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青溪客【完结+番外】
时间:2024-04-16 14:40:24

  “是。”
  “你……你做了李五郎的……”
  “是,我做了他的妾室。他丧妻后并未再娶,身边只有我一个人。”
  “就是那个爱写变文的……”就是李林甫那个爱写变文的胖儿子?
  “是。我常伴他入市肆中,搜集故事,写入变文。他写变文时,若有语句不能决,我亦陪他苦思。变文送给寺里的法师之前,我总是先听他讲一回,若是文中有不当之处,便告诉他……待得法师讲变之日,我亦随他前去听讲,向听讲的女眷们询问心得……”
  康九娘五官生得素淡,且她从前在典客署里时,除了跟我聊天,一向没什么表情,越发显得面目寡淡。此刻她讲着这些话,不经意间,略略扬起了唇角——人的表情,真是复杂而微妙:只是这么一点点变化,整张脸便鲜活得像是另一个人了。
  她的汉话也说得更精确了。
  “你……你很喜欢陪他写变文?”我问道。
  “也不是很喜欢……”她像是在斟酌辞句,“不是。自从我父亲的事以后……哦,你已经知道了罢?我的父亲,就是阿失替的伯父,也死在王晙手下……自从我父亲死了以后,我很少觉得哪件事有趣。五郎喜欢写变文、讲经变,这些事在我看来,也无甚意趣。但是……嗯,你明白吗?他作变文时,所怀抱的热忱,那种深入其中的兴致……让我……让我觉得很好。”
  “阿失替……”这是绮里的胡语名字吗?
  波斯语里,Ashti是“平靖”的意思。边疆平靖、国家平靖……
  “你喜欢他作变文时的样子。”
  康九娘犹疑了一下,点头:“大约是罢。他父亲,李右相……有时很生气,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做官,也不大爱做官。李右相责备他,但他也不觉委屈。他只知道笑。笑着吃酥山,吃羊肉羹汤,作文章。我看着他的样子,竟也觉得好……嗯,应该是欢喜罢?自从我父亲的事以后……我长久不知什么是欢喜。他怎么就能一直那样欢喜呢?”
  “……嗯。”我张了张嘴。
  “总之,我今日来,是想要告诉你……李右相已经知晓你未死的事了。”
  李右相……李林甫。
  我脑中轰然巨响。
  “我那日在……在李右相家的园中,听得李家十一娘子与李右相说……说你未死。我听十一娘子的意思,是要李右相将此事告知圣人,使圣人降罪于左相与裴家。”
  我只觉口中阵阵苦涩。其实我的“死”,更像是一种符号化的性质。只要我甘愿放弃了裴家养女的身份,让裴家养女“死去”,不能嫁给李适之,那么我这个人死与不死,本质上区别不大。这也就是当初李适之那个提议的本意。
  但这些都建立在天子对他不起疑心的前提下。李隆基刻薄寡恩,众人皆知。这样一个帝王,若是发现他的近臣李适之和裴耀卿两人欺瞒他,该怎么想?该怎么对待李适之与裴公?而若是李隆基查出我现今住在王维家,被王维收容,他又会怎么对待王维?
  我一个人,难道竟要为了我想与王维厮守的小小愿望,而害了三家人,害了养父、养母,害了李适之,害了王维、崔老夫人、王缙、王綩?这一刻,我眼望窗外飞絮也似的雪片,有点想吞下一剂毒药,将假死做成真死,不要连累他们。
  康九娘想是看出了我的心思,连忙抓住我的手腕。她急道:“你……你勿作他想。若是当真不成,你便逃去幽州军幕。你的蕃语又好,混迹蕃人之中,定能遮掩得住。”
  她此计虽好,却只能保我一人,不免连累裴家与李家、王家。我勉强定神:“那李十一娘是从何处得知我未死之事的?”康九娘道:“这个我却不曾听到。阿郁,你……你要当心。”我心中惶急无助,却也感动:“你……你何以要冒险前来告知我此事?”
