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鹤秘案录——佩灵【完结】
时间:2024-10-29 23:23:51

  “赵内曾对苗儿有意?”红鹤惊愕:“这个我倒是不知的。”
  “可惜他还未能得到与苗儿亲近机会就已去世。”夏学启说道,再对红鹤行了一礼:“深夜惊扰了小娘子,夏某万分抱歉。”
  “夏侍卫请节哀。”红鹤也回了一礼,转身走出后院。此时天色已微微发亮,天光预示着新的一天来临,而在此时也预示着一桩凶杀案即将发生。
  红鹤在后院陪白蕙兰用着早膳,有人来报毛虎已回到县衙。她放下碗筷,匆匆走出去见毛虎脸色疲倦眼中却神采奕奕。
  “我们搜查了道观,如小娘子所料,在道馆大殿的后方发现了一处石牢,与小娘子描述的一样,也在门后一边的墙上找到了小娘子所说的那处记号。只可惜那道观的住持已连夜藏了起来,现不知去向了何处,只剩下几名年幼小道士和一名年迈老道士,全然不知他们的主持犯了凶案。”
  “哦?所以可确认在山林中将我击晕的正是这位道观主持?”红鹤扬眉问道。
  “大致没错,我与道馆中那名年迈的老道士确认过,小娘子在山林中被击晕那夜,他们的主持刚巧也不在观内且不知去向。那主持名叫阮奇英,是五年前才拿着朝廷给的文牒到观内任职的主持。”
  “我原本打算今日先要去义庄亲自查验那两具尸身,看来现在得先去趟道观查证此事再说。”红鹤拍打着手中折扇思忖道。
  西坊道馆本香火旺盛,新会县民间盛行道法之术,毛虎派人将道观封掉一事天刚亮就传遍了城中大街小巷,红鹤骑马前往道观时见到不少百姓摩肩接踵地站在远处围观。
  接待红鹤的是观中唯一一名老道长,名叫席夕,年过六十,须发却已全白,虽个头高大,但看似身体也并不健硕,穿着的灰色粗布道袍也不那么洁净,红鹤见他衣袖上还沾着少许黑色煤灰。席道长将红鹤引去内室坐下,又让小弟子奉上热茶,他端着茶盏的手颤巍巍地抖着:“适才见到毛大人伴随在侧,小娘子此次前来定是为了查证阮道长涉嫌凶案一事?”
  “正是。”红鹤行了一礼:“不知那阮奇英是从何处来此任职主持?道长可否将此人之事告知一二?”
  老道士慢吞吞地饮了口茶:“五年前,我观主持圆寂一年有余,阮主持突然前来道馆,手中拿着朝廷文牒,上书任命道观主持一事。当时观中师兄们早已走散,只剩下年迈的我和几名小徒弟,因此阮主持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主持观中事务。他平常兢兢业业,对主持事务未有一丝懈怠,这五年来观内香火颇为旺盛全是阮主持的功劳。”
  “你可知阮主持之前在哪所道观?”
  “是在韶州的某处道观做过几年主持。”
  “阮主持平时可曾与谁来往密切?”
  “主持心系信众,对观内信徒均关爱有加。小娘子,你们可是查错了人,阮主持为人和善,心如明镜,无论如何也不会杀人啊。”席道长捂嘴咳了几声,颤巍巍地从一只小瓷瓶中来倒出些黑药丸。
  红鹤待他就着茶水吞下数粒药丸后,才将手中茶盏放下说道:“还要再劳烦道长带我去阮主持平日所居住的房间。”
  主持的居所不过是一处后院简朴的厢房,靠墙放着一张架子床,床旁一只普通四角衣柜,脸盆架旁边挨着一张书榻。
  “我家阮主持平日生活非常简朴。”席道长说道:“饮食起居与我们普通道人一样,都是一日两餐,粗茶淡饭。”
  “他平时可与什么人有书信往来?”红鹤走近书案,抄起一卷《南华真经》手抄卷,只见书卷上每个文字如蝇头大小,却写得极为工整苍劲有力。
  “除了和别处道观中的道友有些联谊书信,其他倒是没有发现过。”
  “他没有家人?”
