,没有正式成立卫所,他们还要邀请幼军。”
朱瞻基拿起公文看了看,“他们迫不及待的想看幼军出丑而已。先给一个下马威。”
胡善祥说道:“时间太过仓促,离五月初五端午节只有十天了。明明可以早告诉我们,拖到现在才突然告知,分明就是乘着幼军措手不及。”
朱瞻基说道:“不要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四万幼军找出十八个会划龙舟的不难。”最近已经遣散劝退了一万滥竽充数的人,五万变四万。
胡善祥把账本拿出来,“殿下最近花钱如流水,就是金山银山也沟壑难填,再这样下去,端敬宫怕是快要喝西北风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瞻基看私库里能够动用的现银断崖一样下降,已是捉襟见肘了。
第33章 搞钱 朱瞻基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怎……
朱瞻基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怎么会?这才不到半个月。”
胡善祥摆出算盘,拨动算珠,“这半个月来,被淘汰的、还有实在混不下去主动离开幼军的有一万人,你可怜他们背井离乡来京城参军不容易,空着手回家,无产无业的,误入歧途干些鸡鸣狗盗之事,每人发二两银子的遣散费,自力更生,这一下两万两银子就没了。”
“遣散的数目还在随着训练的难度越来越大、幼军越来越不好混而日益增加,照这样下去,幼军成立之日,至少有一半人,也就是两万五千人被遣散,费用需要五万两。”
胡善祥拿出一本带着油烟味的账本,“还有,幼军的伙食是全军最好的,遣散了一万,还有四万张嘴要喂,你以己之力抬高了京城鸡蛋和肉的价格。遣散费加吃的,进项少,坐吃山空,就像把银票放在火堆里烧,半个月就烧没了。”
朱瞻基指着账本,“这里还有一百万贯,能撑一阵子。”
胡善祥说道:“这是大明宝钞,商家不收的,形同废纸。”
大明宝钞是洪武帝开始就推行的纸钞,最开始是给官员们发俸禄用的,但印的太多了,不能兑现,被商家拒收,不能流通,如今大明宝钞厂已经改行做擦屁股用的草纸,销路还不错。
朱瞻基心里装着天下,平日对庶务金钱并不关心,他又从未缺过钱,为了安置唐赛儿的白莲教,他把积年累月的财富随手拿出来给她,目前这些产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绝对见不到回头钱的,本来私库就不剩多少了,还要养无底洞般的幼军,可不就捉襟见肘了吗。
朱瞻基问:“我的私库里除了那些不能变卖的赏赐之物,能够立刻拿出来的金银有多少?”
胡善祥伸出一个巴掌。
朱瞻基:“五万?”
胡善祥摇头。想得美!
朱瞻基:“五千?”
“五百。”胡善祥残忍的打破了朱瞻基的乐观,“私库的现银马上就要见底了,现在是四月底,夏粮还没丰收,殿下的皇庄远水解不了近渴。用来加餐的肉蛋顶多撑到端午,二两银子的遣散费到月底就拿不出来了。除非殿下停止用私库贴补这两项开支。实在不行,先舍弃一项。”
“不行,两边都不能省。”朱瞻基说道:“会影响军心和我在军中的名声。我连自己的亲兵都养不起,真是笑话。以后谁会为我卖命。”
胡善祥晓得朱瞻基好面子,“你要撑住这个排场,没钱可撑不起来,得想法子搞钱。你要不找爹娘要点?”
反正胡善祥在闺中时,和小姐妹办诗会、游湖赏荷花等聚会,私房钱不够了就找亲爹胡荣要,要多少给多少,还问她够不够,不够再添点。
胡善祥觉得,太子在应天府监国,应该能帮到儿子度过难关——把幼军的遣散费解决了也行,皇太孙尚未成婚,在家靠父母,天经地义嘛。
朱瞻基想都没想就立刻否了,“不行。太子监国,殚精竭虑,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盼着他出错,我不能给他添乱。”
其实东宫过的紧巴巴,并不是监国就能搞到钱。东宫最艰难的时候,太子妃张氏甚至找了小姑子永平公主借钱,以解燃眉之急。
这种尴尬事,爱面子的朱瞻基绝对不会和胡善祥明说的。
“那怎么办?”胡善祥说道:“私库里的宝物器皿都是有标记的,进出皆有记录,我问过唐赛儿,她说宫里的东西就是拿出去典当变卖,商人轻易不敢接手,怕万一事泄掉脑袋。”
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
朱瞻基要体面,要面子,要军心,就得不要脸的要钱。
朱瞻基挣扎了很久,说道:“只有皇上才能帮我。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开口,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让皇上失望过。这一次伸手,不晓得皇上会怎么看我。”
实在有损完美“好圣孙”的形象啊。朱瞻基一直背负着“好圣孙”的包袱,要抛开谈何容易。
说到底还是拉不下脸呗,在亲爷爷面前撒个娇有那么难吗?
胡善祥此时还并不能理解朱瞻基的包袱,心想身为人臣,就得帮上司解决问题才能升官嘛,她托腮想了想,“我有个法子,只是需要你配合。”
朱瞻基问:“如何配合你?”
胡善祥说道:“就是表面不配合但实际上是配合。”
朱瞻基被这绕口令般的话绕晕了,胡善祥如此这般仔细解释给他听,“……把这出戏演好了,或许就能有钱。”
当天,胡善祥照例把朱瞻基在幼军的日常记录下来,交给锦衣卫送入宫中给永乐帝御览。
永乐帝关心大孙子,每日都会过问朱瞻基近况,今天胡善祥在朱瞻基的起居注里除了例行写他从早到晚干了些什么,还额外写了最近变热了,他每天都洗澡,今天还洗头发,盆中漂着一层发丝,约有一小束。
才十八岁就掉头发?还掉那么多?毛发衰,是因肾水不足,莫不是那里出了问题?
这可不行,大孙子还没成婚呢就成了秃头。
永乐帝吩咐内官监太监马云,“把写皇太孙起居注的人叫来。”
第一次面圣,胡善祥有些紧张,紧紧跟在马云身后,马云蓦地放缓了脚步,她差点一鼻子撞过去。
马云上下打量胡善祥,“你是马尚宫亲自考校进来的,十五岁就当了女官,成为皇太孙书钦点的女史,真是年少有为啊。”
胡善祥一进宫就成了皇太孙心腹,还一口气通过了向来以严格苛刻、不近人情马尚宫的考核,最终被皇太孙“金屋藏娇”,藏在内书房当女史,轻易不让外人见她,又听说她长得娇俏美丽,林林总总,皇太孙又正青春年少,宫里背后各种闲话不少。
胡善祥之名“如雷贯耳”,就连马云都听过她的名字。
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胡善祥忙道:“下官承蒙皇太孙殿下和马尚宫赏识,得到进宫当差的机会,定竭尽全力,不负重任。”
马云见她明明稚气未脱、紧张得鼻头冒汗,双手交叉在腰间,由于太过用力,手背青筋微微凸起,却努力装作成熟稳重大人模样回话,觉得有趣,说道:
“待会皇上问什么,你答什么便是。”
胡善祥说道:“多谢马公公指点。”
养心殿。
胡善祥施了一礼,“微臣胡善祥拜见皇上。”
永乐帝打量着胡善祥:“你姐姐胡善围曾经辅佐仁孝皇后打理后宫……你们姐妹长的不像。”
胡善祥说道:“微臣与胡尚宫是同父异母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