  康九娘低声道:“胡人女子一向受人轻鄙。汉人男子喜爱胡姬美色,既有所图,便不十分苛待我们。而汉人女子,则未免格外轻视厌弃胡女……我当日所识得的汉人女子中,唯有你从未轻鄙我。而我……王晙的事,我害了你。我总要尽力补报……这些年,你过得很好,我也没有什么能够赎罪的。如今知道了这件事,我不能坐视。”
  我深受震动,半晌方道:“多谢。”
  “那我走了。”康九娘说。
  “绮里……阿失替……她在哪里,你晓得么?”
  她摇头:“自从王晙的事后,我再也没见过阿失替了。阿失替说我报了仇,便没了志气,什么也不想了。可我本来就只想报仇——对不住了,阿郁。”
  我送她出门。上马车前,她忽然叫我:“阿郁。”
  “怎么?”
  她想了想,又自失地笑了:“罢了。”
  “你说。”
  她蹙起眉尖,褐色的眼眸望住了我的眼睛。一片雪花擦过她的衣襟,随即飘落雪地,与地上的雪混在一处。
  “阿郁,胡人和汉人,真的不一样吗?”她用胡语说。
  我将手缩回袖子里。我感到深重的歉意。
  “如今不一样,以后……很久很久以后……就是一样的了。”
  送走康九娘后,我对着雪景思忖一番,渐渐有了考量。
  我沐浴梳妆,薄施脂粉,换上了王维素日最爱看我穿的那身白色衫子、鹅黄襦裙——这是我初见他时着的衫裙。我揽镜自照,只见微黄的铜镜中,那人肌肤匀净,眉目含情,颊边带着轻浅的绯色,大概……足以令男子喜欢。
  王维回家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个我。他微微凝眸,却也没有多问,想是只当我心情好,坐下来与崔老夫人和我一同吃饭。
  若父母尚未俱丧,依照法律,兄弟不可别籍而居。是以,他的二弟王缙与弟妇便住在隔壁,但平时倒也不会经常一起用饭。
  饭后,我和王维又陪着崔老夫人讲了一会儿朝野趣闻,直到天色渐黑,崔老夫人累了,回房歇息,只余我与他两人。
  我起身,缓缓走到我的卧房门口。王维笑道:“怎地今日睡得这般早?不与我谈讲一番么?”
  “谈讲……好呀。”我抬袖,作了一个邀请的姿态,“你进来谈,可好?”
  虽是隔着近一丈的距离,我仍是察觉,他的呼吸一滞。
  我很满意。
  他顿了一顿,笑道:“善。待我去沐浴一番,免得身上风尘冒犯了女郎的闺阁。”
  我掏出妆镜,又点了点唇上的口脂。他回转来时,已另换了一袭素白的衩衣,头发以一根白玉簪束起。我看着他,满心欢喜。
  这……是爱情吗?
  康九娘瞧着那个小胖子李崜的时候,是否……也是这样欢喜?
  呸呸,我面前的人是王维,这样超逸出尘的王维。我怎么能想到那个小胖子?
  大约我的欢喜溢于颜色,王维笑道:“怎么?”
  “我的郎君真是好看。”我轻声说。
  王维脸上竟然闪过一丝轻红,转过脸:“小娘子一张口还是这般甜。”
  我的房间他也是第一次进,举目四处打量,又取过我案上的书卷翻弄。他书家本性,对我写在屏风上的巴列维文书法深感好奇,看来看去。
  中古时代,波斯语可用巴列维文、摩尼字母和阿维斯塔字母书写,多数时候用的是巴列维文。但王维当然不认得这些。他好奇的神态,在我看来竟是格外可爱。我笑道:“波斯语这样的胡语,也有书体之别。”
  他点了点头:“进了你的卧室,便如见了另一个我素日所不得见的你哩。”
  “那你见到另一个我,心中想的是什么?”