  “从未听说过油。”
  红鹤走到衣柜前,打开柜门,柜子里叠放着几件干净的粗布道袍,一双厚底布鞋,道袍下面藏着一把鱼肠剑。红鹤将剑拿在手中,仔细查看:“想不到你们阮道长还是位好武之人。”
  “阮道长平时的确会练些拳脚,他说可以强身健体。”
  “道长,我还想看看毛大人昨夜发现的那处密室。”红鹤将鱼肠剑收入怀中。
  “那密室是主持闭关修道之处,我现在就带小娘子去。”席道长慢吞吞地在前面走着,领着红鹤在道观后院游廊中走过一段,眼前突然出现一道向下陡峭的石梯,那处密室就在石头下方的走廊尽头处,红鹤走过去,推门开一看,果真就是自己被囚禁的地方。
  “昨日戌时,你可见过他?”
  “我们全观师兄若无意外之事,戌时早已歇息。昨日并没有见到阮主持。”
  “阮主持不曾回房?”
  “并无,阮主持除了操劳观中大小事务,还要自行修炼。”席道长说道:“他真是位勤勉之人,小娘子,这里面当真没有误会?”
  “我昨日就被囚禁在此处。”红鹤厉声说道:“你却还在为那阮主持辩解?”
  “小娘子息怒。”那老道长慌慌张张地说道:“我们平日没有得令是绝不会来这密室的,小娘子若真是在此处被囚禁,那老道也说不明白是为何。我只知阮主持的确是位好人。”
  红鹤眼见那老道长来来回回只知道为阮奇英说好话,当下再也问不出什么细节,心中不免烦闷。她拱手行了一礼,向老道长告辞后又策马前往义庄。
  三具受害者的尸身并列放在两处垫高的平台上,均已缝合且换上干净的寿衣。范社面无表情地将一个东西递来:“这三位的死法我想小娘子已经了解,我并无其它补充。巫大人和我都已搜过他们的身,不过那名女子怀中还有件贴身什物。我本打算今日就遣人送去县衙。你且先看看是否有用?”
  “多谢范先生。”红鹤将东西接过来道谢,她低头细看,心中不由得一动,是一枚叠成三角形的黄纸,拆开一看里面是由朱砂画成的咒印,很显然是从道观中请来的。
  “这小娘子死得可惜。”红鹤将符纸收入怀中,问道:“她的家人为何没送好一点的寿衣来?”
  “她夫家说她生前不守妇道,连尸体都不太想要。”范社闷闷地说。
  “真是可怜的人。”红鹤看着她苍白的尸身说道。
  “小娘子回来就好。”
  红鹤抬头一看,那范社古板的脸色面色从容,仿佛刚刚并未有说过什么话。
  “多谢先生挂念。”红鹤微笑道,转言又问道:“不知先生在此处多久了,可有经手过十八年前那次山神诅咒案?”
  “以我这把年纪,新会县十八年前的案子自然是经手过的。”范社放下手中物件,挑了一处硬榻坐下才慢慢地说出来。
第四卷 第八章
  “那时我虽已是新会县仵作,但上面还有我那未退休的师父。此案刚巧发生在师父隐退之前,这是我们一起办的最后一件案子。那五名受害者,屠夫,少女,将军,酒肆小二与一名游医,我永远都会记得这五个人。”范社阴郁地说:“他们的死法并无玄机,当真就是死于金木水火土这五类。”
  “这五人之间,先生可曾记得有过什么共同之处的联系?”红鹤问道。
  “并无。”范社说道:“如果真有,我们当时就已经发现了。”
  红鹤失落地点点头,她感到自己还是毫无头绪,如同一头盲蝇一般乱撞。想了半天,从怀中掏出那把鱼肠剑,交给范社:“先生见多识广,可否帮我看看这把剑,是否有什么玄机?”
  范社接过鱼肠剑,细看半响,突然出声惊呼:“这不是当年那位被溺死的翟文豹的剑么?你看这剑柄上的纹印与翟文豹身上所挂玉佩的纹印一模一样,那可是他的族徽,旁人断然没有的。”
  “范先生真能确定这纹印是当年那位将军的族徽?”
  “我非常确定。”范社很有把握地说道:“当年翟文豹的尸身已泡发得近乎变形,最后就是靠这纹印确认的身份。”
  “可那翟文豹只是普通的游骑将军罢了,为何会有族徽在身?”
  “翟文豹出身汴州翟国公家,是白须国公的小曾孙,因性格顽劣,年轻时在汴州花天酒地惹是生非,在青楼中与人争风吃醋,将一名世家子弟从二楼推下摔成了终生残疾,他也因此被曾祖父强行送进军队,说是要磨砺他的品性。没想到进了军队那小子反而长了心性,加之出身不俗年近四十岁时终于在军中搏出了个五品官职。”
  “原来如此。”红鹤了然于心:“这是在西坊道观阮主持的衣柜中发现的,也是他将我打晕掳走藏在了道观的石牢中。只可惜毛虎前去寻他时,他已闻讯经跑得无影无踪。”
  “这么说来,那阮道长就是凶手?”
  “我也希望,但恐怕实情并非如此。”
  “你是说,凶手是假扮你出现在凶案现场的那名女子?”范社犹疑地说道:“我曾听乐大人与巫大人提起。”
  红鹤又摇摇头:“恐怕,也不是那名女子。这把鱼肠剑,足以证明此事与十八年前的凶案有联系。此事牵涉极广,我猜想已涉及到蒙舍国与大唐之间的纷争。只是我想不通,为何要杀平民。”她走到阳梅的尸身旁边,盯着毫无生气的尸首说道。
  此时院外突然卷起狂风,义庄的某扇门突然被撞开。
  “是何人在义庄惊扰亡灵?”范社怒喝道。
  “是我。”巫柯匆匆走了进来,面色惊惧:“小娘子,火咒……”
  第四具尸体被烧得焦黑,难辨五官,就放在西坊后山的小树林中。附近伐木的农夫循着气味找到了尸体,当即被吓得魂不附体。因为那味道实在令人闻之欲呕,被派到现场周围的不良人纷纷用巾帕堵住鼻孔。
  “小娘子,你来了。”毛虎匆匆走来,用白色的帕子裹住了脸,瓮声瓮气地说:“这气味实在令人难以靠近。”
  “为何气味这样重?”红鹤不解地看着树林远处几名弯腰呕吐的人:“范先生可知一二?”
  范社眉头微动:“这可是有些麻烦了。”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抹了一点在鼻孔下,又递给红鹤吩咐:“你叫人都抹在鼻孔下,方能祛掉一些臭气。毛大人,劳烦你令人在这四周烧一些仓术和皂角,皆可掩盖尸臭之气。”
  毛虎听后自行下去安排。
  “这尸体被焚烧后再运送到此,已有一些时间,因此尸臭才会散发出来。”范社说道:“这显然是一名男性,让我看看他身上还能剩下什么。”
  他将尸身上的信递给红鹤,红鹤不用再看都知上面会写着什么。那尸首双手呈被反绑的姿态,身上有绳索捆绑的碎片痕迹,喉咙中找到了布条,死状惨烈。
  “他衣衫已经烧尽,但身上还附有一些碎片。”范社小心翼翼地从尸体下半身扫出一点红色的粉末:“你来看看这是什么?”
  红鹤收敛心绪,捂住鼻子靠上前去,将红色粉末拿在手中端详,片刻后说道:“此人彻头彻尾地被烧过一遍,为何身上会有没烧尽的粉末?”红鹤心念一动,转身呵令:“毛虎,让人去西坊道观将观中的人全数扣留。”
  “我这就带人去。”
  “不,让你的副将去,你先留下,我还有其他事情。”红鹤说罢将折扇收好拱手请求道:“请毛大人前去阳梅娘家。”
  “那阳梅娘家在偏僻乡下,小娘子有何事交代。”
  “你且过去,打探几件事。”红鹤凑近毛虎细细地将事情说了:“若没有结果也无妨。”
  “小娘子如此有把握,毛虎愿意走这一趟。”毛虎说罢,匆匆领命离去。
  “巫大人,劳烦带我去找到那两日目睹过红袍女子的人。我有话要问。”红鹤转身望向巫柯。
  此时狂风又起,巫柯与红鹤二人不顾淋淋漓漓的小雨,一路策马飞驰,只用了片刻就到当日荒宅旁的土地庙。巫柯走进土地庙,发现这里到积尘如山,已经很久无人居住。
  “奇怪,明明那老乞丐说自己平时就住在这里。”巫柯疑惑:“难道他骗我?这里何曾有过人居住的痕迹?”