  他又笑了:“我只想,她尝起来是不是与你一样的滋味。”
  “你这人……”我纵是存了挑逗他之心,闻得此语,仍是脸上一烫,“脸皮好厚!”我想要扭过头去,他却不容我转头,捧住我脸,亲了下来。
  他这次吻得不同从前,竟不给我分毫退让的余地。我在唇舌的紧密交缠中渐感窒息,伸手推他,却被他箍得更紧。他长于诸般乐器,习练多年,指腹甚是粗糙,抚弄我的脸时,带来奇妙的麻痒感。
  我意乱情迷,却又欢畅无限,却听他笑道:“我以诗画名世,却也是琵琶名家。”抬手解开了我的衣带。
  他离开了我的唇,我终于可以喘一口气,慌乱地拢着衣襟:“琵琶?”
  “小娘子品鉴一番我的琵琶之技,如何?不知小娘子想要拢、捻,还是挑、抹?”
  “你!”
  我将脸埋进他怀里。
  “方才我见你得意极了,怎么此时又怯了?快说,想听宫调,还是商调?不过,以如今之势,多半……不是你听我,而是我听你了。”他又笑。
  我羞耻极了,扯过被子将头盖住,却因他这“琵琶”的取笑,不期然想起那年在幽州,他容颜憔悴,求我下来听他一曲琵琶的场景。
  嗳……这一种两心相悦的欢情,委实无可替代。诗歌和小说没有骗我呢。
第65章 机锋善杀休藏腹
  莫负好时光,原来不是一句虚言——欢悦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依然是雪满长安的时节。凛冽的雪片,落上贵人的貂裘,亦湿了平民的短袄。我裹着袍子,捧着手炉,没带侍女,站在慈恩寺的一间僧院中,目视天边一抹惨淡的红日。过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我双腿也麻了,方隐隐听到一阵前呼后拥的开道声,似是有什么贵人前来。
  我揉了揉已有些僵了的手指,从怀中掏出一支玉笛,横笛就唇而吹。这支玉笛是王维家藏的绝品,音调清越明亮,却并不尖锐,笛膜是特制的,在冬日里也不会开裂。
  这支曲子很特别,调起时轻倩俏皮,又由轻倩渐入温文,再由那斯文韵致中,延展出一抹不容轻忽的昂扬之志,矜傲之怀,旋律前后呼应,却又层层推进,一层亮似一层,令人听而忘俗。
  我一曲吹罢,静立当地。过了片刻,有一个劲装打扮的部曲匆匆走进僧院,见到我时愣了一愣,似是未想到吹笛者是个女子。他走到我面前,行了一礼:“方才吹笛的可是小娘子么?我家主人想问小娘子,适才所吹之曲,是何人所作?曲名为何?多谢小娘子!”
  我轻咳了一声,说道:“此曲的名字,我已写在纸上了,请转交你家主人,他一看便知。”从袖中掏出一张折起来的纸片。那名部曲又是一愣,接过纸片,转身快步走去,似是还嗅了嗅、抖了抖那张纸。
  我一掸衣上的雪,又整理鬓发,顿了两下微感僵硬的脚。不多时,那个部曲回转来,神色间甚是客气:“我家主人请小娘子过去一叙。”我点了点头,随着那个部曲走向旁边的另一个院落。
  慈恩寺的冬日是极美的。古松枝叶上缀着点点皎白的雪花,寒风来时吹动绿竹叶片,声响飒飒,斑驳竹影不住晃动,更是气象萧森,衬着朱红楼阁,可谓清雅富贵,兼而有之。我却是无喜无忧,只默然看着路上的景色。
  到得那间僧院,我轻提裙裾,跨过门槛,只见一个紫袍玉带的高挑身影,立在院中的一棵大树下,背对着我。他摆了摆手,部曲便退了下去。我深吸一口气,却未言语。紫衣男子也不出声,僧院一时陷入静默,只远处钟磬声清晰可闻。
  过了半晌,紫衣男子才说道:“今日虽有雪,却不甚冷。”语声竟极平静,甚至还带着点笑意。我轻轻一笑,仍不说话,直到他转过身,上下打量着我。我也不避他的视线,只管将他眉目细细看来。
  我早说过,皇室李家的血脉极好,连远房宗亲,都生得比寻常人更俊。男子已是五十后半的年纪,身量却不见佝偻,仍是挺秀如松,站得笔直。他鬓发似是染过,不见半丝白发。一般的老年人染了发,那乌黑的双鬓总归会与容颜、身形的老态不大匹配,但这男子的容颜却全然没有这种不谐。他双眸炯炯,毫无疲态,眼角的鱼尾纹弧度向上,唇角微弯,总似带着三分温柔煦暖的笑意,颏下一缕齐整的长须,又平添几分儒雅。
  他见我不语,又问道:“小娘子可冷么?”
  我浅笑,叉手行礼:“等了相公许久,委实很冷,所幸相公肯与妾说话。”
  “小娘子要说话,何必来寻我这暮年老叟,岂不无趣。”
  我真心笑了:“相公风仪,令妾心折。暮年老叟四字,未免太过自谦。”
  他摇了摇头:“小娘子自是不知我这垂暮之人的烦忧。一样的风物,在你与我的眼中,都未免有些不同。”
  我想了想:“也是。譬如这雪,在妾眼中,是晶莹剔透的美景。在相公的眼中……”
  “嗯?”
  “自然是丰年祥瑞了。相公关心民生,近年来又花了许多时日辛苦修正律条,自不会如妾一般浅薄,只懂赏景。”
  “说到关怀民生,我远不如裴子焕兄,他别出心裁,鼎新漕运,为关中解了粮食不足之难。”他的表情真挚,对我养父当年的功绩充满了肯定和敬慕。
  我答道:“妾家大人与相公是一般的心思,都只盼天下百姓更加安乐罢了。”
  李林甫闻言,唇角笑容弧度不变,将手中字纸撕得粉碎。纸屑随风飞舞,很快坠落尘埃,混入雪泥。
  ——那字纸上,写的是“立寿王,废太子,左相黜,韦坚死”十二个字。
  正是李林甫直到如今还不为人知的隐秘心愿。
  “既然裴兄与我是一般的心思,何以竟要遣你来见我?我与他共事多年,他有什么言语,本可与我直说的,何以这般见外。”李林甫言中之意,倒是以为我是养父裴公差来的了:他自是不会相信,他的心思竟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道破。
  我又笑:“妾身今日来见右相,与裴家无涉,与左相亦无涉。妾只是想与右相谈谈音律,赏赏雪景罢了。以妾现时的身份,在右相面前,连蚊蚁也还不如。右相肯赐见,妾已是心满意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蚊虫叮咬,可致人死。小娘子怎好说蚊蚁无用?”
  “想是因为右相知道蚊蚁并非无用,故而要将天下碍眼的蚊蚁赶尽杀绝?”我词锋忽变,双眸直直盯着李林甫。他神色不为所动,温煦道:“小娘子想也知道,我喜好鲜衣怒马,华服丽裳。人穿着华服丝履时,总是想要眼前世界诸事清明,一片豁亮,故而难以忍受身边有蚊蝇飞舞。何况……这蚊蚁背后,更有巨兽。”
  我直视着他:“小小蚊蚁,也有自己的心愿,未必就肯坐以待毙。”
  李林甫像是有些惊讶,挑了挑眉,笑道:“既是蚊蚁,抬足碾死便是。我老迈昏聩,又事务繁多,实无暇顾及一只小蚁的心愿。”
  我抬手,用掌心温暖脸颊:“右相可曾读过《战国策》?”
  李林甫摇头。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我悠悠道,“恰如相公所云,小小蚊蚁,也有噬人之心。若是倾尽全力,垂死一搏,纵是不能流血五步,也未尝不能使相公感到一些痛痒。相公何贵,蚊蚁何轻?在那样小的生灵身上空耗辰光,实在有辱相公的贵重。何妨轻抬靴履,放彼离去?”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