  红鹤点点头:“看来的确如此。所以你现在要带我去渔村找到那渔夫再问。”她眼看巫柯神色犹疑,又催促道:“现在时间紧急,你莫要再多问。”
  两人说罢,又淋着雨奔向渔村。
  胖村长面露难色:“两位公人,你们要找庚寅日去过鱼市的村民,这实在是有些为难小人了。”
  “有何难处?”巫柯急斥:“渔村总共才几人?你叫出来就是。”
  “因为本月的庚寅日恰好是鱼市歇市,全村人都在村里准备山神节祭奠仪式。”胖村长愁眉苦脸地说,他摸着自己圆滚的肚子:“小人记得很清楚,公人,祭山神前我们渔民都要先祭河神娘娘,那天全村男女老少都在村里排队磕头呢。”
  两人牵马走出渔村,天空上白色闪电飞快地穿过滚滚乌云,紧接着雷声轰鸣,巫柯脸色震怒:“小娘子,我怕是被人骗了啊。”
  红鹤说:“好在现在证实了,也解除了我心中的一个疑团。你现在与我同回县衙,我想毛虎此刻已回到新会,我心中仍有疑问未能解开,待毛虎回来方能知晓答案。”
  毛虎和乐文青都在县衙内,乐文青正在前厅内用饭,面色疲倦,他马不停蹄地将信送到广州,与广州都督聊了几句后,又策马飞奔回新会,这一路除了在驿站换马吃饭之外,不曾停下歇息片刻。
  “阿耶。”红鹤上前唤道。
  “鹤儿,我听说你回来后立刻派人去寻你,他们却不知你去了何处。”乐文青和蔼地说道:“鹤儿被人掳走后身体可无恙?”
  “阿耶大可放心,鹤儿能跑能跳。”红鹤笑嘻嘻地说。父女两又温情脉脉地慰问了片刻,毛虎才上前来,掏出一叠书信:“这大概是小娘子要的。”
  “这是什么?”巫柯好奇地问。
  “阳梅的家书。”红鹤将信拆开仔细地看起来。
  “阳梅的夫家可真不是个东西啊,丧妻如此大的事竟然还说没来得及通知阳家。我去到阳家时,她的家人对阳梅的遭遇竟毫不知情。”毛虎厌恶地说道。
  “阳梅的丈夫应未当她是自己的妻子。”红鹤扬扬手中的信件:“这里有写明白,阳梅的丈夫长期与一青衣戏子有来往,天生有龙阳之好。”
  巫柯厌恶地皱眉,喊道:“我的天爷,希望这样的人离我远一些。”
  “若只是有龙阳之好也罢,可他还娶妻做甚?”毛虎也嫌弃地说:“这样的人品做生意米铺恐怕都活不到自己老死那天就倒闭了,难道还想要儿子来继承家业?”
  “好了,时间容不得再讨论这些。”乐文青才正色道:“我此次去广州府,在都督处获悉了一条消息,原来那蒙舍国许多年前就不断往我大唐安排细作,这些细作被安排在普通人和军队中,常年向外传递大唐方方面面的消息,令人防不胜防。那名在河边死去的亡者是都督的亲信,名叫杜劭,他是被都督亲自派往岭南边界打探消息的数位暗探之一,而并非军中士兵,不料此人却在途径新会县被杀。”乐文青神色阴郁:“都督责令我们尽快破案,将凶手找出来。若是误杀还好,若是牵涉到军中机密,恐怕又是一件与蒙舍国有关的大事。”
站内搜索: